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第1讲 记叙文阅读理解训练——概括文章内容(一)( )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阅读技巧之主要内容和主旨 全国通用

概括,是指在对具体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简明扼要地将它再现出来的过程。
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详尽到简洁的过程。
可以说,概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这类题型一直是中考记叙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
同学们把握不好要领则极易失分。
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考证笔者将概括类概念分了8类: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旨、主题、主要意思、主旨句、中心句、片段。
其关系和主要题型如下:(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限制字数概括】。
(二)概括片段内容【实质是概括整体中的部分】。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主题)。
(四)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五)找出文中主旨句和中心句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1.名词解释: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是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梳理,抓住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
2.所需能力:【分析、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离不开对文章的分析,分析与归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顺序、主要人物、情节等等,而概括是对具体现象的抽象、提炼,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离题、不走样。
3.分析的主要内容: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主要是通过记叙描写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社会生活。
记叙文为了把所记叙的人或事物说清楚,使记叙的内容具体、完整、清晰,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什么人?发生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将六要素进行全面、简洁地概括便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有两个方面值得同学们注意:(1)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某些方面可以不写或者省略。
例如,《枣核》是以枣核为线索,记叙了一位美籍华人对故土的思恋之情。
文中时间、地点都未作具体交代,但是不影响表达。
(2)在有些省市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试题中,是要求限字数作答的。
综上,经过多年研究和分析考试满分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题讲解-记叙文阅读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6.1概括主要内容题(教师)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指文章的主要情节。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我们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写人的文章“主要人物(和中心相关)或题目确定的人称+事件;有时候根据中心的需要,需要加上什么情况下、结果如何,表达的形式为:什么情况+人称+事件+结果2.写事的文章主要人物+事件;事情六要素3.写景、状物的文章景或物+特点4.小说把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归纳概括。
(二)文章的记叙顺序1.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时间顺序(找表示时间的短语)如《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2.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和活动。
(找表示地点的短语)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作者等人的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
这是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即溪流的行走路线,从深黑的石洞流进内洞,再经过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随着山势流下山去。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部分: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店,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顺叙)即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来写。
如《黄继光》一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们可以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相关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将课文分成四段:1至2自然段,概述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及解答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及解答XXX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凸起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末端,作用:A、总结全文B、揭露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沉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头脑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预习: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按照记叙的对象可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
二、知识讲解考点1写人记叙文的特点:通过描述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体会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文章主题。
写人记叙文的类型:①一人一事一品质;②一人几事一品质;③写自己;④写他人;⑤写群体。
考点2刻画人物形象常用方法: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③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的特点。
考点3常见考查题型以应对方法: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人物+事件+结果②细读文章,体会文章的主旨。
