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教研室麻疹专题
儿科学-温医大-【儿科学】麻疹

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 出疹前后5天、并发肺炎出疹后10天均有
传染性,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天传 染性最强
.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播途径 : 主要直接经 呼吸道
借飞沫传播。 有可能通过密切接触,应用新污染的手
帕、毛巾
.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发热等
中枢神经系统
被淋巴细胞、巨噬细 胞带入血(第一次病 毒血症)
肝、脾、骨髓巨噬细 胞系统内繁殖
血液(第二次病毒血症)
营养不良 VA缺乏
皮肤粘膜
呼吸道粘膜 消化道粘膜
免疫系统
皮疹、柯氏斑(Ⅲ、 Ⅳ型变态反应)
充血、炎症 肺炎
发病机理.
消化道症状腹 泻食欲下降
Ts 、免疫
PPD转阴结核恶化原 有湿疹、哮喘缓解
1846年,Peter Ludvig Panum 对法罗群岛麻 疹的流行病学作了确切描述.
.
1898年,Henry Koplik提出粘膜斑对本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
全球麻疹流行情况
Due to widespread immunizations, the number of measles cases has steadily declined in the last 20 years. There were 4 million cases in 1980, but in 1999 there were just 500000.
.
情景3
接诊医师向怡婷妈妈详细地解释了病情,建议怡婷住院治疗,入 院完善检查,给与病毒唑抗病毒等治疗,辅助检查: 1. 血 常 规 +CRP : C 反 应 蛋 白 ( 快 速 ) 0.83mg/L , 白 细 胞 5.4×10^9/L,红细胞 4.42×10^12/L,血红蛋白 119g/L,血小 板 22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0.551×10^9/L,淋巴细胞计 数 4.666×10^9/L,异型淋巴细胞相对值 未找到。 2. 血 生 化 : 谷 丙 转 氨 酶 31U/L , 谷 草 转 氨 酶 62U/L , 尿 素 2.96mmol/L,肌酐 44.9μmol/L,磷酸肌酸激酶 46U/L,乳酸脱 氢酶 586U/L,钠 134.1mmol/L,钾 4.65mmol/L。 3.胸部X线平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两肺野未见斑片状影, 4.痰培养:阴性。 5.麻疹病毒IgM (+)。
麻疹宣传简报范文

麻疹宣传简报范文
[简报名称]麻疹宣传简报
一、引言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我们组织了一系列麻疹宣传活动。
二、宣传活动的背景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尽管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预防麻疹,但全球范围内麻疹疫情仍时有发生。
三、宣传活动的目标
本次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以减少麻疹的传播和发生。
四、宣传活动的实施
1. 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医学专家就麻疹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讲解,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了解。
2.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并向公众发放麻疹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内含麻疹的症状、预防方法和疫苗接种信息等。
3. 利用社交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麻疹相关的科普文章、图片和视频,扩大宣传范围。
4. 开展疫苗接种活动: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组织麻疹疫苗接种活动,提高疫苗接种率。
五、宣传活动的效果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在线反馈等方式,了解公众对麻疹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的提升情况。
六、结论
本次麻疹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将继续加强麻疹的宣传和预防工作,为保障公众健
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儿科学24章麻疹

精选2021版课件
13
三、证治分类
顺证
1.邪犯肺卫证(初热期)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眼睑红赤,泪 水汪汪,倦怠思睡,发热2~3天,口腔两颊黏膜红赤,贴近臼齿处可 见麻疹黏膜斑(细小白色疹点,周围红晕,累累如麻,由少增多), 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本期从开始发热 至疹点出现,为期约3天。
精选2021版课件
10
2.逆证:出疹期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 并见壮热咳剧,痰声辘辘,呼吸气急,甚则鼻扇胸高, 口唇青紫,这是热毒闭肺,并发肺炎喘嗽的证候;
若伴见咽红肿痛,呛咳气急,心肝。
精选2021版课件
11
二、治疗原则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滋 养肺胃津液为主,扁豆、甘草清养胃气,桑叶清透余热。
精选2021版课件
16
逆证
1.邪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面色青灰,烦躁不安,咳嗽气促,鼻翼煽动, 喉间痰鸣,口唇发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皮疹稠密,疹点紫暗, 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
2
二、发病季节及年龄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好发于冬、春二季, 且常引起流行。
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为多。
精选2021版课件
3
三、证候分类与预后
麻疹的的病程,一般分为初热期、见形期、收没期三期。
若属顺证预后良好。
但年幼体弱,正气不足,或护理不当,再感外邪或感染 邪毒较重,正不胜邪,麻毒不能顺利外透,引起逆证、险证 而危及生命。
2.麻黄、芫荽、浮萍各15g,黄酒60mL,加水适量煮沸。让水 蒸气满布室内,再用热毛巾沾药液,敷头面、胸背。也可用西河柳 30s,荆芥穗、樱桃叶各15g,煎汤熏洗。均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者。
麻疹AFP (1)

