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井原穴简明记法

合集下载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二、理论根据及意义讨论的理论、实践、政策根据。

三、讨论的过程与方法四、讨论结果与成效五、存在问题及改良〕课题背景及界定: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总会听同学说,学校时候很轻松的就可以考八九非常,就算平常不学,考试前背一背也是很有效果的`,考试时候至少不会太差。

但是上高中以后,高一第一次英语考试往往特别受打击,由于考好一点也就六七非常,想要得高分太难了。

最主要的是,似乎不会考试了,由于考的并不是平常课堂上所学的学问,不知道应当如何应考。

这个困惑,几乎是全部高中生的困惑,也是全部高中英语老师应当仔细思索的一个问题,教育连接的问题,由于只有敬重教学实际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教学。

只有关心同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才会收到更佳效果。

因此也是带着这个问题,同时结合自己即将进入高一英语教学的实际,我选定了本课题。

课题讨论过程当中,始终以敬重教育规律,敬重教学实际为根据,通过多次听课,参加课堂评议,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初高中英语教学连接的理论成果和参考他人的讨论成果并最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绽开。

同时,参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使自己的讨论成果更好的切合实际。

讨论过程与方法:课题讨论过程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课,与学校英语任课老师沟通,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发觉并总结初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及同学学习特点的差异,为课题的进一步绽开奠定基础。

其次阶段,确定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英语学习的目标及要求,总结如何在常规教学中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连接的理论根据及方法,并且将其付诸实践。

然后进入最关键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详细过程如下:开学初期,使同学明确初高中英语教与学的差异,明确高中英语课标要求,关心同学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同学渐渐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然后再教学中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及总结:词汇与阅读。

