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油料和油品检验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油料和油品检验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油料和油品检验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

——油料和油品的检验

植物油脂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膳食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一、油料概述

1、定义:油料:含油率>10%,具有制油价值的植物种子和果肉及粮食加

工副产品(如米糠油、玉米胚芽油)。

几种南方油料(北方不常见)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

种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

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油菜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芥子碱、

单宁等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毒性,故菜籽饼需去毒后才能作饲料。

胡麻油:是一种油料作物,在全国油料作物中位于油菜、花生、大豆之后居

第4位。胡麻种子含油量一般为38~48%。其突出特点是含有丰富

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肃、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陕西等省

种植较多。

蓖麻油:是飞机和高速机械的润滑油,是高级表面活性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重要。

桐油:是我国特产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原产于我国。它是

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桐油的外观易与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极

易误食中毒。

茶籽油:茶籽油又名茶油,山茶油。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以南,茶油是我

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

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油酸含有量最高。

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

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

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2、油料中含有的主要成分

(1)油脂:是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各式脂肪酸。

构成油脂的脂肪酸主要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甘油三酸酯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时,在常温下呈固态而称之为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较高时,在常温下呈液态而称之为油。

(2)蛋白质:可以和糖类发生作用,生成颜色很深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影响油的外观),也可以和棉子中的棉酚作用,生成结合棉酚(饼

粕去毒);

(3)磷脂:磷脂即磷酸甘油酯,简称磷脂。两种最主要的磷脂是磷脂酰胆碱(俗称卵磷脂)和磷脂酰乙醇氨(俗称脑磷脂)。

(4)色素:一般为脂溶性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色素及花色苷等。能够被活性白土或活性炭吸附除去,也可以在碱炼过程中

被皂脚吸附除去。

(5)蜡:是高分子的一元脂肪酸和一元醇结合而成的酯,能溶于油脂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低温会从油脂中析出影响其外观,另

外,蜡会使油脂的口感变劣,降低油脂的食用品质。

(6)糖类:主要存在于油料种子的皮壳中,仁中含量很少。

(7)维生素:植物油料含有多种维生素,但制取的油脂中主要有脂溶性的维生素E,维生素E能防止油脂氧化酸败,增加植物油的储藏稳定

性。

(8)其他物质

二、植物油脂制取工艺

(一)植物油料的预处理

使油料具有最佳的制油性能,以满足不同制油工艺的要求。通常在制油前对油料进行清理、除杂、剥壳、破碎、软化、轧坯、蒸炒或膨化等工作。

1、油料的清理:利用各种清理设备去除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序的总称。

进行清理的原因:

①杂质在制油过程中会吸附一定数量的油脂,造成油分损失,出油

率降低。

②杂质会使油色加深或使油中沉淀物过多影响油的品质。

③有杂质的饼粕质量较差,影响饼粕资源的开发利用。

2、油料的剥壳及仁壳分离

棉子、花生、葵花子等含壳率均在20%以上。

剥壳的原因

①油料皮壳中含油率极低,并会吸附油脂,造成出油率降低。

②油料皮壳中色素、胶质和蜡含量较高。造成毛油色泽深,含蜡

高,精炼处理困难。

3、油料的破碎与软化

①破碎:对于大粒油料如大豆、花生仁破碎后粒度变小,接触面积

增大,有利于轧粒、浸出操作。

要求:破碎后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末少。

②软化: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使油料可塑性增加,要求软化后

的油料碎粒具有适宜的弹性和可塑性及均匀性。

4、油料的轧坯

利用机械的挤压力,将颗粒状油料轧成片状料坯的过程。

经轧坯后制成的片状油料称为生坯,生坯经蒸炒后制成的料坯称为熟坯。

(1)轧坯的作用:

①通过轧辊的碾压和油料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油料细胞壁

破坏,油脂易于提取

②使料坯成为片状,大大缩短油脂从油料中排出的路程,提高

制油时出油速度和出油率。

③加快蛋白质变性,提高蒸炒的效果。

(2)轧坯的要求

厚薄均匀,大小适度,不露油,粉末度低,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5、油料的蒸炒

生坯经过湿润、加热、蒸坯、炒坯等处理,成为熟坯的过程。

蒸炒的作用:

使油料细胞中的磷脂吸水膨胀,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结构彻

底破坏,从而分散的游离态油脂聚集,结合态油脂暴露,促进油脂

的凝聚,有利于油脂的流动,以提高出油率。

6、油料生坯的挤压膨化(新工艺)

利用挤压膨化设备将生坯制成膨化颗粒物料的过程。生坯经挤压膨

化后可直接进行浸出取油。

挤压膨化的作用:

油料生坯经挤压膨化后,其多孔性增加,油料细胞组织被彻底破坏,酶类被钝化,可代替蒸炒工艺,能明显降低浸出生产的溶剂

损耗以及蒸汽消耗。

(二)油脂的提取

花生油更多的使用压榨,大豆菜籽油则更多的使用浸出,浸出的工艺在精炼后不存在任何化学残留物,目前世界上90%的国家在使用浸出的方法生产毛油

1、机械压榨法制油

借助机械外力把油脂从料坯中挤压出来

(1)工艺特点

优点:

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生产灵活

油品质量好,色泽浅,风味纯正

缺点:

压榨后的饼残油量高,出油效率较低

动力消耗大,零件易损耗

(2)榨油设备

目前压榨设备主要有2大类:

间隙式生产的液压式榨油机

连续式生产的螺旋榨油机。

2、溶剂浸出法制油

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取油技术。自1870年间世以来,经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其工艺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世界油

脂工业中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式。

(1)方法原理:

Ⅰ用溶剂对油料料坯进行浸泡或淋洗,使料坯中的油脂被萃取

溶解在溶剂中,得到含有溶剂和油脂的混合油。

Ⅱ再加热混合油,使溶剂挥发并与油脂分离得到毛油,毛油经

水化、碱炼、脱色等精炼工序处理,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食

用油脂。

Ⅲ挥发出来的溶剂气体,经过冷却回收,循环使用。

(2)工艺特点:

优点:

出油率高——粕中残油可控制在1%以下,出油率明显提高。

粕的质量好——不进行高温加工而取油,使水溶性蛋白质得到保

护,饼粕质量好,也可以用来制取植物蛋白。

加工成本低,劳动强度小。

缺点:

加工步骤多,一次性投资较大

浸出溶剂一般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质,生产安全性差,

浸出制得的毛油含有非脂成分数量较多,色泽深,油质较差。(3)常用的浸出溶剂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6号溶剂油”俗称浸出轻汽油。但对人体有害,损伤神经。

