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回顾实验: 回顾实验:
排水法收集
步骤1 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 。(收集气体 步骤2 步骤2: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石灰水浑浊多 带火星木条熄灭快 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二氧化碳含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氧气含量低 水蒸气含量高
空气 不透光的 玻璃罩
石灰水 A B C
石灰水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利用了下图的装置,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利用了下图的装置,即在 装置中盛约半瓶蒸馏水, 管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装置中盛约半瓶蒸馏水,A管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管 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在这里这个装置可能起的作 用是: 用是: a、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 观察输出气氧气的快、 b、观察输出气氧气的快、慢 c、防止盛氧气的钢瓶漏气 d、使氧气润湿有利病人 e、可洗涤钢瓶输出氧气中的尘埃 这些作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a b c d e C 、a b d B、 B 、a b d e D、 D 、a c d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提出问题: 不同? 不同? 进行猜想: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步骤: 步骤: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1)
(2)
(3)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河北中考改编)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1)用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同学们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将锥形瓶翻转 后注入20 mL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二 氧化碳生成。
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汽 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 则证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立在蜡烛上方,若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
硬度小,密度小于 水,难溶于水。
点燃后
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 火焰
取一根静、持续燃烧,火焰
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 石蜡有 可燃性。 上方有 黑烟,火焰分 三 层,
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
内层底部淡蓝色。
火焰分为外焰、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
点燃后:发黄光,放热,石蜡融化成液态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将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中间未变色, 而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将一干而冷的烧杯倒立在蜡烛上方, 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的燃烧有水生成。若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倒立在蜡烛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 出的氧气有何不同?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 蒸气含量不同
收集两瓶空气;再用排水法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进行 对比实验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
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 片作对比。 现象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结论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进行实验:
排水法收集
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D
)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 现的现象是 ( B )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 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二 氧 化 碳 乙
氧 气
甲
• 1.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 写如下内容: •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 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 比水 小 。 • ②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 和焰心三层。你如何知道哪层温度最高: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 本不变色而外焰部 分碳化变黑
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焰心三部 分,外焰温度最 高加热时应用外 焰
实验探究步骤 ③用一干燥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片 刻,取下火焰上方 的烧杯,迅速向烧 杯中倒少量澄清石 灰水振荡。 4、熄灭时 ①熄灭蜡烛,观察 所发生的现象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问题。
了解化学是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
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1.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简介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采用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相比于其他自然科学,化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实验验证,因为唯有通过实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解释物质的行为和特性。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实验,化学家能够观察和记录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和理论。
实验可以帮助化学家识别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推测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实验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使化学家能够了解和预测物质的行为。
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理论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理论的有效性。
实验可以提供对实际问题的直接观察,从而帮助化学家确定理论是否能够准确解释和预测现象。
- 实验可以探索新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实验条件的改变,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新理论的建立提供支持或启发,从而推动化学研究的发展。
- 实验数据可以为化学研究提供定量和可靠的依据。
通过实验测量和记录物质的性质、物质变化的速率等信息,化学家能够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为化学工程和实际应用提供可行的方案。
化学实验的种类化学实验可以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两种。
- 定性实验:定性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物质的性质,从而鉴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定性实验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生成气体或沉淀等方法来确定物质的性质。
例如,通过添加盐酸到溴化钾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溴气的生成,从而确定溴化钾中存在溴离子。
- 定量实验:定量实验旨在测量和记录物质的定量性质,如质量、体积、温度等参数。
通过定量实验,化学家可以获得更精确和可靠的数据。
例如,通过测量酸溶液中的pH值来确定酸的浓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和定量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依赖于实验手段和方法来观察和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与规律。
在化学研究中,实验成为了获取实验数据、验证理论模型和发现新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验在化学中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因为化学研究的目标是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通过实验方法,化学家可以精确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和其他性质,以便得出准确的数据并验证假设。
实验为化学家提供了观察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可靠途径。
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实验和理论在化学中是相辅相成的。
实验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和修正理论模型,而理论模型可以指导实验的设计和解释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结合,化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实验设计和执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实验执行是化学研究的关键。
在实验设计中,化学家需要清楚地定义实验的目的,并制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实验前的仔细计划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实验执行阶段,化学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实验中常用的操作包括称量、混合、加热、冷却、测量等。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图表绘制和统计分析,化学家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并验证假设。
