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程序及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的技术要点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的技术要点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的技术要点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

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前两种分类法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的危害性。

第三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能表明废水一定的危害性。

此外也有从废水处理的难易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出发,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废热,主要来自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回用;第二类为常规污染物,即无明显毒性而又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可作为生物营养素的化合物,以及悬浮固体等;第三类为有毒污染物,即含有毒性而又不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等。

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会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应。

例如染料工厂既排出酸性废水,又排出碱性废水。

纺织印染废水,由于织物和染料的不同,其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效应就会有很大差别。

即便是一套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也可能同时含有几种污染物。

如炼油厂的蒸馏、裂化、焦化、叠合等装置的塔顶油品蒸气凝结水中,含有酚、油、硫化物。

在不同的工业企业,虽然产品、原料和加工过程截然不同,也可能排出性质类似的废水。

如炼油厂、化工厂和炼焦煤气厂等,可能均有含油、含酚废水排出。

处理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附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1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验收程序、验收自查、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编制、验收监测技术的一般要求。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发布行业验收技术规范的建设项目从其规定,行业验收技术规范中未规定的内容按照本指南执行。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是指主要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

2.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后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调试、管理及其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的查验、监测等工作,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

2.3 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是指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开展环境监测所需的装置、设备和工程设施等。

2.4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是指预防或减轻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管理或技术等措施。

2.5 验收监测报告验收监测报告是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对监测数据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的技术文件。

2.6 验收报告验收报告是记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和结果的文件,包括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三项内容。

—2—— 3 —3验收工作程序验收工作主要包括验收监测工作和后续工作,其中验收监测工作可分为启动、自查、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实施监测与检查、编制验收监测报告五个阶段。

具体工作程序见图1。

验收推荐程序与方法见附录1。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委托技术机构启动验收工作环保手续履行情况查阅资料:项目立项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环保设计资料、施工合同(环保部分)、环境监理报告或施工监理报告(环保部分)(非必要)、工程竣工资料等编制验收监测方案手续不全的,需及时依法依规办理现场踏勘、了解工程概况和周边区域环境特点、明确有关环境保护要求,制定验收初步工作方案进行自查项目建成情况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及时履行相关手续确定验收范围和内容确定验收监测内容确定验收执行标准启动自查编制验收监测方案未同步建成的,应及时整改接下页接下页— 4 —图1 验收工作程序框图提出验收意见实施监测与检查工况记录其他环境保护设施检查现场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环境质量监测(必要时)污染物治理/处置设施运行效果和排放监测编制验收监测报告形成验收报告合格存在问题整改工况记录结果分析其他环境保护设施检查结果分析质控数据分析环境质量影响分析与评价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实施监测与检查编制验收监测报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公开、登记相关信息并建立档案后续工作接上页接上页4验收自查4.1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主要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初步设计(环保篇)等文件,国家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项目的督查、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变动及相应手续履行情况,是否按排污许可相关管理规定申领了排污许可证,是否按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环保验收废水监测要点及注意事项

环保验收废水监测要点及注意事项

环保验收废水监测要点及注意事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的技术要点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

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前两种分类法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的危害性。

第三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能表明废水一定的危害性。

此外也有从废水处理的难易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出发,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废热,主要来自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回用;第二类为常规污染物,即无明显毒性而又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可作为生物营养素的化合物,以及悬浮固体等;第三类为有毒污染物,即含有毒性而又不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等。

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会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应。

例如染料工厂既排出酸性废水,又排出碱性废水。

纺织印染废水,由于织物和染料的不同,其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效应就会有很大差别。

即便是一套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也可能同时含有几种污染物。

如炼油厂的蒸馏、裂化、焦化、叠合等装置的塔顶油品蒸气凝结水中,含有酚、油、硫化物。

在不同的工业企业,虽然产品、原料和加工过程截然不同,也可能排出性质类似的废水。

如炼油厂、化工厂和炼焦煤气厂等,可能均有含油、含酚废水排出。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一、项目背景二、监测内容1.大气环境监测:对项目竣工后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包括排放源监测、大气质量监测、扬尘监测等。

2.水环境监测:对项目竣工后周边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水体的监测。

3.土壤环境监测:对项目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监测,评估土壤质量。

4.噪声环境监测:对项目竣工后周边噪声状况进行监测,确保项目不对周边环境产生过高的噪声污染。

5.生态环境监测:对项目竣工后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包括植被恢复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监测等。

三、监测方法1.大气环境监测:采用现场监测和现场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空气自动采样器采集大气样品,运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进行污染物分析。

2.水环境监测:采集周边水体样品,运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水质检测,包括COD、BOD、溶解氧、PH等指标。

3.土壤环境监测: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运用重金属分析仪、GC/MS等方法进行土壤污染物分析,评估土壤质量。

5.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生态学野外调查和监测方法,包括样地设置、物种调查、数量统计、生态通量测定等,评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动态变化。

