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管理制度
学校出差培训报销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规范学校教职工出差培训报销流程,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因公出差参加培训所产生的差旅费报销。
三、报销原则1. 合法性原则:出差培训经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
2. 真实性原则:报销凭证必须真实、完整、有效,不得虚构、篡改。
3. 节约性原则:合理使用经费,反对铺张浪费。
4. 及时性原则:报销手续应尽快办理,不得拖延。
四、报销流程1. 出差审批:教职工出差前需填写《出差审批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批准后,报财务部门备案。
2. 差旅费报销:(1)交通费:按照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报销,提供票据复印件。
(2)住宿费: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报销,提供住宿发票。
(3)伙食补助费: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报销,提供伙食补助费发票。
(4)培训费:按照培训费用实际发生额报销,提供培训费用发票。
3. 资料费、食宿费报销:(1)资料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资料费用报销,提供发票。
(2)食宿费:按照实际发生的食宿费用报销,提供发票。
4. 报销材料:(1)出差审批表;(2)差旅费报销单;(3)相关发票;(4)其他必要材料。
五、报销标准1. 交通费:按照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报销,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标准。
2. 住宿费: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报销,不得超过实际发生的住宿费用。
3. 伙食补助费: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报销,不得超过实际发生的伙食费用。
4. 培训费:按照培训费用实际发生额报销,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标准。
六、报销审核1. 财务部门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报销程序合规、报销金额准确。
2. 对不符合报销规定的费用,财务部门有权拒绝报销。
七、监督与责任1. 学校设立财务监督小组,对差旅费报销工作进行监督。
2. 教职工在报销过程中,如有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学校差旅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学校差旅费用报销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加强财务管理,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报销范围1. 因公出差、参加会议、培训、考察、调研等公务活动产生的差旅费用;2. 因公出国(境)产生的差旅费用;3. 因公接待外单位来访人员产生的差旅费用;4. 学校认为必要的其他差旅费用。
三、报销程序1. 出差前,出差人员应填写《出差申请单》,明确出差事由、时间、地点、人数、交通工具等,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学校财务部门备案。
2. 出差期间,出差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合理使用经费,妥善保管相关票据。
3. 出差结束后,出差人员应及时将《出差申请单》、差旅费报销单、报销票据等相关材料提交给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
4. 部门负责人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
5. 财务部门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办理报销手续。
四、报销标准1. 交通费:按照国家及学校规定的交通工具标准报销。
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凭有效票据报销;乘坐出租车,凭票据报销。
2. 住宿费:按照国家及学校规定的住宿费标准报销。
凭住宿发票报销。
3. 伙食补助费:按照国家及学校规定的标准,根据出差天数计算报销。
4. 市内交通费:按照国家及学校规定的标准,根据出差天数计算报销。
5. 通讯费:按照国家及学校规定的标准,凭通讯费用发票报销。
五、报销审核1. 出差人员提供的报销材料应真实、完整、合法。
2. 财务部门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报销费用合理、合规。
3. 出差人员对报销材料有异议的,可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诉。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

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篇一为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保障教师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学习培训、外差等工作任务,现对教职工差旅费报销标准作出如下规定:一、差旅原则1、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服从学校外差工作安排,学校安排后方为因公出差。
