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

合集下载

姜的腌制方法

姜的腌制方法

姜的腌制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新鲜的姜和一些食材,如盐、白糖、醋等。

将姜洗净后,用刀刮去姜皮,然后将姜切成薄片或丝,这取决于个
人口味和喜好。

将切好的姜片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再加入适量
的盐和白糖,然后轻轻地搅拌均匀,让盐和糖充分裹住姜片,促进
姜片的腌制和入味。

接下来,我们需要加入适量的醋,醋的作用不仅可以去除姜的
辛辣味,还可以增添一种酸味和爽口的口感。

将醋均匀地淋在姜片上,然后轻轻地拌匀,确保每一片姜都能被醋浸泡到。

然后,将容
器盖好,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姜片充分地腌制入味。

腌制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来调整,一般来说,腌制
1-2天左右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口感和味道。

如果喜欢口感更软
糯一些,可以腌制的时间再长一些。

腌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翻
动姜片,让每一片姜都能均匀地吸收腌制的汁液,确保味道更加均匀。

腌制好的姜可以用来搭配各种菜肴,如拌凉菜、煮汤、蒸鱼等,不仅可以增添风味,还可以去除菜肴的腥膻味,提升菜肴的口感和
美味。

此外,腌制好的姜还可以用来泡姜茶,具有暖胃祛寒、驱寒解表的功效,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饮用。

总的来说,腌制姜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家常做法,不仅可以增添风味,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美味的腌制姜,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身体的健康。

祝大家健康美味!。

生姜可治疗十种病,五种吃法体内湿气一扫光

生姜可治疗十种病,五种吃法体内湿气一扫光

生姜可治疗十种病,五种吃法体内湿气一扫光生姜是生活中常见食物,调味熬汤不可少,你知道生姜还能这样吃吗?生姜的功效1、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2、痰多咳嗽: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3、感冒头痛: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

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

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4、牙周炎: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

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

5、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

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6、面部暗疮: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

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7、腰肩疼痛: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

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8、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

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9、龋齿: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

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10、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

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1.姜+茶姜茶是用茶叶少许,生姜几片去皮水煎,饭后饮服。

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实也是外国人非常喜欢的饮料,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只要泡茶的时候放上一节鲜姜,然后加糖焖上十多分钟,就做好了。

2.姜+牛油果姜可以和许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

姜和牛油果都是含有抗老成分的食材,依照自己喜欢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3.姜+红糖姜糖一般是用姜和红糖熬制而成,甜中带辣。

有祛湿去寒的功效,非常适合在潮湿的气候食用。

4.姜汁撞奶姜撞奶是番禺最负盛名的传统小食,又称“姜汁奶”或“姜埋奶”,有百多年历史,驰名省港澳。

健康知识小常识100条

健康知识小常识100条

健康知识小常识100条1、绿茶可预防肝病。

2、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4、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5、海蜇皮能缓解高血压。

6、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

8、常喝豆浆有益健康。

9、豆浆不宜与红糖鸡蛋同饮。

1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11、深呼吸可能不利老年健康。

12、老人晨练宜先进食。

13、运动后可喝杯牛奶。

14、多喝水能防肾结石。

15、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6、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17、手机贴膜可能会伤害眼睛。

18、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19、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0、不宜用沸水煎药。

21、服药不宜加糖。

22、不能用浓度为95%的酒精消毒。

23、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4、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5、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6、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27、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28、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29、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0、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1、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2、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3、晒被子不能拍打。

34、空腹不宜喝蜂蜜。

35、喝蜂蜜可解酒。

36、早喝盐水晚喝蜜。

37、素食更适合中国人。

38、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39、凉水洗脸好处多。

40、刷牙宜用温水。

41、洗脚宜用热水。

42、脚寒容易感冒。

43、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4、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5、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6、戴帽子不宜过紧。

47、常梳头有益健康。

48、长时间微笑有利健康。

49、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0、冬季已来到,健康很重要,多吃些果菜,胜过吃补药:内外温差大,姜汤治感冒;胡椒驱寒湿,韭菜暖肾腰;生梨能化痰,番茄美容妙;冬瓜可消肿,白菜最利尿;羊肝来明目,黄瓜减肥好。

