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省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合集下载

2019广东河源省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战役

2019广东河源省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战役

2019广东河源省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战役在各类行测考试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个了解的身影——数量联络,但与此一同,最让我们发作心思暗影的也是它。

看到那一道道数学问题,要么因不会做而望而生畏,要么因办法不妥而费时吃力,但是其实许多标题是很诙谐的题型,只需我们找到最优的那个破题钥匙,难题就会便利的处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个一同的办法——特值法。

“平和-战争-平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道路。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发作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

在公职类考试中,战争的考点非常常见,特别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改动历史发展轨道的要害战争。

中公教育专家经过本篇文章,给大家共享一些行测考试中常考的改动我国历史的十大战争。

一、涿鹿之战发作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双方为了抢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华夏地带而发作。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年代向文明年代的转变发生过严重的影响,获得这场战争成功的部落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二、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戎行在牧野(今淇县)进行的决战。

因为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获得成功,但穷兵黩武,加重了社会和阶级矛盾,终究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它停止了殷商王朝将近600年的控制,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昌盛拓荒了道路。

其体现的策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行低估的含义。

三、马陵之战我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闻名战例,发作于周显王二十八年,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邻近,这次战争中孙膑利用庞涓的缺点,用“减灶示弱”的办法,诱庞涓上钩,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掉霸主位置。

四、长平之战发作在战国后期约公元前260年,地址位于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攻击赵国。

赵国廉颇坚守不出,秦军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赵王信以为真,用赵括换下廉颇。

赵括就是那位闻名的“纸上谈兵”将领,白起针对赵括自豪轻敌的缺点,采取了佯败撤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消灭的作战方针,围歼坑杀了赵国40万降兵。

高考热点四、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高考热点四、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③流通:改变国家垄断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3、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4、评价:
①新经济政策目的是: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政权。
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
①内容: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②意义: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④从总体上: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a、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四个);
b、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四个);
c、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先河。
④结果和失败原因:结果: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新的时期: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期。
四、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1年,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019高考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9高考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4.从材料呈现方式看,以文字材料为主,较少采用一手材料尤其是整段的文言 史料,材料通常以缩写、改写、摘编的方式呈现,层次大多为“补充介绍背 景—列举改革措施内容—交代结果影响阅读理解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2)内容 ①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 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制,统一征收地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 所有制。 ③文化及生活习俗上:倡导“文明开化”。 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人才。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 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3)影响和评价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3.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 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 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演化,其中一些重大改革被视为指导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这些改革的影响深远,塑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本文将回眸历史上一些重大改革,并对其进行了解析。

一、工业革命:驱动现代文明的引擎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之一。

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英国率先展开了这场工业的革命。

工业革命以机器制造、煤炭和铁矿产等产业为主要标志,使得人工制造代替了手工制造,大大提升了生产力。

新技术的应用和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为现代文明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二、美国独立战争:民主的崛起与帝国的终结美国独立战争是18世纪后期最重要的一场革命。

在这场战争中,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为争取自由而起义,最终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更显示了“天生平等”的理念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这一事件奠定了民主制度的基础,影响了后来世界各国的民主发展。

三、法国大革命:平等、自由、博爱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场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法国大革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对法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四、俄国十月革命:共产主义的崛起与全球格局的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推翻了沙俄帝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这场革命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20世纪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十月革命的影响不仅在俄罗斯本土,更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五、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和解与民主的胜利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是20世纪最重大的一次社会改革。

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持续存在了几十年,导致种族歧视、社会冲突和人权侵犯。

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湖北华图昌远兰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近几年,深化改革的声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涌现出来。

习近平主席也呼唤改革促进派 --- 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

中国的改革古已有之,正是那些积极进取的改革家的不懈努力,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华图教育特为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其内容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主要变法(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参考解析

201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参考解析

201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参考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春节,我们有贴春联的民俗。

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家庭几代人贴过的春联有:〔1〕联产承包显威力,国富民强示繁荣〔2〕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3〕已把复兴编入梦,正将崛起织成春〔4〕骏马奔腾迎奥运,五洲健儿谱新篇按照这些春联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2)(1)(3)(4)B. (1)(2)(4)(3)C. (1)(2)(3)(4)D. (2)(1)(4)(3)2、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幸福中意度差不多逐渐成为国家立法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下行为不违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是〔〕。

A. 子女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分开居住B. 子女阻止老年人再婚C. 子女长时间不回家探望老人D. 子女干涉老年人处置个人财产3、上个世纪,我国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

当前,我国的“新四化”是指〔〕。

A.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B.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C. 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农业现代化D.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4、在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更报时。

