现代服装设计的非物质表现思考

合集下载

现代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现代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二)服装形式美的构成法则
一· 比例:任何物体,或设计整体与部分, 或部分与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数量 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叫做比例,是由长 短、大小、轻重、质量之差产生的平衡 关系。
(1)在比例中,黄金分割是最美的, 分成八份,一个为3另一为5.
(2) 服装 局部 与整 体造 型的 关系
(3)服饰配件与人体的关系
重复、流动、层次多种旋律的结合
面料悬垂性是体现旋律的一种形式
悬 垂 形 成 的 韵 律
曲线和放射状
有规则的韵律
四· 强调能够突出重点,使设计更具吸引 力和艺术感染力。被强调的部分经常是 设计的视觉中心。主要包括强调主题、 强调工艺、强调色彩、强调材料、强调 配饰等。
强 调 主 题
利用剪接线强调
色彩强调
利 用 装 饰 强 调
利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强调工艺
五· 调和与 统一是将有 对比的造型、 材质、色彩 等元素进行 统一和协调, 使整个设计 效果和谐。
纹样的统一
(1) 调和与统一可分为:相似· 相异· 标准 调和
相 似 调 和
相异调和
标 准 调 和
六· 视错现象的利用
由于光的折射及物体的反射关系或 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距离方向不同以 及人的视觉器官感受能力的差异等原 因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这种现 象称为视错。
常见的视错包括尺度视错、形状视错、 反转视错、色彩视错等。
尺度视错
形状视错
色彩视错
反转视错
角 度 与 方 向 的 视 错
对比与同化的视错
分割的视错
这是由于色彩引导的视错
二· 在服装设计中,平衡则是指构成 服装的各基本因素的大小、轻重、 明暗以及质感的均等状态。平衡一 般包括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

传统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

传统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

传统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在时尚的浪潮中,现代服装设计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而传统工艺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传统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时尚作品的重要途径。

传统工艺,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民族的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从精美的刺绣、华丽的织锦,到精湛的印染、细致的剪裁,每一种传统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

这些工艺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特点。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着失传和被遗忘的危机。

现代服装设计则以追求时尚、个性和功能性为主要目标,注重设计的创新和市场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无疑是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魂。

传统工艺的独特质感、丰富的色彩和精细的手工,能够赋予服装更高的品质和艺术价值,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高品质服装的追求。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的刺绣工艺以丝线、棉线等为材料,通过各种针法在织物上绣出精美的图案。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不仅保留了传统刺绣的精湛技艺,还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良。

他们将刺绣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运用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裙摆等部位,或者将大面积的刺绣作为服装的主要装饰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时,设计师们还在刺绣的图案和色彩上进行创新,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和流行趋势,使刺绣服装更具时尚感和现代气息。

织锦也是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以其绚丽多彩的图案和细腻的质地而闻名。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织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服装款式,而是被巧妙地运用在各种时尚单品中。

设计师们将织锦与现代的面料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质感和效果。

例如,将织锦作为服装的拼接部分,或者将织锦制成饰品和配件,为服装增添亮点和奢华感。

同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织锦的图案进行重新组合和演绎,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和时尚潮流。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艺术运动,其核心理念是探索潜意识和非理性思维。

在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通过独特的符号、想象力丰富的场景和鲜明的对比等手法,将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充满梦幻和诡异氛围的作品。

超现实主义不仅在绘画、雕塑和文学等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影响,它也对时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超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出发,探讨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

一、超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1. 符号的运用超现实主义将符号、象征物和意象视作对潜意识深处的探索和表达。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借鉴超现实主义的思想,通过服装的图案、图案和细节等元素来表达符号的意义。

服装上出现的意象可以是螺旋、钟表、镜子等,这些符号都承载着超现实主义的思想,通过服装来传达出潜意识深处的情感和欲望。

2. 梦幻的设计场景超现实主义强调在作品中创造梦幻、离奇的场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诠释来展现出超验、超凡和超越常规的特质。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通过服装的场景设计、走秀表演等手法来营造出超现实主义般的梦幻氛围。

这种梦幻的设计场景不仅让服装更具艺术感和戏剧性,也使观众在欣赏服装时能够感受到超现实主义带来的震撼与冲击。

3. 鲜明的对比和错位的设计超现实主义作品以鲜明的对比和错位来展现超验、超凡和超越常规的特质。

现代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手法,通过色彩、材质、造型等方面的对比和错位来营造出超现实主义般的效果。

设计师可以将丝绸和皮革这样截然不同的材质进行错位拼接,或者将鲜艳的色彩与暗淡的色调进行对比,从而展现出服装的超现实主义氛围。

4. 超越常规的设计理念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体现在符号的运用、梦幻的设计场景、鲜明的对比和错位的设计以及超越常规的设计理念等方面。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了更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得服装不仅仅是简单的时尚商品,更成为了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
超现实主义是指一种由超现实主义艺术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现实观,强调通过超越正常人认知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心理世界。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超现实主义的诠释可以体现在设计创意、材料应用和造型表达等方面。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体现在设计创意上。