在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化学家还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柱状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来展示实验结果和趋势。
实验安全与伦理在化学实验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家需要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防止发生事故和危险。
另外,化学家还需遵守伦理规范,尊重科研中的伦理原则,确保实验过程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实验的发展与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实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新的仪器和技术的引入为化学实验带来了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和快速性。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37张PPT)

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
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
烛不能被点燃
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浮在水面上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 是 外焰 、 内焰 、 焰心 。把一根火柴梗放
人呼出的气体 大部分没有溶 于水
瓶内充满 呼出的气体的 无 色的气体 密度 大 于空 气
实验探究步骤
2、探究呼出气 体的性质 ①向一个盛空 气的集气瓶和 一个盛呼出气 体的集气瓶中 各滴几滴澄清 石灰水 ②将燃着的木 条插入另一个 盛呼出的气体 的集气瓶中
现象
盛空气的集气 瓶内石灰水 无变化 。 盛呼出气体的 集气瓶中石灰 水变 浑浊 。 燃着的木条 熄灭 。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 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 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例3 :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
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 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 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空 气。
4. 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这是为什么? 答案: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方便面 拆封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放 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例1 : 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 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 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二 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 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 化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伸入空气中
伸入呼出 的气体瓶中
呼出气体中含氧气比空
气中少
被呼气的玻璃片上 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比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并与放在空 有水雾出现,放在 空气中多 空气中的另一块玻 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璃片上无明显现象
结论: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和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1.观察并触摸蜡烛 白色圆柱状的固体,有滑腻感
熄 1.吹灭蜡烛 灭 2.用燃着的木条点 后 燃白烟
产生一缕白烟 白烟燃烧,并使蜡烛重新 燃烧
蜡烛燃烧先由固态转 变成液态,再由液态 蒸发成气态而后燃烧
结论:
常温下石蜡是一种白 色、质软、有滑腻感、密 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 体物质,可燃烧,燃烧时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①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
③取用试剂时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浸蚀胶头。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8 药匙
用于取用固体粉末或小颗粒。
9 水槽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使用。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
; https:/// 灯箱 发光字 ;
化学学习的三大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通过对实验
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二、对人体吸入的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有关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 浑浊,下述实验中石灰水越浑浊,说明 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中 国 古 代 的 炼 丹 设 备
西方18世纪中叶的实验室
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 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 化学实验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 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2.知道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4.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5.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命题落点1.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的考查,如例12.对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考查,如例23.考查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及结论的得出及对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的考查,如例3【典例精析】例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答案:C例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的因素中,写出一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②,影响。
(2)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解析:本题是探究设计变量的实验探究。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它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时应注意:①研究的课题要具备一定数量的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 现的现象是 ( B )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甲中熄灭,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甲中变旺, C 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甲 氧 气 二 氧 化 碳 乙
资料查询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物质 (2)氮气、稀有气体性质较稳定。
探究范例: 探究范例:
【设计并进行实验】 步骤1:如图,收集二瓶呼出的气 体。
步骤2:用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 入装有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 观察现象。
步骤1 步骤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步骤: 用集气瓶盛满水, 步骤: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 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 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 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 放在实验桌上 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步骤 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 取两个集气瓶 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 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例1 : 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 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 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 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 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 别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 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 含有二氧化碳。
5.(肇庆市)某实验测得人体呼吸的气体 成分如下表。请回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
表1-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 究 步 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白色固体,质软、 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白色固体,质软、 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蜡烛溶成液态,形成气态,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 蜡烛溶成液态,形成气态, 火焰最明亮,放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高。火焰最明亮,放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熄灭后 有白烟且可燃烧 讨论: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关注那些方面? 讨论: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关注那些方面?
