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pdf

合集下载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1.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2.较早涉及学前儿童教育的、较著名的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3.儿童在语言、概念化、社会性、情感和动作能力方面飞速发展的时期是生命最初的5年4.正式提出全纳性教育观念的是《哈尔滨宣言》5.回归主流教育模式包括资源教育模式、教育配对模式、咨询教育模式和混合服务模式6.语言障碍是儿童期各种发展障碍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出现率为 3.5-7%7.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我们可能面对的数量不多的三种生理发展障碍的儿童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和病弱儿童8.心理学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有很多方法,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测验法9.超常儿童的教育目标在于如何促进儿童的自然倾向朝各种创造性思维发展10.在一体化教育活动种,对口活动都应该每周定期安排,并且不能少于2次11.区别强化可用来减少不当行为,要求在行为以低比例出现时给予递减强化12.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涉及学习内容、技能和学习环境13.于1909年开始最早尝试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的是弗洛伊德14.学前儿童行为矫正技术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正强化15.构音异常有6种不同表现,一般是替代音、歪曲音、省略音、添加音、声调错误和整体性的语音不清16.Shah(1982)等人研究指出,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特征是社会化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17.多动症的症状一般表现出来的年龄是7岁以前18.语言障碍儿童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个群体有很高的异质性19.感觉材料和真实物体是概念不可分割的部分,儿童是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学习词汇和各类概念的,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维果斯基20.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表现是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当21.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其内容方法选择、情景安排都必须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用儿童课接受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说,教师要跟在儿童后面走。

22.学前儿童语言流畅度异常是指说话急促不清,俗称口吃。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关爱特殊儿童,共建和谐社会”的思政案例。

本案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案例实施1.导入新课在课程开始时,我们通过展示一些特殊儿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

我们让学生了解到特殊儿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尊重特殊儿童。

2.小组讨论与分享接下来,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他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特殊儿童面临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特殊儿童?你是如何与他们互动的?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通过分享,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特殊儿童的需求和困境,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特殊儿童做些什么。

3.设计实践活动方案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关爱特殊儿童的实践活动方案。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但要确保活动能够真正帮助到特殊儿童。

学生们积极响应,设计出了各种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活动方案。

例如,有的小组计划组织一次亲子运动会,让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有的小组则计划开展一次艺术疗法活动,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帮助特殊儿童表达情感、释放压力。

4.实施实践活动并总结反思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学生们分享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特殊儿童的需求和困境。

三、案例效果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学生们对特殊儿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与特殊儿童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得到了培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3003103)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3003103)

一、单选题1.()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行为。

A、独立性行为B、适应性行为C、交流性行为D、参与性行为答案: B2.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的回归主流。