51、洗澡需要勇气的冬天,也要注意:1、洗澡不宜过于频繁;2、洗澡前半小时喝一杯白开水;3、洗澡时间切勿过长;4、不要用力搓澡;5、洗澡时不要锁住浴室的门。

此外,寒冷的冬季,洗完澡记得快点换上香香软软的睡衣保暖,早些躺进香香的被窝中休息哦!52、半夜会起来的童鞋注意了,冬季夜里凉,起夜后别做5件事:1.别开大灯,可在床边放一盏小台灯;2.别喝凉水或饮料,最好喝温水;3.别冻双脚,一定要穿好鞋子;4.别看时间,免得让人焦虑;5.别拿电话,睡觉时最好把手机放远点,或干脆关机。

‘一杯姜茶,温暖南京’学到的3件事

‘一杯姜茶,温暖南京’学到的3件事

‘一杯姜茶,温暖南京’学到的3件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一杯姜茶,温暖南京。

姜茶作为南京的一种传统饮品,不仅在寒冷的冬季给人们带来了温暖,更是与南京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本文将深入探讨姜茶的历史与文化、制作方法与功效,以及姜茶对南京人的重要性和传承与发展。

姜茶作为南京的特色传统饮品,历史悠久且深受南京人民喜爱。

它在南京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找到,无论是街头小摊还是高档餐厅,姜茶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它不仅是南京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代表了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姜茶的制作方法与功效也是南京人所关注的重点。

通过将姜和其他草药煮熬而成的姜茶,具有温暖身体、健脾开胃、活血祛寒等功效。

无论是在寒冬时节暖胃保暖,还是在夏天解暑消暑,姜茶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同时,姜茶的制作方法也有一定的讲究,需要选用上好的姜和草药,煮煮熬熬才能将其中的药效发挥到最大。

对于南京人来说,姜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姜茶伴随着南京人的成长,见证着南京的变迁。

无论是在冬日的寒冷中,还是在夏日的炎热中,一杯姜茶都能温暖着南京人的心灵。

姜茶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南京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南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综上所述,姜茶作为南京的传统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制作方法与功效也备受关注。

它不仅是南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温暖南京人心灵的源泉。

在传承与发展中,姜茶代表着南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是南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了解姜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南京这座城市的特色与魅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

我们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姜茶在南京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后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正文。

我们将分两个小节来探讨姜茶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其制作方法与功效。

在历史与文化的部分,我们将回顾姜茶在南京的渊源和传统,探讨其在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姜的注意事项

关于姜的注意事项

姜的注意事项一、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之一——早吃姜,补药汤讲到药食同源,有一样东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姜。

姜真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贝。

中国的老百姓谁家的厨房少得了姜呢?而中医的药方中以姜为君臣佐使之药的也比比皆是。

孔子说“不撤姜食”,至理名言。

居家过日子,是不可一日无姜的。

家里不论老小,谁要是着凉受风,马上一碗姜汤伺候。

出点汗,散掉表寒就没事了。

胃寒,胃口不开,喝两天生姜红枣茶,暖暖胃就好了。

姜的好处大家知道得很多,不多讲了。

只强调一点,如果是日常保健吃姜,一定要在早饭时吃,所谓“早吃姜,补药汤”是也。

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

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

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怎么吃法呢?最好是早饭的时候准备一碟子泡姜,就着小米粥吃。

泡过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丝丝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调和在一起,简单,清爽,细细地品来,却是世间至味。

这是最养人的饮食,功效远远胜过补药汤。

二、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之二——午吃姜,痨病戕很多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吃姜。

其实,不仅是晚上,中午以后就应该不吃姜了。

过午不食姜,否则容易伤肺。

中国人养生,特别讲究顺应天时。

大自然的阳气在中午到达顶峰。

盛极必衰,午后阴气开始升起,阳气开始收敛。

生姜是生发阳气的,午后自然不宜再吃了。

正午时分,心经的气血最盛。

此时吃姜,对于本身心火旺的人来说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心火会烧得更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咱们的肺就是这个池鱼。

心火过旺,肺就会遭殃了,会引起咳喘痰热各种症状。

午吃姜,痨病戕。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切记。

三、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之三——晚吃姜,见阎王早吃姜,补药汤。

午吃姜,痨病戕。

晚吃姜,见阎王。

这个道理,我家几代人遵行不悖,受益良多。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与之相似的民谚,曰“早上吃姜等于补药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好多人听了“砒霜”二字都害怕起来,纷纷询问原因。

