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引编制说明
营养配餐-计算法参考资料

4.计算三种产热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早餐30%,中餐40%, 晚餐30%,
早(晚)餐: 蛋白质:90g×30%=27g
脂 肪:67g×30%=20g 碳水化合物:360g×30%=108g
中餐: 蛋白质:90g×40%=36g
脂 肪:67g×40%=27g 碳水化合物:360g×40%=144g
15
植物油的量=脂肪总量-确定的各种食物提供的量
小米粥250g 馒头200g 鸡蛋(100g) 大米(325g) 牛奶(250ml) 猪肉(60g) 草鱼80g 牛肉20g 豆腐90g
6.2
拟采用食物成分表
16
5.计算主食用量:依据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计算
每餐计算 早餐:馒头(80%)、小米粥(20%)查食物成分表: 小米粥=108g×20%÷(8.4/100g)=250g
馒头=108g×80%÷(43.2/100)=200g 中餐:大米=144g÷(77.2/100)=185g(生) 晚餐:大米=108g÷(77.2/100)=140g((生) 中餐、晚餐大米分别为185g,140g
19
晚餐
副食提供的蛋白质的量:27g-140g*7.4%=16.5g 动物性食品:16.5*66.7%=11g 豆制品:5.5g 如晚餐选择牛肉与腐竹为蛋白质来源,另外晚上给
250ml牛奶 腐竹=5.5g/44.6%=12g 牛奶含蛋白质=250*3%=7.5g 牛肉=(11-7.5)/18.1%=18.8g=20g
10
1.确定用餐对象能量供给量: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 入量中找出轻度体力劳动成年男性热能供给量为 2400kcal。
集体用餐对象以人群的基本情况或平均数据为依据, 包括平均年龄、平均体重,以及80%以上就餐人员的活动 强度。
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

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第一条:引言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需求,我校特制定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明确餐饮管理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条:加餐时间和地点1. 学校将在早晨、上午和下午各设置一次加餐时间,具体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2. 加餐地点将设在校园内指定的区域,确保学生安全用餐。
第三条:加餐食物选择1.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营养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加餐食物供学生选择。
2. 加餐食物应包括主食、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营养。
第四条:加餐食物供应1. 学校将负责统一采购加餐食材,并委托专业的厨师进行加餐食物加工和制作。
2. 所有加餐食物将在加餐时间点前完成准备,确保学生按时用餐。
第五条:加餐用餐规范1. 学生应在规定的加餐时间和地点用餐,不得擅自离开用餐区域。
2. 学生应按照自己的饮食需求选择适量的加餐食物,并保持用餐区域整洁。
第六条:加餐监督和管理1.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加餐监督和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加餐食物的质量和卫生情况。
2. 学校将定期对加餐食物进行抽检,确保学生的用餐安全。
第七条:加餐成效评估1. 学校将定期对学生的饮食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加餐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
2. 学校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加餐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第八条: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调整。
2. 学生、教职员工和食堂工作人员应共同遵守本制度,确保加餐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3. 本制度解释权属于学校食堂管理委员会。
以上即为小学营养餐加餐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中国营养之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中国营养之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1.何谓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健康饮食的核心:合理的营养可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合理营养要求膳食能供给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并不发生缺乏或过量的情况。
平衡膳食主要从膳食中保证营养素的需要,不仅需要考虑食物中含有营养素的种类和数目,还必须考虑在合理的加工和烹饪中如何提高消化率和减少营养素的损失等题目。
3.何谓营养配餐?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
平衡膳食的原则通过食谱才得以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实在际意义。
4.营养配餐有哪些意义?(1)可将各类人群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落实到每日膳食中,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又防止过量。
(2) 结合当地食物的品种、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厨房烹调水平,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 指导食堂管理人员和家庭有计划的管理膳食和本钱核算。
5.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
A.编制营养食谱时,首先需要以各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为依据确定需要量,一般以能量需要量为基础。
B.制定出食谱后,还需要以各营养素的RNI为参考评价食谱的制定是否合理,如果与RNI 相差不超过1O%,说明编制的食谱合理可用。
否则需要加以调整:(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膳食指南是合理膳食的基本规范,食谱设计的原则。
平衡膳食宝塔则是膳食指南量化和形象化的表达,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可以很方便的制定出营养合理、搭配适宜的食谱。