国际:丙烷、丁烷(液化天然气成分,毒性小)作为浸出溶剂已应用于植物油脂的工业化生产。是浸出法制油的发展方向。(4)工艺类型

①直接浸出:该方法限于加工大豆等含油量在20%左右的油料。

②预榨浸出:对一些含油量在30%~50%的高油料(棉子、菜子、花

生、葵花子等高油料)加工,在浸出取油之前,先采用

压榨取油,提取油料内85%~89%的油脂,再进行浸出

法取油。

(5)油脂浸出方式

按溶剂与油料的混合方式,可分为浸泡式、喷淋式、混合式3种。

(6)浸出法工艺流程

①油脂浸出经预处理后的料坯送入浸出设备完成油脂萃取分离的

任务。经油脂浸出工序分别获得混合油和湿粕。

②混合油蒸发和汽提:从浸出设备排出的混合油是由溶剂、油脂、非

油物质等组成,经蒸发、汽提,从混合油中分离出溶剂而获得浸出

毛油。

原理:借助于蒸汽蒸馏的原理,将水蒸气通入含有可挥发物质A的混合液,

组分A分压之和,液体便在远低于组分A的正常沸点的温度下沸腾,组分

作温度,以便将高沸点或热敏性物质从料液中蒸发出来,从而得到纯化,如

脂肪酸、苯胺、松节油的提取和精制。

③湿粕脱溶从浸出设备排出的湿粕,一般含有25~35%的溶剂。需将

溶剂脱除,才能获得合格的成品粕。

一般湿粕蒸烘的方式——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同时结合直接蒸汽负压搅拌等措施,促进湿粕脱溶。经过处理后,粕中水分不超过

8~9%,残留溶剂量不超过0.07%。

④溶剂回收: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本、毛油和粕的质量,生产中应对

溶剂进行有效的回收,并进行循环使用。

3、水溶剂法制油

水溶剂法制油是根据油料特性,水、油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以水为溶剂,采取一些加工技术将油脂提取出来的制油方法。根据制油原理及加工工艺的不同,水溶剂法制油有水代法制油和水剂法制油2种。

(1)水代法——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水之间的密度差,将油脂和亲水性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主要

运用于传统的小磨麻油的生产。芝麻种子的细胞中除含有油分外,

还含有蛋白质、磷脂等,当加水于炒熟磨细的芝麻酱中时,经过适

当的搅动,水逐步渗入到麻酱之中,与蛋白质、磷脂结合,油脂就

被代替出来。

(2)水剂法——利用水或稀碱溶液溶解油料中可溶性蛋白、糖类的特性,通过调节PH值使蛋白质在等电点(4.2-4.6)形成沉淀,通过离心分

离等工序,取得蛋白质并分离出油脂的一种特殊榨油方法。最大的特

点是可以同时提取出油脂和蛋白质(常用于核桃乳、花生乳的加工)。(三)油脂的精炼:毛油去杂的工艺过程称为油脂的精炼。

1、油中杂质的种类: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等。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多糖等。

油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色素、甾醇、生育酚、烃类、蜡等。

特殊的杂质:例如黄曲霉毒素、棉籽油中的棉酚、菜籽油中的芥子苷

(硫代葡萄糖苷)等。

2、油脂中杂质对品质的影响:

加深油脂颜色,产生异味,降低食用价值

促进酸败,不利于安全储存

遇热焦化发苦,产生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

3、油脂精炼工艺:

(1)悬浮杂质的去除:一般可以通过沉降、过滤、离心等方法去除悬浮杂质。

(2)脱胶:脱胶工序主要是去除磷脂。

方法:

①水化脱胶——用热水或热的稀碱、盐溶液处理毛油,使毛油中

的磷脂等胶质吸水膨胀,凝聚沉淀而与油脂中分离

②加酸脱胶——在毛油中加一定量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使油中的

非亲水性磷脂转化为亲水性磷脂或使油中的胶质结构变得紧

密,从而容易沉淀和分离。

(3)脱酸:游离脂肪酸使油脂的酸价提高,需要将它去除。

方法:

①碱炼法——向油脂中加入氢氧化钠,与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絮

状的肥皂,使之沉淀分离出来。副产物是肥皂(皂脚)和水。

②物理精炼:利用水蒸气蒸馏,直接蒸馏出游离脂肪酸。

(4)脱色:脱去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棉酚色素以及其他一些有色成分。

方法:

脱色主要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色素除去。

常用吸附剂:

①天然白土呈酸性,又称为酸性白土;

②活性白土以膨润土为原料,油脂工业常用

③活性炭

(5)脱臭:脱除油脂中的臭味物质。

方法:

使用蒸馏气提工艺,利用油脂中臭味成分与油脂的挥发度(蒸汽

压)的差异,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气蒸馏脱除臭味物

质。

(6)脱蜡:蜡会使油脂的口感变劣,降低油脂的食用品质

方法:

冷却——将油脂冷却到30℃以下,蜡就会结晶析出,可以过滤将

其分离。

三、植物油脂检验

1、相对密度检验

(1)定义:

①油脂的标准相对密度——油脂在20℃时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

表示。

4℃时的质量之比,用d20

4

②油脂的相对密度——油脂纯体积的质量与其同体积水的质量之

表示。

比,用d t1

t2

油脂的相对密度范围一般在0.87~0.97之间。

(2)测定意义:

油脂的相对密度与油脂的分子组成有密切关系:

①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相对分子量越小

②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对密度越大

③羟基含量越高(-COOH)

所以,测定油脂的相对密度,可作为评定油脂纯度、掺杂、品质

变化的参考。

(3)方法:

相对密度瓶法——用同一相对密度瓶在同一温度下,分别称取等

体积的油脂和蒸馏水的质量,两者的质量比即为油脂的相对密度。

具体见实验分析

2、折射率的测定

(1)测定意义:

折射率是油脂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一般而言,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子质量越大,不饱和程度越高,其折射率就越大。不同的油

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可以用来鉴别油脂的种类和纯度。我国

植物油国标将折射率列为特征指标。

(2)测定方法:阿贝折光仪

在植物油标准中规定,测定油脂的折射率以20℃作为标准温度,其结果用n20

或n20表示。D表示光源为钠黄光D线。

D

如测定温度不在20℃时,须换算为20℃时的折射率:

n20=n t+0.00038*(t-20)

3、色泽的测定

(1)油脂具有色泽的原因:

①油料成分——籽粒中有叶黄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几种油脂的正常油脂的颜色是花生油淡黄色;小磨芝麻油棕红色;棉籽油棕黑色;菜籽油深黄色等

②精炼程度——有色物质未完全脱除

③油料品质劣变和油脂酸败——油色加深

所以,测定油脂的色泽,可以了解油脂的纯净程度、精炼程度、判断其是否变质。

(2)测定色泽的方法:

罗维明比色计法(专用方法)

铂-钴分光光度法

重铬酸钾法

(3)罗维朋比色计法

1)原理:用标准色玻璃片将光线过滤后,与油样进行比色。当比至标准色玻璃片与油样色泽完全一致时,以标准色玻璃片上数值来表示油脂的色泽。

2)检验方法:

罗维朋比色计由比色槽、碳酸镁反光片、乳白灯泡、标准颜色色阶玻璃片和观测管等部件组成。

①标准颜色色阶玻璃片的使用:

