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的诊断

合集下载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水泵设备,它能够将液体从低压区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送往高压区域。

然而,在使用离心泵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和管理离心泵设备。

一、泵启动困难离心泵启动困难是指在启动过程中,泵无法正常运转或启动时间过长。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电源故障、电机损坏、泵内部堵塞等。

处理方法如下:1.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确保电压稳定,电线连接良好。

2. 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3. 清洗泵内部,清除任何可能导致堵塞的杂质。

二、泵运行噪音大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但若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轴承损坏、叶轮与泵壳摩擦、进口管道不稳等。

解决方法如下:1. 检查轴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检查叶轮与泵壳之间是否摩擦,如有摩擦应进行调整或更换叶轮。

3. 检查进口管道是否安装牢固,如松动应进行固定。

三、泵漏水泵漏水是指泵体或密封部位出现渗漏现象,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密封面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1. 检查泵体密封件是否老化,如老化应及时更换。

2. 检查泵体密封面是否损坏,如损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密封面。

四、泵出水压力不稳定离心泵出水压力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进口管道堵塞、出口阀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如下:1. 检查进口管道是否堵塞,如有堵塞应进行清理。

2. 检查出口阀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应进行修复或更换阀门。

五、泵运行效率下降离心泵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效率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泵内部磨损、叶轮堵塞等原因导致的。

处理方法如下:1. 定期对泵进行检查,如发现叶轮堵塞应进行清理。

2. 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泵部件,以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包括泵启动困难、泵运行噪音大、泵漏水、泵出水压力不稳定和泵运行效率下降等。

对于这些故障,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检查电源和电机、清洗泵内部、更换损坏部件等,以保证离心泵的正常运行。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离心式浆泵常见故障 及排除方法
故障症状 发生原因 解决办法 1、降低吸引扬程。 2、检查吸引管路和泵内 填料等是否漏气。 3、更换或清理底阀。 4、检查泵的转数和专项 是否正确并更正。 5、更换磨损叶轮或密封 环。 6、稀释浆料浓度。 无浆料输出或输出流量不 1、吸引扬程过高,泵或 足;或输出压力不足 吸引管未充满液体。 2、空气漏入泵内或吸引 管路内。 3、底阀(或吸入管)太 小或部分被堵塞。 4、泵的转数太低或反转。 5、叶轮或密封环磨损。 6、浆料中含的空气过多 或浆料浓度过高。
泵的常见故障及 排除方法(继)
c、泵出水量不均(湍气) 1、泵内存空气,可检查吸水管、填料函是否漏气。 d、泵起动后突然停止出水 1、吸水管接头突然松脱漏空气,或因吸水管中有空气囊。 2、向泵内灌水时太急,空气没有排尽。 e、电机负荷过大 1、 泵的装配和安装不合适(如填料太紧,泵和电机轴向中心线不重合,叶轮与 壳体间的磨擦等)。 2、泵的给水高度过大,或流量大。 3、泵的转速太高。 f、其他 1、泵工作时振动、可能是泵与电机轴中心线补重合;主轴弯曲;紧固螺栓松动; 叶轮偏心。 2、轴承发热。可能是缺油或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3、不正常声音。可能是进入空气,或因振动、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等。
泵的常见故障 及排除方法
离心泵 a、开机后泵不出水 1、泵内空气未排出。可由泵盖上注液孔缓缓注入液体(以利将空气 挤出)。 2、吸水管接头、法兰处漏气,可安正拧紧。 3、泵转速低,查看电机转速,查看电压是否太低。 4、泵的吸入高度太大,超过泵的吸程,或吸水管口未浸入水池中。 5、电机反转。 6、泵的叶轮活动,未能工作。 7、吸水网被堵,吸不上水。 b、开机后泵出水量不足 1、叶轮被堵,应拆开泵清理。 2、空气进入泵体,可打开放气门放气。 3、泵的转速低。 4、泵内叶轮与密封环间隙太大,或叶轮磨损、松动,填料函密封不好。 5、出水阀门开启不够。 6、设计有问题。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1.泵的启动失败:这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电机损坏、轴承问题或泵体堵塞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源连接、更换损坏的电机、更换磨损的轴承或清理泵体堵塞。

2.泵的流量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泵叶轮磨损、进口管道堵塞或流体黏稠度增加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磨损的泵叶轮、清理进口管道或更换黏稠度较低的流体。

3.泵的振动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泵和电机的不平衡、轴承损坏或轴承座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平衡泵和电机、更换磨损的轴承或修复轴承座。

