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dQ
dT
mc
dt
dt
T2
四、实验原理
➢ 2、考虑散热盘自由冷却与稳态时的散热面积不同,导热系数计
算公式修正为:
dT
mc
dt
T2
(RP 2hP ) 4hB
1
(2RP 2hp ) (T1 T2 ) d B2
式中:m为铜盘的质量;
1
c为铜盘的比热容,c 3.80 10 J kg K
避免烫伤。
2
Rp hp分别为铜盘的半径和厚度;
dB hB分别为待测样品的直径和厚度。
1
五、实验步骤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样品B及散热铜盘P的几何尺寸,用天平测出铜盘质
量m。
➢2. 取下固定螺丝,将样品放在加热盘与散热盘中间。
➢3. 加热盘的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值时,在1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内加热盘和散
热盘的温度值基本不变,达到稳定状态。
W.m-1.K-1 ,不良导体如橡胶导热系数为0.22 W.m-1.K-1。
本实验采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即利用热源传热在待测样品内部形成
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二、实验目的
➢ 1. 通过实验掌握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
➢ 2. 体会参量转换法的实验设计思想。
➢ 3. 掌握FD-TC-B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4. 停止加热,取走样品,调节三个螺栓使加热盘和散热盘接触良好,再设定
温度到80 ℃,加快散热盘的温度上升,使散热盘温度上升到高于稳态时的
值 左右即可。
五、实验步骤
➢5. 移去加热盘,让散热圆盘在风扇作用下冷却,由临近 值的温度数据计
算散热盘冷却速率
利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2 1 实验 仪器 .
直接 接触 , 继续 加 热 A盘 , A盘 温 度 升 至 比 高 7 ℃左
右, 停止加 热并 移去加 热 盘 C 让铝 盘 A通 过外 表面 直接 ,
实验 中采用 湖南 远 景新 技 术 研 究 所研 制 的 Y _I J L Z
4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仪 ( 下文称为热学综合仪) 及导 热 系数 测量 实验 装 置。 导热 系数 测 量装 置见 图 1 示 。 所
并 温 度传感 器 引线 , E为散 热铝 盘 A的温度传感 器 引线 。
6 . 76 6 3 6.
65. 2
35 . 40 .
4. 5
6 . 06 5 . 98
5 9 8.
70 . 7. 5
8. 0
5 . 50 5 . 43
5 6 3.
15 .
20 . 2. 5 30
, T , 1
热 系数 , 键是 求 出冷却速 率 。 关 a l
2 3 测量 过程 .
是材料 自身温 度 的函数 , 所用 材料 的导热 系数都需 要用实
验的方法精确确定。本文采取稳态平板法测量, 利用 M tb aa l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 得到冷却速 率随时 问、 温度 的变化关
即 = () - ) t i, 厂 f =\[ t ’ -]拟合级次 n 6 拟合的曲 n 取 ,
线见 图 2 示 。 所
(绘 警~及 线 2 制 曲 ~ )
得到 T=f t的 函数关 系 后 , 用 M tb中符 合运 () 利 aa l
算 的 d 函数 可求 出 = £对 时 间 i ( ) 的一 阶导数 =
根 据 实 验 测 得 的 数 据 ( 表 1利 用 M f b中 的 pl 见 ) aa l o— y
(完整版)基于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热导率的研究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基于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热导率的研究第一作者:学号:目录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热导率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仪器 (2)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步骤 (5)3.1实验准备 (5)3.1.1 连接实验器材 (5)3.1.2.加热并等待稳定时间 (5)3.1.3测量铜盘散热速率 (5)3.2测量数据 (6)四、实验数据再处理 (6)4.1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6)4.2不确定度的计算: (8)4.3测量结果 (9)五.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讨论: (9)误差来源为: (9)5.1仪器误差 (9)5、2康-康铜热电偶数字电压表灵敏度误差 (9)5、3金属的热胀冷缩 (9)六.感想与结束 (10)摘要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反映物质的热传导能力。
按傅里叶定律(见热传导),其定义为单位温度梯度(在1m长度内温度降低1K)在单位时间内经单位导热面所传递的热量。
测量不良导体的热导率有稳态法和动态法,本文以”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热导率”为实验内容,利用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和铜盘的散热规律,测量样品的热导率。
实验原理简单,但是设计精巧。
最后是实验过后自己的思考和对实验的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稳态法傅里叶导热方程式热电偶温差计一维传播一、实验仪器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热导率实验装置A —带电热板的发热盘B —螺旋头C —螺旋头D —样品支架E —风扇F —热电偶G —杜瓦瓶H —数字电压表 P —散热盘二、实验原理根据傅立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 、温度分别为1θ、2θ 的平行平面(设1θ >2θ ),若平面面积均为S ,在t δ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δ满足下述表达式:h S t Q21k δ δθθ-= (1) 式中tQ δ δ为热流量,k 即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又称作导热系数)。
实验十四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十四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一般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当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1898年C.H.Lees 首先使用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这是一种稳态法,实验中,样品制成平板状,其上端面与一个稳定的均匀发热体充分接触,下端面与一均匀散热体相接触。
