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泵叶轮直径对效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叶轮直径对立式泵装置流道水力损失的影响

叶轮直径对立式泵装置流道水力损失的影响
辅 的方法 , 与不 同叶轮直 径配套 使用 的肘形 进水 流道 和虹 对 吸式 出水 流道的水力性能进行 了 比较 。
2 立 式 泵 装 置 流 道 形 式 的选 择
2 1 关 于进 水流道 .
立式泵装 置的进水 流道形式 常用 的有肘 形进 水流道 、 簸
的贯流 泵 装 置 相 比, 式 轴 流 泵 装 置 的效 率 约 低 4 左 立
Ab t e :Th y r ui o so l w ne o duta d sp o u ltc n u ta pid i e t a u ! y tm sc lultdb u eia i l— s ̄ t eh d a l l s febo iltc n i n ih n o te o d i p l n av ri lp m  ̄s se i ac ae y n m rc lsmu a c e c to n e eti lw ic age Th e u t r e iidbyt ec n u tmo e e t a d c n l d d t a u im ee b iu l n le cd c n in u d rac ranfo ds h r . er s lsaev rfe h o d i d l s ,n o cu e h tp mp da t ro vo syifu n e o — t

定设计流量下 的水 力损失 , 并采用模 型试验 的方法对 流道水力损失数值计算 的结果进行 了验证 , 得到 了叶轮直径 对
流道水力损失具有显 著影响的明确结论 ; 在流道水力损 失研究结果 的基础上 , 为便 于对 具有不同叶轮直径 和不 同设 计
流量泵装置 的流 道水 力损失进行较为客观 的 比较和评价 , 提出 了名义平均 流速的概念 。 关键词 : 叶轮直径 ; 泵装 置 ; 流道 ; 水力损失 中图分类号 : v]6 T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1 8 ( 0 8 0—0 70 1 7—6 3 2 0 )50 6 —3

水泵叶轮直径对低扬程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

水泵叶轮直径对低扬程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
泵 叶轮 直径的立式轴 流泵装置 和灯泡贯流泵装 置的流道水力损
失, 比较 了水 泵 叶 轮直 径 对 流道 水 力 损 失 的影 响 ; 据 叶 片 泵 的 相 似 律 , 析 了 在 一 定 设 计 流 量 条 件 下 水 泵 叶 轮 直 径 根 分
d i1 . 9 9 ii n 1 7 o : 0 a 6 /. s . 6 2—1 8 0 9 0 . 1 s 6 3 2 0 .6 0 7
水 泵 叶轮 直 径对 低 扬 程 泵装 置 水 力 性 能 的影 响
刘 军 , 亦斌 , 王 施 伟
( 水 北 调 东 线 江 苏 水 源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京 20 0 ) 南 南 1 0 9
c e sn t oa in l p e sc n itntwihr d cn D au . I ss ia l o p mp s se wihlw e dt h o elwe D au ra ig isr tto a e di o sse t e u ig n v l e ti ut bet u y tm t o h a oc o s o rn v le,S sa s Oa
第 7 卷 第 6 期 2 0 年 1 月 09 2

水 北



利 科

Vo. No 6 1 7 .
De .2 0 c 09
S uht o t—  ̄Not ae rn fr n trSine& Teh oo y rhW trT a ses dWae cec a cn lg
t a h a g rp mp i e l rd a t rma b i u l n r a e t e e f in y o o h c n i a d p mp s s e ;i c e sn u ime e n e h tt e l r e u mp l i me e y o v o s y i c e s h f i e c fb t o du t n u y t m e c n r a i g p mp da t ra d d —

不同粗糙度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不同粗糙度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不同粗糙度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顾梅芳;杨晓红;孙锋明;陈新华【摘要】为了探讨轴流泵各过流部件壁面粗糙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将轴流泵分为进口段、叶轮室、导叶室以及出口段4部分,采用中心实验设计方法,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对轴流泵的扬程、轴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试验设计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壁面粗糙对水力性能影响最大,对扬程的影响系数为-0.265,对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283,对轴功率的影响系数为0.099.文章的研究对指导轴流泵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对轴流泵的加工制造精度要求也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水利技术监督》【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5页(P146-148,190,200)【关键词】粗糙度;轴流泵;数值模拟;实验设计【作者】顾梅芳;杨晓红;孙锋明;陈新华【作者单位】江阴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江苏无锡214431;江阴市水利工程公司,江苏无锡214431;江阴市璜土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江苏无锡214431;江阴市南闸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江苏无锡2144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7.9;TV136在大型泵站设计中,按照第二相似律选择合适的水泵,水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流量均在模型试验中得到保证。

