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开题报告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疼痛是临床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疼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十分有效的控制,探讨护理在疼痛诊疗中的作用与地位。
病人术后疼痛多是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刀口疼痛逐渐加深,尤其以手术当天和夜间最为强烈。
护理术后疼痛病人,必须掌握术后疼痛的原因,才能减轻疼痛。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女性高于男性,其他伤害高于工伤,农村高于城市,夜间高于白天,由此可见,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原因、个性、情感以及社会因素和文化背景等都会对疼痛产生感觉影响。
所有的人都害怕疼痛,所有人都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忍受疼痛,所有人都经历过疼痛并被它所困扰。
经常感到疼痛不适的人当中,有30%至50%是由于承受过大精神压力所导致。
尤其夜间疼痛常常难以控制,术后疼痛治疗除了镇痛泵,肌注药物等方法外,也应注意其他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二)研究意义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减小疼痛十分重要,不仅关系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而且还影响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甚至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知名度。
因此,在外科手术后进行良好的疼痛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叶惠连; 杨学贤.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潘睿.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3]吴家玲.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4]徐婷婷; 戈婵; 潘雅俊.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5]周淑筠.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6]陈穗珍; 邹其姝.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7]黄小玲.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8]庄川珍; 俞桃英.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2009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一)研究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护理

疼痛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 受损伤部位致痛物质 作用于 痛觉感觉器 痛觉冲动 沿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 丘脑 大脑皮质 疼痛
做好患者术前术后教育,教育包括疼痛、止痛药的 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及 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情绪,并及时报告疼痛, 以便及时止痛
疼痛药的护理—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对药对疼痛原因清楚、性质明确的患者 如 手术切口疼痛,应采取预防用药和定时用药,而 不是等患者疼痛的难以忍受时用药
预防性用药所需剂量比疼痛剧烈时必须用药剂量小 的多,且镇痛效果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疼痛药的护理—镇痛泵的应用
术中可直接为患者使用镇痛泵,手术镇痛可使用静 脉镇痛泵和硬膜外镇痛泵
静脉镇痛泵要注意保持三通接头的流畅,而硬膜 外镇痛泵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物理镇痛的护理
物理镇痛在对患者侧肢体血运不存在负面影响的情 况可对患者采取热敷、冷敷、按摩及体位支持等 措施 冷敷存在一定的局麻效果,可使患者的炎性水肿情 况得到缓解;热敷可使患者肌肉痉挛得到缓解, 并改善了局部血运;按摩能够舒筋活血,改善血 运,提高患者舒适度;骨科患者术后因活动受限, 护理工作者可协助其进行翻身,在住院期间保持 舒适的体位,可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
“无痛”希望如何实现?
疼痛的定义
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 感体验。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当如何护理?

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当如何护理?外科手术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患者护理以减少并发症风险、进患者康复为目的,提高治愈率,在外科手术后,要正确的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结合患者可能发生的疼痛情况,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时期。
一、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原因之所以患者会产生术后疼痛的感受,可受到个体因素、心理因素、管道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自身的身体机能较差,对于疼痛较为敏感,耐受力各有不同,通常情况下,女性的耐受力低于男性,老年人的耐受力高于年轻人,有过手术史的患者和初次手术的患者相比有更强的耐受力。
