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试题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分封制- D. 州郡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郡国制- D. 州县制答案:A3. 唐朝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 A. 郡、县- B. 州、县- C. 府、县- D. 省、县答案:B4. 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中,最高一级行政单位是:- A. 省- B. 府- C. 州- D. 县答案:A5.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设立了“行省”:-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答案:D#### 二、填空题6.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__。
- 答案:布政使司7.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中,仅次于省的是______。
- 答案:道8. 元朝时期,行省下设的行政单位是______。
- 答案:路9.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是地方军事和行政的双重代表,其职责包括______和______。
- 答案:军事指挥;行政管理10. 封建制下,诸侯拥有对封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征税权;司法权;行政权#### 三、简答题11. 简述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
答案: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特点主要表现在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
其中,“路”是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下设府、州、县等。
宋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转运使、提刑按察使等官职,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
12. 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答案: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主要体现在:明朝设立“布政使司”作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则将“道”作为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同时增设了“府”作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此外,明清两代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设置“都指挥使司”等。
####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参考借鉴】中国行政史.docx

中国行政史一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A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2.西周时期,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CA.司寇B.司空C,司徒D.司马3.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A.王国B.侨郡县C.安抚州D.左郡县4.隋唐时,九寺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是()DA.太仆寺B.大理寺C.光禄寺D.鸿胪寺5.唐初依汉朝管理西域都护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BA.路B.都护府C,左部县D,羁糜府州6.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变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机构()DA.三司使B.中书门下C.尚书省D枢密院8.宋朝主持一路军务的机构是()BA.提点刑狱司B.经略安抚司C.提举常平司D.转运使司9.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BA.南面官制B.北面官制C.勃计烈制D.三省制度10.元朝中央总量政务的部门是()BA.枢密院B.宣政院C.通政院D.中书省11.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黄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间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BA.批红B.票拟C.奉召D.制留12.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BA.司礼部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13.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AA.职务回避B.亲族回避C.地区回避D.血缘回避14.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由国名党中政会选任的是()AA.委任官B.特任官C.荐任官D.简任官1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C16.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AA.议会监督制B.司法院制C.分权制衡制D.检察院制17.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CA.平政院B.肃政厅C.大理院D.总检察厅18.根据官员职务性质的任用方式的不同,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分为()CA.特任官和委任官B.简任官和荐任官C.政务官和事务官D.文官和武官19.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BA.国名党中政会B.行政院C.立法院D.考试院20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为适应抗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A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C.国名党中央政治会议D.国民大会、21.国名政府在“行宪国大”后,重新设立五院,其中行驶最高司法权的是()BA.行政院B.司法院C.立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22.苏区省、县、区的最高政权机关是()BA.省、县、区苏维埃B.省、县、区苏维埃代表大会C省、县、区苏维埃的执行委员会D.省、县、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团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CA.行政三联制B.首长负责制C.合议制D.独任制24.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BA.县政府B.区公署C.乡政府D.村政府2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D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26.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大体由以下哪几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ABDA.军事首长B.部落西长议事会C.部落联盟D.人民大会E.四岳会议27.宋朝路一级行政层级实行分权制管理方式,分别设置了互不统属、互相制约的各大监司,它们是()ABCEA.经略安抚司B.转运使司C.提点刑狱司D.承宣布政使司E.提举常平司28.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ABDA.议政王大臣会议B.九卿议C.便殿议政D.阁议E.临时朝议29.1884年和1885年,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晚晴政府在下列哪些地区设立了省()CDA.西藏B.蒙古C.新疆D.台湾E.盛京30.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五院中院的产生不需要总统31.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一种与中央集权制相适应的地方行政体制。
中国行政史-全国-1301

1301-全国-中国行政史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体制的完善时期是()(1分)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战国时期2、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1分)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3、我国历史上建立元朝政权的少数民族是()(1分)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4、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1分)A:行省B:道C:市D:郡5、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称为(1分)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议D:议政会议6、明代在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更为完备和成熟的监察制度,设置了一系列具有监控职能的机构。
当时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1分)A:御史台B:提刑按察司C:都察院D:六科7、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1分)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8、晚清政府为了办理与各国的外交事务在原来的扶夷局的基础上成立的机构是(1分)A:南北通商大臣B:总税务司C:同文馆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曰(1分) A:谕B:令C:示D:状10、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1分)A:群举制B:简任制C:委任制D:荐任制11、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1分)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称为“超责任内阁”的是(1分)A:陆征祥内阁B:段祺瑞内阁C:唐绍仪内阁D:吴佩孚内阁13、唐朝决策文书中,用黄麻纸写成,用于颁布重大行政命令的诏书称为(1分)A:册书B:制书C:敕D:诰14、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决策权力中心是()(1分)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党中政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5、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1分)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16、抗战期间,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清代汉族士人出仕重要官职的途径几乎都是()。
A.通过进士考试B.拥有庶吉士身份C.通过举贡D.通过荐举2.【问答题】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解决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措施。
3.【单选题】鉴于魏晋南北朝州郡长官权重失控的历史教训,唐代初年在州郡之上设置监察区域是()。
