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作业指导书
张拉作业指导书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双线简支箱梁张拉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号:受控状态:编制日期: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设法在结构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它产生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1.张拉设备1.1张拉千斤顶须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准确性及便于处理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滑丝、断丝现象。
选用张拉千斤顶为:纵向张拉选用3500KN的穿心式千斤顶,配用ZB4—500型油泵。
1.2张拉油压表采用防震型,其精等级采用0.4级。
最小分刻度不应大于读数0.5MPa。
1.3 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应配套校验,张拉千斤顶要定期校正,其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或已张拉200次),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到期后,必须送计量监督检测所复验,并做好更换使用记录。
1.4在使用中发现指针无油压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5选用的油泵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油泵箱容量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0%以上。
1.6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
,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
2.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2.1 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有轻微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如非应力部位的缺陷或麻面、汽泡),缺陷严重者不得进行此道工序操作。
2.2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是否已达设计要求:2.3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状。
2.4 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2.5 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
2.6 当梁体张拉于底部,支撑面不垂直密贴时,应在梁端部设支撑木,以保证操作时梁体稳定。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桥梁建设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桥面张拉作为桥梁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桥面张拉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指导书,对桥面张拉作业进行详细规范和指导。
二、作业准备1. 工作人员:桥面张拉作业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和作业人员等。
2. 设备准备:根据具体的桥梁情况和作业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张拉设备,包括张拉机、张拉锚具、张拉钢束等。
3. 材料准备:准备好符合国家标准的张拉钢束和张拉锚具,确保其质量可靠。
4. 安全措施:在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配备好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绳、护目镜等。
三、作业步骤1. 桥面张拉前准备:a. 检查桥梁结构的施工准备情况,确保桥梁已完成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作。
b. 检查张拉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c. 检查张拉钢束和张拉锚具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d. 根据桥梁设计要求和张拉计划,确定张拉钢束的布置和张拉锚具的位置。
2. 张拉前试验:a. 在作业前,进行张拉前试验,以验证设备和材料的可靠性。
b.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张拉设备的工作参数,确保张拉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张拉作业:a. 根据张拉计划,确定张拉顺序和张拉力大小。
b. 在张拉前,对张拉钢束进行预张拉,以减少张拉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集中。
c. 使用张拉机逐渐施加张拉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d. 监测张拉过程中的张拉力和变形情况,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e. 在达到设计张拉力后,对张拉钢束进行锚固,确保张拉力的长期保持。
4. 张拉后处理:a. 在张拉作业完成后,对张拉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b. 清理作业现场,恢复桥梁的正常交通。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

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张拉压浆作业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钢筋。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拉压浆作业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二、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b.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c. 准备所需材料,如预应力钢筋、张拉器、压浆设备等。
2. 钢筋张拉a. 将预应力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混凝土结构内。
b. 使用张拉器进行张拉,确保钢筋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
c.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次数和顺序。
3. 压浆作业a. 在张拉完成后,进行压浆作业。
b. 使用专用的压浆设备将浆液注入预应力钢筋的孔洞中。
c. 确保浆液充分填充钢筋孔洞,并且没有气泡。
4. 后续处理a. 等待压浆材料干燥。
b. 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以保护混凝土结构。
三、作业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证书。
2. 施工现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3.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
4. 施工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施工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
四、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放。
3. 施工过程中,注意与其他施工作业的协调配合,确保安全。
4.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5. 如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总结张拉压浆作业是一项关键的施工工艺,对于加固混凝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了作业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务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压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张拉作业指导书

张拉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阜蒙制梁场24m、32m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张拉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开工前工程管理部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向设计单位反馈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操作人员参见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1)开工之前应确保张拉设备准备就绪,状态良好。
油表经校验合格,表、顶配套标定完成。
(2)千斤顶吊架按工装图纸加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3)所有用于预应力张拉的原材料和构配件全部进场并经过监理的见证检验或见证取样检验合格。