四、监测频率1.大气环境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监测和样品分析。

2.水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水样分析。

3.土壤环境监测:每年进行一次土壤监测和样品分析。

5.生态环境监测:每年进行一次生态调查和样品采集,评估生态系统恢复情况。

五、监测结果处理1.监测结果汇总和分析,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2.针对监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改进建议,确保项目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3.监测数据和报告应及时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和环境保护组织。

六、监测责任1.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并承担相应费用。

2.监测采样、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确保监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方法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方法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方法作者:罗桃文谭小莲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7期摘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是落实“三同时”制度、完成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

验收监测涉及因素多,环境条件复杂,本文从资料准备、现场踏勘、方案编制、现场监测、监测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落实“三同时”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环评工作的延伸,还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关键依据。

监测项目一般包括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废水的监测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

通过监测废水可以预测项目投产后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与排放量,判断废水处理设施能力是否已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核算企业生产负荷、清洁生产等指标。

由于废水监测涉及众多因素,合理处理它们才能保障监测质量,因此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一、资料准备在开展现场监测工作以前,应准备建设项目相关资料,以了解工程概况、建设规模、生产工艺、产排污环节、污染治理设施等情况,然后拟定现场踏勘计划,确定踏勘路线、方法以及希望达成的目标等。

需要收集的材料包括环评报告及批复、相关图表、原辅料用量、排污口登记、项目验收监测委托书等。

二、现场踏勘与环保管理检查现场踏勘是通过实地勘查来确定建设项目是否满足验收监测条件,以确定验收监测范围和制定验收监测方案,包括验证规模、工艺、工况、排污口、废水来源与排放走向等,检查是否落实了“雨污分流”原则,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清净下水的流向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排污口设置是否规范,是否按计划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等。

三、监测方案的制定1.监测因子的确定由于不同行业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可能会有较大差别,监测因子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确定,有国家标准(综合标准)而无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应执行最新的国家标准,同时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应优先执行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例如广东地区外排废水可以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但后者明显严于前者,应执行后者而不是前者。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的监测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的监测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的监测CATALOGUE 目录•项目介绍•废水监测方案设计•废水监测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CHAPTER项目介绍项目背景•本项目的目的是对竣工后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确保其处理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同时为环保部门提供验收依据。

具体任务包括收集废水处理设施的相关资料,制定监测方案,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整理分析。

项目目的和任务6. 总结反馈阶段2. 现场监测阶段4. 报告编写阶段根据监测结果编写验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并报送环保部门审核。

5. 审核验收阶段1. 准备阶段3. 数据整理分析阶段对项目进行总结,反馈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过程CHAPTER废水监测方案设计pH值SS COD重金属BOD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及标准监测频率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和时间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方法和设备CHAPTER废水监测结果分析03样品处理和保存监测数据整理01确定监测指标02采集样品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趋势分析达标情况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分析废水排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对水生生物、土壤等的影响。

生态影响评估健康影响评估风险评估综合评估评估废水排放对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

预测废水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如突发性污染事故等。

综合考虑生态、健康和风险评估结果,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监测进行综合评估。

CHAPTER结论和建议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废水处理效果显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能够客观反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的实际情况。

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工艺流程合理可行项目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监测设备需更新换代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废水处理效率有待提高对未来项目的启示和展望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在项目实施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确保环保措施的落实。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竣工环保验收流程及注意事项

竣工环保验收流程及注意事项

竣工环保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保部门对该项目的环保设施和措施进行检查、监测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过程。

以下是一般的竣工环保验收流程及注意事项:1. 准备资料:建设单位需要准备相关的环保资料,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保设计文件、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记录等。

2. 编制验收监测方案: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保要求,编制验收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内容。

3. 开展验收监测:按照验收监测方案,对项目的环保设施和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4. 编制验收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监测结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等内容。

5. 组织专家评审: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验收报告进行评审,确保验收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6. 环保部门审查:将验收报告和相关资料提交给环保部门进行审查。

环保部门将审查报告的内容,并可能进行现场核查。

7. 领取验收意见:经过环保部门审查通过后,建设单位可以领取竣工环保验收意见。

注意事项:1. 提前规划: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提前规划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确保项目竣工后能够顺利通过环保验收。

2. 遵守法规标准: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3. 完整资料准备:建设单位应妥善保存项目建设和环保设施的相关资料,以便在验收时提供。

4. 及时整改: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5. 沟通协调:建设单位应与环保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环保要求和政策变化。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年第9号 附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年第9号 附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附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1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验收程序、验收自查、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编制、验收监测技术的一般要求。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发布行业验收技术规范的建设项目从其规定,行业验收技术规范中未规定的内容按照本指南执行。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是指主要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

2.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后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调试、管理及其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的查验、监测等工作,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

2.3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是指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开展环境监测所需的装置、设备和工程设施等。

2.4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是指预防或减轻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管理或技术等措施。

2.5验收监测报告验收监测报告是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对监测数据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的技术文件。