A、物理B、社会交往活动C、全部课程D、教学答案: C3.()观点,不符合人本主义游戏治疗理论A、治疗者应坚持让儿童领路而自己跟从B、治疗者应以适当方式指导儿童的言行C、治疗者应承认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治疗者要让儿童感觉到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全部感情答案: B4.互动干预模式的三项干预策略不包括()A、治疗B、再界定C、再治疗D、再教育答案: C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近年来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B、实行一体化融合教育C、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D、实行整合教育答案: C6.有的语言障碍因听力损伤引起,有的有孤独症伴随,有的因环境改变引起,语言矫治工作应贯彻()原则A、兼顾个人与集体B、个别化指导C、可行性D、系统性答案: B7.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父母教育方面表现为()A、期望值过低B、过度保护C、重保轻教D、放纵孩子的好奇心答案: B8.错误的观点认为,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A、是相对而言的B、有共同有C、不可逾越的鸿沟D、有明显的差异性答案: C9.在我国重度智力残疾的智商值定为()A、20-25以下B、20-40C、35-55D、50-75答案: B10.学前特殊儿童是指()A、有不同特殊需要的儿童B、心智偏异儿童C、感觉障碍儿童D、沟通异常儿童答案: A11.下列不属于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行为表现的是()A、注意障碍B、活动过度C、语言障碍D、感知觉障碍答案: C12.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是()A、加德纳B、皮亚杰C、布鲁纳D、卢梭答案: A13.准确地说,家庭不完整、冷漠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是造成儿童()的家庭原因。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七章 真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七章 真题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A.治疗游戏B.教育游戏C.心理治疗D.教育干预以下关于游戏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 7-188A.就是游戏B.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C.能够快乐地游戏最为重要D.一般的幼儿教师便能胜任在游戏治疗中,治疗者与儿童的主要沟通媒介是7-189A.言语B.游戏C.表情D.姿态游戏治疗与游戏在儿童参与动机上的区别在于( ) 7-190A.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B.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C.前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后者追求快乐和娱乐D.前者追求快乐和娱乐,后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游戏与游戏治疗在活动目的上的区别在于( ) 7-190A.前者是自由的,后者是有限制的 B.前者是有限制的,后者是自由的C.前者追求一定的结果,后者重过程不追求结果D.前者重过程不追求结果,后者追求一定的结果游戏和游戏治疗在活动时间上的区别..在于( )190A.前者是有限制的,而后者是自由的B.前者是自由的,而后者是有限制的C.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D.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7-190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B.追求一定的结果C.追求快乐、娱乐D.释放问题、放松游戏与游戏治疗在儿童参与活动目的上的区别是()A.前者重过程,后者重结果B.两者都重过程C.两种都重结果D.前者重结果,后者重过程下列关于游戏和游戏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7-190A.无论在游戏还是游戏治疗中,儿童的参与都是主动的B.游戏治疗重过程,不追求结果,而游戏则追求一定的结果C.在游戏中儿童是快乐的,而在游戏治疗中儿童是放松的D.儿童游戏和游戏治疗的时间都是有限制的下列有关游戏和游戏治疗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7-190A.两者从本质来说是同一回事B.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C.游戏和游戏治疗都是主动的D.游戏和游戏治疗都重过程第一个将游戏用于心理治疗的是()7-193A.哈葛·赫尔玛斯B.勒温C.阿克瑟莱恩D.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游戏治疗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 7-194A.借助玩具材料 B.创设游戏环境 C.利用生活情景 D.注重过去的表现主张让儿童把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早期创伤和痛苦体验暴露出来的游戏治疗理论是()7-198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儿童中心”学说以下哪个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 7-198A.精神分析学派B.人本主义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机能主要学派以下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治疗观的是( ) 7-198A.坚信儿童有自我导向的能力,游戏治疗师需要做的是给儿童提供实践的机会B.游戏是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通过游戏让儿童把早期创伤和痛苦体验暴露出来C.游戏治疗以患儿为中心,解决儿童与其环境之间的不平衡D.治疗者以平等的关系真诚地对待儿童,引导他们抒发情感,发挥潜力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治疗观点?( ) 198A.就事论事,矫正异常行为B.让儿童暴露其早期的创伤和痛苦体验C.着重解决异常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内在原因D.让儿童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及焦虑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异常行为和心理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由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快感或儿童早期的创伤性体验所引起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pdf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pdf

学前特殊⼉童教育.pdf《学前特殊⼉童教育》⼀、名词解释1、学前特殊⼉童:指在⽣理上、⼼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求的⼉童。

2、视觉障碍:⼜称视⼒残疾,⼀般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障碍或视野缩⼩,⽽难能从事正常⼈所能从事的⼯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听觉障碍:指由于传⾳系统或感⾳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和语⾔的声⾳。

4、学前特殊教育:指使⽤⼀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童进⾏的旨在达到⼀般和特殊培养⽬标的教育。

5、语⾔障碍:语⾔异常和⾔语异常都称为语⾔障碍。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者语⾔障碍,从⽽难能通⼀般⼈进⾏正常的语⾔交往活动。

6、⼴泛性发育障碍:⼀组起病于婴幼⼉时期的全⾯性精神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等。

⼆、选择和填空1、学前特殊教育的产⽣背景围绕年龄较⼤的盲童和聋童展开1874年开办第⼀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馆”。

2、发展的阶段(1)、启蒙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3)、独⽴阶段——20世纪中后期⾄今⽬前:处于独⽴阶段早期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3、特殊⼉童按⽣存与发展条件异常的⾓度综合分为四类:⽣理发展障碍⼉童(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体病弱);智⼒异常⼉童(智⼒超常和智利落后);⾔语发展障碍(构⾳异常、流畅度异常、发⾳异常、语⾔发展异常);⼴泛性发育障碍⼉童(孤独症、多动症、Rett综合征、童年⽡解性精神障碍、Asperger综合征等)。

4、学前特殊教育机构(1)、民政部办的福利机构;(2)、中国残联办的康复机构;(3)、教育部门主办的残障⼉童幼⼉园;(4)、教育部门要求普通教育中⼼开办的特殊教育班;(5)、随园就读制,普通班中接纳特殊⼉童。