(3)食物成分表是营养配餐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食部”是往掉不可食的部分之后.所剩余的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附件2《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2020年7月14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 年度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口立项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川市监函(2020) 445号)下达了2020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LI立项计划,《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作为制订项目获得立项支持,编制任务主要曲四川省教育厅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指导中心承担。
(二)协作单位本标准协作起草单位:四川省中小学后勤协会。
(三)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方文、仲先、王国强、王良鸿、王朝、黎仕权、杨兵、徐永和、黃玉林、田定奎、徐志宏、孙晓辉、谢德蓉、景泽良、刘渊、李彬。
(四)主要工作过程2016年5月18日,原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发布的DB51/T2187-2016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2016年9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1日,四川省教育厅转发了此规范,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遵照执行。
1.准备工作。
20165年到2020年,国家、部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要求,同时在实践该规范中各地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为了使该规范能全面贯彻新要求,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固化为统一为规范,2020年7月20日,教育厅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指导中心委托四川省中小学后勤协会组织开展该规范的修订工作,四川省中小学后勤协会委托宜宾市学校后勤保障指导中心牵头起草了《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修订草案。
2020年8月,教育厅后产中心牵头编制了《学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编》,并发给两项地方标准修订组成员及各市(州),供修订组成员参考。
2.前期研讨。
2020年8月19日至21 B,四川省中小学后勤协会经请示教育厅后产中心同意,中小学后勤协会会长李卓明、厅后产中心主任王方文带领仲先、王国强、黎仕权、袁延、徐永和、黄玉林、田定奎、徐志宏、孙晓辉、谢德蓉、沈文忠等13人,在成都市都江堰召开该地方标准修订研讨会,对草案进行集中讨论,形成了第一次修订稿。
广东学校配餐制度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集体用餐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确保学生用餐安全,提升学生集体用餐质量,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近日组织制定了《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规范广东省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运营,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
一、配餐单位资质要求《指南》规定,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下简称配餐单位)需具备以下资质:1. 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2. 具有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3. 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和严格的采购制度;4. 具有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5. 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检测能力。
二、配餐单位运营规范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负责监督配餐单位的生产、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2. 配餐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3. 配餐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原料采购制度,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4. 配餐单位应定期对生产、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 配餐单位应定期对成品进行检验检测,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三、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指南》要求配餐单位实验室具备以下检验检测能力:1. 原料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食品快检能力;2. 成品中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氏菌、餐用具中大肠菌群、加工环境中沉降菌和表面清洗消毒效果(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检验能力;3.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开展食品检验工作。
四、监督与处罚1. 省市场监管局负责对配餐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运营规范;2. 对违反《指南》规定的配餐单位,将依法予以处罚;3. 鼓励社会公众对配餐单位进行监督,共同维护学生用餐安全。
总之,广东省学校配餐制度规范的实施,将有效保障学生用餐安全,提升学生集体用餐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
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和配餐单位应高度重视学生集体用餐问题,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
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制度条例