4.泵的噪音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泵与基座接触不良、轴承受损或泵体产生共振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泵与基座之间的接触、更换受损的轴承或加阻尼材料以减少共振。

5.泵的温升过高:这可能是由于泵的转速过高、泵轴承损坏或流体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降低泵的转速、更换损坏的泵轴承或降低流体温度。

离心泵的检修方法:1.检查泵的外观: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纹、变形或腐蚀迹象。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清洗泵体和叶轮:使用适当的溶剂清洗泵体和叶轮,以去除污垢和沉积物。

3.检查轴承和轴承座: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或松动,轴承座是否有裂纹或变形。

如有需要,应更换磨损的轴承或修复轴承座。

4.检查密封件:检查密封件是否磨损或老化,如有需要,应更换密封件。

5.检查电机: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

如有需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电机。

6.调整泵的配气:根据工作条件,调整泵的进出口阀门的开闭程度,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

7.进行试运转:在进行检修后,应进行试运转,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和密封性能。

以上就是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方法。

正确的检修和维护可以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在进行检修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请专业人士进行维修。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离心泵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对离心泵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泵运行时噪音大:可能原因:(1)进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或是有异物阻塞;(2)泵的轴承磨损;(3)叶轮与泵壳的间隙过大;(4)泵运行不平稳。

处理方法:(1)检查进口阀门是否打开,清除阻塞物;(2)更换轴承;(3)重新调整叶轮与泵壳的间隙;(4)检查泵的安装是否平稳,进行调整。

2.泵流量不足:可能原因:(1)进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或是有异物阻塞;(2)泵的排水管道有堵塞;(3)泵的叶轮磨损严重;(4)泵的设定流量过小。

处理方法:(1)检查进口阀门是否打开,清除阻塞物;(2)清除排水管道的堵塞;(3)更换叶轮;(4)调整泵的设定流量。

3.泵出口压力过高:可能原因:(1)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2)排水管道有堵塞;(3)泵的叶轮磨损严重;(4)泵的设定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1)检查出口阀门是否打开;(2)清除排水管道的堵塞;(3)更换叶轮;(4)调整泵的设定压力。

4.泵温度上升:可能原因:(1)泵运行时间过长;(2)泵的轴承润滑不足;(3)进口阀门未完全打开。

处理方法:(1)对泵进行冷却或是增加散热器;(2)检查泵的轴承润滑情况,进行添加;(3)调整进口阀门的开启程度。

5.泵振动过大:可能原因:(1)泵与基座之间的联接不稳定;(2)泵的轴承损坏;(3)泵的输送介质含有杂质。

处理方法:(1)检查泵与基座的联接情况,进行调整;(2)更换轴承;(3)净化输送介质。

以上仅仅是离心泵常见故障的一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还有一些其他故障,如电机异常、电源问题等。

在处理故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可将故障降至最低程度。

同时,对于离心泵的日常维护也十分重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1泵泄漏严重2、泵输不出液体或出力不足3、泵发生振动或燥声4、泵或轴承过热离心泵的检修离心泵的主要易损件有:泵轴、叶轮、轴承、密封装置等。

对拆卸开的易损零部件,首先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

1.泵轴的检修泵轴上装有各级叶轮和轴承,这些部位在使用中容易磨损,检修时应检查其圆度和配合公差,并根据其磨损量进行修复或更换。

泵轴在使用中,也容易发后弯曲变形,泵轴的最大弯曲值不得超过0. 04mm否则应进行校正。

泵轴校正的常用方法有捻打法、机械校正法、内应力松弛法、局部加热法等。

2.轴颈的检修轴颈是轴与轴承摩擦的部位,如果轴不光滑,运行中轴承会发热;如果轴颈圆度不精确,运行中泵的振动将加剧。

因此,轴颈的检修是离心泵检修的重要内容。

当轴颈只有轻微的腐蚀痕迹或麻点,椭圆度、锥度也较小时,可用砂布加油包住轴颈,再用毛毡包住砂布,然后用麻绳在毛毡上绕几道,由两个人拉绳子来回转动研磨,研磨过程中逐次更换砂布细度,直到轴颈光滑为止。