A.道B.台C.路D.方镇4.【单选题】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B.百日维新C.预约立法D.预备立宪5.【问答题】简述元朝官员人仕的主要途径。
6.【单选题】唐代设置的九寺中和刑部职掌相关的是()。
A.宗正寺B.太常C.太仆寺D.大理寺7.【问答题】名词解释:幕僚长制8.【单选题】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其中普通司法机关设有的最高审判机关是A.总检察厅B.大理院C.平政院D.肃致厅9.【单选题】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10.【问答题】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
11.【单选题】1938年的国民党临时大会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
A.总统制B.总裁制C.委员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12.【单选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政府B.总统府C.国民大会D.军事委员会13.【单选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A.皇帝的文学侍从B.国子学教授C.皇帝的顾问D.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14.【单选题】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15.【单选题】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B.令C.律D.式16.【问答题】军机处机构组织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17.【单选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
2024年秋季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部分原题含解析

2024年秋季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部分原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民主鉴定B.自我鉴定C.上级鉴定D.群众评议4、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用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______。
A.司隶校尉B.都督军事C.太尉D.神策左右军中尉5、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7、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8、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9、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0、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______。
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11、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4、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15、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6、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A. 郡县B. 州县C. 道府D. 行省答案:B3. 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六部答案:C4.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A. 县B. 州C. 府D. 道答案:A5.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实行郡县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时期,全国划分为三十六____。
答案:郡2.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____。
答案:县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____。
答案:尚书省4.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____。
答案:行省制5.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
答案: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始于秦朝,后被汉朝继承和发展。
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又设县。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 简述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内阁由皇帝亲自选拔的文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参与决策。
内阁成员没有固定的官衔,但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朝政。
内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郡县制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的过程。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州县制的实行,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地方管理更加精细化。
历年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历年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一、单选题1.中国奴隶社会发展史上取代禅让制的是()。
A.王位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C.氏族推举制D.等级君主制6.唐髙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豊了-()。
A.北门学士B.翰林待诏C.翰林学士D.中书舍人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称为()oA•侯国B.左郡县C.属国D.侨州郡县9・辽朝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出身的官吏主要入仕门径为()。
A.举荐B.世选C.科举D.军功10•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0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11 •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行政决策的核心环底即()。
A.批红B.票拟C.题请D.改票12•淸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A.通政司B.例行常朝C.议政王大臣会议D.南书房13. 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o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2.夏商周时期,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称为()。
A•聘B.问C•会D.朝14•淸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的皇帝咨询机构是()。
扎枢密院B.弼徳院C.审计院D.资政院15•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左,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0A.由各省代表选出B.由全体国民选岀C.由全体国务员选岀D.由临时参议院选出3.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髙监察官员是()。
A.丞相B.尚书仆射C.御史中丞D.御史大夫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的选官制度称为()。
A.世卿世禄制B.三公列卿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1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扎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20.抗战前,国民政府统一管理地方人事的是()。
扎监察院B.中央党部C.行政院D.考试院21.根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规泄,县实行自治,县长的产生方式是()0扎由省政府任命B.由县议员选举C.由县民选举D.由省长任命2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2.【单选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A.皇帝的文学侍从B.国子学教授C.皇帝的顾问D.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3.【单选题】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水平D.国家的国体、政体4.【单选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政府B.总统府C.国民大会D.军事委员会5.【问答题】政事堂6.【单选题】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地或任职地的州一级行政机构是()。
A.府B.军C.监D.镇7.【单选题】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的机构是()。
A.直隶制B.属州C.直隶厅D.厅8.【单选题】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所设置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A.军事执行委员会B.军事管制委员会C.临时参议会D.行政公署9.【问答题】名词解释:磨勘制度10.【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A.组织建设上B.决策问题上C.选拔官员上D.法规制定上11.【单选题】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是()。
A.内阁B.翰林院C.军机处D.理藩院12.【单选题】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中,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A.边区行政公署B.边区政府委员会C.边区参议会D.边区人民委员会13.【问答题】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与孙中山设想的五院制有哪些区别14.【单选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
A.陕甘宁边区政府B.华北人民政府C.东北人民政府D.中原人民政府15.【单选题】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问答题】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史试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部落酋长议事会32.停年格制33.弼德院34.《划一令》35.考试院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中国奴隶社会以血缘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的表现。