在泵站建成之初,流道表面用模板保证尺寸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能保证壁面光滑,叶轮和导叶往往由车床加工,通过喷漆处理,防止叶片及导叶表面锈蚀。

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输运介质中杂质对壁面的磨损,喷漆脱落引起表面锈蚀,或者直接是杂质对壁面的撞击、沉淀在壁面上,或者气蚀作用对叶片的磨损,都会引起壁面粗糙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泵站水力性能的恶化,大幅削弱泵站在使用中应有的功能[1- 3]。

为了探讨粗糙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朱红耕[4]、李龙[5]等人研究了轴流泵的水力性能随着粗糙度的变化关系,高军甲[6]认为对输油离心泵叶轮进行电解抛光后,大幅降低粗糙度,效率提高了5%,冯建军[7]、王川[8]等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得到相应的结论。

前后叶轮匹配对双级轴流式喷水推进器性能的影响

前后叶轮匹配对双级轴流式喷水推进器性能的影响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4期
车 辆 与 动 力 技 术
V h ce& P we e h oo y e il o rT c n lg
总第 14期 0
文章编号 :10 09—4 8 (0 6 0 — 0 8 4 6 7 2 0 ) 0 1 —0 4
b sdo edt bs , n l e n su so op rt m d f w - aei pl r f ae- t r— ae nt a ae a ay sa dasme n co ea o eo os g m e e tr e po h e s e t t l ow j
中图分类号 :T8 0 3 1 J1 .3 文献标识码 :A
Efe t fI p l r a c i o Do b e S a e Axa o f c so m el s M th ng t u l - t g i lFlw e
W a e -e r p l rP ro m a c trJ tP el e f r n e e
Ab ta t T e afcino iee t o p rt d f w —tg mp l rt et s a d e ce c f h sr c : h fe t fdf rn o eaemo eo o s ei el t r t n f in yo e o f c t a e oh u i f t
i in y o h r p lin s se fc e c ft e p o u so y t m.
K yw r s ae— t rp l o ; w — aeai o u p seicse d e o d :w t j o us n tos g a f w p m ; p c i p e re p i t x l l f

轴流泵的常识

轴流泵的常识

轴流泵为一种高比转数(500~1200)叶片泵,其流量大扬程低,流量大约在0.1~50米³/秒范围内,扬程一般低于25米;多数在4~15米。

液流在旋转翼形叶片作用下,产生沿轮轴轴向的运动。

又因它的叶片象螺旋桨,所以又叫做螺旋桨泵。

在轴流泵中,水的流动如同在螺旋表面上的运动一样,即一方面沿轴前进,另一方面还跟着叶轮旋转。

从叶轮中流出来的带有切向速度的旋转水流,如果直接进入管道,则这一部分旋转的动能就讲完全损失掉。

为此,需要消除液体的旋转运动,并把它的动能变换为压力能,达到提高水泵效率的目的,因此设有导叶。

导叶的数目一般比叶轮叶片的数目多一片或少一片。

而叶轮叶片数与比转数有关,低比转数轴流泵(ns=500~600),叶片数Z=5~6;中比转数轴流泵(ns=800~900),叶片数Z=4;高比转数轴流泵(ns>1000),Z可取3片或2片。

对于可调节的轴流泵叶轮(即叶片可以转动),Z>4时会造成转动机构上的困难。

导叶进口边与叶轮出口边之间的距离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为0.1D,D为导叶直径;如果这个距离太小,轴流泵运行不稳定,如果距离太大,则又增大了水力损失。

轴流泵产生的理论水头,其方程式和离心泵的很相似,不过考虑到轴流泵出口与入口圆周速度相同,所以有:H∞=u2(v2u-v1u)/g如果叶轮入口没有预旋,则上式为:H∞= u2v2u/g理论流量为:QT=vF式中 v——液体在叶轮轴向的分速,米/秒;F——液体在出口处的横断面积,米²。