小黄姜种植技术6个比要知道的技巧

小黄姜种植技术6个比要知道的技巧

小黄姜种植技术6个比要知道的技能生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炒菜必不可少,生姜品种非常多,其中药用价值极高的小黄姜很受欢迎,很多地区都有栽种。

下面一起来了解小黄姜种植技术。

1、地块挑选挑选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地势高燥,三年以上未种植过生姜或茄科作物的旱地或水田种植,土壤尤以红黄壤最佳。

2、整地管理对地块进行深翻细犁,两犁两耙,确保土层疏松深厚,耕作层不低于25cm。

耙细整平后,按墒宽3m、墒高30cm、墒沟宽30cm进行分墒,做到墒平土细沟直,高墒低沟,地块四周及墒沟排水畅通。

若是冬闲地或轮歇地,可提早深翻晒垡1~2个月。

3、姜种挑选要优选块茎饱满肥大,色泽新鲜靓丽,无霉烂病变、失水皱缩迹象,姜块掰开后姜肉色彩正常,无水溃状痕迹或其他病变痕迹的优势小黄姜作为姜种。

自贮姜种出库时要挑选晴天出库,3d内注意保温受冻,3d后摊开“晾种”直到掰种终止。

依照每亩用种量500kg准备,姜种一定要掰得大,每块的质量不低于40g。

4、播种方法生姜生育期越长产量越高,冬闲地、轮歇地在农历2月初即可播种,依照行距30cm,株距30cm,一样采取条沟种植,每亩密度7000塘左右,种植深度在12~17cm最佳。

5、施肥管理底肥每亩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kg以上或有机肥50kg,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50kg,钾肥15kg,播种前混合拌匀,结合整地平均撒施于土表翻犁入土。

从苗期至收获前至少追肥5次,追肥的方式宜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进行,追肥累计用量为复合肥50kg、尿素50kg,注意控氮增磷钾,施肥建议在上午、傍晚或者雨落后行,施肥次数还要结合土壤肥力和苗情长势酌情推敲。

6、病虫害防治小黄姜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和姜螟,建议采取物理诱杀技术,通过诱杀害虫成虫,控制产卵,到达防治害虫的目的。

草害主要是油菜、刺儿菜、打碗花、梭草、驴秆草等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在生姜地未封行前可采取二甲四氯、甲乙莠、敌草隆等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出苗前可以进行化学除草2~3次,出苗后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产生药害。

姜某1、姜某2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姜某1、姜某2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姜某1、姜某2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人格权纠纷人格权纠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审理法院】山东省德州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东省德州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25【案件字号】(2020)鲁14民终127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鲲李敏杨娜【审理法官】王鲲李敏杨娜【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姜某1;姜某2;尹某;赵金兰【当事人】姜某1姜某2尹某赵金兰【当事人-个人】姜某1姜某2尹某赵金兰【代理律师/律所】孙爱军山东华控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孙爱军山东华控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孙爱军【代理律所】山东华控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被告】赵金兰【本院观点】上述证据证实的费用并不包含在被上诉人一审诉求中,上诉人要求扣除相应费用的主张不成立。

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有:一、原审关于责任比例划分是否恰当;二、原审认定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数额是否存在过高的情况,是否均与本案具有关联性。

【权责关键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显失公平撤销法定代理过错法定代理人关联性质证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有:一、原审关于责任比例划分是否恰当;二、原审认定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数额是否存在过高的情况,是否均与本案具有关联性。

关于第一个焦点问题,从事发现场的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时姜某1骑行滑板车于被上诉人跳广场舞队伍的后方,与被上诉人距离较近,被上诉人在后退过程中,被滑板车绊倒摔伤,姜某1对事故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原审认定上诉人承担95%的责任比例属裁量权范围内,并无明显错误;关于第二个焦点问题,从被上诉人花费清单来看,其治疗费用14余万元中主要的大额支出在人工植入体、锁定接骨螺钉、骨折内固定术等,而这些均是治疗本次事故导致外伤的费用,且上诉人亦未明确哪些费用、多少数额与事故无关,对其诉称的部分医疗费与事故无关联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姜子牙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姜子牙的民间传说故事

【导语】相传姜⼦⽛72岁时在渭⽔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王,被封为“太师”,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

