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制本科教学指导计划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能在电信部门、电子工程企业、商业部门、财税部门、金融部门或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自动化和电子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技术学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8、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9、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时间安排:见表一四、课程结构比例:见表二五、课程设置:见表三表二课程结构比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能在电信部门、电子工程企业、商业部门、财税部门、金融部门或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自动化和电子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能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英语专业(师范)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1)

英语专业(师范)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1)

05级英语专业(师范)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2005年5月11日修改)一、培养目标:面向二十一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高素质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2、掌握英语语言学、英语对象国文化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4、有自编教材式辅导材料、设计练习、科学命题、分析测试结果、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能力;5、有组织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6、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8、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9、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10、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时间安排:见表一四、课程结构比例:见表二五、课程设置:见表三表二课程结构比例。

“英语”专业(师范)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师范)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师范)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2004年10月9日修改)一、培养目标:面向二十一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高素质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2、掌握英语语言学、英语对象国文化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4、有自编教材式辅导材料、设计练习、科学命题、分析测试结果、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能力;5、有组织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6、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8、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9、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10、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时间安排:见表一四、课程结构比例:见表二五、课程设置:见表三表一表二课程结构比例学时学分学时比例课程类型学时数百分比学分数百分比备注公共基础课646 (205)21.93219.8(205)为实践课必修专业课程1380 (36)46.87948.8(36)为实践课课程教育课程2889.8169.9专业课程38213.02113.0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2528.5148.6合计2948 (241)162实践环节16周表三课程 设置课程学时数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类型编 号课 程 名 称总学时理论课实实验践课课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0周9周学分数1500A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436(18)221500A02马克思经济学原理3636221500A03毛泽东思想概论5436(18)221500A0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248(24)331500A05思想道德修养5132(19)221500A06法律基础3636221500A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211500A08形势与政策126(126)(1)(1)(1)(1)(1)(1)(1)(1)20100A05大学语文3636220900A01计算机文化基础6432322+230900A02计算机技术基础9054363+240900A03计算机应用基础7236362+231200A01体育14014022224公共基础必修课小 计851542(309)9+211+26+242320401B03基础英语3883884666220401B04高级英语1441444480401B05语音3232220401B06阅读2122122244120401B07会话68682240401B08听力68682240401B09视听72722240401B10英语写作72722240401B11语法7236(36)2(2)30401B12翻译72722240401B13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3636220401B14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3636220401B15二外144144448专业必修课小 计14161380(36)121414141212791300C01教育学(含班主任原理)3636221300C02心理学54441033外语教学理论363622英语教学方法与技能54361822新课标与教材分析181821英语说课与评课技巧2020210100C01教师口语363622教育必修课1000C01书法1818110600C01现代教育技术363622小 计308280283742216续表三课程 设置课程学时数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类型编 号课 程 名 称总学时理论课实实验践课课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0周9周学分数0401E01*英美概况3636220401E02*美国文化3636220401E03*英国文化3636220401E04*语言与文化1818210401E05*语言学概论3636220401E06*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1818210401E07*英语多媒体4040420401E07*英文报刊选读72722240401E08*词汇学3636220401E10*英诗欣赏1818210401E09英语修辞1818210401E11*比较文学1818210401E12*英美小说1818211000E01*英语教学简笔画18182*911100E01*英语歌曲18182*910401E22*文选38382220401E25*论文写作1818210401E27*高级听力2020210401E28*口译202021*语音学18182*91*文学批评181821*莎士比亚研究1818210401E13网上阅读1818210401E14中学英语教材与教学大纲分析1818210401E15专业师范技能18182*910401E18英语教学技巧与方法1818210401E19英语教学电化技术1818210401E20语义学2020210401E21语用学1818210401E23当代语法流派1818210401E24英语课外活动指导18182*910401E26英语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1818210401E29希腊罗马神话1818210401E30英语文体学1818210401E31商务英语3030320401E32旅游英语3030320401E33跨文化交流181821欧洲文化181821专业选修课高级报刊阅读181821小 计选修12门,其中*课程限选,计不少于382学时21学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252252共7门,计252学时14学分,文理交叉至少2门,计72学时4学分;教育类2门,计72学时4学分14合 计31892948(241)21+225+222+225232016121620401D01教育见习1周1周 1 0401D02教育实习7周7周7 0401D03毕业论文8周8周8 教学实践小 计16周8周8周16续表三课程 设 置学 期类型编号课 程 名 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时学分0401H01基础词汇A —J √0.50401H02基础词汇K —Z √0.50401H03高级词汇A —J √0.50401H04高级词汇K —Z √0.50401H05语音模仿1√0.50401H06语音模仿2√0.50401H07语音模仿3√0.50401H08英文背诵√0.50401H09即席创作√0.50401H10英文书写1√0.50401H11英文书写2√0.5基础技能自学课程小 计11门均为必修课程,确定升留级时视最终成绩(100%)而定。