ⅰ标准颜色色阶玻璃片有红、黄、蓝、灰色四种颜色,红、黄为常用色。

ⅱ依色泽从浅到深,红色玻璃片号码为0.1~70.0,黄色玻璃

片号码为0.1 ~70.0,蓝色玻璃片作为调配绿色用。灰色

玻璃作为调配亮度用。蓝、灰两色玻璃片不能同时使用。

ⅲ选用玻璃片配色时,片数要尽可能少。

ⅳ比色槽有不同厚度,一般油色深,选用薄的;油色浅时则选用

厚的。

②操作方法:

ⅰ放平仪器,安置观测管和碳酸镁片,检查光源是否完好。

ⅱ取澄清油样注入比色槽中,达到距离比色槽上口约5mm处。将比色槽置于比色计中。

ⅲ先按规定固定黄色玻璃片色值,打开光源,移动红色玻璃片调色,直至玻璃片色与油样色完全相同为止(左油右玻片)。

ⅳ如果油色有青绿色,须配入蓝色玻璃片,再移动红色玻璃片,使配入蓝色玻璃片的号码达到最小值为止。

ⅴ记下黄、红或黄、红、蓝玻璃片的色值的各自总数,即为被测油样的色值。

③结果表示:结果注明不深于黄多少号和红多少号,同时注明比色

槽厚度。

4、三个温度点的测定

(1)熔点的测定

①定义:指油脂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纯净的油脂和脂肪酸有其

固定的熔点,可用以衡量油脂纯度的高低。

油脂的熔点与其组成和组分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一般组成脂肪酸的碳链愈长熔点愈高;不饱和程度愈大熔点愈低。

②测定方法:一般常用毛细管法。

加热毛细管中的油脂,当油脂完全溶化呈透明状态时的温度即为

该油脂的溶点。

(2)凝固点的测定

①定义:油脂由液态变为固态时的温度,各种油脂的凝固点都是一定

的,可用以衡量油脂纯度的高低。

②测定方法:油脂净化后注入凝固点测定器玻璃管中,以玻璃棒不

断上下搅拌,直至温度计不再下降或开始回升时停止搅拌,温度突然升高并再度下降时的最高温度即为脂肪酸的凝固点。

(3)烟点的测定

①定义:是油脂加热时第一次呈现蓝烟时的温度,反映油脂接触空

气加热的热稳定性。可作为植物油精炼程度的指标,。

油脂的烟点是衡量油品加工质量的主要指标,精炼的油脂烟点在205~220℃,而未精炼的油脂烟点在160~170℃所以烟点对高

级烹调油、色拉油很重要。

②测定方法:在检验箱内加热脂肪样品,迅速加热到发烟点前40℃

左右,然后调节热源使样品升温速度为5~6℃/min,当样品冒少

量烟,同时有浅蓝色的烟冒出时的温度即为烟点,可借助100W

灯观察。

5、过氧化值测定

(1)油脂酸败:油脂或油脂含量较多的食品,在贮藏期间,因氧气、日

光、微生物、酶等作用,油脂内产生醛、酮、过氧化物、有机酸等,

出现异臭发酵味、苦味、沉淀、颜色变暗等,这种现象称为油脂酸

败。

包括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

① 水解酸败:一般在粮食和油料籽粒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水解

酶,在安全储藏状态下,一般其量较少,活性也低,不致于产生

明显的脂肪水解作用,如果是高温高湿环境中,特别是感染霉菌

之后,由于大多数霉菌均有大量的脂肪水解酶,会导致水解反应

的大量进行,从而使油脂发生酸败。水解酸败主要产物是低级脂

肪酸。

② 氧化酸败:主要是在空气存在条件下,油脂氧化造成的。主要有

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氧化酸败是油脂酸败的主要形式,

在氧化酸败过程中会生成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等中间产物,他们

极不稳定,能继续分解成脂肪酸、醛、酮等,使油脂营养价值降低,

并产生哈喇味。

所以可以通过测定过氧化值判断油脂的酸败程度。

(2)测定方法:

① 原理:油脂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计算油脂过氧化值。

② 结果表示:每千克油脂中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mmol/kg ) ③ 操作方法:见实验

6、酸价的测定 (1)定义: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数值,称为酸价(酸值)。它是用

中和一克油脂样品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 毫克数表示的(KOH

毫克/1克油)。

对于粮食样品。因其含油脂较少,表示其所含游离脂肪酸的数值,一般称

脂肪酸值。它是用中和100克粮食样品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 毫克数(KOH

毫克/100克粮食)表示。

旧国标中仍保留毫

克当量(meq/kg )的表示方

法。1meq/kg=0.5mmol/kg

国标规定常见食用油的酸价一般不得超过4,否则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出售、调拨,因此油脂储藏期间最常检验的劣变指标是酸价,油脂的储藏也是围绕防止酸价增高而进行的。

(2)测定原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钾产生中和反应,从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

(3)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见实验)。

7、羰基价的测定

(1)定义: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这些羰基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的聚积量就是羰基价。

羰基价与油脂的酸败劣变紧密相关。常用来确定煎炸等操作后油脂的劣化酸败程度。

羰基(tāng jī):是由碳和氧两种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有机官能团(C=O)。是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官能团的组成部分。醛酮类:R─

CH=O 醛R─CO─R 酮羧酸类:R─CO─OH 。

(2)测定方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①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苯腙,在碱性情况

下形成醌离子,呈褐红色或葡萄酒红色,在波长440nm下,测定吸

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②结果表示:以1kg油样中所含的羰基的毫摩尔数表示,或以相当

1kg油样中羰基的mEq数表示。

大多数酸败油脂和加热劣化油的CGV超过50mEq/kg,有明显酸败味的食品可高达70mEq/kg。我国规定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CGV≤

50mEq/kg。

8、碘价的测定: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每100g脂肪与卤素(主要是碘的化合物)起加成反应所需的的碘的克数称为该脂肪的“碘价”。

(2)意义: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链上有不饱和键,可与卤素(Cl, Br,I )进行加成反应,不饱和键数目越多,加成的卤素量就越多,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就越多。所以可以通过碘值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碘值越高,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它是鉴定和鉴别油脂的一个重要常数。

(3)测定方法:

溶剂中溶解油样并加入韦氏试剂(氯化碘)与油样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的卤素衍生物,在规定的时间后加入碘化钾和水,过量的未

反应的氯化碘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析出的

碘,同时做空白试验,通过空白与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差,即可算出试样碘价。

韦氏试剂:在碘的冰乙酸溶液通入新制干燥氯气,则生成氯化碘的冰乙酸溶液(韦氏碘液)。

9、含皂量的测定:

(1)定义:油脂中的含皂量,即油脂经过碱炼后,经水洗不彻底而残留在油脂中的皂化物数量(以油酸钠计)。

(2)测定意义:油脂含皂量是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油脂碱炼时水洗工艺是否达到工艺操作要求的依据,植