37.简述汉代“三公宰相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38.简述清朝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39.“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实施了哪些主要改革措施?40.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主要发展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述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42.试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内外服制32.三公宰相制33.磨勘制度34.百日维新35.超责任内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8.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
39.简述宋代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40.简述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
42.试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三公宰相制32.六部33.改土归流34.省府合署办公制度35.行政三联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37.简述元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建树及其弊端。
38.简述晚清“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39.简述北洋政府文官保障的具体内容。
40.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基本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
42.试析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边区行政公署32.三公宰相制33.“因俗而治”34.《临时约法》35.国民大会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苏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主要采取哪些形式?37.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能采取的改进措施。
38.简述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39.简述明六部构成及其主要职权。
40.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点。
42.试析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家臣制32.六部33.封驳制度34.盛京改制35.行政公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军事民主制时期进行社会管理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37.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
38.简述清朝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39.简述广州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
40.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点。
42.具体分析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措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理藩院32.行政三联制33.世卿世禄制34.磨勘制度35.察举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7.简述春秋赋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影响。
38.简述晚清“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9.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0.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析战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困难。
42.试析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31.侨置郡县32.票拟和批红33.五院制34.陕甘宁边区政府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5.战国时期郡县制趋于完善的表现。
36.简述隋唐行政监察制度的成就。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38.抗日民主政权行政执行有何经验?五、论述题(第39小题12分,第40小题13分,共25分) 39.试分析中国古代行政体制发展中的稳定因素。
40.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郡县制32.二府三司制33.军政分府34.军事管制委员会35.国防最高委员会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商代职官的基本类型。
37.简述东晋设置侨州郡县的作用与弊端。
38.元代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40.抗日民主政权群众民主监督有哪些主要形式?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隋唐行政监察制度的成就。
42.试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宗主督护制32.二府三司制33.北洋政府的甄别制度34.幕僚长制35.各界代表会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
37.简述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
38.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9.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
40.简述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
42.试述苏区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察举制32.三司使33.理藩院34.军政分府35.行政三联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西周分封制度与宗法、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37.简述宋代决策会议的具体形式。
38.简述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特点。
39.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40.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在行政执行方面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从制度的角度论述明代内阁制与以往宰相制的区别。
42.试论北洋军阀政府时期造成行政执行混乱的主要原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中央设计局32.弼德院33.考满34.猛安、谋克制35.二府三司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38.简述“百日维新”期间的行政执行遇到的主要阻力。
39.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在行政执行方面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
40.简述中书门下政事堂与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秦汉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灵活方式。
42.具体分析“行宪国大”前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的异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国鄙制32.提点刑狱司33.议政王大臣会议34.咨议局3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隋唐时,尚书六部与九寺五监的关系。
37.辽代行政决策中存在氏族制度残余的表现有哪些?38.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39.简述明代乡村的自治管理形式。
40.抗战期间行政监督的新形式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
42.试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世卿世禄制32.六部33.保甲制34.超责任内阁35.区公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37.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8.简述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39.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
4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
42.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北面官制32.世选33.巡狩3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5.行政三联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37.元代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38.简述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
39.简析明代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
40.抗日民主政权中群众民主监督的形式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评析唐代差遣任职法。
42.试分析“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发生的变化。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三公宰相制32.行伍33.承宣布政使司34.盛京改制35.行宪国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奴隶制时期行政管理的特色有哪些?37.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
38.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
39.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有哪些?40.“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的程序特点。
42.试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而采取的改进措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九品中正制32.考满33.省军政府34.流外补职35.行政公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隋唐时行政监督的新进展表现在哪些方面?37.北宋时期坚持宰相权力制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38.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造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有哪些?3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0.春秋时期,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明代地方监察制度。
42.试述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