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 破解逻辑填空小妙招之熟记成语

合集下载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题型。

它不仅考查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考验我们对语境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一题型中取得高分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词义要做好逻辑填空,首先要对选项中的词语有准确的理解。

这包括词语的含义、词性、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方面。

1、含义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我们要仔细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

比如,“推脱”和“推托”,“推脱”侧重于摆脱、开脱责任等,而“推托”侧重于借故拒绝。

2、词性不同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也不同。

例如,“品味”是名词,“品位”是名词;“必须”是副词,“必需”是动词。

3、感情色彩词语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

在选择时,要根据语境的感情倾向来决定。

比如,“成果”“结果”“后果”,“成果”是褒义的,“结果”是中性的,“后果”则是贬义的。

4、搭配对象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搭配对象,不能随意乱用。

比如,“爱戴”只能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爱护”则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二、分析语境除了理解词义,准确分析语境也是解题的关键。

1、逻辑关系语境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通过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应填的词语。

例如,“虽然他很努力,但是_____没有取得好成绩。

”这里是转折关系,应填“依然”“仍然”等表示转折的词语。

2、前后呼应所填词语要与上下文在语义上相互呼应。

可以通过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来确定呼应关系。

比如,“他是一个_____的人,总是乐于助人。

”后文“总是乐于助人”提示我们,应填一个表示善良、热心的词语,如“善良”“热心肠”。

3、语义轻重根据语境的需要,选择语义轻重合适的词语。

如果语境比较严肃、严重,就应选择语义较重的词语;如果语境比较轻松、平常,就选择语义较轻的词语。

比如,“这件事造成了_____的后果。

”如果后果很严重,就填“严重”;如果后果不是特别严重,就填“一定”“一些”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逻辑填空 高频 成语

逻辑填空 高频 成语

逻辑填空高频成语1.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般多用于否定句中。

2.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或印象不深刻,浮于表面。

3.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做事情方向或方法不正确,无法达到目的。

4.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人。

8.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9.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1.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2.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3.竭泽而渔:也作“涸泽而渔”。

抽干池水,捉尽池鱼。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14.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5.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

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16.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

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17.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18.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9.背道而驰: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20.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21.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姐姐顺利,毫无阻碍。

22.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23.势在必行: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规律之一:数学运算:1 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

相反选奇数。

2 选项有升有将,答案在中间项。

3 选项中整百整千的数字,往往是答案。

4 存在比例关系,3:4,答案要么3的倍数,要么4的倍数,要么7的倍数。

5 和差倍比与题干中的关系。

6 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

逻辑填空:1 寻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

2 分析词语和句子的关系。

不要分析选项和词语有什么关系3 选择范围较大的,使用范围广的。

4 语义轻重,要么最重的,要么最轻的。

5 成语辨析时,选难懂的。

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6、如选项中有两项升华选项,选一级升华,而不选二级升华。

7、如选项中既有升华又有推论,选升华,不选推论。

8、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9、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规律之二: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逻辑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1. 首先啊,一定要仔细阅读题干!这就像在大海里找到那根定海神针一样重要。

比如这道题:“他的笑容很()”,那你就得好好想想,是“灿烂”“甜美”还是别的什么呢。

2. 然后呢,分析每个选项啊!别着急,就像挑礼物似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看这个例子:“她的心情十分()”,“愉快”“高兴”“欢快”,这可得好好琢磨哪个最合适。

3. 注意词语的搭配呀!这就好比钥匙和锁,得配对才行。

像“严肃的()”,总不能填个“笑容”吧。

4. 看语境啊!要融入到那个情境中去,感受一下。

比如说“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人们()地读书”,那肯定不能是“吵闹”地读书吧。

5. 多积累词语呀,脑袋里的词儿多了,选起来不就容易多了嘛。

就像钱包里的钱,多多益善呀!比如你知道“五花八门”啥意思不?
6. 利用排除法呀!把那些明显不合适的先去掉,缩小范围。

就像排除掉坏苹果一样。

像这道题“他走路()”,“慢慢悠悠”“健步如飞”“原地踏步”,那“原地踏步”不就可以先排除喽。

7. 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哟!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要搞清楚呀。

例句:“他是个()的人”,如果填个贬义词,那可就不符合语境啦。

8. 做完再检查检查呀!可别马马虎虎的。

好比出门前再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问题。

比如再看看刚才选的词放进去通不通顺呀。

我觉得吧,掌握这些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那做题时就会更得心应手啦!。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逻辑填空的复习提升方法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逻辑填空的复习提升方法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逻辑填空的复习提升方法1500字逻辑填空是行测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文章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的理解能力。

下面是提升逻辑填空技巧的方法,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1. 阅读理解技巧:在做逻辑填空题之前,首先要有良好的阅读理解技巧。

要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和主旨,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建议多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对文章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 分析选项:在开始做逻辑填空题时,可以先阅读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文章的上下文,进行选项的分析。