病例的主动搜索。 (2)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医院的 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 和病房、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 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 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如发现漏报的 AFP病例,应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
麻疹新特点
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普种麻疹
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 份。
鉴别诊断:应与猩红热、幼儿急疹
等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
麻疹监测
专病专报系统
监测病例定义:为发热、出诊,并 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
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之一者, 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 疹或风疹的病例。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 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 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该病例不是一个单 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 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 组征候群。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AFP病例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炎, 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 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 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性注射后引发的神经 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 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 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麻疹课件

4.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
冬春季节多见
• 发病年龄
6个月~5岁
• 传染源 • 隔离期
患者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10天
• 检疫期 • 预后 良好
观察21天 终身免疫
5.历史沿革
在古代,麻疹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痧、痘、 惊、疳)之首。
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首先描述麻疹 的临床特征,“初起之候,面燥腮赤,目胞亦 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梢 冷,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 也”。
《证治准绳·幼科》“麻疹初起,全类伤风,发 热咳嗽,鼻塞面肿,涕唾稠黏,全是肺经之证”
—历史沿革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将麻疹分为3 期:即“初热期”、“见形期”、“收没 期”,这种分期方法迄今在临床应用。
二、病因病机-逆证
若感邪较重,或是素体正气不足,或者治 疗不当,或者调护失宜,均可导致正虚不能 托邪外泄,邪毒内陷,则可产生逆证。 邪毒闭肺--麻疹时邪内传,灼津成痰,痰热 壅盛,肺气闭郁。 邪毒攻喉--麻疹时邪热盛,夹痰上攻,痰热 壅阻,咽喉不利。 邪陷心肝--麻疹邪毒炽盛,正气不支,邪毒 内陷厥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
邪陷心肝
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
高热不退 烦躁谵妄 甚则神昏
抽搐
利咽消肿
平肝息风
清咽下痰汤
羚角钩藤汤
①邪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气促,鼻翼煽动, 喉间痰鸣,唇周发绀,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 短赤,皮疹稠密,疹点紫暗,或疹出未齐,或疹出 骤没,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儿科学教研室总题库 (最新)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试题库绪论:(梁文旺)单选题:1.开创五脏证治者是谁,他著有《小儿药证直决》。
A.钱乙B.扁鹊C.万全D.陈飞霞[ ]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是:A.幼幼集成B.颅囟经C.幼科发挥D.育婴家秘 [ ]3.被后世尊为“儿科之圣”是:A.扁鹊B.张仲景C.陈文中D.钱乙[ ]4.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儿科医生是:A.扁鹊B.张仲景C.陈文中D.钱乙[ ]多选题:与钱乙相关的是:()A、为儿科之圣B、著有《小儿药证直决》C、著有《颅囟经》、D、提出小儿为“纯阳之体”观E、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填空题:1943年主编《实用儿科学》是教授。
判断题:《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
()名词解释:简答题:年龄分期(梁文旺)单选题:1.新生儿期是指()A、从出生断脐带时至出生后30天 B 、从出生断脐带时至出生后28天C 、从出生断脐带时至出生后一个月 D、从出生断脐带时至出生后7天2..从满1岁到满3岁为:()A、胎儿期B、围产期C、婴儿期D、幼儿期多选题:在小儿7个年龄分期中不包括:()A、胎儿期B、围产期C、婴儿期D、幼儿期E、儿童期填空题:小儿年龄分期分为个期判断题:1.从出生到30天,称为新生儿期。
()2..从出生到3岁,称为幼儿期。
()名词解释:婴儿期:简答题:小儿生长发育(梁文旺)单选题:1.3岁小儿正常体重为:()A.12公斤 B.14公斤 C.16公斤 D.18公斤2.关于小儿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岁的孩子应出乳牙30根B、1周岁左右头围、胸围相等C、5岁的孩子其身高约为105cmD、5岁的孩子其血压之收缩压约为90mmHg 3.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A.8个月B.10个月C.2岁D.1岁4.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5.一般正常情况下,前囟闭合的时间为()A、6—12个月B、12—18个月C、18—24个月D、24—30个月6.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A、婴儿期和幼儿期B、婴儿期和学龄期C、婴儿期和青春期D、生后头半年和青春期多选题:1.关于小儿生长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岁的孩子其体重约为18公斤B、1周岁左右头围、胸围相等C、5岁的孩子其身高约为105cmD、5岁的孩子其血压之收缩压约为90mmHgE、3岁的孩子应出乳牙30根2.关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儿科学:麻疹及出疹性疾病