3.技术要求3.1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一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一致,误差不超过5%.3.2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3.3钢绞线实际计算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不超过±6%。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钢绞线下料→穿束→施工准备→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切丝。
4.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详见图4-1。
预应力筋原材料检验钢绞线下料钢绞线制束、穿束,检查孔道计算下料长度试验室出具强度通知单张拉前的准备工作检验油表、千斤顶配套是否正确,且是否在校验期内初张拉人员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已培训终张拉预张拉持荷5分钟,核对伸长值计算理论伸长值做滑丝标记24h后检查有无滑丝退出夹片,重新张拉有切丝无图4-1 张拉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1)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若有轻微的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缺陷较大者要在预施应力前修补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锚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缺陷严重削弱梁体断面者要另行处理,暂不予张拉。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桥面张拉作业是桥梁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桥面张拉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桥面张拉作业的准备工作、设备准备、作业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作业计划: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桥面张拉的具体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区域等。
1.2 检查施工现场:对桥梁张拉作业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无障碍物、无泥浆等,保证施工环境安全。
1.3 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对参与桥面张拉作业的人员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
二、设备准备2.1 检查张拉设备:对桥面张拉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张拉机、张拉器、张拉锚具等,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2 准备张拉材料:准备好所需的张拉材料,包括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锚具、张拉用油脂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警示标识、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作业流程3.1 安装张拉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张拉设备,包括张拉机、张拉器等,确保设备位置正确、固定牢靠。
3.2 进行张拉作业:根据作业计划,进行桥面张拉作业,控制张拉力、张拉速度等参数,确保张拉过程平稳进行。
3.3 调整张拉设备:根据张拉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张拉设备,保证张拉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桥面张拉的操作规程,禁止擅自更改操作方式或参数。
4.2 加强现场监督:设立专人负责桥面张拉作业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4.3 配备应急救援措施:在施工现场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包括急救箱、安全绳索等,以备不时之需。
五、质量控制5.1 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在桥面张拉作业过程中,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确保张拉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桥面张拉作业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桥梁的质量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桥面张拉作业的准备工作、张拉设备的选择、张拉作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桥面张拉作业的准备工作1.1 现场勘察与设计:在进行桥面张拉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与设计工作,包括桥梁结构的分析、张拉力的计算以及张拉锚固点的确定等。
惟独在充分了解桥梁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才干制定出合理的张拉方案。
1.2 材料准备:桥面张拉作业所需的材料包括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锚具、张拉套筒等。
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3 人员培训与安全措施:桥面张拉作业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作业之前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二、张拉设备的选择2.1 张拉机的选择:张拉机是桥面张拉作业中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张拉作业的效果。
在选择张拉机时,应考虑其最大张拉力、张拉速度、控制精度等因素,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 张拉套筒的选择:张拉套筒是用于锚固预应力钢束的重要部件,其质量和尺寸要求严格。
在选择张拉套筒时,应注意其材料、强度、尺寸等因素,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2.3 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桥面张拉作业还需要使用一些辅助设备,如张拉锚固装置、张拉压力表等。
在选择这些设备时,应考虑其适合性、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张拉作业的步骤3.1 钢束的预应力张拉:首先,将预应力钢束穿过张拉套筒,并通过张拉机施加预定的张拉力,使钢束产生预应力。
在张拉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和速度,以避免对桥梁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3.2 钢束的锚固:在完成钢束的张拉后,需要将其锚固在桥梁结构中。
锚固点的选择和施工要求严格,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钢束的锚固坚固可靠。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

桥面张拉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桥面张拉作业是在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张拉预应力钢束,使桥梁构件产生预应力,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桥面张拉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二、施工准备1. 设备准备:确认所需的张拉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全,并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材料准备:准备好预应力钢束、锚具、张拉套筒、张拉锚具等材料,并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桥面整洁无障碍,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
三、桥面张拉作业步骤1. 钢束预埋:根据设计要求,在桥梁构件中预埋预应力钢束,并按照要求进行固定和保护措施。
2. 张拉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张拉计划,确定张拉钢束的数量、位置和张拉力值,并进行相应的标记。
3. 张拉设备安装:安装张拉设备,包括张拉机、张拉套筒、张拉锚具等,确保其稳定可靠。
4. 张拉操作:根据张拉计划,逐个进行张拉操作,包括张拉、锚固、释放等步骤。
在张拉过程中,要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和速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 张拉监测:在张拉过程中,要进行张拉力的实时监测,确保张拉力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张拉完成:完成所有钢束的张拉工作后,进行最终的张拉力检查和记录,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安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2. 设备安全:张拉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材料安全:预应力钢束、锚具等材料必须经过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保护和防护,避免损坏和污染。
