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研究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都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了汉语中程度副词(Degree Words)在句子结构和语用中的作用。
程度副词除了可以修饰名词即“形容词化的程度副词”外,它还能够修饰动词,形成“程度副词+动词”的结构,形式上称“程度副词动词化”,这一结构称为“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Degree Words Verb-like Constituents)。
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广泛存在于汉语中,在汉语句子词类认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的极致就是程度副词形式,也就是由程度副词和其他词组成的极限形式,而这类形式的形成有更强的语用功能。
汉语程度副词的典型特征是,它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而且在修饰动词时,可以极大地改变动词的色彩和意义,从而为句子注入语用信息和文化气息。
以往学者对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的研究多从语音学、语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而我们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究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在话语中的功能以及它们携带的文化信息。
首先,我们调查了汉语程度副词的类型和功能,发现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可以分为四种:度量词、比较级、定层副词和复合程度副词。
而实际使用中,程度副词主要用来表达不同的程度或比较状况,其中,定层副词的使用表示的是一种定义性程度,而复合程度副词的形成和使用则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语义。
因此,汉语程度副词在句子结构和语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注入具有文化性的信息。
其次,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在句子结构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或能够独立成句,或可以和其他词一起组成更为复杂的句子结构,体现出汉语对于程度副词的充分使用然大利用。
此外,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在句子及句子之间中,也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它们可以表达不同程度的语用关系,如修饰关系、转折关系和解释关系;可以表达说话人把握及表述态度的把握程度;也可以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以及这种理解的强度和辨析度。
最后,我们探讨了程度副词性动词性成分携带的文化信息,发现汉语程度副词携带着深刻的文化信息和把握及表述态度的把握程度,它们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能够反映出不同文化下对于程度的理解和使用。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
现代汉语副词的定义和分类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副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它可以
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态度等语义信息。
根
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现代汉语副词可以分为狭义副词、广义副词和例证副词等多种
分类体系。
狭义副词是指具有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功能,如“快速地”、“非常”等。
广义副词则包括狭义副词和一些从其它词类转化而来的副词,如“很”、“多”等。
例证副词则是表示事实、条件、比较、目的等语义关系的副词,如“就”、“只要”、
“无论”等。
现代汉语副词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副词在句法结构中可以充
当状语、修饰语、补语等多种语法角色,从而构成不同的句式和句型。
在语义功能上,副
词可以起到修饰、补充、强调、提问、推断等多种语义作用,从而丰富了句子的含义和表
达方式。
现代汉语副词的语用功能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副词在语言交际中起到了衔接语境、
推断语义、调整语气、表达情感等多种作用。
在不同的语境下,副词的语用功能也会发生
变化,如“也许”在陈述句中表示不确定的推断,在祈使句中表示催促和恳求的语气。
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来源和变化规律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副词的来源主要有衍生、
借用、转化、新造等多种方式,如“大声地”、“如此”等。
在副词的变化规律上,一些
副词可以通过前缀、后缀、语义化等方式进行变化,如“早”、“晚”可以变化为“迟”、“早早地”。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述评

在专著中,对于程度副词句法功能的研究着重 于从程度副词的整体角度考虑出发。近代汉语程度 副词除了像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和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以及由这些动词构成的述宾结构 之外,近代汉语程度副词还拥有区别于现代汉语程 度副词的用法。香坂顺一在《白话语汇研究》中提出 了近代汉语程度副词可以置于动补结构之前的观 点。[2]俞光中和植田均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阐 述了近代汉语程度副词还可以置于主谓结构之前 以及置于谓语前而不置于动词前的观点。[6]杨荣祥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及程度副词结构研究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及程度副词结构研究程度副词是当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从已有成果来看,多举例式地列举程度副词结构的组合类型,较少归纳组合规则和条件;多研究静态组合,较少探讨入句的动态变化;多共时研究,较少历时研究。