超现实主义强调冲破常规,尝试突破传统的限制,追求个性化和突破性的设计。

设计师可以通过虚幻的图案、夸张的造型和丰富的细节来表达超现实主义的创意,打破人们对服装设计的传统认知。

设计师可以在服装上绘制超大尺寸的虚幻图案,将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相混合,营造出超现实主义的氛围。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可以体现在材料应用上。

超现实主义追求非常规和非传统的表达方式,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要求创新和突破。

设计师可以选择使用反光材料、透明材料、摩登材料等,以及通过金属、塑料、橡胶等材质的运用,营造出超现实主义的效果。

还可以运用立体剪裁和多层次的装饰工艺,打造出浮夸、奇异而梦幻的服装造型。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诠释可以通过设计创意、材料应用和造型表达等方面来体现。

设计师可以利用超现实主义的理念和手法,创造出独特、夸张、奇异而梦幻的服装作品,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超现实主义的诠释也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维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运用,可以为产品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价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

1. 传承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通过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使更多的人了解和了解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 文化符号的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如传统手工艺品、民间歌舞、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这些文化符号和象征,通过图案、图像、图腾等形式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中,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情感内涵,增强产品的文化品味和审美价值。

2. 传统工艺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工艺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技艺和工艺特色。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工艺技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具有传统工艺特色和现代气息的产品。

如在陶瓷产品中运用国画技法、在家纺产品中运用刺绣工艺等,使产品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工艺魅力。

3. 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主题,如传统民俗、传统戏剧、传统节庆等。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这些传统文化主题,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表现,使产品成为传统文化的延伸和表达。

比如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节庆元素、在家居用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民俗题材等,为产品赋予独特的文化情感和故事性内涵。

1. 陶瓷产品中的国画元素陶瓷制品作为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陶瓷产品设计中,运用国画元素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国画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技法,为陶瓷产品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气息,使陶瓷产品更加具有文化品味和艺术价值。

论非物质设计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非物质设计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服装设计题材的非秩序感主要表现在服装 设计试图用古典的手法来表现当代的各种社会 问题,比如同性恋、社会暴力泛滥、妇女权利等。 亚历山大·麦克奎恩近几年设计作品的题材,无 不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当代的服装设计 题材上所展现的,是日常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 内容、商业内容、新闻媒体引导的支离破碎的社 会现象以及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设计师利用 完全没有情绪倾向的中立方式和客观的立场来 从事服装设计创作。其设计作品是自我的冷漠 表达,是对于媒体引导和垄断的社会形态造成 的支离破碎的心态的刻画。它们平淡无奇,断章 取义地分割对象,无聊而冷漠,充满了对世界的 困乏和厌倦感,表现了对社会的冷漠和社会颓 废的精神实质。这些古典题材与现代含义所形 成的含混不清的不确定性和表面性,也正是后 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所以说,非物质设计发展到最后,就是设
计正在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模式,发生着自 程。过去功能与形式是不可分离的,功能必须 计的边缘化,即设计的艺术化,设计与艺术之
20 世纪以来一次重大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具 在形式中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在非物质社会中, 间似乎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有的只是二者的
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装设计形式与题材 许多信息产品或智能产品,其形式与功能是脱 “边缘”。
借用人类两性特征来比喻不同设计风格, 曲线意味的形式、秀美的形态显然都具有女性 特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女性化设计 ;直线形
式、雄伟造型就称为男性化设计。 人类两性是自然的造化,设计的两性特征
是人性的赋予。只强调一种特征、一种风格、一 种形式的设计,就不能成为“人性”的设计。因 此,让久违了的“女性化设计”呈现出来,不能 不说是人性的复归。
益与艺术走向交互融合的重要影响力量,就是 的只是功能——信息传递。形式自身演变成一 的艺术化。在设计的艺术化过程中,设计的非秩

创意服装设计中非服用材料的运用.doc

创意服装设计中非服用材料的运用.doc

创意服装设计中非服用材料的运用非服用的材料,通常其特性表现为尖利,硬脆,冰冷,易折断,易碎裂,这些特性都跟常规面料的柔软弹性等是相反的.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创意服装要根据具体选材的特性,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使之恰当的表现其立体构成形态,并具有相应的可穿脱性。

此类服装力图在强调舞台张力与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体现多元化的设计理念。

在创作手法上,努力探索和借用各种非纺织、非服用的特种异质材料来实现主题创意的表现,主张将原生态的材料,进行大胆地重构,以此来营造更大的戏剧魅力与艺术美感.非服用材料的特点因材而异,具体我们将在实例中分析。