2、因公出差享受学校差旅费用报销。
3、凡因公务、学习、培训、会务等出差必须报校长批准。
4、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按交通费限额凭票据报销,住宿费限额凭票据报销。
5、因公出差,学习,培训等公务活动必须完成相关工作,否则不予报销。
二、差旅报销标准1、所有差旅报销必须使用规范票据,否则不予报销。
2、交通费一律据实限额报销,目的地为宜城市,交通费按乘坐公共汽车票价据实报销,市内交通费(的士费用)包干10元;乡镇内,乡镇间交通费以乘坐公共汽车票价据实报销,无的士费用;目的地为襄阳市及以上城市,交通以乘坐公共汽车票价据实报销,市内交通主要以乘坐公交车为主,若需要乘坐的士需以直线距离打表计程计时票据为准。
3、本校教职工多人同去同一目的地,市内交通费据实报销,不按人头重复计算。
4、出差人员未按审批出差路线绕道出差的,其绕道期间多开支的交通费和住宿费一切由个人自理。
5、出差人员出差期间因游览或非工作需要参观、走亲访友而开支的,一切由个人自理。
6、所有外出学习凭上级文件通知,并报校长审批后方可外出。
学校只报销文件通知的金额,一切自费项目不予报销。
7、到襄阳市以外参加长期会议或被学校委派长期学习培训的人员与会或培训期间按教体局有关文件执行。
8、因职务评聘、学历培训、个人考证等为目的的各类学习培训外出,学校原则上不报销任何费用。
9、出差回校后一周内报销,每次填一张差旅单。
出差前需预借现金要填好借条,经校长签字后领取。
10、自带交通工具的按公共汽车标准报销交通费,没有经过校长同意的,安全自己负责。
11、因特殊情况租用交通工具的参照教体局租用车辆规定执行。
12、教职工乘坐学校租用车辆进城的,不再单独报销个人任何交通费。
小学学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的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和合理使用。
第三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的管理范围包括:教师培训、学生培训、学术交流、会议、考察等活动的费用和差旅费用。
第二章培训费用管理第四条培训费用的支出范围包括:培训课程费用、培训材料费用、住宿费用、交通费用、餐饮费用等。
凭证,包括培训通知、培训发票、住宿发票、交通发票等。
第六条培训费用的报销程序:(一)参加培训人员应提前向所在部门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财务部门备案。
(二)参加培训人员应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向财务部门报销培训费用,并提供相关报销凭证。
(三)财务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报销标准和程序进行审核,确保培训费用的合规使用。
第七条培训费用的报销标准和限额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差旅费用管理第八条差旅费用的支出范围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等。
凭证,包括出差通知、交通发票、住宿发票、餐饮发票等。
第十条差旅费用的报销程序:(一)出差人员应提前向所在部门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财务部门备案。
(二)出差人员应在出差结束后及时向财务部门报销差旅费用,并提供相关报销凭证。
(三)财务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报销标准和程序进行审核,确保差旅费用的合规使用。
第十一条差旅费用的报销标准和限额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学校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和监督制度。
第十三条学校审计部门应对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确保资金的合规、安全使用。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对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学校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本

学校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差旅费的报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教职工因公出差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差旅费用的报销管理。
第三条学校差旅费报销应遵循真实性、合法性、节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要求进行报销。
第二章差旅费报销范围和标准第四条差旅费报销范围包括:(一)教职工因公出差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二)教职工因公出差产生的其他合理费用,如通讯费、会议费等;(三)学校规定的其他差旅费用。
第五条差旅费报销标准:(一)交通费:按照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凭票报销,原则上选择经济合理的交通方式。
1. 乘坐火车、长途汽车的,凭车票报销;2. 乘坐飞机的,凭机票报销;3. 乘坐出租车的,凭出租车发票报销。
(二)住宿费:按照实际产生的住宿费用凭票报销,原则上选择经济舒适的住宿地点。
1. 直辖市、省会城市住宿费限额为每人每天不超过300元;2. 其他城市住宿费限额为每人每天不超过250元。
(三)伙食补助费:按照实际产生的伙食费用凭票报销,每人每天限额为不超过100元。
(四)其他合理费用: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凭票报销,必须符合学校相关规定。