结论 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 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 焰心 外焰三个部分 三个部分。 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 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 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 火焰最为明亮。 火焰最为明亮。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石蜡燃烧有水 石蜡燃烧有水 和二氧化碳生 成。
③用一干燥烧杯, 用一干燥烧杯, 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罩在火焰上方, 罩在火焰上方,片 烧杯内壁有水珠 生成, 刻,取下火焰上方 生成,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的烧杯, 的烧杯,迅速向烧 水变浑浊。 杯中倒少量澄清石 杯中倒少量澄清石 灰水振荡。 灰水振荡。 4、熄灭时 白烟从烛芯飘出 熄灭蜡烛, ①熄灭蜡烛,观察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 所发生的现象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 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顺白烟将蜡 火顺白烟将蜡 烛重新点燃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①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 气体也越多( 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CO2)气体也越多(前 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 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 氧气( 说明氧气( 越多。即氧气( 可以助燃。 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 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 二氧化碳( 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 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 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 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结论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 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气体 X O2 CO2 H2O 其它 吸入气体(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78% 75% 21% 15% 0.03% 3.68% 0.06% 0.91% 5.44% 0.88%
(1)请你判断:X是 氮气 (填物质名称)。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 是 (填物质名称) 氧气
实验探究步骤 3、点燃蜡烛 用火柴点燃 ①用火柴点燃 蜡烛, 蜡烛,观察蜡 烛火焰
现象 蜡烛安静、持续燃烧, 蜡烛安静、持续燃烧, 安静 火焰会随气流闪烁, 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 火焰上方有黑烟, 晃,火焰上方有黑烟, 火焰分三层, 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 明亮, 较暗, 且明亮,中层较暗,内 层底部淡蓝色 淡蓝色。 层底部淡蓝色。
小结: 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着的小木条熄灭、 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 二氧化碳 氧气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水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结论
吸入空气 呼出气体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课题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1. 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炼丹、 ⑴发明化学实验器具 ⑵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⑶发明合成物质和分离 物质的有效方法
过滤 蒸馏
想一想
⑴酒精和水能与任意比混溶。我们知道,酒 酒精和水能与任意比混溶。我们知道, 精的沸点78.3℃ ,水的沸点 精的沸点 ℃ 水的沸点100℃。问你能 ℃ 用什么方法把混溶的二者分开。 用什么方法把混溶的二者分开。 ⑵滚滚黄河水夹带泥沙从“天”而降,居 滚滚黄河水夹带泥沙从“ 而降, 住在黄河下游的居民,想饮用这黄河水, 住在黄河下游的居民,想饮用这黄河水,问 他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黄河水符合饮用水 的标准
甲
例3 :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 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 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 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 发生的是空气。
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 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方便面拆 封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 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方法: 方法:提出问题 科 学 探 究
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收集证据(记录现象) 收集证据(记录现象)
猜想和假设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作用
获得化学知识
说明了化学实验很重要, 说明了化学实验很重要,我们必须 学会观察、操作、设计和评价实验。 学会观察、操作、设计和评价实验。 观察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或步骤): 观察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或步骤): 的一般方法 1、观察对比: 观察对比: 实验前 实验前物质 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后 实验后物质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等 2、实验过程中: 实验过程中: 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 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 声音等现象 3、分析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 现象的原因, 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练习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 水 (
D C
)
B 白酒 C 食盐水 D 澄清的石灰水 ( )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氧气 D 水蒸气 氧气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
(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 CO2 用所需要的气体,它是 (填化学式)。 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实验方法是: 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若变浑浊, 振荡,若变浑浊,则呼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 反应,但在呼出气体中它的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 因是:人体呼出的CO 和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增加,比
蜡烛熄灭时有 白烟产生, 白烟产生,用 火柴去点燃刚 熄灭时的白 ,,蜡烛重 烟,,蜡烛重 新燃烧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蜡烛哪去了? 灭了、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 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蜡烛+ 蜡烛+氧气
点燃
步骤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二个集 气瓶,观察现象。
步骤4:取二块干燥的玻璃片,
在其中的一张上呼气,观察现象。
步骤3 步骤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 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
2
吸入O2的体积分数的减少要多,而其它成分 基本不变。
辛苦的记下来
• • • •
钠Na 镁Mg 铝Al 氯Cl 钙Ca 铜Cu 铁 Fe 锰Mn
重点
1、检验某种物质燃烧后是否生成水得实验 操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得烧 杯,通过烧杯内壁是否生成水雾(小水 珠)来证明是否生成水。 2、检验气体是否是氧气时,方法:用带火 星得小木条,若能复燃,则为氧气。 验证氧气含量多少时,方法:用燃着得 木条,看燃烧时间长短来判断。时间越 长,氧气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