方法:人物+事情+情感+事理③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抓描写方法,抓典型事例(注意多件事中的详略部分),抓情感态度。
三、例题精析【例题1】落第不灰心曾巩,北宋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胞弟、表弟共6人,几次在科举考试中都未考中进士。
有一年,曾巩与大弟应试,,不料又名落孙山。
他的家乡有个不喜欢曾家子弟的人,作了一首诗讽刺曾巩。
诗云:三年一度科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
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对此并不介意,也不灰心,一再教育诸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在学习上要永不懈怠,刻苦攻读。
嘉佑初,曾巩与胞弟、表弟共6人,都被当地举荐应试。
在赴京参加省试前夕,6人一同来到堂屋,拜别曾巩母亲。
曾母感叹地说:“你们6人当中,只要有一人金榜题名,我就心满意足了!”考试张榜:曾巩兄弟6人都中进士,且名次都在前列。
【题干】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中所讲的“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
【答案】项羽勾践【解析】这幅对联很有励志性,对联写了历史上两个很有名的故事以及人物,通过我们的积累可知“破釜沉舟”是项羽,“卧薪尝胆”是勾践。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巩“落榜不失志”,找出相关语句。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1-6单元知识要点背诵小结汇编(期末总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1-6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期末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词三首》、《藏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内容目录: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易读错的字。
彼.此(bǐ pǐ)细腻.(ěr nì)汤匙.(chíshí)褐.色(hè kè)栖.息(qī xī)白粥.(zōu zhōu)擦.汗(cā chā)掺和.(huo hé)正.月(zhēng zhèng)嘟囔.(nāng rāng)肿.胀(zhǒng zhōng)黄焖.鸡(mèn mēn)机杼.(zhù shù)僧.人(sēng shēng)藏.戏(cáng zàng)一钹.(bó bá)二、词语听写。
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三、形近词组词。
蒜(大蒜)摊(摊开)眨(眨眼)贩(贩卖)祟(作祟)滩(沙滩)贬(贬低)板(木板)醋(陈醋)难(难过)宵(元宵)彼(彼此)酸(很酸)拌(拌嘴)霄(凌霄)波(波浪)酷(很酷)伴(伙伴)消(消失)披(披衣)饺(饺子)绊(绊倒)燃(燃放)贺(祝贺)较(比较)擦(擦掉)然(然后)货(货物)郊(郊外)察(观察)染(染色)贷(货物)骆(骆驼)驼(骆驼)恰(恰好)烟(烟火)洛(洛阳)驮(驮着)洽(融洽)咽(咽下)腊(腊月)匙(汤匙)嘟(嘟囔)褐(褐色)蜡(蜡烛)题(题目)都(都是)渴(渴了)借(借书)搅(搅拌)肿(肿胀)喝(喝水)粥(稀粥)揽(搅拌)钟(钟表)缸(水缸)弱(弱小)觉(觉得)仲(仲尼)卸(卸下)腻(细腻)稠(浓稠)熬(熬过)缺(缺少)贼(小贼)绸(彩绸)遨(遨游)脏(很脏)调(调整)傲(骄傲)赃(赃物)候(等候)章(章节)泣(哭泣)盈(盈盈)侯(王侯)卓(卓越)位(位子)盘(盘子)猴(猴子)音(音乐)拉(拉着)监(监考)脉(脉脉)栖(栖息)鸦(乌鸦)泳(游泳)洒(洒水)鸭(鸭子)咏(歌咏)晒(晾晒)雅(高雅)四、修饰词。
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课内阅读复习资料

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课内阅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图,展示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喜庆、团圆)(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悠闲、快乐)(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红火、美丽)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
5.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蒜比作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蒜的色彩,让人一看就能产生食欲。
(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有名的老铺挂出的四种样式的花灯,以此来说明几百盏灯“各形各色”。
第二课《腊八粥》1.这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充分体现了小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浓浓的亲情。
2.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锅中的粥发出的声音当作人在叹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八儿妈妈熬煮腊八粥的情景。
(2)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花生仁儿被煮掉了外皮和锅巴围在锅边的情景,突出地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和诱人。
第三课《古诗三首》1.《寒食》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封建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
中学语文阅读第一讲概括类题型

第一讲:概括类题型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步骤1:在一般情况下,做此类题目一定要先搞清楚文章的六大其本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人)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只要是记叙文,一般都具备这六要素。
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步骤2:明确了文章的六要素以后,根据自己做题的需要选择概括文章内容所需要的要素,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合,即完成此类题目。
句式是: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二、概括中心思想或主旨答题套路: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答题技巧:1.掌握概括方法:题目、文章开头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三、理清结构层次理清结构层次即划分段落应注意以下几种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3)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4)总分总(掐头去尾)四、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解题思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其相关事件等能体现人物性格的部分。
方法:(1)如果文中有作者对人物评价性的词语,找出这些词语即可。
(2)如果作者没有直接评价人物,则需根据相关事件进行概括。
答题公式:人物形象=身份+性格(品质等,包括优点和缺点)专项训练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天气又干又冷。