轴流泵工作时,也会发生汽蚀现象。

即在叶片背部压力降低到低于工作水温的饱和压力时,液体开始蒸发产生汽泡;汽泡沿流线进到压力较高的区域时,受压迅速收缩,产生水力冲击,并对叶片表面造成严重的剥蚀损坏。

当汽泡区域进一步扩大时,叶片背部则会完全被汽泡覆盖,这时汽泡的消灭不在叶片上而是在叶片背后,所以对叶片无剥蚀作用,但由于此时汽泡堵塞了叶片之间的通道,所以水泵的流量、压力、效率等均下降,并产生噪音和振动,破坏水泵正常工作。

用数值模拟研究叶片数变化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用数值模拟研究叶片数变化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轴流 泵设 计水 平具 有有 益 的参考 价值 。
差 分格 式 中 ,为 了提 高求 解 精 度 , 差分 格 式 在 中 ,压力项 采 用 二 阶 中心 差分 格 式 ,速 度项 、紊 动
能项和紊粘系数项均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求解
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2 1 控制 方程 .
过程中各迭代松 弛系数分别 为 : 压力项为 0 3 速 ., 度项为 07 紊动能项和紊粘系数项为 l ., 。
2 3 边 界条件 .
假设 转 轮转 速一 定 ,由 B us eq涡粘 性假设 o sns i
喷 水推进 器 为水 平 放置 ,为 了减小 在计 算 过程 中 因计 算 域 进 口与 出 口位 置 对 叶 轮 内部 流 场 的影 响 ,本文计 算 域 的进 口与 出 口适 当 向外 作 了延 伸 。
率 为 叶轮产 生 的有效 功率 与计 算轴 功率 之 比。
渐增加 , 其中效率的变化较缓 , 一般在 1 %左右。 可
见 ,叶片数 的变 化对 轴 流泵效 率 影 响不 大 。该结 论 与文 献 [] 2 中的实 验结 果相 符 。 2 轴流 泵 的叶 片 数从 3片 变 化 到 8片 的过 程 )
以预 测泵 的扬 程 。进 口的总能量 以进 口处 的总压 表 示 ; 口处 的总能 量 以出 口处 的总压 出 表
宣 毒

示 。预 测 的扬 程 按下式 计算 :

P g

P g
+△
式 中 p 水 的密度 一
0 2 .1 0.1 3 0. 4 1 0 5 .1 0 6 l 0.1 7
化对 轴 流泵 性能 的影 响 。 由于只 改变 叶 片数 ,反映 的是 叶栅 稠 密度 I t / 的变化 ,故其 它参数 均保 持不 变 。为 了便 于 比较 , 算过 程 中 , 叶保持 不变 ( 计 导 导 叶为 7片 ) 。直 径 为 2 0mm, 速 n=15 / i, 0 转 40r mn

水泵流量、扬程与叶轮直径的关系

水泵流量、扬程与叶轮直径的关系

离心泵的切割定律:(H1:H2)^2=D1:D2 Q1:Q2=D1:D2 从而可以看出叶轮的直径与扬程的平方成正比,与流量成正比。

叶轮直径越大扬程就越大,流量也越大,因为水流出的速度取决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和切线上的线速,直径越大,离心力和线速度就越大。

离心泵送水量越与真空度的关系:离心泵是离心力原理来完成抽水的,没有水时空转是会烧坏设备的。

抽真空要用真空泵或者一次抽真空二次抽真空的方法。

离心泵入口的真空度由三部分组成(建立泵入口处、吸入液面的方程即可得到)。

一、吸上高度,这个与流量无关 ;二、吸入装置的损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三、建立泵入口处的动能头,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其中第二项与第三项都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泵进口处的真空度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水泵比转数定义公式与特性定义公式:在设计制造泵时,为了将具有各种各样流量、扬程的水泵进行比较,将某一台泵的实际尺寸,几何相似地缩小为标准泵,次标准泵应该满足流量为75L/s,扬程为1m。

