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计算题
案例分析-计算题

第八章案例分析计算题推定全损例如,汽车运往销售地销售,每辆售价为10000美元。
途中船舶遇险,导致货物遭受严重损失,如要修复汽车,所需修理费用,再加上继续运往目的地费用,每辆车将超过10000美元,此时,被保险人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予以全部赔偿,并将残损汽车交保险公司处理。
案例: 有一被保货物—精密仪器一台,货价为15000美元,运载该货的海轮,在航行中同另一海轮发生互撞事故,由于船身的剧烈震动,而使该台一起受到损坏。
事后经专家鉴定,认为该台仪器如修复原状,则需修理费用16000美元,如拆卸成零件出售,尚可收回5000美元。
试分析在上述情况下,这台受损仪器应属何种损失?保险公司又应如何处理这一损失案件?评析:这台受损仪器应属于推定全损。
因为修理费用加上运至目的地的费用,超过该货在目的地的价值。
保险公司对于发生推定全损的货物,除按保单的规定给予赔偿外,被保险人应将该货物委付给保险公司,即将该货的权益转让给保险公司,并由被保险人签署权利转让书作为证据,从而使保险公司在赔付货款以后,能够自行处理该货的残余部分,并享有该货有关其他权益。
例1、我公司出口稻谷一批,因保险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而丧失其原有价值,这种损失属于实际全损。
例2、有一批出口服装,在海上运输途中,因船体触礁导致服装严重受浸,若将这批服装漂洗后运至原定目的港所花费的费用已超过服装的保险价值,这种损失属于推定全损。
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可以要求保险人按部分损失赔偿,也可要求按全部损失赔偿,这时须向保险人发出委付(Abandonment)通知。
如果被保险人未发送委付通知,损失只能被视为部分损失。
案例分析⏹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下令往舱内灌水,火很快被扑灭,但是由于主机受损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佣拖轮将船拖回新港修理,修好后重新驶往新加坡。
这次造成的损失有:(1)1000箱货物被火烧毁;(2)600箱货物被水浇湿;(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4)拖轮费用;(5)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上人员的工资。
运输管理(二)案例分析

计算题运输管理(二)计算题及案例分析计算题第三章运输作业管理1.P88某汽车运输公司某年度平均货车数为100辆,其额定吨位为5吨。
经分析测算,全年平均车辆完好率可达90%,其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停驶的车辆占营运车数的10%;技术速度、出车时间利用系数、平均每日出车时间依次为50公里∕小时、0.6、10小时;总行程中的空驶行程将占40%;运输量计划中列示的平均运输距离为60公里,货物周转量为26250000吨公里。
据此确定各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值,编制车辆运用计划。
解:根据题意可知,工作车率=工作车率完好×营运率=0.9×0.9×100%=81%平均日行程=技术速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出车时间利用系数=50×10×0.6=300(公里)里程利用率=1-空驶率=60%实载率=货物周转量÷计划天数÷平均车数÷工作车率÷平均日行程÷平均车吨位=26250000÷365÷100÷0.81÷300÷5=0.59货物运量=货物周转量÷平均运距÷车辆数=26250000÷60÷100=4375(吨)2.P88吉庆物流公司2006年运输货物330万件,平均每件货物毛重0.015吨,货物平均运距100公里,公司拥有20辆车,平均每车额定载重量5吨,请计算:(1)公司全年货物运输量(吨);(2)公司全年货物周转量(吨公里);(3)公司车辆全年总吨位(吨);(4)公司全年平均吨位产量(吨公里∕吨)。
解:(1)全年货物运输量=货物件数×每件货物毛重=3300000 ×0.015=49500 (吨)(2)全年货物周转量=货物运输量×货物平均运距=49500×100=4950000(吨公里)(3)车辆全年总吨位=车辆数×平均额定载重量=20×5=100(吨)(4)全年平均吨位产量=全年货物周转量÷车辆全年总吨位=4950000÷100=49500(吨)3.P98某货运车辆额定载重量为5吨,某日从车场K出发,仿效发送一批零担货物到1、2、3三个卸货点。
计算方法例题剖析