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干扰,患者的疼痛感受可出现加重,例如对手术存在顾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和情绪时,会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阈值,很容易感受到术后疼痛并持续较长的疼痛时间。
有些患者需要使用辅助医疗器械,例如气管插管、鼻胃管等,这会刺激患者的咽部,形成疼痛不适的感受,患者所接受的手术类型、创伤程度、创口大小均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术后疼痛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二、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当如何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将患者的主观因素上引起的疼痛消除和改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客观因素下,患者的耐受力可发生变化,因此在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要结合患者的疼痛情况,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保证室内环境的整洁,做好每日的通风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
应通过预防性用药、定时给药的方式,分辨患者的疼痛性质,并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根据患者发生疼痛的原因,结合患者的主观因素和客观上的因素,及时准确的帮助患者解决疼痛,消除睡眠障碍,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促进患者更好的早日康复,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一)早期疼痛护理外科手术的术后疼痛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早期疼痛和后期疼痛,在早期疼痛中又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早期疼痛是指患麻醉清醒后的24小时,第二期是指术后的两天到三天,第三期则是术后的三天到四天。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ppt课件

护理
• 1、 • 2、 • 3、 • 4、 • 5、
疼痛教育 改变对疼痛的观念 更新对麻醉止痛药的认识 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做好术前、术后的病人教育
28
疼痛教育
• 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质量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措施。护士应不断地更新知识,掌 握疼痛管理的有关知识、技能。
29
改变对疼痛的观念
25
疼痛评估方法不正确
•
在临床实践中,一般采用0—10级法进行评估。在评估时把疼痛评分看
作评估病人疼痛的惟一标准,而忽略了从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的综
合评估。疼痛评估分级不仅要求病人报告休息时的分级,也要报告在活动、
咳嗽、深呼吸时的分级,在应用时护士只简单地问病人的疼痛分级,而忽略
了什么时候的疼痛分级,有时护理记录上病人的疼痛评估为3分,而病人却
10
消化系统
• 疼痛可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 道症状。慢性疼痛常引起消化功能 障碍,食欲不振。
11
泌尿系统
• 疼痛本身可引起膀胱或尿道 排尿无力,同时由于反射性肾 血管收缩,垂体抗利尿激素分 泌增加,导致尿量减少。较长 时间排尿不畅可引起尿路感染。
12
骨骼、肌系统
• 疼痛可诱发肌痉挛而进一步加重疼 痛。同时,由于疼痛时交感神经活性 增加,可进一步增加末梢伤害感受器 的敏感性,形成痛觉过敏或异常疼痛。
抱怨”的陈旧观念,并真正地落实在实践中。疼
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病人的权利。病人应报
告疼痛,医务人员应向病人询问、评估、治疗疼
痛。
30
更新对麻醉止痛药的认识
•
害怕成瘾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
种障碍,要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成瘾性、依赖性、
普外科手术后39例患者疼痛观察和护理

冠 心 病 支 架 置 入 术 后 应 进 行 舒 适 护理
来 霞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8
【 文献标 识码】 B
倪 元 芳
( 曲阜市人 民医院 山 东 曲阜
舒适护理是近年来备 受关注 的一种 护理方 式 , 它 强调通 过护 理使患 者在心理 、 生理 以及社会方面均达到愉快 的状态 [ 1 ] 。而行冠 状动脉 内植 入支架 的患者术后 由于被各种仪器与 导线围绕 , 身体 活动障碍 , 常有较 大 的精神压力 , 负 面情绪往 往会影 响治疗 与护 理 的效 果。实施 舒适 护理对 于患者而言具有提高护理 质量 、 促进患 者康 复 的重 要作用 。本文 对我 院 2 0 1 2年 5月至 2 0 1 3年 6月收治的 6 O例患者分别进 行舒 适护理及 常规护 理, 比较 2组 患者护理前后 心理、 生理 以及环境方 面的舒适度 的差异 . 现报 道如下 。
可 比性 。 2 方 法
统计学方法用 S P S S 1 4 . 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 计 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 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规护理 方式 , 研 究组 采用舒 适护 理方式 。将舒适 护理措施贯穿于术前 , 术 中及术后 的每个护理环节 中。
3 舒 适 护 理 方 法
3 . 1术前护理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创伤小 , 恢复 快 , 但社会认知 不足 , 很多患者术前有焦虑 , 恐惧和紧张 [ 2 ] 。医务人员态度 和蔼 , 仪表端 庄, 耐心倾听患者倾诉 , 主动了解 患者 的想法 , 针对不 同文化 层次 的患者 进行个体化 的讲解 , 言语通 俗易懂 , 用 词精准 , 使患者 了解 心脏介 入手术 有操作简便 、 不需开胸 、 创 伤性 小、 恢复 快、 效果 好 的特点 , 也可让 同类 手 术成功 的患者讲述 自身 感受 , 减 轻术前 焦虑 。同时术 前做 好床上 排便 的