此时标准泵的转数就是实际水泵的比转数。

比转数是从相似理论中得出来的一个综合性有因次量的参数,它说明了流量、扬程、转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因次量的比转数称为形式数,用K表示比转数ns = 3.65n√Q H 0.75 双吸泵Q取Q/2; 多吸泵H取单级扬程; 如i级H取H/i ;式中 n —转速(r / min) Q —流量(m3 / s); H —扬程(m); 型式数K = 2 π n √Q 60 (gH) 0.75特性:同一台泵,在不同的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比转数;一般是取最高效率工况时的比转数作为水泵的比转数大流量、低扬程的泵,比转数大;小流量、高扬程的泵,比转数小;低比转数的水泵,叶轮出口宽度较小,随着比转数的增加,叶轮出口宽度逐渐增加,这适应于大流量的情况; 比转数标志了流量、扬程、转速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叶轮的制造形状; 离心泵比转数较低,零流量时轴功率小;混流泵和轴流泵比转数高,零流量时轴功率大;因此离心泵应关闭出口阀起动,混流泵和轴流泵应开启出口阀起动。

轴流泵技术说明

轴流泵技术说明

轴流泵技术说明1、总体设计说明本项目泵站采用4台1800QZB-2.4带行星齿轮潜水轴流泵,叶轮直径1850mm。

单级设计流量12.81m³/s,设计扬程2.4m。

配套630KW-6P,10KV潜水电机,通过行星齿轮箱减速,水泵转速210r/min。

整个潜水轴流泵机组呈一字型布置,整体预制混凝土井筒安装方式,采用簸箕型进水流道、混凝土蜗壳出水流道,出水口设2.4m×2.4m自由式侧翻双开式拍门。

2、性能保证(1)水泵机组在额定转速、设计扬程工况时,其流量满足设计要求;在最高扬程和最低扬程时均能安全稳定运行。

(2)机组的整机使用寿命应不低于30年(其中绝缘使用寿命不小于8年,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不小于20000小时,轴承使用寿命不小于50000小时),首次无故障运行时间不小于8000小时。

潜水泵淹没水下不开机,间隔时间可达10个月以上(没有外加条件)。

(3)水泵临界汽蚀余量(NPSH)应不大于GB/T13006《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标准。

确保在最低装置扬程、最低内河水位运行时,不发生汽蚀。

汽蚀损坏保证期为累计运行8000h,水泵叶轮在汽蚀保证期内总失重量不超过0.5D²kg(D为叶轮直径,以米计)。

单个叶片的空蚀质量或体积不得超过整个转轮的0.4倍。

叶轮及过流部件任何汽蚀面积上允许最大剥落深度不应超过5D0.4mm (D为叶轮直径,以米计,剥落深度为从母材的原始表面量起)。

(4)泵允许反转,在最大反转速度下历时2min,泵组不允许有损坏。

(5)潜水电泵可从出水流道或钢制井筒内方便的吊出或吊入,泵组依靠自身重量紧密而平衡地安装在耦合座上,无需任何紧固件紧固。

(6)应保证在运行范围内的任何工况,泵均能稳定运行,无有害振动和噪音及其它有害水力现象存在。

(7)水泵设计应重视泵组在长时间停机后,能顺利启动的问题,对此有相应措施;确保电压等级为10kV潜水电机的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试验绝缘电阻在200MΩ以上,380V潜水电机冷态试验绝缘电阻在50MΩ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叶轮内的水力损失
水力损失是液体在泵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发生在三个过流部分:吸入室、叶轮、
压出室。叶轮内的水力损失所占比重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损失。叶轮内有沿程损失、冲
击损失和扩散损失。当工作点偏移最优工况时,叶轮进口处发生冲击损失;当两相邻叶片组
成一扩散流道时发生扩散损失;沿程损失则发生在整个流道内。
5. 结论
通常在设计叶轮直径时,只是根据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进行设计,并未考虑到叶轮直径 对水泵效率的影响。效率是衡量水泵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水力损失和理论扬程是直接 影响水泵效率的两个方面。本文以轴流泵为例,分别分析说明了叶轮直径对叶轮内水力损失 和理论扬程的影响,提出了在设计轴流泵叶轮直径时,还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以求 设计出能提高效率的最佳叶轮直径。
( ) ( ) D =
4Q
πCm 1 − (rh / r)2
=Leabharlann 4Q3.14(5.1 ~ 6.8)1 − 0.4752
= 0.31 ~ 0.27
m
4.2 按减小叶轮内水力损失为优化条件设计叶轮直径
为使叶轮内水力损失最小,根据上面的分析可求出叶轮进口相对流速 W1 最小时的叶轮 半径:
( ) ( ) r = r1
片进口处的背面产生脱流形成冲击损失。
因此在非设计工况下时叶轮内的水力损失主要为冲击损失和沿程损失,沿程损失的值也
可用(1)式近似估算,冲击损失的值可用下式计算[4]
( ) h 2
= K(Q′ − Q)2
=
K A
C1' − C1
2
K—常数
Q'—实际流量
A—叶轮进口垂直于轴面分速度的过流面面积
C1ˊ—实际工况下叶轮进口水流绝对速度
t
2
⎟⎟⎠⎞
2
×
1 r14
+
⎜⎛ ⎝
πn 30
⎟⎞ ⎠
2
×
r12