大学经济学四年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经济学四年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经济学四年教学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高素质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任务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一份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大学经济学专业,提出四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

二、大一教学工作计划大一是学生接触经济学的起点,因此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框架。

主要内容包括:1. 经济学原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供求关系、市场经济等。

2. 数量经济学基础:讲解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如微积分、统计推断等。

3. 高级英语:为学生提供阅读经济学英文文献的能力,培养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大二教学工作计划大二是学生进一步深化经济学知识的阶段,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1. 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2. 经济统计学:教授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3. 经济政策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与实地考察,使学生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大三教学工作计划大三阶段是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要内容包括:1. 产业经济学:介绍各类产业的市场情况、经济原理和政策;2. 金融学:介绍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企业融资等知识;3. 国际贸易与投资: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探讨国际投资的机会和风险。

五、大四教学工作计划大四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或实习的阶段,强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1. 经济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别需求和兴趣,设立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3. 经济学论文或实习:毕业论文或实习经历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专业研究的机会。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四年教学工作计划,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经济学教育,帮助他们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或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大学经济学四年教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大学经济学四年教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大学经济学四年教学工作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____领导,掌握____、____和____的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具有良好的敬业爱岗的团队精神。

2、受到广阔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熏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正确的审美观;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经济应用、经济实务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业务规格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3、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4、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及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英)、国际市场营销(英)、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初级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并开设贸易经济和公司经济____个选修模块课程。

植物保护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植物保护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植物保护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思想道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敬业精神,热爱科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

(二)智力方面1、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三)体育方面1、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的大学生体育达标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

2、掌握体育活动的基本生理知识和运动技能,具有组织一般性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

(四)美育方面1、掌握必要的美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美育和艺术有积极健康的理解和认识。

2、具有较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审美创造能力,能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一般性文艺活动。

(五)劳动教育方面1.对集体劳动有较深刻的认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热爱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2.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不怕吃苦的劳动精神,具有从事社会日常劳动的基本技能。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农业作物科学基本知识、农业植物保护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热爱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2.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基础和基本功。

3.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

4.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掌握有害生物的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6.具备植物检疫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科学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7.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中药学(四年制)教学计划

中药学(四年制)教学计划

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四年制)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㈠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基本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理论;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热爱医药事业,有为振兴我国医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勤于实践,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的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4.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体魄健全,能够胜任正常工作,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㈠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的中医学、中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研究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理药效、临床合理用药、医药贸易及中药新产品开发等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业务培养要求在掌握传统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现代中药提取分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中药材鉴定、炮制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中药制剂制备、检验及药效药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具有中药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好地从事中药鉴定、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理药效、临床合理用药及中药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 掌握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2. 掌握中药材加工炮制和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4. 掌握中药药理、药效及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5. 具备中药制备工艺和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能;6. 熟悉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中药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初步能力;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9. 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科大学四年学习计划5篇

本科大学四年学习计划5篇

本科大学四年学习计划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本科大学四年学习计划5篇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4·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
四年制本科教学指导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和现代教育技
术,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学校数学教师、教育科学
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二)基本规格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原理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的精神。
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乐于奉献,遵纪守法,团结合作,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有良
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熟练掌握与专业课程相关
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
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数
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
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
科研能力。
7.掌握一种外国语,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二、学制
·155·

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安排及对学生修读学分的要求
课程及学分设置为通识课程① 42 学分,通识课程② 6-1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5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16学分,专业方向及拓展课程30学分(其中至少含实验2学分),实践教学环
节39学分。本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68学分。
教师教育课程30学分,其中理论必修16学分,理论选修4学分,教育实践类课程10学
分必修。理论必修16学分可充抵专业方向及拓展课程学分,选修课程4学分,其中2学分可
以充抵通识②学分,另外2学分可以充抵专业方向及拓展课程学分。教育实践类课程10学分
可充抵专业实习学分:包括教育见习3周,计1学分,安排在第六学期;教育实习12周,计
7学分,安排在第七学期;教育研习2周,计2学分,安排在第七学期。

