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43页PPT
合集下载
《存在主义之新》PPT课件

a
11
萨特(法国) 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种: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
在。自在的存在是一个物体同其本身等同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同意识一起扩展,而意识的实质就在 于它永远是自身。萨特认为,我们的思想超越自 身、超越一切,因此人类的存在永远是自我超越 的:我们在存在中永远超越自我。因此,我们无 法占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永远在我们自身 之外,也就是说,存在先于本质。
a
5
思想渊源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克尔凯郭尔 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 现象学等。
a
6
克尔凯郭尔(丹麦)
克尔凯郭尔的为人十分矛盾,在他看来,十九世纪的中 心事实是,一度存在的基督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为此他专门 写了《对基督教世界的攻击》来论述这个问题。但是他同时 又是一个基督教徒,并且他认为所有的基督教徒都应向他学 习!虽然他认为,基督教只关心个人的东西,而没有关注到 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他的思想不符。
存在主义
a
1
理论概述 产生背景 思想渊源 产生发展 哲学主张
a
2
理论概述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出的是尼采、 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和 马丁·海德格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尤其在20 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法国哲学家萨特 和作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其代表人物。
a
8
产生发展
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 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a
9
海德格尔(德国)
格尔对存在的理解本身就确定了此在的存在——马丁·海德
海德格尔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创始者,他受尼采的影响 很深。他说:“只有当我们开始思的时候,我们才能听见 尼采的呼号。”
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共45页

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
16、人民应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6、人民应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PPT文档资料PPT共57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PPT文档资料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与萨特

• 广义的理性主义不限于哲学认识论,在思想文 化各领域,凡推崇理性、反对包括神秘主义、 直觉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在内的思想倾向或观点 都可称理性主义。
•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核心 思潮。它关注着个体的存在处境,强调个体的生存意 义。存在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在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达到高峰。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情 结乃至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并渗透到了整个西方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前期、 萨特等,理论先驱是克尔凯郭尔。对个体生存及其存 在着的个体的境况的关心,指出个体生存的荒诞性, 只有在个体的恐惧、焦虑等情境中才能体验到人的真 实存在性。这成为存在主义的主题。
“广延”的观念
• 广延(extensive substance),也称广袤 实体。指物质实体。 • 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物质构成的,物质 的本性在于它是一个有广延的实体,它 具有长宽高三向度。 • 广延的观念则是指天赋观念中抽象但可 确定的实体,如数目、形状、运动等。
心物二元论
• 上帝是唯一不依赖外物而自存的实体,对人而 言,心灵和客体(物质世界)也是实体,它们 也一样不依赖外物而自存(除了依靠上帝)。 • 思想和广延就分别是心灵与客体存在的本质属 性。思想没有广研,广延不能思想。 • 因此心灵与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心灵 的实体不会因肉体消失而失去存在。 • 上帝是居于心物之上的最高实体,是精神实体 与物质实体的创造者。
普遍数学
• 普遍数学(mathesis universalis)是笛卡 儿研究一切真理的科学方法学。 • 所谓普遍数学指的是以数学中最一般的 特征:度量与顺序,应用到一切其他学 科上来。 • 必须先用分析,把复杂的变简单,然后 再运用综合,从众多简单中构成复杂, 最后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关于萨特》课件

忽视历史因素: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个体自由选择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因素对个体命 运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 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思考存在意 义和自由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局限
抽象的人性论:萨特对人性的理解过于抽象,未能全面 揭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道主义
强调个体价值
萨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个体来尊重,而 不是被归为某个群体或类别。每个人都应该被赋予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 限制或强制。
反对压迫和剥削
萨特认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压迫是导致个体不自由和异化的主要原因。 他主张推翻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
03
萨特的小说创作
《恶心》
总结词
对存在意义的探索
详细描述
《恶心》是萨特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对主角洛根丁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核心问题, 即存在的意义和人的自由。小说中通过展现洛根丁对周围世界的恶心感受,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存在意义的困惑和 迷茫。
《存在与虚无》
总结词
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思考
01
萨特和波伏娃共同生活了50年,期间他们共同创作、讨论哲学 、文学和社会问题。
02
他们共同完成了许多作品,包括《存在与虚无》、《第二性》
等。
萨特和波伏娃都认为创作是自由的,他们鼓励彼此追求自己的
03
文学和哲学理想。
他们关系的破裂与波伏娃的独立
1
1954年,萨特因车祸受伤,导致他们的关系逐渐 疏远。
2
1960年代初,波伏娃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 她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 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思考存在意 义和自由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局限
抽象的人性论:萨特对人性的理解过于抽象,未能全面 揭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道主义
强调个体价值
萨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个体来尊重,而 不是被归为某个群体或类别。每个人都应该被赋予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 限制或强制。
反对压迫和剥削
萨特认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压迫是导致个体不自由和异化的主要原因。 他主张推翻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
03
萨特的小说创作
《恶心》
总结词
对存在意义的探索
详细描述
《恶心》是萨特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对主角洛根丁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核心问题, 即存在的意义和人的自由。小说中通过展现洛根丁对周围世界的恶心感受,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存在意义的困惑和 迷茫。
《存在与虚无》
总结词
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思考
01
萨特和波伏娃共同生活了50年,期间他们共同创作、讨论哲学 、文学和社会问题。
02
他们共同完成了许多作品,包括《存在与虚无》、《第二性》
等。
萨特和波伏娃都认为创作是自由的,他们鼓励彼此追求自己的
03
文学和哲学理想。
他们关系的破裂与波伏娃的独立
1
1954年,萨特因车祸受伤,导致他们的关系逐渐 疏远。
2
1960年代初,波伏娃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 她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PPT文档资料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三个时期:
剧本:《魔鬼与上帝》(1951) 《涅克拉索夫》(1956) 《阿尔托纳的隐居者》(1960) 《特洛亚妇女》(1966 ,根据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 改编) 文论著作:《答加缪书》(952) 《境遇集》(1947-1976) 《家庭的白痴》(1971-1972) 哲学著作:《辩正理性批判》(1960) 自传性作品:《文字生涯》(1964) 《七十岁自画像》(1975)
存在主义文学:萨 特与加缪
内容提要
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何谓萨特的“自由选择”; “情境剧”(又译“境遇剧”)涵义; 结合小说《墙》和《恶心》理解萨特的存 在主义; 何谓加缪的“荒诞哲学”; 结合《局外人》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一、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的存在主义文学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和无神论存在主 义文学两个流派。 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和剧作家加布里埃尔· 马塞尔(Gabriel Marcel,1889-1973)第一次把存在主义哲学鼻祖克尔凯郭尔 (Somn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的学说介绍到法国, 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流派。 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和卡尔·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 。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有让-保尔·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阿尔贝· 加缪(Albert Gamus,1913- 1960)、西蒙娜· 德· 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 他们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
052存在主义-萨特