档文该请,示提该掉去想果如 / / : pt th是FDP速极成生器辑编,载下并问访:ww /麻疹及出疹性疾病麻疹(Measles)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 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 样脱屑为特征传染病的分类甲类(2种) 鼠疫、霍乱乙类(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 热、猩红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炭疽、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副伤 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 伤风、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除甲/乙类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手足口病2008年传染病发病率排名病种 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 细菌和阿米巴性痢疾 梅毒 新生儿破伤风 麻疹 淋病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疟疾发病率(1/10万) 106.54 88.52 23.65 19.49 10.00 9.95 9.90 2.10 2.10 1.99病原学特点 核衣壳(RNA、蛋白质) M蛋白 双层脂质膜 糖蛋白H和F 缺乏神经氨酸酶病原学特点 属副粘病毒科,仅有一种血清型, 抗原性稳定 病毒在外界生存力弱,不耐热,对紫外线、 消毒剂均敏感,耐低温 人是唯一宿主 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全球发病及免疫接种情况全球发病及免疫接种情况麻疹疫苗接种率 新增病例 死亡人数2000年 72%853500 5480002011年 84% 355000 158000↑ 12% ↓ 58% ↓ 71%----来源于WHO统计数据全球麻疹新发病例情况流行病学特点 冬春季发病为多 传染源:麻疹患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 易感者:未接种麻疹疫苗者细胞免疫缺陷者 传染性:出疹前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麻疹病毒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 局部淋巴结组织血液第一次病毒血症 潜伏阶段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皮肤、肝脾、骨髓、 肺、脑等全身各器官第二次病毒血症 出现临床症状(病 毒破坏各脏器细胞 及受侵部位炎症反应所致)病理特点 病变部位广泛单核细胞浸润、增生,形成多核 巨细胞(Warthin-Finkeldey giant cell,华-佛 细胞) 主要见于皮肤、淋巴组织、呼吸道黏膜、结膜病理特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皮疹及Koplik斑浆液性渗出皮疹处红细胞裂解疹退后色素沉着肺炎:间质性肺炎(Hecht巨细胞肺炎)脑炎:灶性出血、充血及血管周围的脱髓鞘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皮质及白质变性胞核/胞浆内包涵体临床表现典型麻疹 潜伏期 6~18天(平均10天) 前驱期 3~4天,发热,卡他症状,Koplik斑 出疹期 3天,皮疹特点,出疹顺序 恢复期 3天,留有色素沉着、糠麸样脱屑 “三三三”:发热3天出疹,3天出齐,疹退3天典型麻疹前驱期 Catarrhal stage典型麻疹表现Koplik 斑(麻疹黏膜斑): 位置:开始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以后累及整个颊部并蔓延至唇部黏膜 形态: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 发展:1天内很快增多,出疹后1-2天消失典型麻疹表现Koplik 斑典型麻疹表现麻疹患儿的结膜充血及流涕症状典型麻疹表现出疹期 发热3~4天出疹 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热盛疹出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不伴瘙痒→部分融合成片,暗红色典型麻疹表现耳后 → 发际 → 额面 → 颈部。
麻疹患儿病例讨论

