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规范恶性血液病骨髓和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合集下载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用于评估骨髓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该检验通常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获取骨髓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细胞内的包涵体等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髓病变、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骨髓样本获取: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获取骨髓细胞样本。

2. 样本处理:将骨髓样本制作成薄片,并进行染色处理,通常使用的染色方法有涂片染色和石蜡切片染色。

3. 细胞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以及细胞内的包涵体等结构。

4. 细胞计数和分类:根据骨髓细胞的特征,对其进行计数和分类,包括髓细胞、原始髓细胞、幼稚髓细胞和成熟髓细胞等。

5. 异常细胞的识别:识别任何异常的骨髓细胞,例如白血病细胞或恶性淋巴瘤细胞等。

6. 结果分析和报告:将观察到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撰写检验报告,提供给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骨髓疾病诊断方法,能够提供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信息,对于骨髓病变、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对诊断血液病探析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对诊断血液病探析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对诊断血液病探析摘要:目的:通过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的方式对血液病进行诊断治疗,对其治疗疗效进行有效探析。

方法:从医院的患者中选取患有血液病的病人进行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的检查,骨髓的涂片要经过瑞氏染色之后进行常规的检查,骨髓活检的标本要在经过处理之后,切成三维毫米的切片,用塑料进行包埋处理。

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要高于涂片的增生度,骨髓活检的误诊率要低于涂片的误诊率。

结论:利用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的方式对血液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分析,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两者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的作用,但不可以互为取代品。

关键词:骨髓活检涂片同步检查血液病诊断观察【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08-01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者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出血、贫血以及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利用骨髓活检与涂片的方式对血液病进行科学诊断,是当前最为常用的诊断手段,两者的联合使用对患者疾病的有效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150例患者是从医院收治血液病患者中抽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90例,女性有60例。

患者的年龄在25-75之间,平均年龄是54岁。

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程度的骨痛、贫血、出血、血常规异常、关节痛、淋巴结以及肝脾肿大等。

这些患者中,有15例骨髓纤维化患者,有35例骨髓瘤患者,有40例骨髓增生异常的综合症患者,有1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有30例淋巴瘤患者,有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1.2 方法。

在对150例患者进行血液病诊断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骨髓活检切片与骨髓涂片两项工作。

在进行骨髓活检切片的过程中,要利用环钻法切取患者的骨髓组织,用浓度4%的甲醛固定两个小时,用乙醇进行梯度的脱水工作,最后用甲基丙烯酸进行塑料包埋的处理,切片有三微毫米厚,在经过苏木素—吉姆萨—酸性品红进行染色之后,放到油镜下进行观察。

骨髓检查进展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规范化

骨髓检查进展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规范化

・特 载・骨髓检查进展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规范化朱忠勇 骨髓检查是一项古老的技术。

据文献记载,早在1868年,Neumann和Bizzozero等就发现骨髓是一种造血器官:Neumann并首先证实白血病与骨髓异常造血有关[1]。

随着时间的推移,骨髓检查的内容愈加丰富,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的骨髓检查.已从早期单纯的形态学发展到涵盖细胞化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分析等诸多方面,常规的形态学检查也逐步向规范化[2]。

本文就骨髓检查的现状和进展,作简要介绍。

 1 骨髓检查的内容 1.1 一般形态学检查 包括常规的罗氏染色(R o2 manowsky stain,即瑞氏一姬姆萨染色),和有选择的细胞化学或免疫化学染色检查骨髓涂片。

 1.2 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即细胞分化抗原簇(C D)分析。

用各种荧光染料标记的抗C D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术结合,鉴定包括造血干细胞、各种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等的C D表型。

目前在血液细胞学分析,特别是白血病分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

 1.3 细胞遗传学分析 白血病、M DS等恶性血液病,往往有染色体异常。

骨髓直接制片或短期培养,即可进行染色体鉴定,目前巳逐步发展为白血病分型的常规方法。

 1.4 分子遗传学分析 从基因(DNA或RNA)水平研究和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是当前的热点,例如,由于9号和12号染色体易位t(9:22)形成的,在慢粒白血病常见的Ph染色体,以往多用染色体分析法鉴定,后来发现这种易位形成了一个新的融合基因bcr-abl,从而可用较简单的PCR或基因探针技术进行鉴定。