3
⎜⎜⎝⎛ π
Q 1−
t2
⎟⎟⎠⎞ 2
1 r14
×
1 2
⎜⎛ πn ⎝ 30
⎟⎞ ⎠
2
r12
×
1 2
⎜⎛ πn ⎝ 30
⎟⎞ 2 ⎠
r12
( ) ( ) 由三角不等式可知当 ⎜⎜⎝⎛ π
Q 1−
t2
⎟⎟⎠⎞ 2
1 r14
=
1 2
⎜⎛ πn ⎝ 30

轴流泵叶轮直径对效率的影响
岑美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E-mail:cenmei1982@
摘 要:效率是衡量水泵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轴流泵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的分析,分析说明了叶轮直径对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轴流泵进口速度三角形的分析,可计算 出使叶轮内水力损失最小时的叶轮直径;通过对出口速度三角形的分析,说明了叶轮直径的 变化会引起理论扬程的变化。因此,在设计叶轮直径时应考虑到其对水力损失和理论扬程的 影响,从而设计出能提高效率的最佳直径。本文通过一具体实例对此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轴流泵,效率,叶轮直径,速度三角形
⎟⎞ ⎠
2
r12
,即
r1
=
6
2⎜⎜⎝⎛
π
2
30Q n1− t
2
⎟⎞ 2 2 ⎟⎠
时相
对流速 W1 存在一最小值。即为叶轮内水力损失最小时的叶轮半径。
3. 轴流泵叶轮直径对理论扬程的影响
扬程是指被输送的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进口到出口所增加的能量,理论扬程则计入
了液体在输送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叶片泵,为了提高扬程和改善吸水性能,设计
=6
2⎜⎜⎝⎛
π
2
30Q n1− t
2
2
⎟⎞ 2 ⎟⎠
=6
2
×
⎜⎛ ⎜⎝
3.14 2
30 × 0.295 ×1450 1 − 0.4752
⎟⎞ 2 2 ⎟⎠
= 0.113m
则叶轮直径 D=2r=0.226 m
4.3 考虑叶轮直径对理论扬程的影响
按减小叶轮内水力损失为优化条件设计的叶轮直径小于按常规设计方法设计的叶轮直 径。由上分析可知,当叶轮直径减小时,会引起理论扬程的减小。对于水泵效率
( ) W1
=
C12
+ U12
1/ 2
=
⎢⎡⎜⎛ ⎢⎣⎝
Q F
⎟⎞ 2 ⎠
+
U12
⎤1/ 2 ⎥ ⎥⎦
(3)
C1—叶轮进口处水流绝对速度,即轴面速度
U1—叶轮进口处水流圆周速度
Q—流量
F—叶轮进口处垂直轴面分速度的过流面积
( ) 对于轴流泵而言, F = π r12 − rh2 , r1 为叶轮进口半径, rh 为轮毂半径。则进口相对速
4.1 按常规设计方法设计叶轮直径
按照《叶片泵设计手册》[4]中,根据叶轮进口处的轴面速度估算叶轮直径
比转速 n s
=
3.65n H3/4
Q
=
3.65 ×1450 4.13 / 4
0.295
= 1000
根据《叶片泵设计手册》[3]中图 7-1 轮毂比 rh/r 与比转速 ns 的关系曲线,查出轮毂比 约为 rh/r=0.475
⑴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实际流量以设计流量进入叶轮,叶轮进口的水流相对速度
W1 与进口点叶片中线的切线方向一致,水流平滑进入叶轮不产生冲击损失。因此在设计工 况下时叶轮内的水力损失为主要沿程损失,其值可用下式近似估算[2]
h1
=
ξ
W12 2g
ξ —水力摩擦系数,与水力摩擦阻力系数、流经叶轮内的长度等有关
度 W1 的表达式变为:
( ) ( ) W12
= ⎜⎜⎝⎛ π
Q r12 − rh2
⎟⎟⎠⎞ 2
+ ⎜⎛ ⎝