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小学生的营养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小学营养餐是指中小学生在学校就餐时所享用的膳食,是为了满足学生饮食需求,保障其健康成长所提供的食品和服务。
第三条中小学营养餐应当符合《中小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与营养规范》的要求,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营养均衡。
第四条中小学营养餐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学生的权益。
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第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营养餐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中小学生的健康饮食。
第七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营养餐的监督检查,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督促整改。
第二章中小学营养餐的供应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当与专业的餐饮单位签订中小学营养餐供应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第九条学校应当定期对中小学营养餐的供应单位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选择或淘汰。
第十条中小学营养餐的供应单位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合格证明,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营养。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营养餐供应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十二条中小学营养餐供应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要求,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和职业培训。
第三章中小学营养餐的食品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中小学营养餐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合格。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对中小学营养餐的食品原料进行采购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营养餐的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定期对中小学营养餐的食品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对中小学营养餐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四章中小学营养餐的营养管理第十八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特点,合理制定中小学营养餐的营养标准和食谱。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学生餐食谱制定、原料采购、加工、烹饪等环节的营养操作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学校食堂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术语和定义学生餐由学校食堂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为在校学生提供的早餐、午餐或晚餐。
食谱以餐次为单位,用表格形式提供的含有主食和副食名称、原料品种、供餐时间和烹调方式的一组食物搭配组合。
带量食谱以餐次为单位,用表格形式提供的含有主食和副食名称、原料品种及数量、供餐时间和烹调方式的一组食物搭配组合。
课间餐在正餐之间,供给学生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食物。
基本要求学校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成立学生餐营养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学生餐营养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营养师(技师)或营养指导人员,进行营养质量管理。
营养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带量食谱,计算能量及营养素,每周向学生及家长公示食谱,鼓励公示带量食谱。
营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每学期应至少接受4小时营养相关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做好培训和考核记录。
中小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展1次学生餐满意度调查。
营养操作要求1 带量食谱要求1.1 基本要求应遵循食物多样、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原则,做到主副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带量食谱示例课参照附录A)。
1.2 食物类别及重量要求鼓励参照表1设计带量食谱。
以周为单位,平均每人每天食物类别及重量宜达到表1要求。
早餐、中餐、晚餐的食物重量宜按25%~30%、35%~40%、30%~35%进行分配。
1.3 能量和营养素要求对带量食谱进行能量及营养素计算,可参照附录B,调整带量食谱食物品种和重量。
以周为单位,平均每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宜达到表2要求,早餐、中餐、晚餐宜按25%~30%、35%~40%、30%~35%进行分配。
2 原料采购应结合食物原料供应的地方特色和季节性特点进行采购,并建立台账以备追溯。
原料应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类、水产禽畜蛋类、大豆类、油盐等调味品,鼓励包括水果类及奶类。
中小学生带量食谱菜单建议库(分年龄段)

2
3
4
备注:1.以上食谱符合《学生餐营养指南》中的不同年龄段学生全天能量和三大营养素供给量的要求。
2.根据学校食堂当日配餐情况,若无法保证学生蛋白质及蔬菜水果类摄入足量,建议给学生每人每天提供约300g(约一袋/盒)牛奶及200g水果,纯牛奶可酌情替换成相当量的奶制品,如酸奶。
5
表2 不同年龄段学生每人每天食物种类及数量(单位:g)
注1:均为可食部分生重。
注2:谷薯类包括各种米、面、杂粮、杂豆及薯类等。
注3:大豆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大豆制品以干黄豆计。