例题分析一例1 设准确值x*=π =3.1415926,当分别取近似值x=3.14和x=3.1416和x=3.1415时,求绝对误差、绝对误差限及有效数字位数。
解:近似值x=3.14=0.314×101,即m=1, 它的绝对误差是 -0.0015926…,有│x-x*│=0.0015926…≤0.5×101-3 即n=3,故x=3.14有3位有效数字。
x=3.14准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又近似值x=3.1416,它的绝对误差是0.0000074…,有│x-x*│=0.0000074…≤0.5×101-5 即m=1,n=5,x=3.1416有5位有效数字。
而近似值x=3.1415,它的绝对误差是0.0000926…,有│x-x*│=0.0000926…≤0.5×101-4 即m=1,n=4,x=3.1415有4位有效数字。
这就是说某数有s位数,若末位数字是四舍五入得到的,那么该数有s位有效数字;例2 指出下列各数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及其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 2.0004 -0.00200 9000 9000.00 解:因为x1=2.0004=0.20004×101,它的绝对误差限0.00005=0.5×101-5,即m=1,n=5,故x=2.0004有5位有效数字。
a1=2,相对误差限; x2=-0.00200,绝对误差限0.000005,因为m=-2,n=3,x2=-0.00200有3位有效数字。
a1=2,相对误差限 x3=9000,绝对误差限为0.5×100,因为m=4, n=4,x3=9000有4位有效数字,a=9,相对误差限 x4=9000.00,绝对误差限0.005,因为m=4,n=6,x4=9000.00有6位有效数字,相对误差限为 由x3与x4可以看到小数点之后的0,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有实际意义的。
例3 ln2=0.69314718…,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精确到10-3=0.001,意旨两个近似值x1,x2满足│x1-x2│≤0.001,由于近似值都是四舍五入得到的,要求满足│x1-x2│≤0.001,近似值的绝对误差限应是ε=0.0005,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可以。
北京地区安全员C本考证复习题案例分析及计算题

[案例六]、某工地在一面积为 8m×8m的焊接车间内,氧气瓶、 乙炔二氧化碳气瓶存放在同一房
角的水泥地面上,两名工人进行
电焊作业,辅助工在休息吸烟,
正在作业的人员虽经过培训考核, 但尚未领到“特种作业操作证〞, 因天气炎热,两人只穿衬衫。请
分析以上描述中存在哪些不平安 因素?
分析不平安因素: ⑴. 气瓶与焊炬间距小于10m; ⑵.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小于5m; ⑶.气瓶未垫绝缘垫; ⑷.辅助工在焊接车间内吸烟; ⑸.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⑹.作业人员未穿工作服。
nSmax≤S破
5×1300=6500>5580
∴钢丝绳不符合平安规定
2、某高层建筑外装修采用吊篮 方案,吊挂点到支撑点的距离为 0.8m,假设每个吊挂点承受的最 大拉力为1000kg,屋面固定点 预埋吊环能承受拉力800 kg,试 确定支撑点到固定点的最小距离 是多少米?
Q
L1
L2
F
杠杆平衡条件: L1Q=L2F M1=M2
⑵.教训
王某、刘某二人违章操作造成 这起死亡事故,因此在工作中必须 严格遵守平安操作规程,杜绝违章 作业,才能防止平安事故的发生。
⑶.预防措施
①.机械维修、保养前,必须拉闸 断电并悬挂警示牌;
②.在维修、保养过程中,严禁启 动机械;
③.加强平安教育,提高职工应急 处理事故能力。
案例二
某工地在地下室施工,有一电
案例分析及计算题
[案例一] 某工地的机工王某站在搅 拌机的灰斗和滚筒的底盘上保养机 器。班长刘某未等王某离开就开动 机器,灰斗将王某的腿部挤压住, 刘某惊慌失措,两次错按电钮,灰 斗继续上升将王某挤压致死。通过 这一起典型的机械伤害案例,分析 违章之处,应吸取哪些教训及应采 取的预防措施?
计算题和案例分析

计算题和案例分析1、到汉堡的运价表如下:单位:USD等级 perW perM 20FT 40FT1-7 126 95 1,250 3,7008-13 115 100 1,800 4,00014-20 131 105 2,300 4,500现有两批货需运到汉堡,等级均为9,第一批货重40公吨,120立方米;第二批货重36公吨,50立方米;试问两批货分别如何装?并计算运费为多少?散货采用重量吨或尺码吨,“W/M”这种计算标准。
解: (1) 第一批货重40公吨,体积为120立方米。
可知该货:0.333公吨/立方米,由120÷55=2.18 可先安排2个40英尺的货柜。
剩下的货为:120 -55×2 = 10立方米, 0.333 ×10 = 3.33公吨。
按体积计收费:100×10= USD1000按重量计收费:115×3.33 =USD382.95所以剩下的散货运费为:USD1000总运费=8000+1000=9000有无第二种装法?120立方米40吨的货,可以装5个小柜因为5个小柜最大的装货量为:5X25=125立方米 5X17=85公吨所以该货可以装5个小柜,运费=5 X 1800=USD9000因此,该批货用5个20英尺的货柜,总运费为:USD9000。
(2)第二批货重36公吨,体积为50立方米。
可知每立方米的货物重量为36/50=0.72 A、用40’柜装 1个大柜装不下,剩余36-23=13吨13吨货体积为13/0.72=18.055立方米; 13X115 < 100X18.055>1X20’(1800) 所以 A方法 =4000 + 1800=5800B、2个小柜 2X1800=3600,重量仍超36-2X17=2吨2X115< 2/0.72X100 ;所以B方法= 3600+ 277=3877C、1个小柜装, 剩余25(26.4)立方,19公吨;因为25(26.4)X1000>19X115;运费为1X1800 + 25(26.4)X1000=4300(4440)D、全部用散货装运费是36X115=4140,50X100=5000因此,从运费最低角度看,选择2个20英尺的货柜加散货是最好的。
员工薪酬-案例分析+计算题