5、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全⾯性(⼆)个别化(三)直观性(四)启发性(五)趣味性6、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策略(⼀)分化⽬标(⼆)多层次教学(三)创设⽣活情景(四)导⼊游戏三、简答1、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SHAN XI JIAO YU2021.0532GUANDIANLINGHANG观点领航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文/吕梁市兴县教育科技局幼教中心 王莲莲学前特殊儿童一般是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有显著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学龄前儿童。

对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分类有以下几种: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肢体和其他障碍等类型。

对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一般指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儿童提供保教服务。

要求是应当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与保育、康复相结合实施。

开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可以提升特殊儿童发展质量,预防出现继发性障碍,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对于减少特殊儿童后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社会依赖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学前融合教育的基本原则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1989年发布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由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的残疾儿童学前班作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

1990年推出的《残疾人保障法》,1994年推出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实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机构。

《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把学前特殊教育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

2014—2016年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与2017—2020年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要落实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两项基本原则。

一是零拒绝。

所有学前特殊儿童都有机会接受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学前教育服务,各类托幼机构、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都要为之提供适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不得拒绝。

二是最少受限制环境。

最少受限制环境是安置残疾儿童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根本思想是保障特殊儿童在最大程度上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第二章真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第二章真题

个别差异是指()A.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的某一心理特质上的差异状况B.儿童发展中彼此间存在的某一身体特质上的差别状况C.儿童发展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差异状况D.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2-25 A.弱智儿童B.病弱儿童C.自闭症儿童D.多动症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HO)区分盲与低视力的最佳矫正视力值为2-26A.0.02B.0.05C.0.3D.0.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在0.05-0.03之间时,为()2-26A.低B.盲C.近视D.色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盲的标准是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为()A.0.05-0.3之间B.0.05以上C.0.3以上D.0.05之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低视力的标准是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为( ) 2-26A.0.05-0.3之间B.0.05以上C.0.3以上D.0.05之下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下至无光感时,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为( ) 2-26A.弱视B.盲C.一级低视力D.二级低视力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2-26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一级盲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2-26A.0.01B.0.02C.0.03D.0.04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2-29A.视觉障碍儿童主要依赖听觉学习或获取信息B.视觉障碍儿童对听觉和触觉方面刺激有强烈兴趣C.视觉障碍儿童通常也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D.视觉障碍儿童容易形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视觉障碍儿童( )29A.爱提问B.活泼 C.兴趣广泛D.听觉和触觉敏锐以下关于学前视觉障碍儿童心理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2-30A.视觉障碍儿童在感知和认识事物时,更多依赖和使用听觉和触觉B.视觉障碍儿童对语言的听觉注意常优于健全儿童C.视觉障碍儿童能够在听觉、触觉、嗅觉等的综合作用下对事物形成清晰的概念D.视觉障碍容易造成儿童怪癖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视觉障碍儿童( )2-30A.兴趣不广泛B.活泼C.好动D.爱提问反映视觉障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项是( ) 2-30A.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较为狭窄 B.记忆力和想象力强C.记忆力强,但想象力差D.性格问题多,但活动能力强哪类儿童的听觉想象比较好,能够对声音进行较为精细的分辨,从而体会和想象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1A.语言障碍B.听觉障碍C.身体病弱D.视觉障碍弱视儿童优势眼的视力经过矫正后在( ) 2-32A.0.03以上但未达到0.05 B.0.05以上但未达到0.3C.0.03以上但未达到0.5D.0.3以上但未达到0.5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时,要尽量为他们提供自然情境,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辅导(2)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辅导(2)

《学前特殊⼉童教育》教学辅导(2)对象论教学⽬标:⽬标:教学1.形成概念:视觉障碍的定义;听觉障碍的定义;病弱⼉童的定义;智⼒的定义;学前⼉童语⾔障碍的定义;孤独症定义;多动症的定义。