× n × r1 60
⎟⎞ 2 ⎠
=
Q2 π2
r12
1 − rh2
2
+
⎜⎛ ⎝
πn 30
⎟⎞ ⎠
2
r12
(4)
当流量 Q、转速 n 及比转速 ns 一定时,据《叶片泵设计手册》[4]中轮毂比(轮毂半径
1. 引言
水泵效率是衡量水泵工作效能高低的一项技术经济指标。它是指水泵的有效功率(即水 泵输出功率)和水泵轴功率(即水泵输入功率)之比。水泵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 能量损失,因而使其效率总是小于 1。能量损失通常分为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三 部分。要提高水泵的效率,就必须降低这些能量损失。影响水泵效率的因素很多,分别有引 起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方面的原因。如何提高泵的效率,一直以来有大量的文献 对此作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提高表面光洁度[1]、设计较好的叶片形状[2]、改 变叶片安放角和叶轮直径等。
综上所述,叶轮内的水力损失与进口相对流速 W1 成正比。
2.2 叶轮直径与相对速度 W1 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叶片泵,为了提高扬程和改善吸水性能,设计时通常使 Cu1=0。则叶轮进口
-2-

处的水流绝对速度即为轴面速度。由图 1 叶轮进口速度三角形,进口相对速度 W1 的表达式 为:
叶轮直径是影响水泵效率的原因之一。通常在设计叶轮直径时,只是根据设计扬程和设 计流量进行设计,并未考虑到叶轮直径对水泵效率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叶轮直径时还应考 虑到其对水泵效率的影响。本文以轴流泵为例,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分析说明了应如何设计轴 流泵的叶轮直径。
2. 轴流泵叶轮直径对叶轮内水力损失的影响
其对叶轮内水力损失和理论扬程的影响。
对于本文中的设计实例,根据前面推导的叶轮进口相对流速和叶轮半径的关系式:
( ) W12
=
⎜⎜⎝⎛ π
Q 1−
t2
⎟⎟⎠⎞ 2
×
1 r14
+
⎜⎛ ⎝
πn 30
⎟⎞ 2 ⎠
×
r12
=
14.72
× 10 −3
1 r14
+ 23.033 ×103 r12 ,绘出 W12 与 r1
理论扬程 Ht= U2Cu2/g 减小;当叶轮直径增大时,相反理论扬程则增大。
-3-
2'
2'
2 2

2 2'
2' 2
图 2 叶轮出口处速度三角形
4. 设计实例
以具体实例说明在设计轴流泵叶轮直径时,应如何考虑其对叶轮内水力损失和理论扬程 的影响,以求提高水泵效率。具体实例:某一轴流泵叶轮设计参数为:水头 H=4.1m、流量 Q=0.295m3 /s、转速 n=1450r/min。
的关系曲线。(如图 4)
W2(m3/s)2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r(m)
图 3 相对流速与叶轮半径的关系曲线
由图可知当叶轮半径在 0.113m 时,叶轮进口相对流速可取得最小值,此时叶轮内的水 力损失可达到最小;叶轮半径在 0.1—0.15 米之间时,叶轮进口相对流速 W1 较小且变化范 围也较小。但因叶轮半径减小时会造成理论扬程的减小,因此,在设计叶轮半径时可以在 0.113—0.15m 之间适当选择一半径,使叶轮内的水力损失较少,且理论扬程也不会降低太大, 即能提高水泵效率的叶轮直径。
The Effect on Its Efficiency of Impeller Diameter of Axial Flow Pump
Cen Mei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Hehai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8) Abstra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