物油脂的含皂量过高时,对油脂的质量与透明度有很大的影响。

国标规定食用油脂含皂量≤0.03%。

(3)测定原理:油样用石油醚和乙醇溶解后,再加热水使皂化物水解,水解出的碱,用硫酸标准溶液中和,根据硫酸标准溶液消耗量换

算为油酸钠量作为含皂量。

10、皂化价的测定

(1)定义:指1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皂化:指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的反应,是水解

的一种。

(2)测定意义:油脂的皂化就是皂化油之中的甘油酯和中和油脂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因此,皂化值包含着酯价和酸价。

脂肪酸平均分子质量越大,则皂化价越小,反之,则皂化价大,皂化价是油脂的理化常数之一,同一种油脂皂化价有一定范

围,检验皂化价,可以评定油脂纯度和对制皂工业提供加碱量的

计算依据。

11、不皂化物的测定

(1)定义:不皂化物是指油脂皂化时,与碱不起作用的、不溶于水但溶于醚的物质。

油脂中不皂化物组要成分是固醇,其次是高分子脂肪醇、碳氢化合物、蜡、色素和维生素等。大部分植物油中含1%的不皂化物。

(2)测定意义:不皂化物含量的大小是鉴定油脂品质的指标之一,当植物油中掺榨油矿物油、石蜡,其不皂化物值将增高,因此,测

定油脂不皂化物值,可以鉴定优质的纯度和掺杂情况(3)测定方法:乙醚法

将油脂与碱醇溶液共煮皂化,用乙醚萃取不皂化物,与肥皂分离,蒸去乙醚后即得不皂化物。

四、油料饼粕的测定项目

1、残留溶剂:我国浸出油厂操作规程中要求饼粕残容量不得超过700mg/kg

粕。

测定方法:闪爆实验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

闪爆:当易燃气体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就会立刻燃烧膨胀发生爆炸。故而将一定量饼粕置于相似的实

验环境中,通过发生闪爆与否可大致判断饼粕中是否残留溶剂和残留量的粗略

值。

2、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大豆饼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

(1)简介:大豆蛋白酶抑制因子是指能和蛋白酶的必需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抑制蛋白酶与底物结合,使蛋白酶的活力下降甚至丧失的

一类物质。通常所说的蛋白酶抑制因子是指蛋白质类胰蛋白酶抑制

因子。采食含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日粮后,畜禽的采食量、日增重和

饲料转化率降低。

(2)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

3、硫代葡萄糖甙:是油菜籽饼粕中的主要毒性物质与抗营养因子

(1)简介:硫代葡萄糖甙(芥子甙)本身无毒,但在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及外界微生物中均含有一定水解酶,芥子甙均可发生水解反应,反应

产生异硫氰酸盐﹑恶唑烷硫酮和腈(jīng)等有毒物质。所以对菜

粕的贮存要十分小心,且脱毒后才能做饲料。

①异硫氰酸酯(ITC)是一种挥发性辛辣物质,引起菜籽饼粕的

辣味并严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对粘膜且有强烈的刺激作

用)。

②腈类及恶唑烷硫酮(OZT)是一种致甲状腺肿因子,动物采食

后便会使甲状腺肿大,碘的吸收被抑制,还影响肾上腺质脑

垂体和肝脏等器官,造成动物代谢紊乱。

(2)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银量法

4、棉酚:棉籽饼、棉粕里都含有的一种有生殖毒性(雄性)的物质。(1)简介:棉酚是一种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羟基、醛基的多元酚类化合物为游离棉酚;而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物质结合,

没有活性羟基、活性醛基的多元酚类化合物为结合棉酚,其丧失了

活性,对动物是无毒的。

(2)测定方法:比色法(分光光度计)。

棉酚能与芳香胺反应,生成暗黄色衍生物,再进行比色测定。

肉品品质标准化检验示范的内容

肉品品质标准化检验示范的内容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肉品品质检验标准,规范肉品品质检验行为,推行肉品品质标准化检验活动的开展,依据《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及国家肉品品质检验的有关标准,以生猪为例,制定如下示范参考内容: 一、肉品品质检验制度。 在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建设上,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成立肉品质量部,独立于各个部门之间,直接对企业负责人负责,在肉品品质检验及病害肉处理方面,在企业中,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2、具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经省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3、具有完善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并上墙公示,屠宰企业相关员工必须熟悉,并遵照执行。 4、制定了畜禽屠宰工艺流程图及肉品品质检验关键点,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上墙公示,并使每个员工熟知。 5、制定了每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在该岗位和质量部门负责人,必须熟知。 6、制定了检验人员学习和培训制度。

7、在生产线中,标明肉品品质检验关键点。 8、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实行执证上岗,并统一服饰,用以区别其他工作人员。 9、建立肉品品质检验人员的卫生要求。按GB/T 19479-2004中的4部分要求。 二、肉品品质检验的实际操作。 肉品品质的具体操作应当按照GB/T17996—1999执行。具体到每一环节,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入厂检验:①索要产地检疫合格证或出县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及运输检疫证明,同时检查耳标。②卸车时,进行群体检查,发现可疑猪赶入隔离圈,继续观察;伤、残猪送急宰间进行急宰处理。③检查有无灌水猪。 2、待宰检验:①待宰期间,观察有无漏检的病猪。②待宰期间是否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要求的停食12—24小时,充分饮水至宰前3小时。 3、送宰检验:①送宰前,检验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签发《宰前检验合格证明》,注明货主、头数,车间凭证屠宰。②检查生猪淋浴是否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进行。③赶猪时,是否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进行。 4、头部检验:建议在脱毛上滑轨后进行。①检查头颈部有

粮油质量检验员初级试题一

第二部分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 一、选择题 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B)、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A、原始样品 B、保留样品 C、平均样品 D、试验样品 2、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批。一个检验批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C)吨。 A、50 B、100 C、200 D、250 3、扦样检验是通过对(A)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 B、平均 C、实验 D、分析 4、下列粮食样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样的是(C)。 A、大豆 B、油菜籽 C、小麦 D、豌豆 5、下列粮食样品不适合用分样器分样的是(A)。 A、玉米 B、油菜籽 C、小麦 D、无芒稻谷 6、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D )。 A、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B、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C、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 8、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B ) A、容量瓶 B、称量瓶 C、吸量管 D、移液管 9、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A、 0.1 g B、 0.01 g C、0.001 g D、 1.0 g 10、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减量称量法 B、间接称量法 C、三次称量法 D、多次称量法 11、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B)。 A、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B、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增加天平的稳定性 D、加快称量速度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粮油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质量(含卫生)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基本文化程度 1.7培训要求初中毕业。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

于200标准学时;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粮油质量检验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检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等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满2年。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3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无答案)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无答案) 注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道试题,每题1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 (A) 规章 (B) 法律 (C) 制度 (D) 行为规范 2. 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 A、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 B、试剂未搅拌均匀 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D、滴定管漏液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系数为1的量的表达式 (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 (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 (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

4. 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予以减免。 A、增大试样用量 B、校准仪器 C、增加测定次数 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 5. 10g砝码的示值误差为-0.2mg,该砝码的相对误差为()。 A、-2% B、-0.2% C、-0.02% D、-0.002% 6.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及短粒。 A、长粒;中间型 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 C、特长粒;长粒 D、特长粒;中间型 7. 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A、技术标准 B、安全标准 C、工作标准 D、管理标准 8. 进行有()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2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A)规范性(B)可操作性(C)安全性(D)危险性 9. A类火灾是指()。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 (B)可燃性液体(如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液料稀释剂等)着火(C)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着火 (D)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 10. 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浙江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管理办法.