将选项与文章进行对比,筛选出不符合语境和逻辑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3. 掌握词汇:逻辑填空题通常会涉及一些特殊词汇或者先验知识,例如特殊名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积累这些重要的词汇和固定搭配。

这样在做题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

4. 理解句子结构:逻辑填空题中的句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可能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并列句等。

因此,在初步阅读文章时,要仔细理解句子的结构,并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解句子结构有助于弄清楚句子的含义,并找到正确的选项填入相应的空格。

5. 掌握常见逻辑关系:逻辑填空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

常见的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等。

熟悉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选择正确的答案。

6. 多做练习题:在复习期间,多做逻辑填空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效率。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行测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练习,理解题目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7. 提高阅读速度:逻辑填空题的解题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对于解题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平时多读一些文章,进行速读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总之,逻辑填空是行测中的重要题型,需要考生对文章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通过加强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句子结构理解和逻辑关系掌握,多做练习题和提高阅读速度,可以有效提升逻辑填空的复习和解题能力。

行测逻辑填空语素联想法的运用解析

行测逻辑填空语素联想法的运用解析

行测逻辑填空语素联想法的运用解析行测逻辑填空语素联想法的运用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是很多考生迈步过去的一个坎。

大家纠结的地方莫过于词语都认识,就是不知道该选哪个。

逻辑填空主要分为三大类:成语、成语+实词、实词,其中,考生最纠结的就是实词,之所以分不清楚,是因为几个词语长得太像,看不出来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有的同学甚至20个题目能错15个以上,然后就破罐子破摔,全凭感觉乱选一通。

其实,对于外表长得很像的实词,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区分的,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语素联想法。

通过大量的真题,我们发现,考察的近义词大多都是双音节词,而且大部分都是有一个语素是相同的,有一个语素是不同的。

而这组近义词的差别就在那个不同的语素上,这时我们只要分析那个不同的语素就可以了。

对于不同语素的分析,有一种类似于“英语的记忆方法”,叫“联想法”。

即从一组近义词中,提取那个不同的语素,然后用那个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联想到你最能联想到的一个或者几个词。

这样,这组近义词的差别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例题: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装载徜徉B.装载徘徊C. 承载徜徉D.承载徘徊解析:通过第二个空很容易排除A、C,剩下的两个选项主要取决于“装”和“承”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装”会想到“装入”,侧重于装的体积多少,而“承”首先会想到“承担”,侧重于承担的重量大小。

根据文中的呼应词语“轻驶”,“压沉”等可知应选承载,故答案选D。

接下来以两道2015年国考真题来具体讲解语素联想法在考试中的应用。

【2015-国考地市以下32】装在司机座位上的这个系统可以在司机疲劳驾驶的时候,发出________或者自动刹车。

此外,这个系统不但可以提醒车辆被盗,还可以通过________到的数据识别出盗贼的身份。

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1.确定关键词。

首先,你需要阅读完整个题干和选项,理解题干的语义和关键词。

确定题干中的关键词有助于你找到正确答案。

同时,选项中的关键词也是确定答案的重要因素。

2.找出规律。

在逻辑填空类题目中,题干一般是一段描述性文字,而选项往往是一些句子或短语。

你需要依据题干中的某些关键词或语境,找出选项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3.排列组合。

在有些题目中,需要你把选项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组合,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时,你需要多加思考和练习,熟悉各种排列组合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4.通读全文。

有时候,在找不到规律或排列组合技巧的情况下,你需要仔细阅读完整篇文章,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找到正确答案。

5.认真审题。

在做逻辑填空题时,需要认真审题,理解每个选项之间的差异,找出正确答案所在的位置。

同时,也要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及语义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适用于大多数逻辑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题目难度和类型来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填空作为国省考行测中的一大重要题型,在考试中一般占有20道题目左右,所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逻辑填空中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基本上平分天下。

有些同学在分析
完上下文语境之后发现,逻辑填空依旧做不对,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词语含义不清楚,所
以掌握一些常见的高频成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接下来就通过一道题目来感受下成语的重要性。

【例】一切意义都寓于过程。

然而,现代文明是________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


们手捧旅游图,肩挎照相机,________,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在某某峰、某某亭“咔嚓”几下,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便心满意足地离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走马观花
B.急功近利按图索骥
C.浮光掠影有的放矢
D.急于求成独辟蹊径
【中公解析】答案B。

第一空,后文“只求结果,藐视过程”是对横线处的解释,横线处应表
达“重视结果,轻视过程”之意,B项"急功近利”和D项“急于求成”都是指“急于求成,贪图眼
前的成效和利益”均符合文意,保留。

A项"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C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可知,此处体现出的是照着地图找去处,B项"按图索骥”意为按
照线索去求得,与文段语境相符,当选; D项“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文段
并未有此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做完这道题我们会发现在考试中,逻辑填空题目还是会有很多考察对的是词语的含义,特别
是成语的含义,因此我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积累,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诸如天壤
之别与大相径庭,层出不穷和屡见不鲜,鬼斧神工和巧夺天空等这样的词语,大家一定要重
点区别两者的区别,了解词语的侧重点,帮助我们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