6
表3 不同年龄段学生每人每天午餐、晚餐的食物种类及数量(单位:g)
—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为贯彻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9年民生实事的通知》(深府函〔2019〕38号)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深府办函〔2019〕124号)精神,三部门联合签发《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制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卫健公卫〔2019〕31 号)。
市卫健委组织开展《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起草工作。
自任务下达后,市疾控中心成立了编制小组,确定初步的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
编写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中小学营养配餐相关标准和资料,制定相应工作方案。
通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供餐情况调查,摸清了全市中小学供餐基本情况。
抽取有代表性的60所学校,开展现场调查,调查包括学生供餐食物台账、就餐人数、从业人员配置、配餐方式、菜式品种、食谱设置、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等内容。
对现有学生餐食谱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合理性。
结合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学生餐现状,以《WS/T 554-2017 学生餐营养指南》为基础,编写更适合深圳市中小学生的《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
二、制定意义学生营养餐是指根据学生生长发育在不同年龄段对营养素的不同需要量结合各国的国情、饮食结构而制定出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各种营养素摄入的标准依据。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学生营养餐的推广,国务院及卫生部先后颁发了学生餐相关指导意见、监督办法及生产企业规范。
目前,我国约有30多个城市开展了营养午餐工程。
然而相比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学生营养餐起步较晚,市场发展时间短,体制尚未健全,秩序较差。
全国多次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三餐膳食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等现象。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对营养素的需求量及合理的搭配上有着严格的要求。
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生活节奏快,经济比较发达,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并存。
学校有自办食堂,也有对外承包食堂,学校食堂存在原材料配比随意,缺乏专业营养指导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市学生营养餐工作,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水平,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制定《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指导中小学校食堂/供餐单位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生长发育的均衡膳食,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三、标准的重要内容(一)适用范围将国家指南“6岁~18岁”改为“6岁~17岁”,与表1~表8年龄段一致。
(二)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调整1. 能量(适当调高)根据2018年深圳市全市中小学生体重监测数据,采用要因加算法推算儿童青少年每日所需能量,EER=BEE×PAL+能量储存量,PAL参照日本各体力活动的PAL;BEE采用Henry 的计算公式;能量储存=日体重增加值×8.6 KJ/g。
各年龄段男女每日能量供给量均略有上调。
根据计算,6岁-8岁:男孩增加70 kcal,女孩增加60 kcal;9岁-11岁:男孩增加40 kcal,女孩增加40 kcal;12岁-14岁:男孩增加150 kcal,女孩增加70 kcal;15岁-17岁:男孩增加180 kcal,女孩增加20 kcal。
2017-2018学年,2016-2017学年和2015-2016学年深圳市中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8.64%、7.93%和7.76%。
2017-2018学年,2016-2017学年和2015-2016学年深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8.10%、8.23%和9.42%。
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所以根据深圳市中小学生实测体重推算出的能量需要量更符合深圳实际状况。
2. 蛋白质(适当调高)能量供给量适当上调的基础上,蛋白质的供给量按比例也适当上调。
根据计算,6岁-8岁:男孩增加10 g,女孩增加5 g;9岁-11岁:男孩增加10 g,女孩增加5 g;12岁-14岁:男孩增加10 g,女孩不变;15岁-17岁:男孩增加10g,女孩增加5 g。
3. 钙(Ca)(适当调高)《WS/T 554-2017学生餐营养指南》根据我国居民饮奶的实际情况,将钙的推荐标准降低,规定为750 mg/d~950 mg/d。
考虑到钙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深圳市每天饮奶300 g较易实现,本《指南》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6岁~17岁儿童钙RNI,将钙每日供给量调整为800 mg/d~1200 mg/d。
4. 碘(I)(新增)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而甲状腺激素对调控人体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深圳并非高碘地区,儿童青少年需要补碘。
本《指南》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6~17岁儿童碘RNI,增加碘每日供给量要求,定为90μg/d~120 μg/d。
5. 叶黄素(新增)根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于2009年对叶黄素的抗氧化、保护视力、保护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作用的评估,健康声称草案认为至少6 mg/d可维持眼睛健康;Elizabeth J在报告中说明美国从预防眼部疾病的角度建议叶黄素的摄入量为6 mg/d;故本《指南》建议叶黄素的适宜摄入量为6 mg/d。