附件1: 浙江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规范我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工作,严格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的管理,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境内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的监制、发放、使用、保管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之规定,省商务厅负责全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的统一制作和管理工作。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是生猪产品上市流通的基本标识,它的管理工作应坚持统一制作、逐级发放、规范使用、严格监管的原则,并实施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监制和发放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包括:(一)生猪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合格标

志; (二)生猪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 (三)种猪、晚阉猪肉品标识印章; (四)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印章。 第六条省商务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制作厂家,实行定点制作。 定点制作企业应当按照省商务厅规定组织制作,并及时向省商务厅报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制作和交付等情况。 第七条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实行计划订购。订购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0月底前根据监管面实际使用量上报下一年度订购计划和数量。 需调整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订购计划和数量的,应由证章标志使用单位提前向所在地市、县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市、县商务主管部门逐级上报省商务厅,经省商务厅审核同意后予以调整。 第八条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由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逐级发放: (一)定点制作厂家应当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省商务厅交付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其中《生猪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应提供编号清单; (二)各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向省商务厅确定的生产厂家购领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

粮油品质分析详解

1.全面客观地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 2.粮油品质检验的性质:①是粮食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开展粮油及其加工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④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⑤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具有高度统一性 3.粮油品质检验涉及的主要环节有粮油收购,销售,调运,储藏,加工等 4.粮油收购、销售、调运环节检验的目的:①为粮油定等作价提供依据 ②为更好的贯彻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提供依据 5.粮油轮入环节检验的目的:①判定粮油是否符合储备粮油的入库质量标准 ②检查粮油的新陈程度以及储存品质指标是否适宜储存 ③为粮食分类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6.粮油储存时定期检验:①探索粮食储存指标的变化规律,指导科学储粮 ②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不定期检验:探查局部粮情异常的原因。 7.粮油轮出时检验的目的:①检测粮油的综合品质 ②对储存期间曾经使用的熏蒸剂进行残留检测,看其是否符合卫 生标准,是否能投放市场 8.粮食:以收货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粮食的一些作物。 9.粮食根据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原粮、成品粮、混合粮、贸易粮;根据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用途分为:谷类、豆类、油料、薯类 10.稻谷的分类:按品种分为籼稻,粳稻;按生长期分为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性质分为粘稻和糯稻。国家标准按其收获季节粒形,粒质分为: ⑴早籼稻: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米粒腹白较大,角质部分较少 ⑵晚籼稻: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米粒腹白较小或无 ⑶籼糯稻:糙米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 ⑷粳糯稻:椭圆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 ⑸粳稻谷:长椭圆形,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11.小麦的分类:按播种期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皮色分为红皮麦和白皮麦;按硬度指数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不低于60为硬质,不高于45为软质)。国标按皮色硬度指数分为:⑴硬质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 ⑵软质白小麦:. 不高于45 ⑶硬质红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 ⑷软质红小麦:不高于45 ⑸混合小麦: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小麦 12.玉米的分类:按粒色分为黄玉米和白玉米;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按用途分为食用,饲用和食饲兼用。国标按种皮颜色分为: ⑴黄玉米:种皮为黄色,或略带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⑵白玉米:种皮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⑶混合玉米: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玉米。 内部结构中,依据不同类型的多糖和不同性质的淀粉比例分为硬质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爆裂型、粉质型、甜质型和有稃型。 13.大豆的分类:按籽粒大小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国标按大豆的皮色分为 ⑴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淡黄色,脐为黄褐,淡褐或深褐的籽粒不低于95%

粮油质检员试题

粮油检验复习题 1、对于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很小的实验室,必须遵守我国环境保护的规定。 2、原始记录应由校核员负责校核。 3、粮食质量检验员应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4、根据有关规定,标准实施后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 5 年 5、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由此增强人们的义利并重道德观念。 6、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7、粮油调运时,质量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若收发双方发生质量争执时,本着实事求是的、互相谅解的原则,进行协商、会检或仲裁解决。 8、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 2 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 9、检验目的抽样分为:验收抽样、监督抽样、周期检验抽样、定型检验抽样和仲裁检验抽样。 10、粮油出库检验时,下述作法不当的是采用选择性的扦样方法扦样。 11、数字36000 有不确定位有效数字 12、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应双人双锁,缺一不可开启,建立领用申请、审批制度。 13、按相关规定储备粮检验样品应保留二个月。 14、取用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乙醚等具有挥发性的试剂时,操作应在通风柜进行,操作者尽可能带上防护眼罩和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 15、高压气瓶是用于贮存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的压力容器。 16、《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加工过程中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17、在当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和质量管理办法,GB/T19000 组标准是 科学质量管理的指南。 18、总体范围和扦样单元是制定扦样方案的重要内容。 19、D 类火灾是指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 20、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重铬酸钾记住物质进行标定。 21、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硫酸加到水中。 22、检验报告中各项内容应据实填写。 23、有关偏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测得值大于平均值,偏差为负。 24、自由水与结合水是粮食中水分的主要存在方式。 25、职业守则对粮油检验员有一定约束作用。 26、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企业委托,对来样进行的检验,属委托检验。 27、量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必须可以定量表达,它由数值和单位的乘积构成量值;第二、必须能与其他物理量建立联系,即存于某一量制中;第三、必须能通过比较(实验)得出,而不是通过计算得出。 28、职业道德的适应范围是有限的 29、为实现编号唯一性和可溯源性在样品流转中均采用样品唯一标识。 30、具体扦样单位不是选择方案必须考虑的因素。 31、“具有一定数量的粮食保管、防治、检验等管理技术人员,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是《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规定的代储中央储备粮企业必须具备的八

粮油质量检验员竞赛试题汇编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 注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道试题,每题1分,共100分。 试题 1. 对标准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检验方法标准大部分是推荐性标准 B、GB 1351—2008《小麦》为强制性标准 C、检验时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 D、标准附录一般分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 E、销售大米包装上标明执行企业标准的,监督检验判定时应按该企业标准进行 2. 选择和制定扦样方案必须考虑()。 A、扦样过程的规范性 B、检验的目的 C、样品的代表性 D、测定方法的性质 E、整批产品的性质 3. 精密度的大小不用()表示。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E、变异系数 4. 将1000 g 12.2%的净小麦样品调节到入磨水分为1 5.0%,需加水量是()。 A、20.0 mL B、23.5 mL C、29.4 mL D、30.2 mL E、32.9 mL 5粮食与油脂扦样时,造成所扦取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为()。 A、扦样器选用不当 B、粮食籽粒的成熟度不同 C、粮食运输和入库过程的自动分级 D、检验单元存在着不均匀性 E、油脂样品杂质沉降、水分分离 6.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时,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 A、被测溶液的浓度太高 B、样品溶液所用溶剂不同 C、样品溶液的pH值不同 D、溶液的浑浊程度