浅析术后疼痛的优质护理

浅析术后疼痛的优质护理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调研期间,神经内科提出在三测单上面体现对患者疼痛的记录,用数字描点反映疼痛程度,把描点连接起来后反映患者疼痛变化情况。
术后疼痛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疼痛,在这里借月度论文的机会把术后疼痛的一些概念和护理方式做一个科普。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几乎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术后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至48h,属于急性疼痛。
目前疼痛已成为继T、P、R、Bp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被日益受到重视。
而护士在疼痛护理中所具有的独特和关键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1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个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有人对疼痛定义为:影响人的各个层次的高度个体化的经历,可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
2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可引起机体各个系统发生相应改变,术后疼痛引起的内脏反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最为明显。
主要原因是由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苯酚胺升高。
具体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心跳骤停、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出汗等。
同时伴有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亦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进而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伤口愈合。
腹部手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和翻身,更易形成肺不张、血栓、麻痹性肠梗阻、褥疮等并发症。
另外,疼痛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从而影响术后康复。
3 术后疼痛的评估术后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要对其做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评估由专门受过训练并熟悉各项评估技术的人员承担。
对疼痛缺乏有效的评估,就不能有效的治疗疼痛。
缓解术后不适护理措施有哪些

缓解术后不适护理措施有哪些
术后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缓解术后不适。
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术后护理措施,可用于缓解术后不适:
1.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镇痛药物,并咨询护士
或医生以获取更多关于如何缓解疼痛的建议。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并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导
更换伤口敷料。
如果有任何异常,如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请立
即咨询医生。
3. 饮食管理: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4. 活动与休息: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适量进行身体活动,
避免过度用力。
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帮助身体恢复。
5. 避免感染:定期洗手,并遵循医生或护士给出的特定指导,以预防感染。
如果出现发热、明显红肿或其他感染症状,请立即就医。
6. 注意药物使用: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所有处方药物,并避免使用可能会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的非处方药物或补充剂。
7. 心理支持:手术及术后恢复期可能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
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医生、护士或专业心理医生进行交流,以获得心理支持。
上述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术后护理措施会因手术类型和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请在手术前咨询医生,了解适用于您的具体术后护理措施。
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例 , 切 除术 者 1 例 , 胆囊 1 肠梗 阻手 术者 2 6例 , 结肠 癌 手 术 者
l 4例 ,直肠 癌 手 术 者 7例 。参 照 国际主诉 疼 痛 分 级 法 WR S 和 视 觉 模 拟 V S评 分 法 . 者 术后 Ⅱ级疼 痛 2 A 患 4例 , 级疼 Ⅲ
放 优 美轻 松 的音 乐 、 故 事等 方 法来 分 散注 意 力 , 而 增 强 讲 从
痛3 2例 , Ⅳ级 疼痛 1 9例 , 级疼 痛 9例 。 v 将所 有 患 者 随机 分
・
临床 护理 ・
3讨 论
21 0 2年 4月第 5 0卷 第 1 期 1