本文以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及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就其组合类型、句法功能、组合规则、入句规则,以及在现代汉语史上的历时演变等方面进行研究。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
阐明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交代语料来源。
研究范围限定于《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的37个程度副词。
第二章:程度副词及程度副词结构研究综述。
介绍前人和时贤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从本体和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分类概述,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程度副词结构的组合类型和组合规则。
以意义和形式相互验证的方式,对程度副词进行了新的分类,划分出隐较和明较两大类程度副词。
全面描写了程度副词F和被修饰成分X的五种组合类型的特点,给出了详尽的程度副词结构类型表,论证了程度副词的量性特征和“FX”组合之间的关系,发现“连续性、模糊性、层次性”是程度副词结构组合的重要语义根据。
同时指出,程度副词及其被修饰成分的语音、语体、语篇、比较、情感、定量等六个方面的特征,影响程度副词结构组合的合法性。
第四章:程度副词及其结构的句法功能。
探讨程度副词及其结构的句法功能,揭示程度副词及其结构充当特定句子成分的一些规则和条件。
例如F或“FX”充当主语、“FX”充当主语的定语的规则;“FX”充当句子特定成分时,其标记词“的、地”的隐现条件;扣合结构“V1得FA地V2”的使用特点和规则等。
此外还结合历时考察,发现和解释了某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谓词+得极、谓词+极了、谓词+得很、谓词+很了”等结构发展和演变的动因。
第五章:程度副词及其结构的运用研究。
本章第一节系统探讨了程度副词结构的入句条件,发现了五条规则:1、句子信息焦点的适配规则;2、句子信息结构的适配与补偿规则;3、句子主观性(包括主观情感、主观量和主观语气)的适配规则;4、比较对象的适配规则;5、语用和认知的补偿规则。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

( 一)词 类 归属
副词作为一个传统 的词类, 所包含的成员过
多, 这些成员语义上有虚有实, 功能上个性强于共 性, 语法上虚化程度不一 ,从副词的总体上看, “ 是
一
王力(93 对词类的虚实 区分很细致 , 13 ) 认为 鉴于副词 比代词 的意思更实在一些 , 故把 副词归
20 06年 5月 第 4 第 3期 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V 1 o3 o. N . 4
现 代 汉 语 副 词 研 究 综 述
肖奚强, 钱如玉
(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 院, 江苏 南 京 209 ) 107
[ 要]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经过了传统期、 摘 突破期、 深化期的研究历程 , 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
入半实词 , 介于虚实之问。持此观点的还有郭绍 虞(99 。这只是提 出了一种处理方法 , 17 ) 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副词 的归属问题 。 以上观点纠缠 于副词 的虚实之分 , 不管是 但 虚或实 难免 都 有 顾 此 失 彼 之 嫌。张斌 先 生 在 20 年底召开的“ 03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 教学学术研讨会” 上提 出副词归属 虚词更符合事 实 , 由是汉语副词不以体现意义为主 , 理 而是以表 达功能为主, 意义大部分是 比较虚化的。但是 , 副 词确实可以充当句法成分 , 这又与实词的性质相 统一 , 因此, 有人提出 : “ 鉴于副词本身的特点以及
一
句法成分 的能力, 部分学者把副词归入实词 。如 : 陈望道 (9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胡裕树(9 1 、 18 )黄伯荣 (9 1、 18 )邢
公 畹 (94 等 。 19 )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副词是汉语中的一类词性,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程度、方式、原因、情态等语义。
副词是汉语中构成语法结构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成份之一,其研究对于汉语语法和语义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对于副词的研究始于宋代,清代又有明清两朝相继出现了一批做了具体研究的学者,如邹应龙、龚自珍、梁启超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副词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副词范畴研究:副词范畴是指汉语中所有副词构成的总体,那么如何界定副词的范畴呢?除了传统的二元范畴系统外,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三元范畴系统。
这种系统不仅区分了常规副词和副词式结构,还将周围环境下各种语法成分及其功能性关系考虑进去。
二、副词分类研究:根据副词的不同功能,副词可以分为时间、空间、程度、方式、频率、情态、疑问、干预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副词有着不同的语义特征和语法作用,因此对于副词分类研究的深入,无疑有助于我们更清晰明了地认识到副词在语言中的运用状况。
三、副词语义研究:副词是表述语言中特定语义的重要手段,因此副词语义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副词语义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研究副词“核”与“领域”的概念。