十二经络歌诀最好记 穴位歌诀

十二经络歌诀最好记 穴位歌诀
“穴位歌诀”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穴位歌诀五输穴歌井荥输经合五穴,系由肢端向肘膝,按其脉气小到大,第一所出为井穴,二溜为荥三注输,所行为经入为合。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手太阴肺经】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手阳明大肠经】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足阳明胃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足太阴脾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手少阴心经】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足少阴肾经】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少厥阴心包经】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足少阳胆经】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足厥阴肝经】(二)原穴、络穴十二原穴歌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注:大——大肠经;小——小肠经;胱——膀胱经;焦——三焦经。十五络穴歌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注:偏——偏历;小——小肠经;焦——三焦经。(三)背俞穴、募穴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四)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五)八会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①髓会绝骨筋阳陵①,骨会大杼脉太渊②,血会膈俞气膻中③。(六)十六郄穴歌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胃经是梁丘,脾经地机切,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列,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七)下合穴歌手三阳有下合穴,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三焦合于委阳穴,膀胱委中胆阳陵,胃合三里治内腑(八)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连耳肩。临泣带脉外眦颊,外关阳维耳后绕。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第四部分经络腧穴各论一、手太阴肺经【歌诀】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1)中府(2)云门(3)天府(4)侠白(5)尺泽(6)孔最(7)列缺(8)经渠(9)太渊(10)鱼际(11)少商手太阴肺经(LU)【歌诀】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掌后横纹跳,鱼际大鱼骨边中。少商拇指根外角,经穴十一左右同(。二、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身热与胃肠。1、商阳2、二间3、三间4、合谷5、阳溪6、偏历7、温溜8、下廉9、上廉10、手三里11、曲池12、肘髎13、手五里14、臂臑15、肩髃16、巨骨17、天鼎18、扶突19、口和髎20、迎香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三、足阳明胃经(ST)【歌诀】ST四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1、承泣2、四白3、巨髎4、地仓5、大迎6、颊车7、下关8、头维9、人迎10、水突11、气舍12、缺盆13、气户14、库房15、屋翳16、膺窗17、乳中18、乳根19、不容20、承满21、梁门22、关门23、太乙24、滑肉门25、天枢(大肠募)26、外陵27、大巨28、水道29、归来30、气冲31、髀关32、伏兔33、阴市34、梁丘35、犊鼻36、足三里(合)37、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外廉旁,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起,巨骨肩尖骨陷当,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上巨虚(大肠下合)38、条口39、下巨虚(小肠下合)40、丰隆(络)41、解溪(经)42、冲阳(原)43、陷谷(输)44、内庭(荥)45、历兑(井)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灵,大迎颌前寸三陷,颊车咬肌高处迎,下关张口骨支起,头维四五旁神庭,人迎结喉旁动脉,水突人迎气舍中,肌间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上窝中,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线四寸平,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诸穴要记清,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邻,髀关髂下平会阴,伏兔膝上六寸中,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膝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再下一寸下巨虚,条外一寸是丰隆,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动脉凭,陷谷跖趾关节后,次中指缝寻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要记清。四、足太阴脾经(SP)【歌诀】SP二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肠腹泌尿好,五脏生殖血舌病。1.隐白2.大都3.太白4.公孙5.商丘6.三阴交7.漏谷8.地机9.阴陵泉10.血海11.箕门12.冲门13.府舍14.腹结15.大横16.腹哀17.食窦18.天溪19.胸乡20.周荣21.大包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节前陷中寻,太白节后白肉际,基底前下是公孙,商丘内踝前下找,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陵下三寸地机朝,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股内肌头间,海上六寸箕门是,冲门距中三五现,冲上斜七是府舍,横下三寸腹结连,脐旁四寸大横穴,适当脐旁四寸见,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窦全,天溪胸乡周荣上,四肋三肋二肋间,大包腋下方六寸,腋中线上六肋间。五、手少阴心经(HT)【歌诀】HT九穴是心经,起于极泉止少冲,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可用,1.极泉2.青灵3.少海4.灵道5.通里6.阴郄7.神门8.少府9.少冲极泉腋窝动脉牵,青灵肘上三寸觅,少海骨髁纹头间,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掌后一寸间,阴郄五分在掌后,神门豌豆骨外缘,少府小指本节后,少冲小指桡侧边。六、手太阳小肠经(SI)【歌诀】SI十九手小肠,少泽听宫起止详,头项耳目热神志,痒疮痈肿液病良。1、少泽(井)2、前谷(荥)3、后溪(输)4、腕骨(原)5、阳谷(经)6、养老(郄)7、支正(络)8、小海(合)9、肩贞10、臑俞11、天宗12、秉风13、曲垣14、肩外俞15、肩中俞16、天窗17、天容18、颧髎19、听宫少泽小指尺甲角,前谷泽后节前方,后溪握拳节后取,腕骨腕前骨陷当,阳谷三角骨上取,养老转手髁空藏,支正腕后上五寸,小海二骨之中央,肩贞纹头上一寸,臑俞贞上骨下方,天宗岗下窝中取,秉风岗上窝中央,曲垣胛岗内上缘,陶道旁三外俞章,大椎旁二中俞穴,天窗扶后大筋旁,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髎颧骨下廉乡,听宫之穴归何处,耳屏中前陷中央。七、足太阳膀胱经(BL)【歌诀】BL六十七膀胱经,起于晴明至阴终,脏腑头面筋痔腰,热病神志身后恁,1.睛明2.攒竹3.眉冲4.曲差5.五处6.承光7.通天8.络却9.玉枕10.天柱11.大杼12.风门

中医十二原穴歌诀

中医十二原穴歌诀

中医十二原穴歌诀中医十二原穴歌诀一、命门穴,手腕关节中央,心神圣位挥。

命门穴是人体“燃油”之所在,其位置在手腕关节的正中央。

命门穴有神灵之意,用于提升保健效果。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轻按揉,每次5-10分钟。

二、神门穴,千层门中央,提神醒脑痛忘挥。

神门穴位于千层门的正中央,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使用神门穴来治疗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按压时可用食指、中指交替轻揉,每次5分钟左右。

三、天突穴,辅助神门,气血交汇挥。

天突穴位于心口的正中央,是一处气血交汇的要点。

用于辅助神门穴的作用,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起到激活心灵的作用。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四、督脉穴,身腰椎中线,保健全身挥。

督脉穴是人体的主要穴位之一,也是养生保健的核心穴位。

其位置在腰椎的正中线。

按摩督脉穴可以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按压时可用拇指、食指轮流压按,每次5-10分钟。