2.6验收报告验收报告是记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和结果的文件,包括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三项内容。

3验收工作程序验收工作主要包括验收监测工作和后续工作,其中验收监测工作可分为启动、自查、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实施监测与检查、编制验收监测报告五个阶段。

具体工作程序见图1。

验收推荐程序与方法见附录1。

启动自查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实施监测与检查编制验收监测报告后续工作4验收自查4.1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主要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初步设计(环保篇)等文件,国家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项目的督查、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变动及相应手续履行情况,是否按排污许可相关管理规定申领了排污许可证,是否按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程序及
技术要点
引言
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

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前两种分类法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的危害性。

第三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能表明废水一定的危害性。

此外也有从废水处理的难易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出发,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废热,主要来自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回用;第二类为常规污染物,即无明显毒性而又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可作为生物营养素的化合物,以及悬浮固
体等;第三类为有毒污染物,即含有毒性而又不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等。

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会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应。

例如染料工厂既排出酸性废水,又排出碱性废水。

纺织印染废水,由于织物和染料的不同,其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效应就会有很大差别。

即便是一套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也可能同时含有几种污染物。

如炼油厂的蒸馏、裂化、焦化、叠合等装置的塔顶油品蒸气凝结水中,含有酚、油、硫化物。

在不同的工业企业,虽然产品、原料和加工过程截然不同,也可能排出性质类似的废水。

如炼油厂、化工厂和炼焦煤气厂等,可能均有含油、含酚废水排出。

处理方法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等。

(2)化学处理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常用的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化学法可使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作为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压缩双层,吸附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网补等机理作用,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由于其pH值宽,适应性好,在工业废水处理上的应用也就非常的广泛。

(3)物理化学处理法
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等。

(4)生物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
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水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反映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及时检验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和是否能够达到初步设计的要求,准确地评价所排废水中各项污染物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同时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的结论相对照,成为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的完整体系,为今后的环境监督管理、污染源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是不是具备验收监测条件: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场踏勘,环保设施完成与否、试运行正常否、环评批复意见落实否、环保措施落实否等等。

提出整改意见并与环保管理部门沟通情况,确定验收工程范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第 13号令 )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8号文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管理程序,
委托,现场踏勘,方案编写,合同,现场监测,报告编写及审核,资料存档,验收会
1 废水监测的对象和范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水监测的对象是: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各类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生活废水处理设施以及与外部水环境相沟通的界面。

1.1对于新建项目,废水的监测范围包括生产废水、清净下水和生活废水的外排口:废水处理设施(包括回用水的处理设施)的进、出口。

1.2对于改、扩建项目,废水的监测范围不仅包括项目本身产生的生产废水、清净下水和生活废水的外排口,废水处理设施(包括回用水的处理设施)的进、出口:还要根据具体废水流向,对进入已建成的环保设施(包括回用水的处理设施)或与已建成项目的废水混合后排放的外排口进行监测。

同时,还要对原有项目的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1.3对于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还需要对接纳废水的水体进行监测,以考察废水进入江河、湖库后污染物的削减趋势和江河、湖库接纳废水后的水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

2 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
验收监测中所监测的污染因子要能够反映不同类型点源的废水类型特征,监测人员必须深入现场了解工艺路线和排放废水特征,根
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初步设计确定的污染因子,同时按照执行标准中的控制项目,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项目以及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因子,最终确定废水监测的因子。

2.1环保设施的监测因子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监测是为了检验该设施对某种或某几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其监测因子主要按照初步设计中提出的设施主要处理的污染物种类,有设计指标的污染物来确定。

2.2废水外排口的监测因子废水外排监测因子的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确定:
①根据原料、工艺、产品及中间产物分析得出的特征污染物。

②环保影响报告书(表)和初步设计中提出的污染物。

⑧属于国家或地方控制的污染物。

④属于国家验收登记统计的项目。

⑤属于所在地区、相关流域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2.3环境水质的监测因子对于多数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时可进行环境水质的评价不是必需的,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一般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相应的评价标准,需根据水质类型,废水类型确定评价标准,否则,监测结果无从评价。

2.4监测频次的确定
①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频次的确定,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初步设计、现场考察结果并结合地方环境管理情况,本着全面反映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规定,不给企业增加负担的基础上确定监测的频次。

②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污染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为3~5次。

③对有废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废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对间断排放水量<20m3/a,可采用有水时监测,监测频次不少于2次。

④对非稳定连续排放源,一般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不少于3个周期:采用等时间采样方法测试时,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3天采样和测试一次,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1~3d,每天1~2次。

监测点位等要求按《地表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L/T183)执行。

3 废水监测的布点
布点应以说明环保设施运行状况,治理效果和排放量为目的,在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确切了解废水的种类、具体流向、治理设施、处理过程和排放点,改扩建项目还要进一步考察前期项目的废水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项目废水监测的点位。

3.1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率的监测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确定本项目所包含的各种废水处理设施,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初步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