在轴颈有一定的磨损量,但不超过mm时,可用镀铬法修复。

镀铬厚度一般为〜,镀好后进行磨削与公差配合。

当轴颈有较深的沟槽,或椭圆度和锥度均大于时,可以在车床上找正后车削加工,车削量一般为〜mm车削后在车床上用细砂布加油打磨。

轴颈如磨损量较大,可将轮孔镗大,压装衬套,用骑缝螺钉固定,再加工新键槽。

3.叶轮的检修如果叶轮入口处磨损沟痕或偏磨现象不严重,可用砂布打磨,在厚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车光;如属叶轮磨损引起的叶轮与轴颈间隙过大,可在叶轮轴孔内局部点焊后再车削,或镀铬后再磨光;当叶轮腐蚀不很严重时,可进行补焊修理,对于输送温度低于80 C的输水泵,也可用环氧树脂粘结剂进行修补。

当叶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更换:(1)叶轮表面出现裂纹。

⑵叶轮表面出现较多的孔隙。

⑶叶轮盖板及叶片变薄,影响了机械强度。

⑷叶轮口环处偏磨严重,无修复价值。

4.轴承的检修滚动轴承多由于使用过久,安装维护不良等造成磨损过度,沙架损坏,座圈裂损等缺陷而影响使用。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1 •泵泄漏严重2、泵输不出液体或出力不足3、泵发生振动或燥声4、泵或轴承过热离心泵的检修离心泵的主要易损件有:泵轴、叶轮、轴承、密封装置等。

对拆卸开的易损零部件,首先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

1. 泵轴的检修泵轴上装有各级叶轮和轴承,这些部位在使用中容易磨损,检修时应检查其圆度和配合公 差,并根据其磨损量进行修复或更换。

泵轴在使用中,也容易发后弯曲变形,泵轴的最大弯曲 值不得超过 0. 04mm ,否则应进行校正。

泵轴校正的常用方法有捻打法、机械校正法、内应 力松弛法、局部加热法等。

2 .轴颈的检修轴颈是轴与轴承摩擦的部位,如果轴不光滑,运行中轴承会发热;如果轴颈圆度不精确,运 行中泵的振动将加剧。

因此,轴颈的检修是离心泵检修的重要内容。

当轴颈只有轻微的腐蚀痕迹或麻点,椭圆度、锥度也较小时,可用砂布加油包住轴颈,再用 毛毡包住砂布,然后用麻绳在毛毡上绕几道,由两个人拉绳子来回转动研磨,研磨过程中逐次 更换砂布细度,直到轴颈光滑为止。

在轴颈有一定的磨损量,但不超过 0.2 mm 时,可用镀铬法修复。

镀铬厚度一般为 0.10.2mm ,镀好后进行磨削与公差配合。

当轴颈有较深的沟槽,或椭圆度和锥度均大于 0.03mm 时,可以在车床上找正后车削加工,车削量一般为0.2〜0.3 mm ,车削后在车床上用细砂布加油打磨。

轴颈如磨损量较大,可将轮孔镗大,压装衬套,用骑缝螺钉固定,再加工新键槽。

3 .叶轮的检修如果叶轮入口处磨损沟痕或偏磨现象不严重,可用砂布打磨,在厚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车 光;如属叶轮磨损引起的叶轮与轴颈间隙过大,可在叶轮轴孔内局部点焊后再车削,或镀铬后 再磨光;当叶轮腐蚀不很严重时,可进行补焊修理,对于输送温度低于80 C 的输水泵,也可用环氧树脂粘结剂进行修补。

当叶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更换: (1) 叶轮表面出现裂纹。

(2) 叶轮表面出现较多的孔隙。

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评定

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评定

一、热网离心泵状态监测
1、监测原理
1、监测原理
状态监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心泵的主要运行参数,如转 速、振动、温度、流量等,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离心泵的运行状态。 其中,振动监测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监测方法。
2、监测系统设计
2、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振动监测的原理,设计热网离心泵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 采集器、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报警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数据采集器负责采集离 心泵的振动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通过 报警和控制系统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控制。
一、离心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
一、离心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
离心泵振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原因:如轴承磨损、转 子不平衡、联轴器松动等。
2、流体动力学原因:如流体流 动不均匀、汽蚀等。
3、电气原因:如电机不平衡、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等。
3、电气原因:如电机不平衡、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等。
一、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
3、测参数通过测量离心泵的主要运行参数,如压力、流量、电功率等,可以 对离心泵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将测量值与泵的正常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可以判 断出泵是否出现故障。同时,通过测量泵的振动、位移等参数,也可以辅助诊断 离心泵的故障。
二、离心泵的故障评定
二、离心泵的故障评定
根据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将离心泵的故障分为以下几类: 1、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离心泵最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轴承损坏、密封件磨 损、转子不平衡等。这些故障通常会导致泵的性能下降、噪音增大,严重时甚至 会导致泵无法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该离心泵的噪音和振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一案例 也说明了离心泵的故障诊断和评定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合适解决方法的有效性。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1. 简介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泵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农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不当使用或其他原因,离心泵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 故障一:泵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2.1 故障原因•电源故障: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连接,是否有电压输出。