第三章差旅费报销程序第六条教职工因公出差前,应当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提出出差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出差。
第七条教职工出差期间,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报销差旅费,保留好相关票据,并及时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出差情况。
第八条教职工出差结束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部门提交差旅费报销申请,并提供相关票据。
所在部门负责人对报销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报销,不符合规定的予以退回。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九条学校财务部门负责差旅费用的统一核算和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报销行为有权拒绝报销。
第十条学校审计部门定期对差旅费用的报销管理进行审计,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校差旅费报销制度

学校差旅费报销制度一、差旅费报销范围差旅费报销范围包括教职工因公出差期间的交通费、食宿费、出差补贴等,但不包括个人娱乐消费或超出公务需要的费用。
差旅费报销由学校进行核实和审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得到报销。
二、报销标准1.交通费:根据不同出差方式,学校设定了不同的交通费报销标准,包括飞机、火车、汽车等,以确保教职工根据实际出行方式进行报销。
2.食宿费:学校制定了不同地区的食宿费报销标准,根据出差地点和出差天数进行报销,确保出差期间的合理住宿和饮食费用得到报销。
3.出差补贴:学校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制定了不同的出差补贴标准,确保教职工能够得到一定的补贴以解决在外出差期间的其他杂费开支。
三、报销流程1.出差报备:教职工计划进行差旅出行前,需要向所在部门提出出差报备申请,包括出差地点、出差时间、出差目的等,并由主管领导进行批准,确保出差行程符合学校规定。
2.出差报销单填写:出差结束后,教职工需要按照学校要求填写差旅费报销单,详细列明各项费用和支出,并附上相关的票据和发票作为凭证。
4.校内审批:经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差旅费报销单进入学校财务部门进行核实和审批。
财务部门将仔细审核报销单上的费用并核对相关文件凭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5.报销发放: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将差旅费用直接发放到教职工个人指定的银行账户或以现金形式进行发放。
四、监督与管理为保证差旅费的合理使用和报销流程的规范执行,需要加强对差旅费报销制度的监督与管理:1.审批流程: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差旅费报销审批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报销流程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2.监督检查:学校应定期对差旅费报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报销的费用真实、合规,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3.培训与宣传:学校应定期开展差旅费报销制度相关培训和宣传,教职工要全面了解制度要求,确保差旅费报销的法规意识和纪律意识。
4.绩效考核:学校可以将差旅费使用情况纳入教职工的绩效考核范围,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学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管理制度

学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文件、制度要求,结合我县学校差旅费和培训费支出实际情况,经研究报局领导同意,决定对教职工外出培训、学习和公务出差特作如下规定。
一、报销原则1、教职工参加培训或其他公务出差活动必须是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并经学校领导批准的,否则一律不予报销任何费用。
2、教职工参加培训或其他会议活动要有相应的文件或会议通知作为依据。
二、报销范围1、交通费。
是指公务出差人员乘坐普通公共交通工具(含轮船)或特殊情况下经校长同意确需乘坐出租车的费用。
2、住宿生活费。
是指参加会议统一安排食宿(未统一安排食宿的,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的费用。
3、其他费用。
是指参加培训或会议由会议组织方所收取的会务费、资料费等费用。
三、注意事项1、教职工出差、参加培训(会议)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要取得相应的合法票据,并连同会议通知(文件)一起交由学校会计(报账员)审核报销,事后不得补报;不得与其他单据混在一起报销。
2、出差人员报销时填制报销汇总单(附样表,各学校可自行印制,大小同报帐用记帐凭证纸),按财务规定粘贴好原始票据,并在汇总单和原始票据上签名。
报销时应附上会议通知(文件)的复印件,报销汇总上要有校长和经办人签字。
3、严禁使用假发票作为报销凭证,特别是手撕车票,不能作为报销凭证,学校租车费用要使用打印的出租费用专用发票或税务部门开具的税务发票,并附租车明细,写明租车时间、事由、出发人员等。
从根本上杜绝使用假车票改变项目用途的现象,防止每年审计检查屡查屡犯的问题。