目前类似的报告越来越多[3.14]。

 1.5 直接查找微生物 如黑热病的利-朵体、弓形虫等。

近年来,由于临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和爱滋病的发生率增高,许多以往很少见的微生物如鸟分枝杆菌、组织胞浆菌(Hisloplasma)等常可在骨髓片中找到。

 1.6 骨髓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的培养。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诊断的意义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诊断的意义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诊断的意义郑凤娇;龚燕红【摘要】Red blood cells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be easily ignored in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It is more reliable to observe the red blood cells morphology with the peripheral blood smear. As various types of bloodcell analyzers do not have the ability of recognizing of red blood cells, white blood cells and platelets form, they can only be used for general screening of healthy population, the results of which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if further microscopy is needed, instead of completely replac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ategorized test of various blood cells. Here is to make a detailed summary of red blood cell size, shape, numberof erythro-cytes,hemoglobin content changes, erythrocyte agglutination caused by autoantibodies, as well as red blood cell structure abnormality, focusing on the morphology of matured red blood cell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 so as to emphasize the point to improve diagnosis level.%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易被忽视.观察红细胞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由于各类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尚不具备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的能力,只能用作健康人血液一般检验的筛查,其结果可为是否需要进一步镜检提供筛检信息,尚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对各类血细胞的识别和分类检查.现从红细胞大小、形态、数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自身抗体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以及红细胞结构异常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主要介绍外周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的各种形态特征和临床意义,目的是要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1【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红细胞;形态学;临床诊断【作者】郑凤娇;龚燕红【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8医院检验科,广州,510602;解放军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化验室,北京,1008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为主的细胞形态学检验,时至今日仍是血液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确定贫血性疾病和协助诊断某些疾病的主要方法[1]。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质量控制探讨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质量控制探讨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质量控制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质量控制。

方法:在作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复习对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理论性分析探讨。

结果:做好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质量控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如检验人员的素质、临床医生的申请单、骨髓液采集的过程、读片的方法与制度、检查室的管理。

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的质量控制必须培养和提高检验人员的基本素质,规范临床医生申请单的填写,注重骨髓液采集的过程和读片的方法与制度,加强检查室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质量控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及临床疑难病患者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根据骨髓液涂片观察细胞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可以反映血液病的病变状况,对血液病的确诊及判断疗效、预后和骨髓移植造血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人员的素质从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人员必须经过定向和专业培训方可上岗,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肃的科学态度,重视质量控制,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血涂片或骨髓涂片的产生,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形态学工作经验,加强细胞形态辨认的基本功训练,正确识别细胞的正常和异常状态。

还要熟知和了解血液病的有关临床知识,以便及时从血片中发现和提供信息。

临床医生的申请单细胞形态学检验必须结合临床和血象等资料,要尽可能的了解患者更多的临床体征和检查结果,临床医生开出的检验申请单应清楚正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主要症状、阳性体征、特殊病理变化,一般的血液学检查结果,与检验有关的流行病史以及可能干扰实验检查或检验结果的服药史等。

骨髓液采集的过程骨髓液采集要求取材满意,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骨髓小粒、油滴,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大于外周血。

穿刺操作不当或者定位有偏差都会直接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降低其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和疼痛程度,有效配合医生进行骨髓穿刺,提高成功率[1];穿刺部位以髂后上棘为最佳取材部位,髂前上棘为次选取材部位,对于早期白血病、或其他部位多次穿刺抽取不能成功者应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胸骨穿刺。

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必要性分析目的:评价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3-7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1000例血液标本,根据笔者所在科室制定的复检规则,选取其中375例标本行外周血涂片检查。

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1000例,375例标本进行了显微镜复检,其中急性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例,粒细胞核左移15例,缺铁性贫血1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疟原虫感染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3例,血小板增多症2例。

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液学检查初筛异常者,无论仪器有无异常报警,皆有必要进行血细胞涂片镜检。

标签:外周血细胞形态;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病现代化的检验仪器使用方便,耗时短,确实能够大大提高检验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检验的精密度,但是,仪器的结果作为一种过筛检测,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即检测结果只能反映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对于血细胞质量的异常及原始细胞或其他异常细胞无法正确识别[1]。

本文选取2014年3-7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1000例血液标本,依据复检规则,对其中的375例标本行外周血涂片检查,旨在评价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7月住院部、门急诊患者标本共1000例,所有标本均为EDTA-K2抗凝血。

仪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Beckman 原装进口试剂,BASO瑞氏-吉姆萨染色液。