护理评估(一) 健康史
评估患儿本次发病前有无麻疹患者接触史、 麻疹疫苗接种史、起病经过(发热时间及程 度,皮疹时间,社区、学校有无麻疹流行。
➢典型麻疹(Typical measles) 患儿不能正确认识隔离意义,甚至认为是因自己犯错误受到惩罚,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患儿常常表现出大哭大闹、拒食、拒绝治疗
、甚至逃跑 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心肌炎轻者心音低钝、心率增快,重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轻度发热、精神差、全身不适 轻度发热、精神差、全身不适 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能量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无须忌口。
力衰竭、一过性心电图改变T波及ST段改变
(五)控制感染源
❖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
❖接触过患儿的易感儿隔离观察3周,若 接触后接受过免疫者则延至4周
(六)切断传播途径
➢ 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 ➢ 患儿衣被及玩具暴晒2小时 ➢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必须在日光下或
➢ 麻疹粘膜斑 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有米糠样脱屑及色素沉着,经1~2周消退
典型麻疹(Typical measles)
前驱期体征
麻疹粘膜斑:
时间:发疹前24~48h出现,持续2-4天 位置:在下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随后累及整 个颊粘膜 形态:直径约0.5-1㎜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 发展:1天内很快增多,皮疹出现后 逐渐消失
2.口、眼、鼻部的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多喂白开水 ,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洗漱,保持口腔清 洁、舒适。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 滴眼液或眼膏,可服用维生素A预防干眼。及时清 除鼻痂,保持气道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Typical measles)
潜伏期(Incubation stage)
一般为10~14天(亦可短至1周),此期 可有轻度体温上升(It lasts usually 10~14 days after contact,maybe as short as 1 week.The temperature may increased slightly)。
儿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室麻疹专题
概 述(overview)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Measles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contagious disease caused by measles virus )
概 述(overview)
临床特征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合 膜炎、Koplik斑及全身性斑丘疹
麻疹的发病机制
鼻、咽
短期繁殖
病毒
局部粘膜
血流
眼结膜
(第一次)
潜伏期
大量繁殖
局部症状
血流
(第二次)
前驱期 全身症状
远处器官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
病理(PATHOGEY)
➢ 全身淋巴组织增生,有多核巨细胞形成
(Hyperplasia of all lymphoid tissue usually occurs,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may be found )
病理(PATHOGEY)
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多个巨
噬细胞融合形成的具有核内外包涵体的巨细胞
网状内皮巨细胞也称华-佛细胞
(reticuloendothelial giant cells or WarthinFinkeldey cells):存在于全身淋巴组织和肝、脾 等脏器中
病 原(ETIOLOGY)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存在于患者前驱期和出疹期的眼结膜、 鼻、咽、气管等分泌物中(During the prodromal period and eruption period,it is found in sections of conjunctiva, nose , pharynx ,trachea and so on)。
病理(PATHOGEY)
➢
颊粘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发炎,其病变内有浆液渗 出及内皮细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An inflammatory reaction occurs in the fine secretor of the buccal mucosa, where serous exudate and
属副粘液病毒,无亚型,仅一种抗原型 ( RNA-containing virus of the Paramyxovirus family ,only one serotype)
病 原(ETIOLOGY)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 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Measles virus are rapidly inactivated by heat,light , and all kinds of desinfectant,but can be stored indefinitely at low temperature)。
上皮巨细胞(epithelial giant cells):主要位于
皮肤、眼结合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等处
病理(PATHOGEY)
皮肤、眼结合膜、鼻咽部、支气管、肠道粘膜等 处可见单核细胞增生及围绕在毛细血管周围的多
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肥大(Prolifier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s is found in the skin,in the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result in
Koplik’s spots)
病理(PATHOGEY)
麻疹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resulting from measles virus takes the form of Hecht giant cell pneumonia)
conjunctivae and in the mucous membranes of the nasopharynx, bronchi, and intestinal tract,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occur around the capillaries. Hyperplasia of lymphoid tissue occurs.)
病理(PATHOGEY)
麻疹皮疹的病理改变:真皮毛细血管内皮增生、
血浆渗出、红细胞相对增多形成淡红色斑丘疹 (Maculopapular rash consists of proliferation of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in skin,serous exudate and relative increase of red cells)
典型麻疹
临床表现
前驱期 (Prodromal stage)
指从发热至出疹,一般为3-4天(from
fever to rash appearance,usually
lasts 3-4 days)
典型麻疹
临床表现
前驱期 (Prodromal stage)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
合膜炎、Stimson线(fever,upper
(clinical features: fever,upper respiratory inflammation, conjunctivitis, Koplik’s spots and generalized maculopapular rash)
病 原(ETIOLOGY)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respiratory inflammation, conjunctivit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