姜⼦⽛辅佐武王伐纣建⽴了周朝。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姜⼦⽛的民间传说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 姜⼦⽛与筷⼦的故事 传说姜⼦⽛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件也不会⼲,所以⼗分穷困。

他⽼婆实在⽆法跟他过苦⽇⼦,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

这天,姜⼦⽛钓鱼⼜两⼿空空回到家中。

⽼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你快吃吧!”姜⼦⽛确实饿了,就伸⼿去抓⾁。

窗外突然飞来⼀只鸟,啄了他⼀⼝。

他疼得“啊呀”⼀声,⾁没吃成,忙去赶鸟。

当他第⼆次去拿⾁时,鸟⼜啄他的⼿背。

姜⼦⽛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这时鸟⼜来啄他。

姜⼦⽛知道这是⼀只神乌,于是装着赶鸟⼀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个⽆⼈的⼭坡上。

神鸟栖在⼀枝丝⽵上,呢喃鸣唱:“姜⼦⽛呀姜⼦⽛,吃⾁不可⽤⼿抓,夹⾁就在我脚下……”姜⼦⽛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回到家中。

这时⽼婆⼜催他吃⾁,姜⼦⽛于是将两根丝⽵伸进碗中夹⾁,突然看见丝⽵咝咝地冒出⼀股股青烟。

姜⼦⽛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婆说:“⾁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夹起⾁就向⽼婆嘴⾥送。

⽼婆脸都吓⽩了,忙逃出门去。

姜⼦⽛明⽩这丝⽵是神鸟送的神⽵,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两根丝⽵进餐。

此事传出后,他⽼婆不但不敢再下毒,⽽且四邻也纷纷学着⽤⽵枝吃饭。

后来效仿的⼈越来越多,⽤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的产物。

与史料记载也不符。

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筷,姜⼦⽛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既然纣王已经⽤上象⽛筷,那姜⼦⽛的丝⽵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

不过有⼀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南⽅以⽵为筷。

姜⼦⽛和扫把星的典故来历 扫帚星据封神榜⼀书记载,姜⼦⽛在⽟虚元始天尊门下修道四⼗年,因⽣来⾝命薄,与仙佛⽆缘,仙道难成,只能转求⼈间富贵,於是奉天尊令谕下⼭辅佐⽂王,并代封三教三百六⼗五位正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

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

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怎么吃法呢?最好是早饭的时候准备一碟子泡姜,就着米粥吃。

泡过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丝丝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调和在一起,简单,清爽,细细地品来,却是世间至味。

这是最养人的饮食,功效远远胜过补药汤。

过午不食姜,否则容易伤肺。

中国人养生,特别讲究顺应天时。

大自然的阳气在中午到达顶峰。

盛极必衰,午后阴气开始升起,阳气开始收敛。

生姜是生发阳气的,午后自然不宜再吃了。

正午时分,心经的气血最盛。

此时吃姜,对于本身心火旺的人来说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心火会烧得更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咱们的肺就是这个池鱼。

心火过旺,肺就会遭殃了,会引起咳喘痰热各种症状。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与之相似的民谚,曰“早上吃姜等于补药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好多人听了“砒霜”二字都害怕起来,纷纷询问原因。

看了网上一些解释的文章,道理都对,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解释不了为什么“等于吃砒霜”。

有人干脆把这句谚语改为晚上吃姜,有损健康。

真是强奸古人之意了。

为什么晚上不能吃姜?姜是宣发阳气的,夜晚人体应该养阴,收敛阳气,吃姜是适得其反,违背天时。

此时吃姜,有几大害:第一、使人兴奋,无法安睡。

第二、刺激神经,影响心脏功能。

第三、郁积内火,耗肺阴,伤肾水。

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说明晚吃姜的危害堪比砒霜之毒。

最关键的原因是:人们一般都在晚上喝酒,这时如果以姜菜下酒,大害!姜酒同食,百日烂心。

姜酒都是大热之物,姜借酒力入经络,酒借姜性入脏腑。

晚上用姜菜下酒,等于吃慢性毒药。

民间流传的施工案中,就有用姜酒百日烂肺来谋害人命的故事。

其实,姜酒同食,何止伤肺。

日积月累,五脏六腑都会受伤。

说到底,还是酒害人。

与其闻姜生畏,不如戒酒养生。

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之四——去皮乎?不去皮乎?因为喜欢美食,常常读食谱消遣。