1.2 方法仪器每天按要求进行保养和维护,性能稳定,室内质控良好。

按照本室制定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375例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血涂片镜检条件为:(1)白细胞计数>30.0×109/L或0.85,淋巴细胞>0.60(儿童>0.70),单核细胞>0.20,嗜酸性粒细胞>0.15,嗜碱性粒细胞>0.03。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中各类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

它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的血细胞形态特征,从而提供有关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监测的重要信息。

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包括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红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应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颜色应为淡红色。

若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颜色异常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贫血、溶血、骨髓异常等疾病。

其次,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细胞形态、细胞核形态和细胞核染色质分布。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的形态应呈现出规则、对称的形状,细胞核形态应符合相应的类型特征,细胞核染色质分布应均匀。

若白细胞形态异常,如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形态不正常、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感染、白血病、免疫系统异常等疾病。

最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数量。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应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数量应在正常范围内。

若血小板形态异常,如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或者数量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存在出血、血液病等疾病。

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对许多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

例如,对于贫血患者,可以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异常,从而确定贫血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溶血性贫血。

对于白血病患者,可以观察白细胞形态是否异常,帮助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对于感染性疾病,可以观察白细胞形态和数量是否异常,帮助判断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的程度。

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观察血小板形态和数量是否异常,帮助判断凝血功能是否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虽然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但它并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手段,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病史来综合分析和判断。

此外,由于血液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因此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时,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近 年来 , 随着血 细胞 分析仪 的 日益普 及 , 尽 管在

定 程度 上减 轻 了血 细胞 形态 学检验 工作 人员 的实
际工作 压力 , 但是也 非 常容易 导致漏 诊 以及误诊 , 特 别是 三分 类 ,若没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异 常信息 的有效 提示 而发 现 了 异 常结果 , 则 必须要 进行 涂片镜 检 。 部分 血液病 需进 行 血 片以及骨 髓 片的 同时检查 ,比如慢性 的淋 巴细 胞 白血病 以及 传染性 的淋 巴细 胞增 多症 ,其实 两者 的外 周 血涂 片是非 常相 似 的 ,患者 的骨髓 涂 片检查
是血液病预防、 检查诊断 、 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检查诊 交流沟通 , 医院的临床医师缺乏必要的实验室知识 、 断的关键 。目前 ,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普及 , 血细 胞形 态 学检 验 的工作 人员 在一 定程 度上 忽视 了检 验
环 节 中的涂 片镜 检 , 此外 , 血细 胞形 态学 检验 有着 较 强 的 主观性 ,需 要采 取有 效措 施在 丰 富工作 经验 的 基 础上 进行 , 确保 结果 的准确性 。
1 . 2 过分 依赖 专业 仪器 设备 的检 测结 果
态 学 的标 准进行 检查 诊 断 。从 标本 质量 控 制管理 角 度 出发 ,因为 患者血 液 以及骨 髓 中 的有 核 细胞在 形 态 大小 与 比重等 的生 物 活性 和制 片技术 的个 体之 间
目前 , 随着 先进 血液 分析仪 的不断普 及 , 血细 胞 形态 学 检验 的工 作人 员越 来越依 赖 专业 仪器设 备 的 检测 结 果 ,而逐 渐忽视 了血常规 检 验过程 中的形 态 学 检验 ,不重 视 显微 镜下 的人工 复 检 ,导致 漏检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规范恶性血液病骨髓和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肖志坚 1887年,Ehrlich(德国)建立血细胞染色法,开包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

20世纪20年代,经May,G1emsa及Wright等对Ehrlich的血细胞染色法进行改良后,成功建立May-Grunwald和Wright血细胞染色法后,血细胞染色法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前后,逐渐形成现代骨髓象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报告模式。

1976年,法、美、英( French-American-British,FAB)协作组在推出对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疾病及慢性B,T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的诊断标准及修订标准时,对血细胞形态辨认和计数方法先后提出很多细化规定,从而提高了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准确性。

2001年(第3版)和2008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颁布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中,对相关恶性血液疾病的诊断标准做出全面界定,成为国际统一的现行诊断标准。

尽管2008年版以细胞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结合免疫表型、细胞/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分类方法,取代FAB协作组对于恶性血液病诊断的分型标准,但外周血涂片的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依然是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的基础。