《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第2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员工薪酬管理概论第二章案例分析IBM公司的工资管理IBM有一句拗口的话:加薪非必然!IBM的工资水平在外企中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但IBM 有一个让所有员工坚信不疑的游戏规则:干得好加薪是必然的。
为了使每位员工的独特个性及潜力得到足够尊重,IBM一直致力于工资与福利制度的完善,并形成了许多值得我们参考的特色。
1.激励文化激励文化,对员工基本上没有惩罚的方式,全是激励,工作干得好,在薪金上就有体现,否则就没有体现。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阐述惩罚的新话语:如果你没有涨工资或晋升,就是被惩罚。
这种激励文化是建立在高素质员工的基础上的,员工的自我认同感很强,高淘汰率使大部分人都积极要求进步,如果自己的工作一直没有得到激励,就意味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受到忽视,许多员工会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调整自己,或者更加努力工作,或者辞职另谋发展。
2.薪资与职务重要性、难度相称每年年初IBM的员工特别关心自己的工资卡,自己去年干得如何,通过工资涨幅可以体现得有零有整。
IBM的薪金构成很复杂,但里面不会有学历工资和工龄工资,IBM员工的薪金跟员工的岗位、职务重要性、工作难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有直接关系,工作时间长短和学历高低与薪金没有必然关系。
3.薪资充分反映员工的成绩每个员工都有进行年度总结和与他的上级面对面讨论年终总结的权利。
上级在评定时往往与做类似工作或工作内容相同的其他员工相比较,根据其成绩是否突出而定。
评价大体上分十到二十个项目进行,这些项目从客观上都是可以取得一致的。
例如“在简单的指示下,理解是否快,处理是否得当。
”对营业部门或技术部门进行评价是比较简单的,但对凭感觉评价的部门如秘书、宣传、人力资源及总务等部门怎么办呢?IBM公司设法把感觉换算成数字,以宣传为例,他们把考核期内在报刊上刊载的关于IBM的报道加以搜集整理,把有利报道与不利报道进行比较,以便作为衡量一定时期宣传工作的尺度。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计算例析

可见: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的固体物质或液体物质体积不同, 1mol不同的气体物质体积基本相同。 1 mol气体物质的体积远大于1 mol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
你能根据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出现体积 结果的原因吗?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 的多少 1) 构 成 物 质 粒 子 数
讨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28 g氮气含有氮原子数目为NA B、1 molCH4的质量等于NA个甲烷分子质量之和 C、1 mol氧含有微粒数约为6.02×1023 D、1 mol H2O中含有1 mol H2和1 mol O
+
+
+
+ +
3、下列各组物质中,其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B ) A 1 g H2 和 6.02×1023个O2 B 1 mol H2O 和 NA个CO2分子 C 35.5 g Cl2 和 1 mol He D NA个N2分子和48 g O2分子
2 2
: :
1 1
体积比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H2 和 O2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物质的量之比。
生成的 H2 和 O2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1的体积比是多少? mol H2 和 O2的体积相同
1 mol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
物质 O2 H2 Fe Al H2O H2SO4 1mol物质 密 度 1mol物质 的质量 占的体积 22.4 L 32.00 g 1.429 g· L-1(0℃、101.325KPa) 2.016 g 0.0899 g· L-1(0℃、101.325KPa) 22.4 L 7.2 cm3 56 g 7.86 g· cm-3(20℃) 27 g 2.70 g· cm-3(20℃) 10 cm3 18 g 0.998 g· cm-3(20℃) 18.0 cm3 98 g 1.83 g· cm-3(20℃) 53.6 cm3
案例分析及其计算题