核是指副词直接携带的语义范畴,领域是指副词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另外,还有学者根据汉语特定的时空结构,提出了“附句立体模型”的概念,该模型遵循时空关系,将副词的构成语法特征和语义范畴联系在一起。
四、副词语法研究:副词在语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学者在副词语法研究中提出了像“副词移位规则”、“副词修饰修饰音位变化规则”这样的规则。
副词向前移位和向后移位是指副词可以在语句中任意位置,但不影响它在语句中修饰的词语。
另外,由于副词与中间成分的关系比较特殊,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研究副词与中间成分之间关系的问题。
总之,现代汉语副词研究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等多个方面,而副词的分类、语义和语法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中副词的运用达到理论上的一次推进。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语法研究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它的各种语法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副词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成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和用法。
因此,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语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一、副词的分类副词是一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他词类的词汇。
根据它的意义和形式特点,可以将汉语中的副词分为不同的类别。
1.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今天、明天、昨天、早晨等。
2. 地点副词:表示地点的副词,如这里、那里、上面、下面等。
3. 方式副词:表示动作的方式和程度的副词,如慢慢、快速、轻轻地、大力地等。
4. 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的副词,如非常、极度、一点儿、相当等。
5. 态度副词:表示说话人的态度、语气的副词,如幸亏、恐怕、好像、应该等。
二、副词的修饰对象副词可以修饰不同的词性,取得不同的意义。
1. 修饰动词:副词最常见的用法是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式、程度、频率等,如他轻轻地打开了门、我很努力地学习。
2. 修饰形容词和副词:副词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副词,表示程度、程度的大小或比较等关系,如他很高兴、这个问题很难、她比我更聪明。
3. 修饰句子:副词也可以修饰整个句子,表示说话人的态度、语气等,如应该、请你、恰恰相反等。
三、副词的语序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吗?实际上,副词的语序有一定的灵活性。
1. 一般情况下,副词位于被修饰的词的后面,如她很漂亮、他们非常高兴。
2. 特别是程度副词,可以位于被修饰的词的前面和后面,如很高和高兴极了。
3. 某些副词只能位于指定的位置,如只能位于句首的有“原来”、“竟然”、“居然”等。
四、副词的句式副词也会影响句子的结构,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丰富。
1. 副词的加入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如加入“应该”、“或许”、“恐怕”等可以使句子具有不同的语气效果。
2. 在汉语里,副词还可以用来构成各种短语,如“好在”、“就算”、“相反”等,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
现代汉语副词是指表示附加性、方式、程度等意义的一类词语,是汉语基本词类之一。
副词在汉语中地位重要,具有丰富的语法和语义功能,是汉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语法组成
部分。
在古代汉语中,副词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而是一个功能分化的过程。
在《论语》
和《孟子》中,有很多表示附加性、方式、程度和否定等意义的副词,比如“必”,“终”,“乃”,“不”,“甚”,“颇”等。
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使用。
随着汉语的发展,副词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从语法角度来看,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
从语义角度来看,副词可以表示附加性、方式、程度、时间、
频率、否定等意义。
因此,副词不仅在汉语中起到了丰富的语法和语义作用,而且在语用层面上起到了很
重要的桥梁作用。
副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明确、生动。
总之,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从历史文化角度和语言学角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在今后的汉语教育和研究中,应更加重视副词的研究,深入挖掘其语言学价值,为提高汉
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做出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第1章绪论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副词。
虽然各家在副词小类的划分上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承认存在程度副词这一类,可见它在整个副词大类中地位稳固。