(标准答案)粮油检验员试题1

单位名称:—————————————— 姓名:———————————————— 一、选择题 1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2 对定量分析的误差要求()。 (A)等于零(B)越小越好(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D)略小于允许误差3 销售、调运时实施检验,其目的是()。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4 行政执法时对市场粮油质量进行监管,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B)采用选择性扦样的方法扦样 (C)扦样部位应有针对性(D)只检测某一项或几项指标 5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 (A)制度(B)规章(C)法律(D)约束机制 6 根据稻粒()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籽粒分为四类。 (A)粒质(B)生长期(C)粒形(D)长度 7 粮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组成。 (A)混合水(B)离子水(C)结晶水(D)结合水 8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全面的经济效果。 (A)最佳规则(B)最佳秩序(C)最佳效益(D)最佳方法 9 间接碘量法是利用(),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反滴定的方法。 (A)I-与还原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B)I-与氧化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C)I-与酸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D)I-与碱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10 碘染色法鉴别糯性稻谷与非糯性稻谷,其结果是非糯性稻谷呈()。 (A)深兰色(B)棕红色(C)粉红色(D)黄绿色 11 测定小麦杂质时,规定的绝对筛层的孔径为()。 (A)1.5mm (B)2.0mm (C)3.0mm (D)5.0mm 12 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标为出糙率应大于等于()。 (A)73.0% (B)75.0% (C)77.0% (D)79.0% 13 测定粮食水分时,干燥器中的变色硅胶保持有效的颜色为()。 (A)红色(B)绿色(C)黄色(D)蓝色 14 稻米心白粒是指米粒()部位呈白色不透明的粉质白斑。 (A)腹部(B)背部(C)中心(D)腹部和心部

畜禽屠宰品质检验流程

畜禽屠宰品质检验流程 《条例》宣贯教材执法人员屠宰厂经营行为部分执法人员掌握国家标准的意义·一是能够确保国家相关标准的贯彻落实·二是能够提升我省肉品质量卫生安全·三是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省条例》屠宰厂经营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1、畜禽屠宰的技术规程2、肉品品质检验的规程3、屠宰厂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第一,畜禽屠宰畜禽屠宰包括以下技术规程:生猪:《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B/T17236-1998)、 《生猪屠宰良好操作规程》(GB/T19479-2004)牛: 《牛屠宰操作规程》(GB/T19477-2004)肉鸡:《肉鸡屠 宰操作规程》(GB/T19478-2004)、《肉用仔鸡加工技术规程》(NY/T330-1997)其他畜类:《畜类 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7237-1998)《肉类加工厂 卫生规范》(GB12694-90)以生猪为例简单介绍屠宰工艺 流程·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规定:生猪屠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入场接收——停食静养——签发《准宰证》——赶猪——淋浴——致昏——放血——清洗——浸烫脱毛(剥皮)——开膛——净膛——内脏整理——去头蹄——劈半——修整复验——出厂屠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宰前管理·淋

浴·麻电·放血·畜禽产品落地情况·三腺摘除宰前管理按标准要求,宰前管理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充分静养休息:12_24小时;二是停食静养,充分喂水至宰前3小时;三是应当善待畜禽,减少外伤.·没做到以上三条的,可按违反《生猪屠宰操作规程》4.2和4.4条,依据《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进行处罚。淋浴管理淋浴,也是畜类屠 宰的必须经过的一道程序。在《生猪屠宰操作规程》明确 规定了宰前应当进行淋浴的要求。宰前淋浴的意义有三 点:一是清除屠畜体表的污物,以防止污染车间; 二是有利于麻电,由于畜体体表的湿润,有利于导电,从 而有利于麻电;三是有利于放血。虽然,操作规程 中,没有对淋浴的水温做出规定。但适宜的水温,(温 水),有利于屠畜体内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放血,同时也 有利于麻电,减少出血点。因此,建议在淋浴时,使用温 水冲淋。没做到淋浴的,可按违反《生猪屠宰操作规程》4.3规定,依据《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进行处罚。麻电管理目前,我省麻电方式五花八门,很不规范。 1、有的直接从220V电压中接上一根电线,就实行电麻, 这就不是致昏了,而是致死了。2、有的屠宰厂干脆 就不采用电麻;3、有的屠宰厂电麻地方太大,屠畜 未固定,对麻电人也是一种伤害。因此,在这方面,我们

生猪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模拟考试2

试题名称正确答案 1、 动物检疫由国家哪个部门负责实施?() A:商务部 B:农业农村部 C:质检总局 D:工商总局 [B] 2、 个体检疫是指对群体检疫检出的什么情况的家畜做个 体临诊检查() A:可疑病态 B:确诊病态 C:健康 D:任何情况 [A] 3、生猪在卸车时严禁用棍打、鞭抽、脚踢,避免生猪发 生外伤和产生() A:惊恐逃跑 B:应激反应 C:心跳骤停 D:皮下出血 [B] 4、 猪烫毛时,浸汤池水温根据猪的品种和季节不同应控制 [C]

在多少度() A:56-59℃ B:58-60℃ C:58-63℃ D:59-63℃ 5、链球菌化脓性炎症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入侵 () [C]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伤口 D:接触性 6、猪瘟的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伪膜性坏 死和溃疡,称纽扣状溃疡。常见于那种类型的猪 [C] 瘟() A:急性猪瘟 B:亚急性猪瘟 C:慢性猪瘟 7、由于受到寒冷或机械刺激而产生的异常肉是 () [C] A:黄疸 B:黄脂 C:红膘 D:白肌肉 8、冷却肉贮藏保质期为多少天?() A:3天 [B] B:5天 C:7天 D:10天 9、猪肝脏分为几叶?() [C] A:2

B : 3 C : 4 D : 5 10、 下图的病变提示生猪患了哪种疾病( ) A : 口蹄疫 [A]

B:关节型猪丹毒 C:猪瘟 D:关节炎 11、无害化处理间应建在屠宰车间的哪个位置() A:上 风侧 [C] B:平行位置 C:下风侧 12、俗称为洒精的是?() A:甲醛 B:苯酚 [D] C:甲酚 D:乙醇 13、家畜胰腺分泌胰液,由胰管排入() A:十二指肠 B:空肠 [A] C:回肠 D:大肠 14、若发生恶性口蹄疫,出现心肌变性或坏死,心脏会 出现什么变化() A:虎斑心 [A] B:菜花心 C:心脏肥大 D:无变化 15、红斑丹毒丝菌也可通过人的伤口感染人,称为() A: [A] 类丹毒 B:猪丹毒 16、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是弓形虫发育史的() A: 中间宿主 [B] B:终末宿主 C:贮藏宿主 17、 球虫病的感染来源是() [B] A:球虫虫卵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无答案)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 无答案) 注 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 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 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 道试题,每题1 分,共100 分。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 )。 (A)规章(B) 法律(C) 制度(D) 行为规范 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 )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 A 、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B、试剂未搅拌均匀 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D、滴定管漏液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 系数 为1的量的表达式 (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 (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