口疼 痛 , 常 5 %的 患者 在 这个 期 间感 到 剧烈 疼 痛 , 且精 通 0 并 神 上 也受 到极 大 折磨 :第 二 阶段 主要 是 切 口张力 增 加 引 起
一
程 度 的疼痛 。国 内外学 者研 究 表 明 , 患者 术后 疼 痛对 其 产生 不 同的身心 应激 反应 。 为 医护 人员 在照顾 到患 者 身体状 况 作 的同时 , 更应 关注 患者 的心 理 变化 。 有研 究表 明 , 理护 理对 心 患 者 身体健 康 的恢 复起 到更 为 重要作 用[ 本 研究 显示 , 6 1 。 针对 术后 患者 疼痛 采取 一 系列 护理 干 预 ,术后 疼痛 感 明显 降 低 ,
阶段 患 者难 以忍 受 剧 烈疼 痛 时 可 以服用 镇 痛 药 物 ,但 不 能持 续 止 痛 。 因为 长 期 服用 镇 痛 药 物会 产 生 不 良反 应或 者 依 赖性 。 院采 用镇 痛 泵 进行 术 后 镇 痛 治疗 , 血 药 浓 度维 本 使
持 在 最 低有 效 镇 痛 状 态 , 疗效 显著 。 时教 会 患 者减 轻 疼 痛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6-01T11:47:34.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郭荣华[导读] 病人术后疼痛多是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刀口疼痛逐渐加剧,尤其以手术当天和晚间疼痛最为强烈。
郭荣华(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溪林业局职工医院兼社区服务中心黑龙江伊春 153021)【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3-0181-02
【摘要】病人术后疼痛多是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刀口疼痛逐渐加剧,尤其以手术当天和晚间疼痛最为强烈。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另一个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的反应,并常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有时使我们难以理解,护理术后疼痛病人,必须掌握术后病人疼痛的原因,特征,行为反应才能进行相应的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外科择期手术。
男性55例,女性55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种,急性阑尾炎9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11例,胆囊切除术,胆管取石术15例,胃大部切除术10例,上消化道出血12例,急性胰腺炎17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25例,此组患者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70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其他20例患者通过应用解痉镇痛药后疼痛缓解。
2 术后病人疼痛的原因
2.1心理因素疼痛不仅有着性别、性格差异,而且受文化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男性比女性疼痛的高,性格外向者比性格内向者更易表现对疼痛的反应;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认为疼痛是疾病的象征,故对痛觉较为敏感,而文化程度低者,对一般疾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而受疼痛的能力较强,悲伤可致疼痛加重,快乐可减轻疼痛。
2.2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清洁,安静,以利于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可提高痛阈。
2.3引流管影响各种手术后有引流管的病人多采取被动体位,活动量减少,不能有效地对抗疼痛。
3 病人术后疼痛的特征
疼痛是机体对有害侵袭的防御反应。
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和性质可分为慢性痛和急性痛。
术后疼痛一般是反射反应的急性痛。
疼痛的程度分锐痛和钝痛,锐痛时间短,病人比较能耐受,钝痛时间长,范围广,病人难以忍受。
4 行为反应
轻度疼痛,病人能忍受,一般行为上不表现;中度疼痛,病人出现呻吟,面部表情痛苦,重度疼痛可出现辗转不安,出汗,甚至休克,随着疼痛时间延长,疼痛的行为反应可以减弱或消失。
5 护理措施
5.1 心理护理术前给病人做好思想工作,介绍手术方法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但在和病人交谈时,态度要诚恳,语调柔和,亲切,绝不能对病人冷若冰霜地解说,致使病人产生恐惧,失去信心。
术后注意病人情绪,争取病人的注意力,可减轻疼痛。
此外,为了提高语言的效果,护士在说话时可把自己的手放在病人的被子上或握住病人的手,使其感到温暖,并给以增强疾病的耐受力。
5.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对疼痛患者应安置在比较安静,光线柔和的病室,护士动作轻,说话小声,保护环境安静,以利于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可减轻疼痛。
5.3保持引流管清洁并固定好术后有引流管的病人要固定好引流管及引流瓶。
引流管长短要适宜,利于病人反翻身引流管过长,易扭曲,受压,致使引流管不畅引流管过短,翻身时会牵拉伤口,引起疼痛,甚至拖出。
5.4对症处理针对病人发生疼痛的原因采取以下措施止痛。
对术后有轻度疼痛的病人,能够进食可给予口服去痛片或颠茄合剂等药物,一般疼痛者在排除腹部并发症后给予解痉类及度冷丁等药物,以镇痛解痉,对呼吸抑制也较小。
疼痛剧烈时可根据病人全身状况增加药量。
当病人因咳潄,咳痰引起伤口疼痛时,指导病人用手按住伤口,可减轻疼痛,当肠蠕动引起腹部牵拉痛时不要使强烈的镇痛剂,可给肠蠕动剂促进排气。
5.5减少疼痛的刺激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
如更换床单、导尿、尿道口抹洗时护理技术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予支托、帮助,使其保持舒适体位,减少疼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