这是因为,其一,关于外周血涂片的形态学描述术语的统一。

最近欧洲白血病网(European leukmianet,ELN)形态学组发表的关于欧洲血细胞确认的共识报告,包括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形态学使用的名词和确认的标准,在FAB协作组和WHO已有规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值得国内借鉴。

其中,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血细胞形态学对于发育异常( dysplasia)的界定。

发育异常是指血细胞形态学上异常发育,但并不与MDS同义,这一名词只能用于3个髓系系别,其他系别细胞表现相似形态学异常发育者(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应依照惯例冠以“不典型(atypical)”,“不典型”也适用于对肥大细胞形态学异常的描述。

造血细胞发育异常可产生细胞学异常的红细胞(如异形红细胞或异常二形性红细胞组群)或异常血小板(如巨型,少颗粒或有异常颗粒)。

然而,“发育异常”这一名词应限用于有核细胞;对正在接受生长因子治疗的患者,不能进行发育异常评估。

此外,中性粒细胞颗粒浓重,常是浓毒性感染所致,这种细胞在诊断MDS或确认急性髓系白血病多系发育异常时,不应计人发育异常特征定量中;在进行WHO 诊断分型时,轻微形态异常细胞不应计入发育异常细胞百分比中。

其二,关于原始细胞的定义和计数方法。

原始细胞包括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和原巨核细胞。

原粒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嗜天青颗粒的原粒细胞;另一类是有嗜天青颗粒的原粒细胞,包括原粒细胞Ⅱ型(<20个颗粒)和原粒细胞Ⅲ型(≥20个颗粒,但无可见高尔基区)。

幼单核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多颗粒和微颗粒(少颗粒)早幼粒细胞,M2b的异常中幼粒细胞为原始细胞等同细胞,应归人原始细胞计数。

原红细胞仅在诊断纯红系白血病时,被视为原始细胞等同细胞归入原始细胞计数。

不成熟单核细胞及小的发育异常巨核细胞和微巨核细胞,不是原始细胞等同细胞,不应计入原始细胞计数。

其三,原始细胞的“非红系细胞计数( nonerythroid cells count,NEC)”的正确应用。

NEC是1985年FAB协作组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修订诊断标准中,为鉴别AML与MDS而提出的。

对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时,当红系有核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50%时,原始细胞比例应按照NEC(除去红系有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计算,如果原始细胞比例≥20%时,则应诊断为M6,否则应诊断为MDS。

然而,在进一步进行恶性血液病分型诊断时,AML是按原始细胞NEC比例,而MDS则是按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来判定亚型的。

其四,强调指出的是,在诊断恶性血液病时,检查骨髓象应同时进地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二者互相对照,可增加对血细胞形态的识别。

骨髓细胞分类需计数500个细胞,外周血需计数200个细胞。

骨髓与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关系可分为下述4种情况。

①骨髓象相似而血涂片有显著的区别:如神经细胞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时,骨髓涂片显示弥散的瘤细胞,这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十分相似,但二者血象却有显著区别。

②骨髓象有显著区别而血涂片相近似:如一些急性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涂片,皆可显示明显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二者骨髓象却有明显区别。

③骨髓象大致正常而外周血涂片有显著变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骨髓象有显著变化而外周血涂片大致正常(如多发性骨髓瘤、戈谢病等)。

④外周血涂片是骨髓片的
继续: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一般尚不困难,但有时确定其细胞类型却非易事,将血涂片或骨髓片反复检查,则对此会有很大帮助。

因较成熟的细胞才进入血循环,故外周血涂片的细胞成熟程度通常会比骨髓好,细胞越成熟,则越容易辨认,故骨髓片不易确定类型时,可参考外周血涂片确定类型。

其五,正确认识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在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中有重要意义。

①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是一门经验医学。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不同阅片人对同一血细胞涂片结论的一致性一般为60%~70%。

②有些诊断分型是单纯血细胞形态学不能解决的,如低增生性AMI.和MDS,“低增生性”是一骨髓活检病理概念,仅在患者造血细胞占骨髓容积低于同龄正常个体30%时,才能下“低增生性”的结论。

一般而言,骨髓穿刺涂片不适合用于对癌症的诊断,当不成熟细胞呈合体性丛集分布,则提示转移癌,应报告为“不能分类细胞”,并应通过骨髓活检和适当免疫染色加以确认;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的分型诊断,目前主要依据免疫表型分析。

③血细胞形态学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因此精确地诊断分型,尚需结合免疫表型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