如王力把程度副词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并直接阐述了“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绝对程度副词”两大定义,后续学者根据王力先生所给出的依据,在语言教学等方面不断的探索进取;朱德熙先生也曾在《语法讲义》(2002)中,根据程度副词的特性,在程度副词的语法应用上给出了一定的依据和理论,为后世的语法教学的实践中铺垫道路。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向我们表明,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语研究的迅速发展,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研究早已成为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各家的研究主要以语法和语义比较等几个方面而展开的。
1.1程度副词的范围研究汉语中的程度副词数量并不多。
但是在各语法著作中涉及到的程度副词数量各不相同:如丁声树等所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列举了16个程度副词,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则列举出17个,刘月华等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常用的程度副词就有27个,这些都是少数的;在著作中列举程度副词数量多的著作也有不少,如夏齐富在《程度副词分类试探》中就列举出65个,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列出了89个,所列举的程度副词迄今为止最多的要数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所统计得出的。
这样的论著繁多,在此也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有一点相同的就是,在各著作所提出的程度副词中,都有“很、最、更、太、比较、”等这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些词不会出现在究竟属不属于程度副词之类的问题上,但在夏齐富的文章所提出的“才、竭力、甚至于”等词,是否属于程度副词,我们深表疑惑。
夏文认为“‘程度’这个概念是个容量不小的概念,还涉及时间的长短、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语气的强弱等等。
”[1]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程度副词的数量将数不胜数,通常意义上的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等都要包括在程度副词的里面,而且“程度”所指的范围将宽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其实程度副词所说的“程度”指的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三大语义范畴之一。
名词具有空间性,动词具有时间性,程度性则是形容词的本质特征。
因此“程度”是专就形容词而言的。
语法里的程度副词是形容词量性特征的标记,必须具备修饰形容词的基本句法功能。
夏文用例中那些只能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而不能修饰形容词的“竭力、甚至于”等词,根本不具备程度副词的资格。
至于“眉毛拧得好像┊┊┊┊┊┊┊┊┊┊┊┊┊装┊┊┊┊┊订┊┊┊┊┊线┊┊┊┊┊┊┊┊┊┊┊┊┊要把人吃了才痛快”中的“才”,虽然能修饰形容词,但这里并不表程度,所以不是程度副词,而是个关联副词。
因为关联词语除了联结复句中的分句之外,还可以联结单句成分(宋秀令1979)[2]。
这里的“才”就是用来联结状语和中心语的关联词语。
如果我们把与之相匹配的连词补出来,说成“眉毛拧得好像只有把人吃了才痛快”,其关联作用就更加显豁了。
我们基本同意张谊生所统计的89个程度副词。
但也有几个不敢苟同。
首先是“几、殊、几乎、绝对、微微、大大、绝顶、绝伦”等词。
这些词中,有的虽然可以修饰形容词作状语, 但并不表示程度,如“几乎、绝对、大大”,有的虽表示程度,但不能做状语,如“绝伦”,有的虽然做状语,但不能修饰形容词,如“微微、几”。
故而,我们将上述几个词逐出程度副词之列。
其次是“透顶、透、慌”这三个词能表程度,所以袁毓林在《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一文中认为它跟“很、极”比较相似,故将其归入副词,张谊生进一步把它们划入程度副词。
我们认为,把这三个词看作程度副词确实有些勉强,因为这三个词不能修饰形容词作状语,所以根本不具备程度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
因为它们能作补语,所以吕叔湘先生将其归入形容词,但又不能作定语、谓语,这与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又相距较远。
这三个词句法功能单一,只能作补语,这与刘丹青(1994)提出的“唯补词”的特点比较符合,[3]所以我们不妨把“透、透顶、慌”连同上述的“绝伦”归入唯补语。
目前唯补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还没占一席之地,但随着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唯补词”这一词类家族的资格是会得到学术界认可的。
排除以上几个非程度副词,我还要补充几个常用的程度副词,即“愈发、多少、极为、过、怪”,另外把“还”再分为表程度深的“还”和表程度浅的“还”。
这样对张谊生所统计的89个程度副词有所增减后,我们共得出85个程度副词。
本文所讨论的程度副词,都在此范围之内。
表程度,修饰形容词,做状语乃是我们鉴别程度副词和划定其范围的基本准则。
1.2程度副词的分类研究确定了程度副词的大致范围,有必要对其内部成员作一明确而细致的分类。
王力先生曾把程度副词分为相对和绝对这两大类。
王力先生曾经指出“凡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绝对的程度副词。
”“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的程度副词。
”[4]马真曾结合了比较等这些句式对程度副词进行了一定的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充分论证了王力先生给出的观点。
后来,张桂宾也总结了五个比较句式,对这两类的程度副词进行分类的判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总结出在进行对程度副词的划分时,首先应该要沿用王力先生所创作出的分类标准及其研究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程度副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对这种两类别的副词进行一定的划分。