ﻭﻭﻭ常见类型非服用材料的服装设计:ﻭﻭ(1)纸装。

纸装的制作可以出现一般服装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利用纸品特性仿照时装样式制作出来的服装不仅拥有时装本身的观赏性而且比较新奇.纸装的制作工艺也十分的多样,基本上包括了普通衣服的制作工艺,如剪、缝、,甚至编织等.皱纹纸、蜡光纸、锡箔纸、纸、普通的白纸、用过的、塑料纸、卫生纸等都可以是衣服的“原材料"。

不同类型的纸张通过不同的技法可以制作出截然不同的独特褶皱纹理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ﻭﻭ(2)塑料。

大多数塑料质轻,耐冲击性好,没有纸张脆弱易裂,但是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所以在服装设计中常用来塑造流苏褶皱等造型,多呈现透明或者半透明,有光泽,价格便宜,可塑性强,常出现在环保主题的创意服装上。

ﻭ(3)绳索.绳索的粗细长短跨度很大,用途也各不相同,在创意装的设计上,主要通过绳索的编织编结在进行创作,或者利用其本身的风格和特征直接呈现原始的形态之美,下面这几款服装,运用编结技术选择浅色细绳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别样的服装风格。

(4)金属。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的物质,质地坚硬,不易塑形。

在服装中的典型应用是古时征战所用的铠甲。

由于其独有的特性,金属材质的服装常以外衣居多,裁剪缝制手法与常规面料完全不同。

需要锻造,切割,钻孔,连缀等.用金属材质设计制作的服装多为概念性服装。

非物质社会的服装设计元素与流行

非物质社会的服装设计元素与流行

时所 形成的 社会现 象 。 行的 内容极 流
为广泛 , 衣食 住行、 生活方式 、 筑 、 建 工业设 计 等领域 都 有流 行的存 在 。 服
劣等 对立 的二元 中择 其认 为的 “ ” 好
的 一 元 来 对 抗 或 克 制 “ 好 ”的一 不
装 的流行在 诸多流行 现象 中表现 得最
滑 稽、 异、 怪 混乱 、 无序等 都成为流行 服 装 的表现 对 象, 表达 出非物 质社 会 中多元化 的 审 美取 向。 这 种 “ 在 一切 皆有 可能 ” 的当代 设 计观 念 中 , 不确
定性 元素 的出现使 服装设计 愈发突 出
同元 素的不 同组 合构成 , 创作 出形 态
应用技术 E圃
Ap r l e hn l gy pa e c o o T
www e l ad rc m n t xe e o c
非物质社会 的服装设计 元素与流行
I mmae il o it a ho e in E e n sa dP e ae c t r ceyF s inD sg : lme t n rv ln e aS
商 业利 益 , 沛 、 充 多元 的设 计 风 格和 相 对集中的流行脉 络逐渐得 到公众的
2 服装元素在流行 传播 中的作