“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时间为〔〕。

A. 17时-19时B. 19时-21时C. 21时-23时D. 23时-1时5、火车轨道由两道钢轨组成。

一般来说,转弯处的火车轨道,内外两侧钢轨的高低关系为〔〕。

A. 内侧比外侧高B. 外侧比内侧高C. 两侧一样高D. 有时内侧高,有时外侧高6、“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的意思是指,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方的时候,春天就来了。

那么,在冬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A. 北方B. 南方C. 西方D. 东方7、以下路况,一般来说,驾驶员最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是〔〕。

A. 高速公路B. 盘山水泥公路C. 平原砂石公路D. 城市街道8、《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作品,描述了八百多个人物,七十多匹牲畜,二十多辆车、桥,二十九艘大小船只,以及各具特色的房屋、桥梁、城楼等。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2、史载: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这是说管仲改革中推行国家食盐专卖政策,深得民众欢迎。

这主要反映了A.春秋时期国家垄断经济开始形成B.管仲在齐国建立起了君主专制制度C.管仲以抑商政策来发展农业经济D.国家加强经济调控有利于稳定民生3、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4、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5、对人才选拔、管理、任用,是一国政治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

得人才者,得天下。

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6、下列各图片最能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根本推动力的是()7、下图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取消武士特权 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封建领主制 D.禁止买卖土地8、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在其中一张人口调查表上写道(如下):据此我们不能推断()A.该人是俄国沙皇 B.君主立宪制确立C.1861年改革后,地主仍有较大势力 D.该人以地主代表自居9、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中外古代重要的改革:1、管仲改革:⑴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⑵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⑶影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商鞅变法:⑴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⑵时间:公元前356年;⑶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⑷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⑸地位: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变法、最彻底的变法、效果最好的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⑴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⑵改革根本目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⑶改革内容: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⑷意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5、日本大化改新:⑴背景: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

⑵时间:7世纪中期;天皇:孝德天皇;学习对象:中国唐朝;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⑶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⑷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中国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6、洋务运动:⑴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产生。

⑵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⑶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⑷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广东省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改革这个主题在2018-2019考试季里面格外受关注。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改革开放很多政策落地的一年,所以在这个考试季里边,改革的主题会非常多,改革可以考一些改革的内容,也可以考改革的人物和意义。

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改革中包括秦国商鞅变法,汉朝的桑弘羊改革,最为著名的便是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当然明朝的张居正改革和清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些都是值得咱们关注的改革内容。

接下来就这些改革的相关内容,中公教育专家将相关的考点进行盘点,希望对考生们复习有体系化的帮助。

商鞅变法这块内容,我们先要把握商鞅时期的秦国国君为秦孝公。

变法重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内容包括了废井田设郡县,对土地私有化开始改革。

同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意义是为之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考试主要涉及的是商鞅变法对应的人物是秦孝公,商鞅变法对应的改革是重农抑商。

在商鞅变法时期战国正处在魏国和齐国对抗时期。

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都是发生在商鞅变法同时期的。

汉朝的桑弘羊改革,虽然不是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改革,但是对于汉朝迎来“汉武盛世”来说,又是值得一提的。

桑弘羊作为改革家的身份,在国考常识中就有考到过。

桑弘羊时期是汉武帝时期,改革内容是盐铁专营,铸币权归中央。

这不但对汉朝的财富集中有所帮助,更是为后世所典范。

至此之后,盐铁,铸币权等都归为中央,这也为后世都集中统一提供了思路。

北宋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在这个时间段,欧阳修、司马光等著名文人都是同台亮相,之后有三苏也是同一时间。


安石变法里,考试中出境频率比较高的有“保马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等。

同时,王安石的个人作品也是需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有所掌握的。

明朝时期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使得明朝的国库充盈。

在复习张居正改革这一块,需要掌握的是张居正改革使用的“一条鞭法”。

这一块考试考的比较简单,主要是人物和改革方法之间的对应。

张居正所处年代是明嘉靖和万历年间。

清朝雍正年间,有过一些改革,主要掌握的是在税制改革上,“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这是一大进步。

在政治上,推行“军机处”标志着皇权达到了顶峰。

晚清的几次改革,看似在历史上没有取得多大成功,但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器。

“洋务运动”30年的时间里,也是大清“同光中兴”时期。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能给晚清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在富国强兵的路上,最终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而后的“戊戌变法”,同学们主要掌握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作品为主就可以的,毕竟这次改革的主张并不重要。

最后同学们还是要重点复习1978年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各位同学都是比较熟悉的。

但同时考试也会涉及到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往往是以改革前后的成就来做选项。

比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就是改革开放前。

例题:以下改革家和同时期对应的国君正确的是( )
A. 王安石宋徽宗
B.商鞅秦孝公
C. 桑弘羊汉文帝
D. 张居正明成祖
【答案】B。

中公解析:王安石对应的是宋神宗,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的,张居正对应的是万历时期。

故本题选择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