但有一点总让我疑惑。

现在的食谱中,凡是用到姜的,打头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个字:“姜去皮”。

从什么时候开始,姜皮如此不招人待见,必欲剥之而后快?其实,姜皮绝非可有可无之物。

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

去皮吃还是带皮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的。

怎么定呢?非常简单。

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对阴阳。

姜肉性热,所以姜皮性凉。

姜肉发汗,所以姜皮止汗。

简单吧?一旦理解了这个原理,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去皮吃,什么时候应该带皮吃了。

受了风寒,喝姜汤发汗,自然是去皮为好。

平时喝生姜红枣茶驱寒,则不去皮。

一般做菜用姜,那肯定是带皮吃了,以免偏性。

吃大闸蟹用的姜汁除外,可以去皮,平衡蟹的寒性。

饭后再喝上一碗热热的姜糖水,暖暖胃,那就更妙了。

关于姜,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之五——夏天吃姜好吗?前几天立夏,我开始每天喝姜茶。

有人看了疑惑,夏天到了,怎么还喝这么热性的东西?其实,夏天正是吃姜最好的季节呢。

一年四季中,其他三季你不吃姜都没关系。

但是到夏天最好要吃一点。

夏天天热,人体的毛孔都张开了。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池,夏天就是城门洞开不设防的时间。

各种外邪都会乘机侵入。

有的可能当时发病,有的则潜伏下来,到秋冬再发作。

这时候吃点姜,可以保护你安然度夏,还不给秋冬留下病根。

夏天天热,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很容易病从口入。

姜是天然的抗菌剂。

吃了不洁食物拉肚子、呕吐,嚼块生姜就管用。

拌凉菜的时候,多放点姜末,消毒杀菌,又开胃,最好。

姜还是解暑的良药。

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想想夏天吃麻辣火锅的感觉就明白了。

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辣辣的吃下去,热得满头汗,还连呼痛快。

为什么呀?因为一出汗,把暑热都给消掉了。

古代治疗中暑晕倒的人,就有一个方法是给他灌点姜汁。

对现代人来说,夏天不仅是防暑的问题,更要防寒。

因此夏天吃姜就更加重要了。

这个寒,从两个方面来。

一是风寒。

夜里开空调睡觉,寒气侵入毛孔了。

早晨要赶快喝点姜茶补救一下。

二是内伤寒。

现在有冰箱,夏天好多人大量喝冰冻饮料。

可是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表面,内里是一座空城。

冰冻的东西吃下去,五脏六腑都会受害。

常吃点姜,暖暖胃,不让寒气积累起来害人,是非常必要的。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这是古人经验的总结,是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