流行的 传播 是有规 律 的, 统 的 传
场深 刻 的观 念变革 , 社会生 活息 与
息相关的服 装设计清 晰地 反映了这种 影 响 带 来的变 化 : 计 变得更为 人性 设 与此 同时, 装消 费的概 念也悄 眼 然 发生变 化 : 装消 费成为 一种表 达 服
方 式 , 就 是说 , 也 消费 者 买一 件衣 服 不仅仅是 简单 的用 来满足物 质层面上 的 基本需 求 , 是成 为 消费者用 来诉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社会的发展现状分析 , 非物质设计除 了针对相对 于物 质 的非物质 形 态 设 计 外 , 包 含 了基 于 物 质 的非 还 物质因素设计l 。在传统工业 化社 会艺术设 计 中, _ 5 ] 服 装设计 形式 的表 达 很 多 是 基 于 对 功 能 的 考 虑 , 计 对 设 象 以硬 件性 、 物质 性 为主 , 考 虑 为设计 对 象 赋予 造 型 仅 特性 。而植 入非 物 质 设 计 概 念 后 , 拟 数 字 化 设 计 拓 虚 宽 了服 装设计 的层 面 , 装形 式 不仅 仅 是对 功 能 、 服 价值 的表 达 , 多 在强 调 方 法 、 更 服务 、 间 、 觉 、 想 等 诸 空 感 思 多层 面 , 在注 重消 费主体 创造 潜 能 和丰 富 阅历 的 同 时 , 展 示 出物质设计 中存在 的非物 质性 。
21 年第 1 01 期
服装服饰
・5 ・ 9
现 代 服 装 设 计 的 非 物 质 表 现 思 考
李 熠 吴 志 明 ,
(. 1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 院 服装系 , 江苏 南通 26 0 ;. 2 0 7 2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 院, 江苏 无锡 2 4 2 ) 1 12 摘 要: 从服装非物质形 态和非物质 因素分析 了特定环境 中服装设计 呈现的全新表现 形式 , 阐述 了非 物质设计 形态
服装 设计 是 对人 体 外 观进 行 的构 筑 性 设计 , 目 其 的是 获得 一种适 合 人需 要 的 、 观 的 、 有创 意 的人 为 美 具 性事 物 。在社会 转 向非 物 质 形 态 后 , 装 扮 演 着 特 殊 服 的角 色 , 设计 形式 和 内涵都 在发 生 变化 , 传统 的设 其 使
在 传 统和 现 代 服 饰 文化 传 承 和发 扬 中的作 用 。 关 键 词 : 物 质 设 计 ; 装 设 计 ; 计 思 维 非 服 设
中 图分 类 号 : S 4 . T 9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0 5 (0 1 0 一 O 5 一 O 17 - 3 62 1 ) 1 0 9 3
计 观 念和设 计方 式受 到不 可 避免 的 冲击 和挑 战 。服装 设 计开 始走 向人格 化 和人 文 化 , 一 定 程 度 上 从 有形 在 设 计发 展 为具有 非物 质特 征 的无 形设 计 。传统 的设计
限 , 服饰 传统 艺 术 设 计 发 展 为 服 饰 视 觉 艺 术 。从 非 从
物 质是人 脑对 于 客观物 质世 界 的反 映 , 是感 觉 、 思维 等 各 种心理 过 程 的总 和 , 多 的是 指 意 识 。 而此 处 将 更 ]
具体反映, 也是服装设计 的进步 , 展现 了人与服装、 环 境, 以及人 们对 其 设 计 的认 识 从 基 本 功 能 的满 足 发 展 到商业 发展 的过 程 , 到非 物质 生 态需 求 的变 化 , 成 再 形 注重人 与非 物关 系 且 以人 为 本 的设 计 , 本 质 是 技 术 其 性 、 术性 和精神 性 的交 融 。 艺
方 式虽然 能够充 分 表 现 设 计 思 想 , 在 一定 程 度上 受 但 到空 间构成 、 环境 、 间 、 物纹 理 表现 手段 等 的 限制 , 时 织
使得不易实现信息 的传递。而且服装设计多立足于社 会 性 因素 , 能站 在设 计主 体立 场 充分 考 虑 问题 , 于 不 属 被动I 生的设计 。针对 以上所 述 现 象 , 本文 从 非 物 质 形 态 和因素 两个 设计 层 面 人手 , 析 现代 服 装 设 计 的变 分 化 角度及 其在 服 饰 文 化 传 承上 的表 现 性 , 以拓 展 服 装
在非 物质 社会 的设计 思路 。
2 服装 的非物质设计
服装 设计从 物质 发展 到非 物质 是 社 会非 物 质化 的
1 非 物 质 设 计
有 关非 物质 的讨论 , 子《 老 道德 经 》 中叙 述 “ 之 以 有
为利 , 之 以为 用 ”1, 无 [ 揭示 物 与 非物 的辨 证 关 系 。非 受 到数 字 化 影 响 , 论 在 观 念 上 还 无
非物 质用 于社 会 形 态 的表 述 中 , 多是 将 事 物 经 信 息 更 化后做 出的表 述 。因此 , 物 质 社会 也 称 为 信 息 化 社 非 会 、 字化 社 会 或 知 识 经 济社 会 _。非 物 质 设 计是 社 数 3 ] 会 非物 质化 的产 物 , 以信 息设 计 为 主 , 于 服务 的设 是 基 计 ¨ 。工 业社 会 的物质 文 明向信 息 社会 的非 物 质 文 明 4 ]
是 在形式 上都 发 生 着 巨 大 的 变化 , 其设 计 重 心 已 不再 是有 形 的物质 产品 , 而逐渐 转移 到 一 种抽 象 的关 系上 , 其 中最基本 的就是人 机关 系 。人 机关 系作 为 人 与产 品 进行 信息交 流 和相 互 作用 的 “ 口” 已经 成 为 非 物 质 窗 , 社 会 服装产 品设 计 的核 心 内容 I 。例 如 : 拟 三 维 场 6 ] 模 景 , 强 了服 装设计 多元 化 和主 动 性 的实 时渲 染 功 能 , 增 其设 计 图稿 、 工艺制 定 、 结构构 成 方 式等 实 现 了时 空 观 念 的 突破 , 现 形 式 经 历 从 平 面 到 立 体 , 空 间 到 环 表 从 境, 从单 向到 交互 的过程 , 并利 用 软 件操 作 使设 计 细节 呈 现 出来 , 过观察 对设 计进 行 艺术 概 括 , 想象 变 为 通 将 现实 , 把看 似 毫无关 联 的元 素 联 系起 来 , 生新 的 构思 产 和创 意 , 强 服装设计 师 的开 拓性 , 增 为传统 设 计 注 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