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柱装柱流程
硅胶层析柱的填装方法

硅胶层析柱的填装方法硅胶层析柱所用的硅胶是试剂级,100-200目,在实验前将10g左右的硅胶放在托盘中,130℃真空干燥箱内活化16h,活化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
将无水硫酸钠盛装在托盘中,在450℃马弗炉中活化2h,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
一、装柱过程:1、取40ml烧杯4个,100ml量筒2个(分别倒取二氯甲烷100ml,正己烷90ml),40cm玻璃棒1个,250ml烧杯1个(盛装废液用),铁架台1个,层析柱1个(长350mm,内径20mm),不锈钢铁勺1个,20ml注射器(带针头)2个(以上仪器均干净)。
2、拌硅胶。
将活化过的硅胶倒入40ml烧杯中,用另一个20ml烧杯盛取二氯甲烷并缓慢倒入硅胶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赶走硅胶中的气泡。
3、倒硅胶。
用少量二氯甲烷淋洗层析柱,玻璃棒引流;之后将上述拌好的硅胶沿着玻璃棒倒入层析柱,倒完后缓慢抽出玻璃棒。
4、敲柱子。
用橡皮管敲击柱子,赶走层析柱硅胶中的气泡,然后打开活塞,流出洗脱液,让硅胶自然沉降;在此期间,用不锈钢小勺舀取一勺无水硫酸钠,倒入层析柱中;等到柱子快干是关闭活塞(二氯甲烷的液面在无水硫酸钠的表面以上)。
5、走柱子。
柱子装好后用20ml二氯甲烷冲洗层析柱2次,注意用玻璃棒引流,缓慢倒下二氯甲烷,并打开活塞,使洗脱液缓慢流下,确保液面保持在硫酸钠表面以上,不能流干;再用40ml正己烷冲洗层析柱,待液面在硫酸钠以上些许时关闭活塞。
6、层析柱至此装好,待用。
二、样品走柱子过程:1、将样品液转移到装好的层析柱中后,用1-2ml正己烷清洗鸡心瓶,并转移到层析柱内,流出液弃去。
2、用25ml正己烷洗脱层析柱,弃去流出液,关闭活塞。
3、将盛装废液的烧杯移去,将K-D浓缩瓶接在层析柱下,再用30ml二氯甲烷/正己烷淋洗液(体积比2:3)洗脱层析柱,以2-5ml/min流速接收流出液于K-D 浓缩瓶中。
仪器名称规格数量烧杯40ml 4个250ml 1个量筒100ml 2个玻璃棒40cm 1个铁架台1个层析柱350mm×20mm 1个不锈钢小勺1个注射器20ml 2个。
BPG 层析柱标准装柱流程规范

操作标准目得:为了使BPG300层析柱装柱过程可重复,并能够得到较好得柱效,故建立此操作规范。
范围:配合ÄKTA process系统进行有效得蛋白质纯化操作。
责任人:层析工序操作人员标准操作程序:1基本术语概念填料因子(PackingFactor, PF):指在在装柱过程中,用低流速(如60cm/h)对填料进行沉降压缩得到得调料高度与最后装柱完成时填料高度(柱高)得比值,GEHC生产得各种常见填料得PF参见《GEHC AxiChrom300-1000columns UserManual 28-9562—89 Edition AA》;线性流速(linear flow rate):单位时间内液体流经得直线距离,常用cm/h表示;体积流速(volume flowrate):单位时间内液体流经得空间容积,常用ml/min表示;换算:2准备工作2.1检查层析柱得完整性,所带配件,就是否水平(用水平仪矫正),就是否清洁(如有污染应进行清洗)、2、2确定所用填料及其特性、浓度等以DEAE SepharoseFast Flow填料为例,其填料因子(PF)为1.15,新填料(slurry)浓度为75%(保存于20%乙醇中),耐压3bar。
2。
3 确定放大后得工艺参数以XX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得放大工艺为例,中试工艺参数:柱高h=10cm;体积流速v1=3ml/min;柱内径d=1、6cm、即,线性流速v 2=v1/s 柱=3/(3、14×0。
82) cm/mi n=1.5 cm /min;样品与填料接触时间t =h /v2=10/1、5min =6。
67mi n;在工艺得线性放大中h 、v2与t 均不变,则可保证样品出峰得位置(洗脱时间)与形状不变、使用BP G300层析柱进行放大得工艺参数:装柱体积V 柱= S 柱h=3。
14×1、52×1L=7L;装柱需要sl ur ry体积V slurry =V柱×PF/C sl ur ry以DE AE Sepharo se Fast F low 为填料,则,V slur ry=7×1。
层析柱装柱流程