夏天妙用姜,的确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呢。

网友:您说的“夏吃姜”是适合任何体质,任何年龄的人吗?回答:任何东西都不能不加区别地应用于所有人。

夏天适宜多吃姜,这个“多”字,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掌握。

打个粗浅的比方,一年四季中,如果您秋天可以每天吃两片姜,那么夏天就吃五片;如果您是肺有火,秋天不适宜吃姜,那么夏天最多每天吃一片姜。

网友:为什么没早一点看到这篇文章,这几天正全天喝姜糖水去寒呢!那晚上着凉的人能喝姜糖水去寒吗?回答:晚上受凉,马上喝姜汤是对的,发散风寒。

吃药和吃饭是两回事。

网友:版主的意思是说,姜汤水全天什么时候都可以喝,但吃只限于上午,对吧?对,如果是为了驱风寒,当时受凉当时喝,不论早晚。

如果是日常保健,那就在早上。

驱寒除外,要做到只上午吃,很难呀,因为我煲肉汤喜欢放很多姜,煲的肉汤都是中午或晚上吃的,晚上还居多。

怎么办呢?回答:中午或晚上做菜时放一点姜是没事的,因为姜作为调料的作用就是平衡其他食物的偏性。

但是适度就好,不要过量。

晚上煲肉汤放一块带皮老姜就好了,不要放子姜。

网友:“晚上不宜吃姜。

其实,不仅是晚上,中午以后就应该不吃姜了。

”你的说法,我觉得是相对的,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是对的。

对于虚寒很重的人,不必如此绝对的。

午后和晚上的时辰属阴,阴盛时阳更虚,病情更加会加重。

我以前总是在晚上容易咳嗽,起来吃点腌制的姜,或者是姜汤,马上止咳。

并不会影响睡眠。

回答:你说得很对,任何的事情都是相对的。

吃姜治肺寒咳嗽是很好的方法,与风寒感冒咳嗽喝姜汤同理,不拘早晚。

晚不吃姜是指正常人的饮食,当药吃可以另当别论。

补充一点:吃姜生发阳气,但阳虚的人,同样不太适宜晚上食用姜,否则只能收一时之效,而阳气过度宣发,得不到收敛,不利于养阳网友:这个(夏天)吃姜,也只是早上吃吗。

拌凉菜一般都是中午和晚上吃的,和前面的文章矛盾吗。

我想知道的更明白一点。

因为这几天我都在全天喝姜糖水,看了你的文章后,攺为只上午喝了,早饭也改为做鸡蛋面汤了,这样可以放很多姜末。

因为我不会做泡姜。

别嫌烦呀,我就喜欢问明白,因为每天要照做的。

回答:也是早上吃。

中午和晚上不吃姜,是指正常情况下不专门去吃。

做荤菜凉菜少量放姜是没关系的,它的热性与菜正好平衡了。

还有如果当药吃,也不受这个时间限制,而是根据需要。

总结:当你对何时吃姜何时不吃有疑虑的时候,只要根据姜的功效,思考一下,这时候吃姜是否需要,会起到什么作用,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了。

网友逝者如斯说得非常好:吃大闸蟹时要吃姜,不必顾忌早晚。

此时姜的热性都用来平衡蟹的寒性了,不会引发心火。

任何的事情都不能不加区别地应用。

只要了解了原理,我们使用任何方法就能游刃有余了。

网友:我已经早吃姜两个礼拜左右了。

觉得是有点效果的。

原来我出去玩或者逛街,一累,头就痛得厉害。

我妈妈也这样的,我以为是遗传。

现在每天早上吃姜,出去玩一直很有精神,不太怕累了,头也不疼了。

这是什么原理呢?能解释一下吗?谢谢喽!回答:很多治头痛的药方中都有生姜一味。

如果是由于本身的体质原因,外出后被外邪(比如风寒、暑热或是浊气)所扰,引发头痛,那么吃姜确实会有帮助。

而且姜能够生发阳气,可以让人更精神。

网友:可是(吃姜)上火怎么办?回答:如果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那就少吃。

不过上火有不同类型。

很多时候,上火是内寒太甚,逼得虚火上浮,吃姜反而有益。

网友:可是什么是阴虚火旺呢?表现是什么样呢?不懂,见笑!回答: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一般脸色发红,容易口干舌燥。

小男孩睡着以后满头大汗,就是阴虚火旺的表现。

一、吃姜虽然对大多数人都好,一些有实热的人却不宜。

对自己体质没有把握的话,可以请医生判断。

另外,我妈妈自创了一个理论可以供参考:吃自己感觉舒服的东西。

最了解你的是你自己,相信自己的感觉。

如果一样东西你吃了感觉不舒服,那就很可能不适合你的体质。

二、凡事过犹不及,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度才行,不要勉强自己。

夏天办公室的空调多半调得很凉,喝姜枣茶正好合适。

切记不要去姜皮,否则出汗过多再吹空调的冷风可不好。

匿名者:这里有一点不太明白。

姜肉性热, 姜皮性凉,受了风寒,喝姜汤发汗要去皮为好。

可喝生姜红枣茶是为了驱寒,为什么要把性凉的姜皮留着呢? 我不太理解。

是因为发汗与驱寒所需要热的程度不一样吗?补充一下我觉得这两者不都是要把体内的寒气给驱逐出去吗? 为什么一个要去皮,另一个要留皮呢?回答:感冒喝的姜汤去姜皮,是为了更好地起到发汗的作用,让病邪通过汗液从皮毛发散出去。

推荐大家平时喝姜枣茶,是为了温暖中焦,调和营卫,多发汗无益,而且作为保健品每天喝,不宜过度发散,反而耗伤津液。

所以留姜皮,取中庸之道,让生姜发挥整体的功效。

至于中医所讲的性凉性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另外,吃姜不只是为了发散寒气,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