•电机故障: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发热。

•泵体堵塞:检查泵体内是否有异物阻塞,清理泵体。

•泵轴弯曲或轴承损坏:检查泵轴是否弯曲,轴承是否磨损,需要更换。

2.2 处理方法•检查电源线路,确保供电正常。

•检查电机,如有故障需更换或修理。

•清理泵体内的堵塞物,恢复正常流通。

•如发现泵轴弯曲或轴承损坏,需要更换。

3. 故障二:泵出水量减少3.1 故障原因•进水管道堵塞:检查进水管道是否有异物堵塞,清理管道。

•叶轮磨损:检查叶轮是否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泵体内部堵塞:检查泵体内是否有异物堵塞,清理泵体。

3.2 处理方法•清理进水管道中的异物,确保畅通。

•如发现叶轮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清理泵体内的堵塞物,恢复正常流通。

4. 故障三:泵噪音过大4.1 故障原因•泵体松动:检查泵体是否松动,需要重新固定。

•叶轮与泵体摩擦:检查叶轮与泵体之间是否有摩擦,调整叶轮位置。

•泵轴弯曲:检查泵轴是否弯曲,需要更换。

4.2 处理方法•重新固定泵体,确保稳定运行。

•调整叶轮位置,避免与泵体摩擦。

•如发现泵轴弯曲,需要更换。

5. 故障四:泵漏水5.1 故障原因•泵体密封件老化或损坏:检查泵体密封件是否需要更换。

•泵体连接处松动:检查泵体连接处是否松动,需要重新固定。

5.2 处理方法•更换泵体密封件,确保密封性能。

•重新固定泵体连接处,确保不漏水。

6. 故障五:泵振动过大6.1 故障原因•泵体安装不平稳:检查泵体安装是否平稳,需要重新调整。

•叶轮与泵体不平衡:检查叶轮与泵体是否平衡,需要重新调整。

6.2 处理方法•重新调整泵体安装,确保平稳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泵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的诊断
摘要: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于离心泵类的日常故障判断及维修,可大大提高维修与诊断的效率,本文从振动对离心泵产生的故障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离心泵;诊断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centrifugal pump class daily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intenance and diagnosis, in the paper, the vibration fault of the produce of centrifugal pump was discussed.
Keywords: centrifugal pump; diagnosis
由于旋转机械的结构及零部件设计加工、安装调试、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原因和运行操作方面的问题,使得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

转动设备的振动是我们常遇见的故障,引起机器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转子不对中、不平衡等主要原因外,还有轴弯曲、偏心转子、部件松动等所致。

1.转子不平衡故障
转子不平衡是由于转子部件质量偏心或转子部件出现缺损造成的故障,它是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故障。

通常设备的一个转子是一根轴和多个轮盘组成的,每个轮盘都可能存在质量偏心,两个以上的轮盘可能将多质点的质量偏心合成一个或多个矢量,造成转子的力不平衡型平衡类问题、或造成偶不平衡型平衡类问题,以及力与偶复合型不平衡问题。

2.转子弯曲故障
转子弯曲故障多发生在设备较长时间停用后重新开机情况下,这大多是设备停用后产生了转子弯曲的故障。

转子有永久性弯曲和暂时性弯曲两种情况。

永久性弯曲是指转子轴呈弓形,造成永久弯曲的原因有设计制造缺陷、长期停放方法不当、热态停机时未及时盘车或凉水急冷所致。

临时性弯曲指可恢复的弯曲,造成临时性弯曲的原因有预负荷过大、开机运行时暖机不充分、升速过快等致使转子热变形不均匀。

转子弯曲的振动特征类似动不平衡,时域波形为近似的等幅正弦波;振动以基频为主,如果弯曲靠近联轴节,也可产生二倍频率振动。

类似于不对中,通常振幅稳定。

轴向和径向均有很大的响应。

3.转子不对中故障
转动机器的转子之间通常用联轴器连接构成轴系,传递运动和转矩。

由于机器的安装误差、工作状态下热膨胀、承载后的变形以及机器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会造成机器工作时各转子轴线之间产生不对中。