2.领会:视觉障碍的评估与鉴定;听觉障碍对⼉童早期的影响;肢体残疾的分类标准;学前⼉童语⾔障碍的类型。

3.应⽤:视觉障碍的教育;常见的肢体障碍及教育⼲预;视觉障碍的听⼒检测;智⼒测验的分类及标准;⼴泛性发育障碍⼉童的辨别与诊断。

4.综合:听觉障碍⼉童的教育内容和⽅法;智⼒落后⼉童的教育;智⼒超常⼉童的教育;学前⼉童语⾔障碍的教育⽅法;⼴泛性发育障碍⼉童的教育⽅法。

教学重点:学前⼉童⽣理发展障碍⼉童、学前智⼒异常⼉童、学前⼉童语⾔发展障碍、学前⼴泛性发展障碍⼉童的特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前⼉童⽣理发展障碍⼉童、学前智⼒异常⼉童、学前⼉童语⾔发展障碍、学前⼴泛性发展障碍⼉童的辨别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导⼊:琳琳,现在3岁半了,居住在上海。

她是个顺产、⾜⽉的新⽣⼉,但在她出⽣后第⼆天就没有通过新⽣⼉听⼒筛查,出⽣后42天的复查依然没有通过。

经过三个⽉后的ABR、ASSR、内⽿CT扫描、⽿声发射等详细的医学诊断,琳琳被确诊为听觉损伤程度为90(左⽿)和100(右⽿)的先天神经性⽿聋患⼉。

由于没有家族遗传史,她的妈妈怀孕时没有⽤过药物,也没有受过辐射,所以琳琳的病因⾄今不明。

提出中⼼问题1.学前特殊⼉童产⽣听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2.对听觉障碍⼉童鉴别有哪些⽅法?(展⽰论证新知)PPT:听觉障碍的原因:主要可分为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

后天因素:1.怀孕时有害因素2.围产期有害因素3.后天疾患PPT:听觉障碍度对⼉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听觉障碍⼉童的第⼀性障碍是听觉障碍,第⼆性障碍是语⾔障碍,第三性障碍时⼼理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智⼒障碍等。

PPT:听觉障碍的鉴别(⼀)听⼒筛查法(⼆)专业测听⽅法1.反射测听法2.受激反应测听法3.纯⾳测听法(尝试应⽤练习)⼀、填空题1.听觉障碍是指________或________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和语⾔的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学前特殊儿童: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求的儿
童。

2、视觉障碍:又称视力残疾,一般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
小,而难能从事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听觉障碍:指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
环境和语言的声音。

4、学前特殊教育: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
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5、语言障碍:语言异常和言语异常都称为语言障碍。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者语
言障碍,从而难能通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6、广泛性发育障碍: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
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等。

二、选择和填空
1、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背景围绕年龄较大的盲童和聋童展开1874年开办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

2、发展的阶段
(1)、启蒙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目前:处于独立阶段早期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3、特殊儿童按生存与发展条件异常的角度综合分为四类: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听觉障碍、
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智力异常儿童(智力超常和智利落后);言语发展障碍(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症、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Asperger综合征等)。

4、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1)、民政部办的福利机构;
(2)、中国残联办的康复机构;
(3)、教育部门主办的残障儿童幼儿园;
(4)、教育部门要求普通教育中心开办的特殊教育班;
(5)、随园就读制,普通班中接纳特殊儿童。

5、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
(一)全面性
(二)个别化
(三)直观性
(四)启发性
(五)趣味性
6、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分化目标
(二)多层次教学
(三)创设生活情景
(四)导入游戏
三、简答
1、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学前特殊教育与学前普通教育逐步融合;
第二,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专业化。

第三,学前特殊教育的对象由明显的残疾儿童逐步包括了不明显的障碍儿童教育。

2、学前特殊教育对家长的意义
第一,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
第二,鼓励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
第三,减少家长花费在教育孩子身上的时间,使其从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物质负担重解放出来。

3、学前特殊教育对儿童的意义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发展;
(2)、学前特殊教育是特殊儿童一生的早期教育,其对学前儿童来说具有引导方向和把握发展关键期的作用;
(3)、学前特殊教育实施的场所为儿童个人提供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
4、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意义
(1)、为未来社会减轻了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2)、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5、学前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机构规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学前特殊儿童入园入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4)、其他问题。

(没有正式而系统的学前特殊教育课程和教材;农村和城镇郊区的障碍儿
童相对较少受到关注和重视;)
6、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
(1)、学前特殊教育与学前普通教育逐步融合;
(2)、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专业化;
(3)、学前特殊教育对象由明显的残疾儿童逐步包含了不明显的障碍儿童教育。

四、论述
1、在学前特殊教育的体系中,学校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请简要叙述学校的管理
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一)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
(二)优化教师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