■ 是萨特的成名作。 ■ 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是个年已30仍未成婚的
知识分子, 因对飘零生活感到厌倦而返回故里 , 来到布维勒城, 住在一个旅馆里。他着手撰 写18世纪法国阴谋家德·洛勒旁侯爵传记。但 没过几天, 他就觉得一切都令人恶心, 因而离 开该城前往巴黎。。
■ 描写人在面对世界时产生的荒诞感。
■ 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 至50-60年代, ■ 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 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 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 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 提出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 ,后来才规定他自己。。
■ 萨特认为, 人在事物面前, 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 “自由选择”, 就等于丢 掉了个性, 失去“自我”, 不是真正的存在。
■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 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让·保罗·萨特
■ 1905年出生于巴黎资产阶级家庭, 幼年父亲去 世, 母亲带他寄居在外祖父家。
■ 19 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学习, 毕 业后在中学教哲学, 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 第三, 若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 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自由选择
■ 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但要改变自己的本质需要选择善、选择积极的目标, 只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才是有意义的。
■ 若选择恶、选择消极则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 无论何种选择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 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 海德格尔认为,迄今为止的西方史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技术世界和艺 术世界。
知识分子, 因对飘零生活感到厌倦而返回故里 , 来到布维勒城, 住在一个旅馆里。他着手撰 写18世纪法国阴谋家德·洛勒旁侯爵传记。但 没过几天, 他就觉得一切都令人恶心, 因而离 开该城前往巴黎。。
■ 描写人在面对世界时产生的荒诞感。
■ 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 至50-60年代, ■ 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 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 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 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 提出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 ,后来才规定他自己。。
■ 萨特认为, 人在事物面前, 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 “自由选择”, 就等于丢 掉了个性, 失去“自我”, 不是真正的存在。
■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 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让·保罗·萨特
■ 1905年出生于巴黎资产阶级家庭, 幼年父亲去 世, 母亲带他寄居在外祖父家。
■ 19 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学习, 毕 业后在中学教哲学, 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 第三, 若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 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自由选择
■ 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但要改变自己的本质需要选择善、选择积极的目标, 只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才是有意义的。
■ 若选择恶、选择消极则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 无论何种选择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 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 海德格尔认为,迄今为止的西方史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技术世界和艺 术世界。
第五章 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

‚忧虑‛ ——对自我选择负责的表现。
二、‚自由选择‛
2.这种决定不是一 次完成的,而是在不断 的自由选择过程中实现 和完成的。 人不断地遇到各种 矛盾,面临种种人生境 遇,需要不断地做出选 择,不断进行自我创造,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体现 人的本质。
三、‚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前面讲存在先于本质,可存 在不可能是孤立的,它离不开一 定的生存境遇。我们面对的是怎 样一个境遇呢?荒谬的世界,痛 苦的人生。世界并不是为了人而 存在的,并不那么合乎理性,合 乎正义。
• 2.他又始终不被共产党视为自己人。
• 萨特曾两度与法共有较长的合作,一是二战 期间,一是1952年反对美国侵朝和冷战政策,直 到1956年,他自称是‚共产党的同路人‛(但并 未加入法共)。
•
总之,他不把自己归入任何一方,也不要 任何一方说好,他认为谁对,就支持谁,他认 为谁不对,谁搞侵略,搞非正义,他就反对谁, 他始终牢牢地坚持着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力。 他只坚持一个原则:‚尽可能诚实‛。 • “美国方面寡廉鲜耻,共产党又那么偏执 狂热,不知世界上还给我们留下什么容身之 地”。 • —— 波伏娃
•
•
二、‚自由选择‛
1.人自由地决定自己的本质。
存在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人面对不同环境, 采取什么行动,怎样采取行动,都可以自由选择。 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不应考虑别人的意志,世俗的要求 乃至现实的后果,只须听从自己内心的意志。 例如: 一个俘虐,宁死不屈,选择了死亡,他没有放弃自己自由选 择的权力,他的存在就有价值、有意义; 一个国王,只会听命于他人,放弃了自己选择自己道路和命 运的权力,他也是不自由的,活得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