层析柱装柱流程层析柱(Colum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常见的色谱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混合物。
它利用样品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迁移速率来实现分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层析柱装柱的基本步骤和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层析柱技术的应用与操作。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层析柱装柱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色谱柱:选择合适的柱径和柱高,以容纳样品和分离剂。
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类型的色谱柱,如硅胶柱、石墨化炭柱、反相柱等。
- 流动相:确定合适的流动相溶剂体系,用于样品的迁移和分离。
通常选择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丙酮、甲醇等)或极性溶剂(如乙酸乙酯、二甲醚等)。
- 固定相:将合适的固定相装填到色谱柱中,用于分离和吸附样品成分。
选择合适的固定相类型,如硅胶、氧化铝、石墨化炭等。
- 样品:准备需要分离和纯化的混合物样品。
- 旋转蒸发仪: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溶剂。
2. 装填色谱柱- 将色谱柱固定在柱座上,并根据柱径和柱高的大小调整砂轮,使得柱床均匀。
- 用适当的溶剂湿润色谱柱,避免流动相在柱床中出现间隙和假相。
3. 样品预处理-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便在层析柱中迁移。
- 如果样品中有大量杂质,可以使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
4. 层析柱操作- 使用毛细管或注射器将样品注入色谱柱顶部。
确保样品不超过柱床高度。
- 将流动相逐步加入色谱柱,使其通过柱床。
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流速和溶剂比例。
- 样品成分会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亲疏水性质而分离。
在柱床中具有更大亲和力的成分会被滞留,而亲和力较小的成分会更快地通过柱床。
- 根据成分的迁移速度和柱床的色谱裂分能力,监测和采集分离后的组分。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检测等。
5. 分离和纯化产物- 根据监测结果,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峰位置和纯度。
- 通过收集色谱峰和进一步的实验操作,如再层析、结晶、后处理等,将目标化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和纯化。
纯化工艺层析柱(XK)装填标准操作规程

II编制I 批准1.目的1.1.规范层析柱装填的标准操作流程。
2.范围2. 1. 适用于XXXXXXXX有限公司的XK16、XK26、XK50层析柱。
3.职责3.1.分管主任、操作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QA质控员负责监督检查。
4.设备与耗材5.5. 1. 实验准备:5. 1. 1.估算装柱的柱体积,然后乘以压缩因子1. 1计算需要取的沉降后的填料体积,取出填料装入烧杯中,将填料中的乙醇溶液用纯化水||编制I 批准/注射用水等体积置换三次。
5.1.2.将XK16/XK26/XK50层析柱的各部件淸洗干净,组装好后连接到层析系统,将柱前报警压力设置为0.45MPa,使用0. 4MPa的恒压模式进行保压测试,30min内压降小于0.05MPa、未出现明显漏液方可投入使用。
5.1.3.配制好对应体积的氯化钠、乙醇溶液。
5. 2. 实验步骤:5. 2. 1.保压测试结束后,确认层析柱下柱头膜内无气泡,若有气泡则取岀柱头,取下柱头膜,使用upFlou-lml/min的方式慢慢将液体填满柱头,然后将柱头膜安上,并再次确认该柱头有无气泡。
5. 2. 2.将装柱器安装到层析柱上,调好层析柱水平,确保层析柱竖直。
5. 2. 3.计算层析柱和装柱器的总体积,按该体积向填料中加入纯化水/ 注射用水(可以稍少一点,用润洗装填料烧杯的纯化水/注射用水补上),使填料混旋液的体积等于层析柱和装柱器的总体积。
5. 2. 4.将填料混旋液充分混合均匀,并小心倒入到层析柱中,润洗烧杯一并倒入层析柱中(注意液体不能溢出)。
5. 2. 5.轻轻将装柱器的盖子旋上,为保证装柱器内的气泡残留尽可能少, 在旋紧盖子前可以DownFlou-lml/min的方式,使液体充分填满装柱器,然后暂停系统,旋紧盖子。
5. 2.6.以DownFlow的方式进行恒流操作,各填料恒流的线性速度见下表。
当填料高度在lOniin内不发生变化时,说明恒流结束,准备恒压操作。
层析柱设备的操作流程

层析柱设备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层析柱设备操作流程。
1. 制备层析柱。
根据样品量和层析介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层析柱尺寸。
(完整版)柱层析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柱层析技术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聚),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非凡是在轻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假如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假如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轻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假如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 的柱子);假如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 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柱层析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精心整理柱层析技术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头了。
有0.5相差0.1是因为分离的东西比较敏感,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循schlenk操作。
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随需而定。
因为是schlenk操作,所以点板是个问题,假如样品是显色的,恭喜了,不用点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就行了。
假如样品无色,只好预备几十个schlenk瓶,一瓶一瓶的点,不过几次之后就知道样品在哪,也就可以省些了。
像我以前过一根无水无氧柱,需要六个schlenk,现在只一个就能把所要的全收集到。
无水无氧柱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用氧化铝作固定相。
因为硅胶中有大量的羟基裸露在外,很轻易是样品分解,非凡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
而氧化铝可以做成碱性、中性和酸性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但是比硅胶要贵些。
听说有个方法,就是用石英做柱子,然后用HF254做固定相,这样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灯一照就知道产品在哪里了,没有验证过。
哪位做过可以提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关于湿法、干法上样。
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剂越少越好,不然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
很多样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一般没关系。
可是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这一般都是比较大量的样品才会出现,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而样品本身又是比较好的固体才会发生,这就应该先重结晶,得到大部分的产品后再柱分,假如不能重结晶那就不管它了,直接过就是了,样品随着淋洗剂流动会溶解的。
有些样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会随着溶剂一起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
装柱知识