五、任脉穴,脐中点上下,脏腑调和挥。

任脉穴位于脐中点正上方和正下方,是整个人体的气血调节中心,能够调和脏腑的运行。

任脉穴经常按压可防止内脏下垂、改善肠胃蠕动等症状。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六、关元穴,下腹部中央,精气盈仓挥。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正中央,为人体“生命之门”,是一处盈仓之所。

按压关元穴对于增强内脏功能、防止疾病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七、中极穴,会阴部中央,调理五脏六腑挥。

中极穴位于会阴部的正中心,是整个人体的调理之所,其特别适宜用来调理五脏六腑。

按摩中极穴可以起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八、气穴,下颌骨下缘,气血通畅挥。

气穴位于下颌骨的下缘,与口鼻的气息有关,气血通畅。

按摩气穴可以帮助人体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预防一些呼吸道疾病。

按压时可用食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九、膻中穴,心下印,通脉调和挥。

膻中穴位于心下印处,是心脏的“总指挥”,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图文总结)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图文总结)

⼗⼆经络及原⽳、络⽳、输⽳(图⽂总结)⼿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向:⼿之三阴经从胸⾛⼿;⼿之三阳经从⼿⾛头;⾜之三阳经从头⾛⾜;⾜之三阴经从⾜⾛腹。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经络之所终始。

”1⼗⼆经络表⾥关系2⼗⼆经络的连接顺序歌诀寅时⽓⾎注于肺卯时⼤肠⾠时胃巳脾午⼼未⼩肠申属膀胱⾣肾位戌时⼼包亥三焦⼦胆丑肝各定位3⼗⼆经络原⽳、络⽳、输⽳对应表(重中之重)4⼗⼆经络及原⽳、络⽳、输⽳位置⼿太阴肺经(寅时:3-5点):从胸⾛⼿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肠,回过来沿着胃上⼝,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少阴,⼿厥阴经之前(天府、侠⽩),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边缘(孔最),进⼊⼨⼝--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指的末端(少商)。

⽀脉:从腕后(列缺)⾛向⾷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阳明⼤肠经。

本经⼀侧11⽳(左右两侧共22⽳)其中9⽳分布于上肢掌⾯桡侧,2⽳在前胸上部,⾸⽳中府,末⽳少商。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位:中府、云门、天府、侠⽩、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原⽳: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络⽳:列缺(腕横纹上1.5⼨,前臂挠侧缘)●输⽳: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阳明⼤肠经(卯时:5-7点):从⼿⾛头从⾷指末端起始(商阳),沿⾷指桡侧缘(⼆间、三间),出第⼀、⼆掌⾻间(合⾕)、进⼊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进⼊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五⾥、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椎),下⼊缺盆(锁⾻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肠。

十二经脉之井、荥、经、合、原、络、郄穴表

十二经脉之井、荥、经、合、原、络、郄穴表

十二经脉之井、荥、经、合、原、络、郄穴表着实很纳闷的一件事情,原来转载了别人的一篇文章,今天遭到了新浪的删帖:[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2-09-14 10:55您的文章《[转载]【十二经脉之井、荥、经、...》已被管理员删除。

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这篇文章仅仅是一篇学术文章,居然遭到了如同反党檄文的同等待遇,太敏感了点。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是靠制止言论实现的,而是靠着法制民主实现的,就你瓷国的两位数以内的国际免签权,还有大量的丢失领土,不计后果的推行转基因食品,用不了几年就没人骂你了,都没人了还骂你做什么,骂你是因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别以为爱国就是天天赞扬领导们的胡作非为。

X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完整版)针灸总结趣味记忆

(完整版)针灸总结趣味记忆

一,十二原穴(自编)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肠腕。

注:(肺—太渊,大肠—合谷,心—神门,小肠—腕骨,脾—太白,胃—冲阳,心包—大陵,三焦—阳池,肝—太冲,胆—丘墟,肾—太溪,膀胱—京骨)---------------------------------------二,十五络穴(自编)络穴共有十五种,肺缺膀飞心里通。