案例分析及其计算题1.有一批货物出口,货主以定值保险保险的方式投保了货物运输保险,按投保时实际价值与保险人约定保险价值24万元,保险金额也为24万元,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出险时当地完好市价为20万元。
问:(1)如果货物全损,保险人如何赔偿?赔款为多少?(2)如果部分损失,损失程度为80%,则保险人如何赔偿?其赔款为多少?(1)按照定值保险的规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以约定的保险金额为赔偿金额。
(1分)因此,保险人应当按保险金额赔偿,(1分)其赔偿金额为24万元。
(1分)(2)保险人按比例赔偿方式(1分)。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程度=24×80%=19.2万元(2分)2.一辆汽车重置价值为40万元,保额为30万元,一次事故中车辆损失20万元,若责任全部由第三者造成,保险公司赔款后取得代位追偿权,向对方追回赔款18万元,则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应当如何分配若追回22万元,又当如何?解答: 追回18万元,保险人应得:18×30/40=13.5万 被保险人应得:18×10/40=4.5 追回22万元,保险人只能扣留赔款:20×30/40=15万 被保险人应得: 22-15=7万3.保险人组织了两个溢额分保合同,确定自留额为50万美元,第一溢额分保合同的限额为四根线,第二溢额分保合同的限额为五根线.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标的损失500万美元,请问原保险人,第一溢额再保险人,第二溢额再保险人各应承担多少赔款 解答: 保险人首先承担50万美元赔款,剩下450万美元的溢额. 第一溢额分保合同可以承担的最高限额是4倍的自留额,即200万美元,所以承担200万美元的赔款.还有250万美元的溢额. 第二溢额分保合同可以承担的最高限额是5倍的自留额,即250万美元,刚好全部承担剩下的溢额. 所以原保险人,第一溢额再保险人和第二溢额再保险人所应当承担的赔款分别是:50万美元,200万美元,250万美元.5.张某2000年12月18日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期间为1年的家庭财产保险,其保险金额为40万元,2001年2月28日张某家因意外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张某的家庭财产实际价值为5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关于存款(债券)利息的计算题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利息的计算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1—利息税率)。
另外,还要注意区分年利率与月利率,有时题目会以月利率的方式出现。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1—利息税率)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三)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题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按需分配与非按劳分配等易混淆概念。
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要素收入
非劳动收入包括公有制中的福利性收入、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中除劳动要素分配以外的其它要素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成果分配中既包括劳动收入,也包括非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中,包括职工的工资、资金、岗位津贴等。
(四)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的计算题
例: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A.某厂去年占用资金lOOO万元,获利200万元;今年占用资金1 1 00万元,获利220万元。
B.某厂在其他条件一定引的情况下减员1 0%,利润总量与上年持平
C.某厂工资支出比去年增加10%,利润总量也比去年增加10%
D.某厂规模扩大了1 0倍,利润也增加了10倍
【解析】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是简单地看利润是否增长,而是要看利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
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增长的幅度,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降低了;如果利润与生产成本的增长度一致,则说明经济效益不变。
据此分析四个选项:A项中利润与生产成本的增长均为1 0%,所以经济效益不变;B项中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故经济效益提高;C、D两项中经济效益均不变。
答案为B。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经济效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指有用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利润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总值减去生产成本后的余额。
二者用公式表示是:
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利润=生产总值一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
=1+利润/生产成本。
(五)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题
例:(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试题第25题)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
一投资者若以1 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A.12500股B.10000股C.8000股D.7500股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率。
根据这一公式,股票W的价格=1×5%÷4%=1.25元,因此10000元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8000股。
C正确。
答案为C。
方法总结:解此类股票价格计算题时,只要掌握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即可。
这个公式出现在教材的阅读材料中。
考生在复习中,除了把握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外,对教材的每一处文字都要理解吃透,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做到全面、周到。
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率
预期股息=票面金额×预期股息率
(六)关于GNP、GDP的计算题
例:(2004年高考广东卷政治试题第1 3题)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上
A.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C.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D.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解析】顾名思义,国民生产总值(GNP)以本国居民为计算范围,它既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也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以国土为界来计算的,它既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也包括非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答案为D 。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把握好GNP、GDP的定义和计算范围。
(七)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题
例:某国某年的社会总产值为50000亿美元,其中已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上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为1 5000亿美元,国家收缴税金20000亿美元,企业留利1 0000亿美元。
则该国国民收入与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部分各是
A.45000亿美元10000亿美元B.35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
C.5000亿美元 1 5000亿美元D.30000亿美元 1 0000亿美元
【解析】社会总产值=C+(V+M)。
由材料可知,已消费生产资料,即题中C为1 5000亿美元;国民收入,即(v+m)为50000—15000=35000(亿美元)。
在35000亿美元的国民收入中,国家收缴的税金和企业留利,即M为30000亿美元,不能用来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主要用于积累和公共消费;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即V为5000亿美元,才是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所以答案为B。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把握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两个概念的含义、关系;
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示,国民收入则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费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的货币表示,也就是净产值。
(十一)关于对外贸易收支关系的隐性计算题
例:(2005年高考广东卷政治试题第1 5题)据海关统计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5933.6亿元,进口5613.8亿美元。
数据显示该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阶段
①逆差②出超③顺差④入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以及对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状况的认识和理解,从我国对外贸易的数字来看,出口数额大于进口数额,说明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顺差和出超,选D。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搞清楚一系列的概念,如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出超、入超、贸易平衡等,其次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