4、严格控制租车费用,教职工外出培训或参加其他公务活动,本着节俭原则尽量乘坐公交车,核算中心将定期对出租车费用进行分析,对支出额度较大的学校进行通报。
5、报帐实行月结制,所有出差、培训费用要及时结算,不能超过一个月。
超期不报销的,费用自理,不予补报。
6、本制度自2012年12月1日实施。
附:XX学校培训、差旅费汇总单年月日单位:元校长签字:时间姓名起止附件张数苗木供应合同书出发地点事由交通费住宿费补助领报人会务费其它合计合计金额(大写)甲方:乙方: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以下简称甲方)从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以下简称乙方)购买银杏苗木,(用于渭政办发[2010]205号文件,渭南市区绿化),并就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一、苗木数量:二、苗木规格:胸径15cm以上,主干通直,树头完整,枝条匀称、丰满,无病虫害,树形美观。
学校组织费用报销规章制度

学校组织费用报销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学校组织费用报销管理,促进学校经费使用的合理与规范,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费用报销的范围学校组织费用报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差旅费用:包括出差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等;2. 会议费用:包括会议场地费、餐饮费、材料费等;3. 培训费用:包括培训费用、材料费用等。
第三章费用报销的流程1. 组织费用报销的申请:申请人在事前提出报销申请,需明确申请事由、金额、支出范围等内容,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报销;2. 费用报销的凭证:申请人需准备好相关费用的发票、票据等凭证,确保费用真实有效;3. 费用报销的填报:申请人填报完整的费用报销申请表,注明所有的费用明细及金额;4. 费用报销的审核:相关部门对费用报销进行审核,核实费用的真实性及合理性;5. 费用报销的审批:相关领导对费用报销进行审批,确认费用报销的合规;6. 费用报销的支付:经过审批后,财务部门将费用报销款项支付给申请人。
第四章费用报销的规定1. 整理文件:费用报销申请人需将相关费用报销的文件资料整理齐全,并保存备查;2. 合理报销:费用报销申请人必须将费用报销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得超标支出;3. 诚实守信:费用报销申请人必须诚实守信,不得虚报、夸大或变相支出;4. 保密原则:费用报销相关信息属于学校机密信息,申请人不得擅自向外透露;5. 迟报早报:费用报销申请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报销,不得迟报或早报。
第五章费用报销的监督1. 内部监督:相关部门对费用报销进行内部监督,确保费用报销的合法合规;2. 外部监督:学校领导以及审计部门对费用报销进行外部监督,确保费用报销的透明度和公正性;3. 财务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对费用报销进行全面检查。
第六章责任追究1. 对于虚报、夸大费用或其他违规现象的报销行为,学校将对责任人进行追究,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相应的处罚;2. 对于迟报、不报或其他违规现象的报销行为,学校将责令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文件、制度要求,结合我县学校差旅费和培训费支出实际情况,经研究报局领导同意,决定对教职工外出培训、学习和公务出差特作如下规定。
一、报销原则
、教职工参加培训或其他公务出差活动必须是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并经学校领导批准的,否则一律不予报销任何费用。
、教职工参加培训或其他会议活动要有相应的文件或会议通知作为依据。
二、报销范围
、交通费。
是指公务出差人员乘坐普通公共交通工具(含轮船)或特殊情况下经校长同意确需乘坐出租车的费用。
、住宿生活费。
是指参加会议统一安排食宿(未统一安排食宿的,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的费用。
、其他费用。
是指参加培训或会议由会议组织方所收取的会务费、资料费等费用。
三、注意事项
、教职工出差、参加培训(会议)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要取得相应的合法票据,并连同会议通知(文件)一起交由学校会计(报账员)审核报销,事后不得补报;不得与其他单据混在一起报销。
、出差人员报销时填制报销汇总单(附样表,各学校可自行印制,大小同报帐用记帐凭证纸),按财务规定粘贴好原始票据,并在汇总单和原始票据上签名。
报销时应附上会议通知(文件)的复印件,报销汇总上要有校长和经办人签字。
、严禁使用假发票作为报销凭证,特别是手撕车票,不能作为报销凭证,学校租车费用要使用打印的出租费用专用发票或税务部门开具的税务发票,并附租车明细,写明租车时间、事由、出发人员等。
从根本上杜绝使用假车票改变项目用途的现象,防止每年审计检查屡查屡犯的问题。
、严格控制租车费用,教职工外出培训或参加其他公务活动,本着节俭原则尽量乘坐公交车,核算中心将定期对出租车费用进行分析,对支出额度较大的学校进行通报。
、报帐实行月结制,所有出差、培训费用要及时结算,不能超过一个月。
超期不报销的,费用自理,不予补报。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实施。
附:
学校培训、差旅费汇总单
年 月 日 单位:元 校长签字:
姓 名
时 间
地
点
事
由
交通
费
住宿
费
出
发
补
助
会务
费
其
它
合 计起止
合 计
金额(大写)附件张
数
领报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