4. 施工环境安全: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无障碍,避免杂物、水泥浆等对施工造成影响,必要时要进行防尘、防水等措施。
五、质量控制措施1. 设计要求:根据桥梁设计要求和预应力钢束的规格要求,进行桥面张拉作业,并确保张拉力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张拉作业指导书正文

目录1. 适用范围.............................................................. - 1 -2. 编制依据.............................................................. - 1 -3. 施工工艺.............................................................. - 1 -3.1张拉前的准备 .................................................... - 1 -3.1.1机具设备的准备............................... - 1 -3.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 - 2 -3.1.3钢绞线穿束....................................... - 3 -3.1.4安装锚环及夹片............................... - 4 -3.2张拉条件.............................................................. - 5 -3.2.1初张拉............................................... - 5 -3.2.2终张拉............................................... - 5 -3.3张拉工艺.............................................................. - 8 -4. 注意事项.............................................................. - 12 -5.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12 -6. 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 - 14 -预制T梁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南港铁路NGSG-1标中塘制梁场预制T梁的张拉施工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双线简支箱梁张拉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号: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设法在结构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它产生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1.张拉设备
1.1张拉千斤顶须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准确性及便于处理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滑丝、断丝现象。
选用张拉千斤顶为:纵向张拉选用3500KN的穿心式千斤顶,配用ZB4—500型油泵。
1.2张拉油压表采用防震型,其精等级采用0.4级。
最小分刻度不应大于读数
0.5MPa。
1.3 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应配套校验,张拉千斤顶要定期校正,其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或已张拉200次),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到期后,必须送计量监督检测所复验,并做好更换使用记录。
1.4在使用中发现指针无油压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5选用的油泵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油泵箱容量为张拉千斤顶总
输油量的150%以上。
1.6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
1.6.1千斤顶校正期已达一个月。
1.6.2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
2.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
2.1 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有轻微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如非应力部位的缺陷或麻面、汽泡),缺陷严重者不得进行此道工序操作。
2.2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是否已达设计要求:
2.3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状。
2.4 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2.5 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
2.6 当梁体张拉于底部,支撑面不垂直密贴时,应在梁端部设支撑木,以保证操作时梁体稳定。
2.7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
2.8 在两端钢绞线上按序号装上锚板,钢绞线不得交错扭转,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钢绞线上,用Φ20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板孔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安装限位板。
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板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板接触密贴后,在千斤顶端用工具锚将钢绞线临时固定。
3.张拉工艺流程图
4.预施应力张拉
4.1为了加快台位周转和避免梁体混凝土出现裂纹,预施应力张拉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
4.2预张拉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60%,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4.3初张拉时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初张拉后梁体可吊移出制梁台位。
4.4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4.5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一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4.6在首批梁张拉前应测定下列数据:(委托铁道科学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测试)
4.6.1锚具的锚口、喇叭口摩阻、锚具回缩量;
4.6.2 管道摩阻。
5.钢绞线张拉
5.1张拉前必须有主管工程技术员的油表读数通知单,并经签字认可。
钢绞线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20%δk作伸长量标记)—40%δk(作伸长量标记)—δk(静停5min)—补拉δk(测量伸长值)—锚固。
5.2预应力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
当伸长值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
5.3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按下式计算: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
⊿L=P p L/(A p E p)
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
筋,(计算方法见下式);
L--- 预应力筋的长度;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
P p = P(1-e-(kx+µθ))/(kx+µθ)
注: 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的张拉端的张拉力(N);
E —自然对数底,e=2.71828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5.4初始张拉,两端同时对主缸送油,使钢绞线束略为拉紧。
并调整锚板和千斤顶位置,进一步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轴同心,同时观察各根钢绞线的松紧度,并随时调整,务求各根钢绞线松紧度一致,以使其受力均匀。
随后将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缸送油,加载至钢绞线的初始应力。
两端千斤顶送油至初始应力后,停止进油,在工具锚口处用笔在各股划线,以检查有无滑丝的标记,读大缸伸长值I0,两端同步张拉到控制吨位,稳定进油量持荷5min以减少钢绞线松弛损失,并量取大缸伸长值lh。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I h-I o)/0.8-H
式中: I h—为张拉缸达控制吨位的外露长度(张拉完毕时的长度)(mm);
I o—为张拉缸在初始张拉吨位时的外露长度(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