通常将树脂装于圆筒形的树脂柱中,溶液连续地通过。
树脂柱内装载树脂的体积称为床容积(bed volume),简写为BV。
工业用的树脂柱的床容积通常由1~10m3,也有较小或较大的。
这是树脂柱的基本单位,它工作时的各种物料量都以BV为单位。
例如溶液通过树脂柱的流量速度为2~4BV/h,即每小时通过溶液的体积为树脂床容积的2~4倍。
树脂的处理能力亦常以BV为单位计算。
流量bv :单位时间某断面(横截面)的水(液体)流量。
流速bv/h:单位时间水(液体)中一个质点移动的距离。
装柱子过程:(1)将层析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关闭活塞,在柱中加入约3cm高的蒸馏水。
(2)用烧杯将大孔树脂水浆液一次性均匀倒入层析柱中,倒入树脂的同时用玻棒搅拌大孔树脂浆液,并不断加入蒸馏水。
(3)把过量的水从柱底部放出,保持水面高于树脂层面3cm以上,直到树脂转移完毕。
(4)待所有树脂转移完毕后,继续往柱中加蒸馏水,持续30min3.2树脂预处理方法(1)乙醇浸泡:称取适量大孔吸附树脂,加入95%以上的乙醇浸泡24小时,乙醇液面应高于树脂上表面3-5厘米。
然后装入35×50mm 层析柱中。
(2)醇洗:用2BV(BV:指树脂床体积)乙醇以2BV/h的流速冲洗大孔树脂,洗至流出液加三倍量水不呈白色浑浊为止。
并以水以同样流速冲洗树脂,至流出液无醇味。
(3)酸洗:用2BV2%盐酸浸泡2~4小时,并以4~6BV/h流速淋洗树脂,然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流出液pH中性。
(4)碱洗:用2BV树脂床体积的2%NaOH水溶液淋洗树脂,流速与酸洗相同。
然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流出液pH中性。
(5)树脂连续使用不必再进行预处理,停用时间过长,应考虑重新预处理。
停用前要充分解吸,洗净,并以大于10%食盐溶液浸泡,以避免细菌在树脂中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析柱装柱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层析柱装柱流程
装柱材料
层析柱:BXK层析柱装柱仪器:?KTA 装柱器
装柱溶液
20%乙醇
匀浆的准备
精确计算所需介质的量(这对固定柱高的层析柱尤其重要)。
1L填充柱所需的介质量大约是1.15L自然沉淀匀浆的量,于干净烧杯中,取 100%沉降胶(静止放置一天以上,倾去20%乙醇后的胶为100%沉降胶)与等体积20%乙醇混合备用。
安装层析柱
1.?检测层析柱的各个部件,确保干净、完整,拧上下端堵头,拧紧膨胀圈,然后
将层析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2.?将装柱器安装在层析柱上端。
3.?往层析柱中加入适量的20%乙醇,打开下端口,重力流,排除下筛网中滞留的气
泡,在液面低至1-2cm高度时关闭层析柱下端出口。
装柱
1.?用玻璃棒紧靠柱子内壁引流,将摇匀的介质加入到层析柱中,这可以减少气泡
的产生。
迅速用20%乙醇填满柱子和装柱器,装上装柱器盖子,连接到?KTA 上。
2.?打开层析柱下端,开始以30cm/h流速装柱,直至柱床界面平稳。
停止装柱。
3.?打开装柱器盖子,用虹吸法去除界面上端的液体,去掉装柱器,然后小心的用
20%乙醇封满柱子剩余部分。
4.?将上端转接头一端连上?KTA,打开机器,以装柱流速用装柱液排出转接头管路
中及筛板中残留的气泡,然后将转接头另一端装到层析柱上,使转接头下端刚好接触胶界面。
(装柱流速约为70-100%的最大流速)
5.?拧紧膨胀圈,继续用装柱流速压柱,至少保持3个柱体积,以界面不变为主,
在界面处做上记号。
6.?关闭泵,并关闭柱子下端出口,使层析柱上端和泵断开(转接器上接口是打开
的),略拧松膨胀圈,缓慢向下转动调节杆,到记号处停止,然后再拧紧膨胀圈,关闭上接口。
7. 检测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