由于平板样品的侧面积比平板平面小很多,可以认为热量只沿着上下方向垂直传递,横向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认为,样品内只有在垂直样品平面的方向上有温度梯度,在同一平面内,各处的温度相同。
设稳态时,样品的上下平面温度分别为1θ、2θ,根据傅立叶传导方程,在时间内通过样品的热量满足下式:t ΔQ ΔS h tQ B 21θθλ−=ΔΔ (1) 式中λ为样品的导热系数,为样品的厚度,为样品的平面面积,实验中样品为圆盘状,设圆盘样品的直径为,则由(1)式得:B h S B d2214B B d h tQ πθθλ−=ΔΔ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于底座的三个支架上,支撑着一个铜散热盘P ,散热盘P 可以借助底座内的风扇,达到稳定有效的散热。
散热盘上安放面积相同的圆盘样品B ,样品B 上放置一个圆盘状加热盘C ,其面积也与样品B 的面积相同,加热盘是由单片机控制的自适应电加热,可以设定加热盘的温度。
导热系数的测定(完整版)

二、实验原理:
1.热传导定律: ;
2.导热系数概念: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W·m-1·K-1),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3.稳态法(通过控制热源传热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而进行的测量)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 圳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实验14导热系数的测定
学院:
专业:课程编号:
组号: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2009年月日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09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5、讨论本实验误差因素,并说明测量导热系数可能偏小的原因。
A、样品表面老化,影响传热;
B、加热板,样品,散热板之间有缝隙,影响传热。
C、热电偶热端与发热盘和散热盘接触不良,应粘些硅油插入小孔底部,等等
6、测冷却速率时,为什么要在稳态温度 附近选值。?
A、当散热板处在不同温度时,它的散热速率不同,与本体温度,环境温度都有关。
并给出λ测量结果.
思考题
1、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导热系数是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是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值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W•m-1•K-1)。
2、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用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热导率

用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热导率热传导是指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部分的方式,它是三种传热模式(热传导、对流、辐射)之一。
各种材料都能够传热,但是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
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热传导性能的基本物理量, 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能与温度梯度之比。
热导率高的材料称为热的良导体,否则为热的不良导体。
热导率受材料本身的状态、成分、结构、密度以及湿度、温度和压力等综合因素影响。
在科研、生产很多领域,材料的热导率是应用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测量固体材料的热导率一般有两种实验方法:稳态法和动态法。
稳态法测量是基于样品内部待测热导率方向形成稳定的温度差,利用稳定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样品的热导率。
动态法测量热导率是在被测样品整体达到温度均匀恒定后,加载微小的温度扰动,通过检测此温度扰动直接计算出被测样品在此恒定温度下的热导率。
稳态测量法原理清晰,计算公式简单,可用于较宽温区的测量,但测定时间较长和对环境要求较严格。
动态法测试对边界条件没有太多的要求,测试设备相对比较简单,但动态法的测试数据方法一般都比较复杂,甚至要进行复杂的数学公式进行各种修正。
本实验应用稳态法中的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热导率,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热导率的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掌握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率的原理。
2. 掌握测量冷却速率的方法,以及通过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以及热导率。
3. 了解热电偶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约瑟夫.傅里叶(Joseph Fourier)于1882年建立了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即:如果物体内部有温差存在时,热量将从物体高温部分流向低温部分,时间内流过面积的热量正比于温度梯度,其比例系数既是热导率。
其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1) 式中为传热速率,是与面积相垂直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号表示热量由高温传向低温。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讲义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武汉科技学院理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1
简介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基本要求
2
简 介
热导率 :描述物质热传导性质的一个物理量。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对材料的热导率常用实验的 方法测定。大体上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采用稳态
法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率。
通过实验掌握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率的方法,体 会使用参量转换法的设计思想,掌握用热点偶测量温度的 方法。
5
S
找稳态?