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
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
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总复习资料

1.《北京的春节》作者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传统节日氛围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腊八粥》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后的疑惑以及喝到腊八粥后的满足,也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3.《古诗三首》《寒食》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
诗人以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感情受挫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4.《藏戏》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了历史悠久的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展示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5.《鲁宾逊漂流记(节选)》本文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
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难,流落到一座荒岛上。
他战胜了重重困难,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最终获救,回到英国。
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6.《骑鹅旅行记(节选)》本文记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只有拇指大小的小狐仙之后经历的离奇的事:家里的小动物不再害怕他,纷纷找他报仇;他被一只家鹅带上高空,开启了奇妙的旅程。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本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勇于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单元.8.《匆匆》本文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应有所作为这一主题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知识大纲
2.概括文章内容的三大步骤,五字秘诀。
(1)五字决,列表格让文章大意轮廓初现。
(2)做归纳,让文章大意清晰可见。
3.真题训练,对知识点更加通透。
具体概括题型分为(1)一人一事
(2)一人多事
(3)多人多事
【知识大纲】
【学习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随堂训练】
爱即是职责
去年的一天,我陪母亲去医院量血压。
我们在急诊室旁边的医疗室里刚刚坐下,就听见救护车鸣笛而来。
急诊科的几个大夫小跑迎上去,从车里抬下一个重症病人。
他们把病人放在抢救室的病床上,主治大夫问清病人的情况后,一边吩咐其他大夫为病人量血压、输液、输氧,一边亲自用双手按压病人的胸部。
病人没有丝毫反应。
病人家属(焦虑焦急)地盯着主治大夫,眼里充满了(哀求哀叹)。
主治大夫翻开病人的眼睑看了看,急忙拔掉病人嘴上的氧气罩,不顾病人满口黏液,俯下身去,用嘴对病人的嘴开始人工呼吸。
所有的大夫都愣了,因为病人的血压已降为零,心跳也已停止,主治大夫完全可以对病人的家属(告诉宣告)病人死亡了。
过了一会儿,主治大夫站起身,走到病人的家属面前,摇了摇头轻声说:“他走得很(安静安详)……准备后事吧。
”
走出抢救室,一位实习生小心地问:“老师,那个人明明已经死了……你对一个死人做人工呼吸,岂不是徒劳无功吗?”
那位主治大夫看了看实习生,(认真严肃)地说:“在我这儿,只有病人,没有死人。
病人哪怕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作为医生,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就去热爱每一个病人,每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医生最起码的职责。
”
【学习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罐果酱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
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
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
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被煤气公司停了煤气。
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
家里的食品(框、筐)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我们只好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度、渡)过难关。
”
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娃,”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
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
”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
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毫)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3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
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学习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新德里的棕色阳光
在美国念完大学,一毕业,我就被一家大公司相中了,优厚的待遇使我一向渴望回国的心动摇了。
原来信誓旦旦说一学成就回国的话突然之间变得那么遥远,不再清晰。
最后,我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我学的专业必须在国外发展。
10月的时候,我被公司派到得克萨斯州出任技术指导。
闲暇之余,我喜欢到附近的华人广场去转一转。
雷尼一家就住在广场附近,我知道他是印度来的,今
年七岁。
那一天特别冷,我急匆匆走过广场的时候,看到雷尼站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高兴。
我停下车:“小家伙,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我要回新德里啦!”好像他的幸福要让全世界知道一样。
我说:“这儿不好吗?”
他用纯净的眼睛看着我,说:“这里很好,可是这里的阳光没有新德里的阳光好,你知道吗?新德里的阳光可以把皮肤晒成棕色,爸爸说,棕色的皮肤是最漂亮的皮肤。
”
我看着他,很久说不出话。
“姐姐,你怎么了?”我一怔,对他笑了笑,站起身,我拉着他的棕色小手,眼前的世界忽然模糊了。
是的,新德里的阳光可以把皮肤晒成漂亮的棕色,可是谁能说北京的阳光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阳光,黄色的皮肤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皮肤呢?
大雪飘飞的时候,我在机场送走了雷尼一家。
接着我坐上了回国的班机。
感谢那个七岁的小家伙,是他教会了我热爱自己的祖国!
【学习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