(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 4.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予以减 免。 A 、增大试样用量B、校准仪器 C、增加测定次数 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 5.10g砝码的示值误差为-0.2mg,该砝码的相对误差为( )。 A、-2% B、-0.2% C、-0.02% D、- 0.002% 6.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 及短 粒。 A 、长粒;中间型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 C、特长粒;长粒 D、特长粒;中间型 7.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A 、技术标准B、安全标准C、工作标准D、管理标准 8.进行有()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 2 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A)规范性(B)可操作性(C)安全性(D)危险性 9.A 类火灾是指()。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落实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健全产地准出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是指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是指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所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自行开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标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视同于产地证明、购货凭证和合格证明文件。合格证的开具、使用、查验以及相关管理等行为,适用本办法。 生鲜乳依据《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农业(含畜牧兽医、渔业,下同)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合格证的推动、指导和服务工作。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本辖区内开具合格证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名录。 第四条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食用农产品交易后,持有者对其持有的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五条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 方式之一作为开具合格证的依据,确保其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合格证的真实性负责。 (一)自检合格; (二)委托检测合格; (三)内部质量控制合格; (四)自我承诺合格。 第六条合格证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参考样式附后。 (一)产品名称和重量; (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三)确保合格的方式(指第五条中所列的方式); (四)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盖章或签名; (五)开具日期。 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可根据产品、包装的实际情况调整合格证大小尺寸。

第七条预包装食用农产品应当将合格证放置包装内或加贴在包装上。散装食用农产品应当以运输车辆为单位,实行一车一证或一品一证。 第八条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合格证开具的档案记录,并至少保存两年。 第九条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销售食用农产品时应当附合格证。以下几种证明材料可视同合格证,不必重复开具。 (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期内的认证证书或登记证书复印件; (二)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 (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 第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督促、指导和教育。对于虚假开具合格证的,纳入生产经营主体信用记录。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16年×月×日起施行。(时间以部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初级试题一

第二部分 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 、选择题 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 A 、原始样品 B 、保留样品 2、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批。一个检验批的代表数 量, 普通仓房扦样 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 C )吨。 3、扦样检验是通过对( A )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6、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D )。 A 、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B 、 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C 、 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 、 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 、比色管 B 、容量瓶 C 、移液管 D 、碘量瓶 8、 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 B ) A 、 容量瓶 B 、称量瓶 C 、 吸量管 D 、移液管 9、 )。 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A 、 0.1 g B 、 0.01 g C 0.001 g D 、 1.0 g 10、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 ( 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 、 减量称量法 B 、 间接称量法 C 、 三次称量法 D 、多次称量法 11、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 B )。 A 、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B 、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 、增加天平的稳定性 D 、加快称量速度 B )、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C 、平均样品 D 、试验样品 A 、 50 B 、 100 C 、 200 D 、 250 A 、代表性 B 、平均 4、 下列粮食样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样的是 A 、大豆 B 、油菜籽 5、 下列粮食样品不适合用分样器分样的 是 C 、 实验 D 、分析 ( C )。 C 、小麦 D 、豌豆 ( A )。 C 、小麦 D 、无芒稻谷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粮油样品的采集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 ——粮油样品采集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一)概念 1、取样(仟样)——指从一批受检的粮油及其加工成品、半成品和副产品中,按规定方法采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称为取样。 因为粮油检验取样时通常借助一种特制的扦样器进行,故给种子取样一个专门名词,称之为扦样。 2、样品(粮油样品)——是指从一批受检的粮油中,按规定方法扦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粮油样品,简称样品。 取样是一个困难而且需要非常谨慎的操作过程,在进行粮油品质分析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取样,因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这样的样品才能反映出该批受检粮油的质量的真正情况,否则,不准确的取样,不论检验工作如何准确、精密,都会使采取的样品失去代表性,其分析结果将毫无价值,甚至可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如何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①取样前应当了解受检粮油食品的基本情况。 如:来源、批次组成、加工贮存、运输等基本情况。 ②严格按标准方法取样: 严格按GB5490—201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和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标准规定进行扦样、分样和制样。 ③样品必须进行登记,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混淆、污染或变质。 ◎检验单位的确定(如何算是“一批”,”一批“中又该取多少量) 1)检验单位:一般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单位。 2)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应根据粮油种类和目的的不同而异。 一般而言: (1)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200t(≤200t); (2)特大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50t(≤50t); (3)特殊目的扦样:如粮情检查、害虫调查、加工机械效能测试(打米机的出米率、磨粉机的出粉率等)、出品率试验(稻谷的出米率、小麦的出

生猪肉品品质检验人员考试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答案序号前选择) 1: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1分】 A:检疫为主 B:预防为主 C:治疗为主 D:扑杀为主 2: 国家对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从事肉品品质检验的人员必须具备什么学历以上或同等学力水平并考核合格上岗() 【1分】 A:初中 B:高中 C:中专

D:大专 3: 肉品检验以()检验为主,必要时辅以细菌学、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和理化学等化验室检测。 【1分】 A:肉眼 B:化验 C:理化 D:感官 4: 检疫申报应当在屠宰前几小时向驻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 【1分】 A:1天 B:3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5: 目前,国家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 【1分】 A:集中检疫 B:分散检疫 C:随机抽检 D:宰后检疫 6: 进入屠宰厂(场、点)的动物,应当附有(),并佩戴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 【1分】 A:车辆运输消毒证 B:《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C:非疫区证明 7:

屠宰车间墙裙高度不应低于() 【1分】 A:2米 B:2.5米 C:3米 D:3.5米 9:生猪屠宰过程一般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1分】 A:30分钟 B:4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10:从宰杀放血到猪屠体浸烫(或剥皮),放血时间不少于() A:2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 8:进入车间的个人卫生程序() 【1分】 11:烫毛时间是() 【1分】 A:颌下淋巴结 B:耳下腺淋巴结 C:腹股沟淋巴结 12:猪在放血后、入池前,先剖检的淋巴结是() A:颌下淋巴结 B:耳下腺淋巴结 C:腹股沟淋巴结 13:检验猪的颌下淋巴结的主要目的是有无()