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底部小风扇,
形成稳定的散热环境,将加热盘供电电
压调到220V,加热10分钟,将加热盘供
电电压调到110V,然后5分钟记录一组样
品上下表面温度,若在10分钟内,样品 上下表面温度不变,则样品达到稳态,
记录(TA,TP )。
6
怎样测温 度?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偶是利用温差电效应
关键是使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传热状态。
稳态:经一段时间后,如果在样品的传热方向各截面
的传热速率ΔQ/Δt相同,那么样品内部将形成一个 稳定的温度分布状态。稳态时样品上下温度将各自停留在 某个温度。传热速率ΔQ/Δt 和温度梯度(dT/dt)是一个确 定的值。
Q t κ T A TP hB
15
10
实验内容
1.调整仪器装置; 2.控制实验条件以使样品尽快达到稳态, 记录此时加热盘和散热盘温度; 3.测量散热盘的散热过程,记录散热盘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一组数据。
11
注意事项
电压表使用前要调零。
测量散热盘散热过程前取出样品时,应先切
断电源并注意防止烫伤。
做完实验要整理好实验台,关掉所有电源。
《大学物理实验》准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

t t( R, ) t( 0, ) qc R 2
qc R 2t
准稳态时利用中心面(x=0)的温升速率可以 计算材料比热c
qc F
cRF
dt
d
c qc
R t x0
8
实验装置及特色
1)实验样品长宽均为厚 度R的9倍可忽略长宽 非无限大
绝热泡沫
加热器 绝热泡沫
2)采取四块样品紧密组 合由两个阻值一致的 薄膜加热器并联供热, 以保证两加热面向中 心的加热热流恒定并 对称相等
少数热运动能量大的电子可能逸出表面
自由电子出来进去 动态平衡
一层电子气, 一个电偶层(约10 -10m厚)
电子要逸出金属,必须克服金属表面层内正离子晶体 点阵势井和表面电偶层电场作功,称为逸出功。 10
逸出功与表层电势差的关系为 A=eU*
不同金属的逸出功A不同,逸出 电势U*不同。
2、自由电子数密度不同
3)四块样品组合有利于 在加热面、中心面中 心安装测温元件
① ②③④
O
x
样 样样 样
品 品品 品
加热面热偶 中心面热偶
9
热电偶测温原理
介绍概念:接触电势差 温差电现象 接触电势差: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时会出现电势差
产生的原因:逸出功不同,自由电子数密度不同. 1、逸出功 金属表面层内存在着一种阻止电子逸出 表面的作用力 正离子晶体点阵势井
大学物理实验——
准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
实验目的
1、了解准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 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3、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
2
实验原理
热量传递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传导:物体相邻部分有温差,在各部分之间不发 生相对位移,仅依靠原子、分子及自由电子等粒 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四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一般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当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1898年C.H.Lees 首先使用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这是一种稳态法,实验中,样品制成平板状,其上端面与一个稳定的均匀发热体充分接触,下端面与一均匀散热体相接触。
由于平板样品的侧面积比平板平面小很多,可以认为热量只沿着上下方向垂直传递,横向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认为,样品内只有在垂直样品平面的方向上有温度梯度,在同一平面内,各处的温度相同。
设稳态时,样品的上下平面温度分别为1θ、2θ,根据傅立叶传导方程,在时间内通过样品的热量满足下式:
t ΔQ ΔS h t
Q B 21
θθλ−=ΔΔ (1) 式中λ为样品的导热系数,为样品的厚度,为样品的平面面积,实验中样品为圆盘状,设圆盘样品的直径为,则由(1)式得:
B h S B d
221
4B B d h t
Q πθθλ−=ΔΔ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于底座的三个支架上,支撑着一个铜散热盘P ,散热盘P 可以借助底座内的风扇,达到稳定有效的散热。