据统计分析30一50%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对中,严重的不对中会造成设备部件的过早损坏,同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不对中既可产生径向振动,又会产生轴向振动;既会造成临近联轴节处支承的振动,也会造成远离联轴节的自由端的振动。

不对中易产生二倍频率振动,严重的不对中有时会产生类似松动的高谐波振动。

转子不对中振动特征谱的特点:径向振幅中的二倍频振幅大;转子轴向振幅超标;联轴节两侧的轴颈振动较大;转子径向振动、轴向振动随负荷增大而增加。

4.轴承不对中故障
轴承不对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轴承坐标高和左右位置的偏差。

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轴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刚度和阻尼,不对中的存在加大了这种差别。

不对中过大时,会使轴承工作条件改变,在转子上产生附加的力和力矩,使转子失稳或产生碰磨。

轴承不对中会产生基频、二倍频,振动以轴向为主;通过找对中无法消除振动,只有卸下轴承重新安装。

5.转子与定子摩擦故障
转子与定子摩擦又分为轻微摩擦和严重摩擦。

轻微摩擦如:联轴器罩摩轴;严重摩擦如:电动机转子与定子接触。

转子在转动过程中与定子的摩擦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故障。

在摩擦过程中,转子刚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可能造成系统共振。

碰磨时振幅突然增大;频谱成分较丰富,谱线密集,呈齿形分布,以一倍频及其高次谐波为主,时域波形有削顶现象;严重时出现大量的亚谐波,并伴随有噪音。

而且摩擦会造成功耗上升和效率下降,同时局部会有温升,因此工艺参数对转子与定子摩擦的故障诊断非常重要。

6.滚动轴承的故障
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损坏,如装配不当、润滑不量、水分和异物侵入、腐蚀和过载等都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

即使在安装、润滑和使用维护都正常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运转,轴承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损而不能正常工作。

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形式: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锈蚀、断裂、胶合、保持架损坏等。

7.转子支承部件松动的故障
转子支承部件连接松动是指系统结合面存在间隙或连接刚度不足,造成机械
阻尼偏低、机组运行振动过大的一种故障。

支承系统结合面间隙过大,紧力不足,在外力或温升作用下产生间隙,固定螺栓强度不足导致断裂或缺乏防松措施造成部件松动,基础施工质量欠佳等都是造成松动的常见原因。

机械松动本身不是纯粹的故障,但它可放大故障,改变机械设备的动态特征,使机械设备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弹性系数发生改变,极小的不平衡或者不对中都会导致支承系统产生很大的振动,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机械松动有三种:结构框架或底座松动、轴承座松动、轴承等部件配合松动。

结构框架或底座松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故障:支脚、底板、水泥底座松动,强度不够;框架或底板变形;紧固螺丝松动等。

结构、轴承座晃动或开裂引起的松动结构、轴承座晃动或开裂引起的松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故障:结构或轴承座开裂、支承件长度不同引起的晃动;部件间隙出现少量偏差时(尚无碰撞);紧固螺丝松动等。

8.轴承在轴承座内松动或部件配合松动
轴承在轴承座内松动或部件配合松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故障:轴承在轴承座内松动;轴承内圈间隙大轴承保持架在轴承盖内松动;轴承松动或与轴有相对转动等。

9.齿式联轴器卡死的故障
一般情况下,齿式联轴器允许轴系存在一定的不对中,但对中量超过联轴器许用位移或联轴器内零件润滑不当,联轴器便会处于卡死状态,使转轴之间变为刚性连接引起振动。

由于这种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振动的幅值和相位不会总是重复的,当发现轴向振动幅值相位数据明显变化时,应考虑联轴器卡死的故障问题。

10.转轴横向裂纹的故障
转轴裂纹故障概率比其它故障少得多,但因能造成轴裂纹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种因素造成的应力集中、复杂的受力状态、恶劣的工作条件及环境等等,而且裂纹对振动的响应不够敏感,有可能发生断轴事故,因此危害是很大的。

横向轴裂纹的振动带有非线性性质,出现2倍、3倍等高倍分量,随着裂纹扩展,刚度进一步下降,1倍、2倍等频率幅值随之增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对转动泵中经常出现的故障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故障类型所对应的谱图特征,才能为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判断解决设备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机器故障状态反映出的信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准确确定故
障原因,做出符合实际的诊断结论,达到诊断快速、维修及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焦鹏,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10
[2].吕晓龙.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5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