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粮油质检机构组)技能操作比赛项目内容和要求

附件2: 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粮油质检机构组) 技能操作比赛项目内容和要求 试样称量 一、基本原则 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在比赛时间内称取符合要求的样品份数。从称量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操作熟练程度等方面考核选手技能。 二、考核要求 (一)大米:采用增量称量法,称取试样5g,精确至0.01g。 小麦粉:采用指定质量称量法,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01g。 植物油:采用减量称量法,称取试样4.9g~5.1g,精确至0.01g。 (二)按规定的称量方法,采用合适的器皿和相应精度的天平,尽可能多的称取试样份数。称样量偏差不符合要求时,不计入称量份数。称量偏差要求:大米≤0.01g;小麦粉≤0.001g;植物油≤0.1g。 (三)比赛时间:18分钟。其中实验准备3分钟,大米、小麦粉、植物油3种样品的称量时间各5分钟。 三、仪器设备

四、配分及评分要点 本项目满分100分,占选手技能操作比赛总分的30%。 五、违规处理 (一)损坏天平及发生事故,本题计为0分。 (二)有伪造原始记录数据现象,本题计为0分。

0.1mol/L K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一、基本原则 根据《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1-2002)和试卷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标准溶液的稀释配制和标定。从标准溶液稀释配制的准确性、标定的准确性与重复性、规范操作及熟练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二、考核要求 (一)将0.5mol/L KOH储备溶液准确稀释配制成0.1mol/L KOH 标准使用溶液。 (二)按《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1-2002)对0.1mol/L KOH标准使用溶液进行标定。 (三)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溶液及试剂,未提供的溶液比赛过程中临用现配。 (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结果计算、标签填写以及所用器具归位、实验台面整理。提前完成者,给予适当加分。 (五)违章操作或发生事故,中止操作,该项目按0分计。 (六)不文明操作、不规范操作、测定结果出现偏差按评分细则扣分。 (七)比赛时间:40分钟。 三、仪器设备

粮油质量检验试题分析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3分) 1、从误差的来源分类,可将其分为、和粗大误差。 2、水分在粮食籽粒中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二是。粮食水分的增减主要是的变化。 3、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一般根据其结构分为、和多糖,多糖是粮食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4、根据法律的约束分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分为和。 5、国家标准代号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粮食行业标准代号以表示。 6、小麦的胚乳有和两种结构。 7、玉米以为定等指标,分为个等级,并增加了等外级,为中等。 8、小麦的标准水分为≤%;玉米的标准水分为≤%;粳稻谷的标准水分为≤%。 9、粮油籽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类、生理活性物质和其它化学成分。

10、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是,除必须按有关规定有防护措施外,现场至少应有人。 11、需要对试剂进行气味鉴别时,应打开瓶塞,将试剂瓶远离鼻子,手放在瓶口处微微煽动,即止。 12、2004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这是一部规范粮食流通行为的重要行政法规。 13、按照收获年度计算,长江以北地区的粮食正常储存年限是:稻谷年,小麦年、玉米年。 14、按照扦样、分样和检验过程的不同,可将样品分为、 和三类。 15、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高大平房仓以吨为一个扦样单位,若干个扦样单位的样品混合后作为一检验单位(原始样品),每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不大于吨,每增加吨增加一个检验单位。16、分样的方法有和;分样的要求是:。 17、杂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和三类。 18、小麦粉加工精度是以小麦粉的和来表示的。 19、粮食水分在16%(含)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均认为是高水分粮油样品,水分测定一般采用。 20、粮食、油料水分测量标准方法有:、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箱法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12分)

生猪肉品品质检验人员考试多选练习 1

1: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是为了(AB )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强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开展工作 2:食品安全工作实行科学的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是(ABCD ) A:预防为主 B:风险管理 C:全程控制 D:社会共治 3:从事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ACD )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A:当地兽医主管部门 B:当地政府 C: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D:当地动物疫病控制预防控制机构 4: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哪些动物防疫条件(ABCDEF ) A:场所的位置与居民区、生活饮用水源地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B: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C: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D: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E: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F: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 5: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ABCD )A:饲养 B:屠宰 C:经营 D:运输 6:禁止屠宰、经营、运输下列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下列哪些动物产品:(ABCDEF ) A: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B:疫区内易感染的; C: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D: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E: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F:其他不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7:《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ABCDEFG )A: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B: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生猪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 C:有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D:有经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E: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以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F:有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G: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8:屠宰厂区应远离下列哪些污染源(ABCD) A:被污染的水源

(完整word版)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及宰后检验流程要点和检验制度-生猪

生猪屠宰厂宰前、屠宰过程宰后标准化屠宰检验操作要点及管理制度为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特制定生猪屠宰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屠宰检验要点。一、引用的相关标准。 1、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B/T 17236-1998)2、生猪屠宰良好操作规程(GB/T 19479-2004)3、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 17996-1999) 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 12694-90)5、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6、《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二、生猪屠宰及检验的工艺流程图。具体见附图。三、各屠宰及检验环节的具体操作。按照屠宰及检验的工艺流程图,对各屠宰及检验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如下:1、入厂检验: 1.1 索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1.2 检查是否灌水。 2、病健分离。在卸车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逐一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编号。 2.1 健康生猪赶入待宰圈休息。 2.2 可疑生猪赶入隔离圈继续观察。对检出可疑病猪,经过充分饮水和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可以赶入待宰圈;症状仍不见缓解的,签发《急宰证》送急宰间进行急宰。 2.3 病猪及伤残猪,签发《急宰证》送入急宰间进行急宰。 2.4 死亡及患有传染病的,签发《无害化处理登记表》进行无害化处理。 3、停食管理: 1 3.1 应当停食静养12-24小时; 3.2 充分喂水至宰前3小时; 3.3 赶猪时,应按顺序赶送,不得采

用脚踢、棒打等粗暴方式驱赶。4、待宰检验:4.1 检查待宰期间的停食静养是否达到3的要求。 4.2 对待宰生猪进行“动、静、饮水”观察,检查有无漏检病猪。 5、送宰检验: 5.1 送宰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健康的签发《准宰证》。 5.2 检查生猪通过通道是否按照3.3要求执行。 5.3 检查生猪淋浴时是否按照7的要求执行。6、签发《准宰证》 6.1 车间凭借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准宰证》进行屠宰生猪。屠宰头数必须与《准宰证》中的头数一致。 6.2 《准宰证》应当按与宰后检验登记记录一起,按要求进行保管。 7、淋浴 7.1 尽可能除去体表内的污物; 7.2 水压不宜过大,水温应当适中,尽可能不惊吓到生猪; 7.3 应从各个方面进行淋浴。淋浴间应设臵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喷淋装臵。8、致昏(麻电) 8.1 必须准确把握麻电的电压。人工麻电器:电压为70-90V,电流0.5-1.0A,麻电作用时间1-3s,盐水浓度5%;自动电麻器:电压不超过90V,电流不应大于1.5A,麻电时间1-2s。 8.2 人工电麻时,应将生猪固定位臵后,再进行麻电。 8.3 麻电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靴、绝缘手套,注意自身的防护安全。 8.4 猪被麻电后应保持心脏跳动,呈昏迷状态,不得使其致死。 9、刺杀放血 9.1 从麻电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