散热盘上安放面积相同的圆盘样品B ,样品B 上放置一个圆盘状加热盘C ,其面积也与样品B 的面积相同,加热盘是由单片机控制的自适应电加热,可以设定加热盘的温度。
C 当传热达到稳定状态时,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1θ和2θ不变,这时可以认为加热盘C 通过样品传递的热流量与散热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量相等。
因此可以通过散热盘P 在稳定温度2θ时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t
Q ΔΔ。
实验时,当测得稳态时的样品上下表面温度1θ和2θ后,将样品B 抽去,让加热盘C 与散热盘接触,当散热盘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态时的P 2θ值或者以上后,移开加热盘,让散热盘在电扇作用下冷却,记录散热盘温度C D 20C D 20θ随时间t 的下降情况,求出散热盘在2θ时的冷却速率
2θθθ=ΔΔt ,则散热盘P 在2θ时的散热速率为: 2
θθθ=ΔΔ=ΔΔt mc t Q (3)
其中m 为散热盘P 的质量,为其比热容。
c 在达到稳态的过程中,P 盘的上表面并未暴露在空气中,而物体的冷却速率与它的散热表面积成正比,为此,稳态时铜盘P 的散热速率的表达式应作面积修正:
)22()
2(222P P P P P p h R R h R R t mc t Q ππππθθθ++ΔΔ=ΔΔ= (4)
其中为散热盘P R P 的半径,为其厚度。
P h 由(2)式和(4)式可得:
)22()
2(42222
12P P P P P p B B h R R h R R t mc d h ππππθπθθλθθ++ΔΔ=−= (5)
所以样品的导热系数λ为:
14- 4
2211)(4)22()
2(2B B P P P p d h h R h R t mc πθθθ
λθθ−++ΔΔ== (6) 【实验仪器】
导热系数测定仪装置如图1所示,它由电加热器、铜加热盘C ,橡皮样品圆盘B ,铜散热盘P
、支架及调节螺丝、温度传感器以及控温与测温器组成。
图1导热系数测定仪装置图
【实验内容】
(1) 取下固定螺丝,将橡皮样品放在加热盘与散热盘中间,橡皮样品要求与加热盘、
散热盘完全对准;要求上下绝热薄板对准加热和散热盘。
调节底部的三个微调螺丝,使样品与加热盘、散热盘接触良好,但注意不宜过紧或过松;
(2) 按照图1所示,插好加热盘的电源插头;再将2根连接线的一端与机壳相连,
另一有传感器端插在加热盘和散热盘小孔中,要求传感器完全插入小孔中,并在传感器上抹一些硅油或者导热硅脂,以确保传感器与加热盘和散热盘接触良好。
在安放加热盘和散热盘时,还应注意使放置传感器的小孔上下对齐。
(注意:加热盘和散热盘两个传感器要一一对应,不可互换。
) ;
(3) 接上导热系数测定仪的电源,开启电源后,左边表头首先显示从FDHC,然后显
示当时温度,当转换至b = =· =,用户可以设定控制温度。
设置完成按“确定”键,加热盘即开始加热。
右边显示散热盘的当时温度。
14- 4
(4) 加热盘的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值时,开始记录散热盘的温度,可每隔一分钟记
录一次,待在1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内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值基本不变,可以认为已经达到稳定状态了。
(5) 按复位键停止加热,取走样品,调节三个螺栓使加热盘和散热盘接触良好,再
设定温度到,加快散热盘的温度上升,使散热盘温度上升到高于稳态时的C D 802θ值左右即可。
C D 20(6) 移去加热盘,让散热圆盘在风扇作用下冷却,每隔10秒(或者30秒)记录一
次散热盘的温度示值,由临近2θ值的温度数据中计算冷却速率2
θθθ
=ΔΔt 。
也可以
根据记录数据做冷却曲线,用镜尺法作曲线在2θ点的切线,根据切线斜率计算冷却速率。
(7) 根据测量得到的稳态时的温度值1θ和2θ,以及在温度2θ时的冷却速率,由公式
2211)(4)22()
2(2B B P P P p d h h R h R t mc πθθθ
λθθ−++ΔΔ==计算不良导体样品的导热系数。
【注意事项】
1.为了准确测定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实验中应该在两个传感器上涂些导热硅脂 或者硅油,以使传感器和加热盘、散热盘充分接触;另外,加热橡皮样品的时候,为达到稳定的传热,调节底部的三个微调螺丝,使样品与加热盘、散热盘紧密接触,注意不要中间有空气隙;也不要将螺丝旋太紧,以影响样品的厚度。
2.导热系数测定仪铜盘下方的风扇做强迫对流换热用,减小样品侧面与底面的放热比,增加样品内部的温度梯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所以实验过程中,风扇一定要打开。
【思考题】
1.应用稳态法如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如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镜尺法?镜尺法画切线利用了什么原理?
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