因为既然是程度副词,那么,它所表现的程度自然有一定差别,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其实程度的差别也就是数量的差别,只有就一般情形而论,程度的表达只能借用一部分数┊┊┊┊┊┊┊┊┊┊┊┊┊装┊┊┊┊┊订┊┊┊┊┊线┊┊┊┊┊┊┊┊┊┊┊┊┊量来活用,另外应用一些限制词。
”[5]这里的“限制词”就是指程度副词。
汉语中的程度副词,虽然为数不多,但也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乃至极的基层阶梯。
┊┊┊┊┊┊┊┊┊┊┊┊┊装┊┊┊┊┊订┊┊┊┊┊线┊┊┊┊┊┊┊┊┊┊┊┊┊第2章程度副词的对比研究2.1不同程度副词的对比研究不同的程度副词在用法上会有差异,对用法相近的程度副词之间的差别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宗联(1993) 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区别程度副词“很”和“最”的不同。
比如在语义方面,“很”表示程度加深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最”表示的是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极点,在相比的人或事物中不能够超过去这一顶点,这说明“最”表达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语法功能方面,“很”和“最”在同方位名词、同动宾短语、同动补短语及同兼语短语的组合上,与否定副词“不”的连用上都有差别[6]。
马真(1991)在《新华字典》中都用“很”来解释“挺、怪、老”, 进而考察在用法和意义上的区别[7]。
“怪”在《新华字典》里其中之一的解释为:副词,很,非常。
例如:怪好的天气。
这孩子怪可爱的。
这里的“怪”就能替代“很”。
而陈伟武(1994)是从来源这方面去探讨研究汉语的“尤”、“最”等副词,对副词的区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的。
例如:这孩子尤为可怜。
(这孩子真可怜/这孩子很可怜。
)2.2程度副词的跨语言研究。
在对程度副词进行跨语言研究的过程中,陈明美(2005)从历时这一角度分析出汉语中“非常”意义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比研究中日两种语言中“非常”的各种意义,梳理清楚了二者意义上的异同[9]。
“非常”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但是在不同语言之中,它的用法、意义并非完全一致,而是有相同又有差别的。
在汉语中,“非常”表示(1)异乎寻常,例如:在这非常时期,我们医务人员更要团结一致。
(2)副词,十分,极。
例如:我非常高兴为你效劳。
(我十分高兴为你效劳。
)这两种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非常”在汉语中的用法,以方便学习者从汉日这两个语言的不┊┊┊┊┊┊┊┊┊┊┊┊┊装┊┊┊┊┊订┊┊┊┊┊线┊┊┊┊┊┊┊┊┊┊┊┊┊同用法中掌握“非常”这一词。
这是我们站在跨语言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的相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
另外,徐建宏(2005)从“很”与“太”这两个程度副词的语义内涵、对句类句式的选择、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放在区分两个词的不同之处。
郑庆君(1997)从汉语与英语的比较分析入手,分析汉语中程度副词“很”和英语中的“very”的不同。
“很”和“very”虽然概念相同,但在各自的语言里却有不同的规律。
例如:我很时髦。
I am very happy.在汉语中,“很”可以修饰名词、形容词、动词,也可以修饰短语,既可用于肯定格式,也可用于否定格式。
而在英语中表示“很”这一意义的“very”却只能修饰形容词。
从在句中的造句功能看,汉语的“很”的用处很明显要大于英语的“very”的用处。
在文中徐建宏侧重分析了与英语中表示同样意义的形式表达之间的异同,对汉语中的“很”和英语中的“very”的语法功能类型概括很全面。
┊┊┊┊┊┊┊┊┊┊┊┊┊装┊┊┊┊┊订┊┊┊┊┊线┊┊┊┊┊┊┊┊┊┊┊┊┊第3章程度副词的句法功能研究3.1程度副词做状语3.1.1程度副词修饰动词及动词性成分程度副词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类,内部的组成数量并是很不多,而且每个程度副词的用法又都不相同。
现有的研究方向主要定位在程度副词条件下能够进入句式中的词类,并从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类解释的。
王红斌(1998)通过对绝对程度副词和心理动词的研究,发现了含程度意义的心理动词不能再修饰程度副词这一现象,并根据这一研究成果进而讨论了修饰心理动词时不同的绝对程度副词的句法格式,得出不同的心理动词受不同的绝对程度副词修饰的,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贺阳在《“程度副词+有+名”试析》中主要对“程度副词+有+名结构”的构成条件以及语义、语法特点作了分析。
他认为,“能进入‘程度副词+有+名’结构的名词都是抽象名词,而且这种结构的构造层次是程度副词/有+名 ,即程度副词是修饰整个“有+名”结构,而不是修饰“有”的。
”[12]汉语程度副词对其后面的动词性成分有较强地选择性,并且每个程度副词的用法也不是一致的,例如:很有名气(“很”用来修饰“有名气”这一动词性短语)可是我们不能说成“很跑得快”,虽然这个符合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但是很明显这样的表达方式是错误的,应该转换成“跑得很快”。
所以程度副词与动词性成分的选择关系就显得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步研究。
3.1.2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程度副词中最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修饰形容词,用法也是最常见的。
“量的比较与确认是形容词的性质量的表达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形容词所表达的程度量具有连续性,不同的‘级’和程度副词可以将这连续的性质量划分为相对的、非连续的量点、量级和量幅。
”[8]语言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给程度副词进行划分时是以后接形容词为标准,给程度副词进行分类时所用的例子通常也以后面接形容词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