蛋黄、玉米、深色蔬菜中含量丰富,在指南中也进行了推荐。
6. DHA、EPA(新增)FAO 2010年报告指出,4~17岁儿童青少年可与成人一样从富脂肪鱼类和海产品中摄入EPA+DHA,推荐摄入量从4 岁时的100 mg/d 到10岁时的250 mg/d 逐渐增加至成人水平。
深圳居民通过摄入水产品加上食用油、坚果、藻类等摄入的补充,基本可以达到每日摄入EPA和DHA250 mg的要求。
所以深圳中小学生EPA+DHA的推荐摄入量参照FAO 2010年报告中的推荐摄入量从200~250 mg/d,DHA与EPA的比值以4:1为最佳。
在食物种类中增加鱼虾食用量来实现。
7. 增加早、午、晚三餐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表根据调查,深圳市中小学供餐形式有只供午餐,供应早午餐、三餐都供应等情况,故每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在提供全天的基础上,增加每人每天早、午、晚三餐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表。
(三)食物种类及数量调整1. 鱼虾类深圳地处沿海,水产品较易获得且品种丰富,并富含DHA、EPA等,所以每个年龄段均增加10g鱼虾类。
2. 奶及奶制品《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规定,儿童每天摄入奶或奶制品300克及以上,《WS/T 554-2017学生餐营养指南》考虑到全国水平,适当调低了奶的供给量标准,为(200~250)克/(人·天)。
对于深圳实现300 g及以上不难,所以各年龄段均定为300 g。
3. 大豆类及其制品和坚果将大豆类及其制品和坚果量分开,总量不变,主要推荐每天坚果类的摄入10 g。
4. 提供每人早、午、晚三餐食物种类及数量表原因同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表。
(四)配餐原则1. 食物互换增加“每天食物种类应不少于12种以上,每周食物种类应不少于25种。
三餐不能用糕点、甜食或零食代替,不应将含糖饮料作为辅助配餐提供。
”的要求。
2. 蔬菜水果类“每天提供至少3种以上新鲜蔬菜”增加为“4种以上新鲜蔬菜”,如果仅仅提供午餐的学校可以只提供3种以上新鲜蔬菜,适量提供菌藻类补充了“野菜、野生菌禁止使用”。
增加“每周建议食用1~2次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蔬菜。
每天提供至少一种新鲜水果,建议在午餐提供。
走读学校,水果不足的量可在家庭补充,全日制学校可在晚餐再补充一份水果。
”3. 鱼禽肉蛋类补充“鱼类首要考虑安全性,选择刺少,易取肉的鱼类,建议制作成鱼丸、鱼饼等供学生食用。
”并在推荐食谱中体现。
4. 奶类及大豆类及坚果“平均每人每天提供200 g~300 g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改为“300 g以上”。
增加奶及奶制品要求“奶类选择必须查看营养标签,按照国标规定,蛋白质含量在2.9 g及以上,不能用含乳饮料代替。
奶及奶制品建议在早餐或课间餐提供。
”增加“建议每天10 g坚果,可在课间餐与奶类一起提供。
”5. 干稀搭配(新增)三餐注意干稀搭配吃,有益于帮助消化,增加饱腹感,又能补充水分。
早餐可以稀饭搭配馒头,或者牛奶搭配面包吃。
午晚餐至少保证两菜一汤,除了易于消化外,还增强食物的适口性。
6. “预防缺乏”改为“推荐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增加“富含锌的食物、富含碘的食物、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1、B2的食物,以及富含DHA和EPA的食物”并在附录B中列出。
(五)合理烹调增加:军训、考试期间学生具体饮食注意事项(见附录D)。
增加:学生餐禁用、慎用食品目录(见附录E)。
(六)学生餐管理增加:6.3 学校应及时将供餐食谱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公示。
一方面搭建沟通平台,便于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就餐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家长根据在校就餐的营养特点,对家庭膳食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弥补学校膳食供给的局限。
增加:6.4 学校对校园食品安全负主体责任,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
针对食堂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实行校外配餐的学校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管理。
(七)增加配餐程序(图见附录F)将配餐程序以流程图形式直观展现,将需要满足的营养配餐关键点简化整理成图表形式,为营养指导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了简洁适用可量化的核查工具。
(八)附录1. 附录B 常见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增加表格“常见锌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锌含量”、“常见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碘含量”、“常见叶黄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叶黄素含量”、“常见维生素B1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维生素B1含量”、“常见维生素B2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维生素B2含量”、“常见DHA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DHA含量”和“常见EPA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EPA含量”。
其他常见铁、钙、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食物及其含量表,根据深圳市民饮食习惯及易获得性进行列举,含量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2. 附录C带量食谱推荐通过抽取有代表性的60所学校,开展现场调查,归类汇总后获得目前深圳市中小学供餐主要食谱,其中早餐66种,午餐420种,晚餐180种。
在此基础上,主要增加水产品菜式,并通过电子营养师进行营养搭配,推荐了30天的带量食谱。
3. 附录D军训、考试期间学生具体饮食注意事项(增加)包括军训期间饮食注意事项5条和考试期间饮食注意事项5条建议。
4. 附录E学生餐禁用、慎用食品目录主要列明禁止食用或使用的食品和原料,包括冷荤凉拌菜、有毒动植物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等;慎重食用或使用的食品和原料,如油炸食品、辛辣食品、腌制食品等。
5. 附录F配餐程序图将配餐程序以流程图形式直观展现,为营养指导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了简洁适用可量化的核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