四、教学计划表(一)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与周学时数 总学时数 总 学 分 备 注
一 二 二短 三 四 四短 五 六 六短 七 八





000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000128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3 54 3

000128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3 48 3
000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
00010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
0001006 形势与政策(一) 2 16 1
上课8周

0001007 形势与政策(二) 1
由学院开
设讲座等

0001008 大学英语(一) 4 64 3
0001012 大学英语听力(一) 1 16 1
0001009 大学英语(二) 4 64 3
0001013 大学英语听力(二) 1 16 1
0001010 大学英语(三) 4 72 3
0001014 大学英语听力(三) 1 18 1
0001011 大学英语(四) 4 64 3 选修
0001015 大学英语听力(四) 1 16 1 选修
0001018 计算机基础(理一) 2+3 32+48 2
0001019 计算机基础(理二) 4+3 64+48 4
0001020 大学体育(一) 2 32 1
0001021 大学体育(二) 2 32 1
0001022 大学体育(三) 2 36 1
0001023 大学体育(四) 2 32 1
0001025 大学语文(理) 2 32 2
·156·

000128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 √ √ 74 2
小 计 830+96 42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数 总学时数 学


备注 一 二 二短 三 四 四短 五 六 六短 七 八

16 16 2 18 16 2 18 16 2 18 16
通识课程②
96-192 6-12






1706002 毕业设计(论文)
4周 8周 8
1706001 专业实习
12周 10
1706006 读书报告(实验设计) 2周 2周 2周 3

1706004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2
0006001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 2
1706007 数学建模 4 4
1706008 数学软件与应用 4 4
1706009 数学教学技能 2 2
1706010 网站设计技术 4 4
小 计
39

五、教学计划表(二)

程 类 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周学时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备 注

讲授
课程 实践 实验或

上机






1707001 数学分析(一) 5 5 80 80 1
1707002 数学分析(二) 5 5 80 80 2
1707003 数学分析(三) 5 5 90 90 3
1707004 解析几何 3 3 48 48 1
1707005 高等代数(一) 5 5 80 80 1
1707006 高等代数(二) 5 5 80 80 2
0007001 大学物理A(一) 3 3 54 54 3
0007002 大学物理实验A(一) 0.5 1 18 18 3
0007003 大学物理A(二) 3 3 48 48 4
0007004 大学物理实验A(二) 0.5 1 16 16 4
小 计 35 35 594 560 34





1703014 抽象代数 4 4 64 64 6
1703010 实变函数 4 4 72 72 5
1703009 常微分方程 4 4 64 64 4
·157·

1703013 概率统计 4 4 72 72 5
小 计 16 16 272 272


程 类 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周学时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备 注

讲授
课程 实践 实验或

上机









1704033 初等数学研究 3 3 48 48 6
1704056 竞赛数学 2 2 32 32 6
1704041 数学思维与解题方法 3 3 48 48 6
1704057 数学分析续论 4 4 64 64 6
1704058 高等代数续论 3 3 48 48 6
1704059 图论 3 3 54 54 5
1704060 多媒体技术 3 2+1 54 36 18 5
1704061 C++ 4 3+1 64 48 16 4
1704062 数据结构 3 2+1 48 32 16 4
1704063 复变函数 3 3 48 48 4
1704064 数值分析 3 3 48 48 6
1704040 规划论 3 3 54 54 5
1704008
数学史 2 2 36 36 3
1704065 动力系统初步 3 3 48 48 8
1704066 泛函分析 3 3 48 48 8
1704067 拓扑学 3 3 48 48 6
1704068 计算机图形学 4 3+1 72 54 18 5
1704069 数理逻辑 2 2 32 32 8
1704070 微分几何 3 3 48 48 4
1704017
初等数论 3 3 48 48 3
1704071 数据库 4 3+1 72 54 18 5
1704072 数学分析选讲 3 3 48 48 4
1704078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3 3 54 54 5
1704035 偏微分方程 3 3 48 48 8
小 计 73
·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