任鸠督长脾大包,包内焦外脾孙公。

大偏小正胃丰隆,肝蠡胆光肾大钟。

注:(肺—列缺,膀胱—飞扬,心—通里,任脉—鸠尾,督脉—长强,脾之大—大包,心包—内关,三焦—外关,脾—公孙,大肠—偏历,小肠—支正,胃—丰隆,肝—蠡沟,胆—光明,肾—大钟)--------------------------------三,八会穴(自编)气会膻中血膈俞,脏会章门骨大杼。

筋会阳陵脉太渊,腑会中脘髓绝骨。

-------------------------------------- 四,八脉交会穴(改写)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心包—内关—阴维—同上)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申脉阳跷络亦通。

(膀胱—申脉—阳跷—同上)临泣胆经连带脉,(胆—足临泣—带脉—目外眦,颊,项,耳后)阳维外眦外关逢。

(三焦—外关—阳维—同上)列缺任脉连肺系,(肺—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阴跷照海膈喉咙。

(肾—照海—阴跷—同上)--------------------------------------- 五,十六郄穴(自编)大肠温溜肺孔最,三焦会宗包郄门。

小肠养老心阴郄,肾郄水泉膀金门。

胃郄梁丘脾地机,维阳阳交阴筑宾。

胆郄外丘肝中都,跷阳跗阳阴交信。

----------------------------六,五输穴(自编)【十二经按流注次序编写,穴位按井,荥,输,经,合顺序遍写】肺经少商鱼际先,太渊经渠尺泽牵。

大肠商阳和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见。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图文总结)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图文总结)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走向: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1、十二经络表里关系2、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3、十二经络原穴、络穴、输穴对应表(重中之重)4、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位置手太阴肺经(寅时:3-5点):从胸走手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 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 原穴: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 络穴:列缺(腕横纹上1.5寸,前臂挠侧缘)● 输穴: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点):从手走头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十二经原穴表格

十二经原穴表格

十五络穴表
五腧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少商井木;手太阴)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商阳井金;手阳明)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厉兑井金;足阳明)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隐白井木;足太阴)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冲井木;手少阴)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少泽井金:手太阳)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至阴井金;足太阳)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遗;(涌泉井木;足少阴)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中冲井木;手厥阴)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关冲井金;手少阳)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窍阴井金;足少阳)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大敦井木;足厥阴)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手太阴肺经
(井穴)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

简便取穴:在拇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太渊: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简便取穴:在大多角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二手阳明大肠经
(井穴)商阳: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
简便取穴:食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第一、二掌骨相交处和虎口之间
三足阳明胃经
(井穴)厉兑: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
简便取穴:在足二趾外侧爪甲角根部
(原穴)冲阳: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锲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简便取穴:解溪穴下约寸,有动脉跳动的地方
四足太阴脾经
(井穴)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
简便取穴:足大趾内侧爪甲角根部
(原穴)太白:在趾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简便取穴: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后,在赤白肉际上
五手少阴心经
(井穴)少冲:在手小指的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
简便取穴:在小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简便取穴:豌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六手太阳小肠经
(井穴)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
简便取穴:小指爪甲角的尺侧根部。

(原穴)腕骨:在腕部,第5掌骨底与钩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简便取穴:在三角骨的前面
七足太阳膀胱经
(井穴)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
简便取穴:在小趾外侧爪甲角根部
(原穴)京骨:在跖区,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简便取穴: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前下缘
八手少阴肾经
(井穴)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简便取穴:足底前1/3,中间取之
(原穴)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九手厥阴心包经
(井穴)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简便取穴:在中指尖端。

(原穴)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掌后第一横纹上
十手少阳三焦经
(井穴)关冲: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
简便取穴:无名指尺侧爪甲根部
(原穴)阳池: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简便取穴:腕背横纹上,当伸小指固有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取之
十一足少阳胆经
(井穴)足窍阴: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
简便取穴:四趾外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丘墟: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简便取穴:外踝的前下缘凹陷处。

十二足厥阴肝经
(井穴)大敦: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
简便取穴:大趾爪甲根外1/4处
(原穴)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简便取穴:跖趾关节后,一、二跖骨之间
注:简便取穴参考杨甲三取穴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