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2)

第十章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2)
第十章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2)

学案47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知识点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问题思考

1.怎样证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水解引起的?

3.特点

4.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问题思考

2.同浓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相比,谁的pH较大?为什么?

知识点二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形式

盐+水

盐中的离子+水

2.书写规律

(1)多元弱酸的正盐(如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要)。

(2)多元弱碱的正盐(如AlC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水解反应(如Na2S与AlCl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警示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不标“↑”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问题思考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H3O+

B.CO2+H2O-3+H+

C.CO2-3+H2O-3+OH-

D.HS-+H2O2-+H3O+

知识点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溶液的碱性或酸性________。

问题思考

4.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的水解平衡将产生什么影响?

5.(1)为什么热的纯碱液去油渍效果会更好?

(2)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盐酸,为什么?

一、盐类水解的应用

22

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3;②对①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已知Cu2+、Fe2+在pH为4~5时不水解,而Fe3+却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是什么物质?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中Y可选:______________。

(3)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演练1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2.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方法

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二、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的方法

1.在25 ℃时,由纯水电离出的c(H+)、c(OH-)分别为多少?在中性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与纯水一样吗?

2.在酸溶液中,H+和OH-的来源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的大小。

3.碱溶液中,H+和OH-的来源又是什么?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4.在可水解的盐溶液中,H+和OH-的来源怎样?举例说明此时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的方法。

典例导悟2(2011·南京模拟)(1)在常温下,某硫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的pH都是3,那么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是硫酸铝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倍。

(2)在常温下,设某pH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10-a mol·L-1,相同pH的硫酸铝中水电离出c(H+)=1.0×10-b mol·L-1(a,b都是小于14的正数),那么a和b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用一个等式和一个不等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演练2(1)pH=3的H2SO4和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各是多少?

(2)pH=11的NaOH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各是多少?二者相差多少倍?

(3)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求该溶液的pH。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求该溶液的pH。

题组一盐类水解的原理及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判断正误

(1)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2010·天津理综-4A)

(2)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

(2010·福建理综-10D)

(3)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2010·全国理综Ⅰ-9B)

(4)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的pH()

(2010·上海-14C)

2.(2011·重庆理综,8)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题组二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3.(2011·全国理综,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4.(2011·天津理综,4)25 ℃时,向10 mL 0.01 mol·L-1 KOH溶液中滴加0.01 mol·L-1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7时,c(C6H5O-)>c(K+)>c(H+)>c(OH-)

B.pH<7时,c(K+)>c(C6H5O-)>c(H+)>c(OH-)

C.V[C6H5OH(aq)]=10 mL时,c(K+)=c(C6H5O-)>c(OH-)=c(H+)

D.V[C6H5OH(aq)]=20 mL时,c(C6H5O-)+c(C6H5OH)=2c(K+)

5.(2010·广东理综,12)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c(OH-)=c(A-)+c(H+)

D.c(Na+)+c(H+)=c(A-)+c(OH-)

题组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6.(2011·广东理综,11)对于0.1 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pH降低

B.c(Na+)=2c(SO2-3)+c(HSO-3)+c(H2SO3)

C.c(Na+)+c(H+)=2c(SO2-3)+2c(HSO-3)+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2-3)与c(Na+)均增大

7.(2009·北京理综,11)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 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8.(2009·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2-3+H2-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c (HCO -

3)

c (CO 2-3)

减小

答案

题组一 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011·济宁质检)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水解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结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aO 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 2O 2

B .PCl 3的水解产物是HClO 和PH 3

C .Al 4C 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CH 4

D .Al 2S 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H 2S

2.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NaHCO 3溶液:HCO -3+H 2O CO 2-3+H 3O +

B .NaHS 溶液:HS -+H 2O H 2S +OH -

C .Na 2CO 3溶液:CO 2-3+2H 2O H 2CO 3+2OH -

D .NH 4Cl 溶于D 2O 中:NH +4+D 2O NH 3·

D 2O +H + 3.现有S 2-

、SO 2-3、NH +4、Al 3+、Na +、SO 2-4、AlO -2、Fe 3+

、HCO -3、Cl -等离子,按要

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

题组二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4.(2009·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2-

3+H 2O

3+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c (HCO -

3)

c (CO 2-3)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5.(2011·泰安模拟)溶液A 中加入一定量的NaF 晶体后,若测得c (Na +)与c (F -

)接近相等,则溶液A 的pH 值不可能为( )

A .6

B .8

C .7

D .9

6.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 -

1 CH 3COONa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 4NO 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题组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7.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AlCl3B.Na2SO3C.KMnO4D.MgSO4 8.(2009·四川理综,12)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c(OH-)+c(NH3·H2O)

+--+

9.已知氨水的电离程度与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同压下几乎相等。溶有一定量氨气的NH4Cl溶液呈碱性。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H4Cl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对此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2OH-①

NH+4+H2O NH3·H2O+H+②

H++OH-H2O③

由于NH+4水解呈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2OH-①

NH+4+OH-NH3·H2O②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的平衡右移,Mg(OH)2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你认为他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编)。

A.NH4NO3B.CH3COONH4

C.Na2CO3D.NH3·H2O

(2)请你说明丙同学作出该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的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________(填甲或乙)。试写出NH 4Cl 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

【课前准备区】 知识点一

1.水电离产生的H +或OH -

弱电解质

2.H + OH -

水的电离平衡 增大 3.可逆 酸碱中和

4.否 中性 pH =7 是 NH +4、Cu 2+ 酸性 pH<7 是 CH 3COO -、CO 2-

3 碱性 pH>7

知识点二

1.酸+碱 弱酸(或弱碱)+OH -(或H +

)

2.(1)Na 2S +H 2

O NaHS +NaOH

NaHS +H 2O H 2S +NaOH

(2)AlCl 3+3H 2O

Al(OH)3+3HCl

(3)3Na 2S +2AlCl 3+6H 2O===6NaCl +3H 2S ↑+2Al(OH)3↓ 知识点三

1.越大 越强 2.右移 增大 增大 右移 减小 增大 左移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问题思考

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 2-

3引起的。

2.Na 2CO 3溶液的pH 大。因为CH 3COOH 的酸性强于H 2CO 3,则CO 2-3结合H +

的能力

强于CH 3COO -,即CO 2-3水解程度较大,产生c (OH -

)较大,pH 较大。

3.C

4.体系中c (CH 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

左移。

5.(1)纯碱溶液中存在CO 2-3的水解平衡:CO 2-3+H 2O HCO -3+OH -

,温度升高,水解

平衡右移,c (OH -

)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2)FeCl 3溶液中存在Fe 3+的水解平衡:Fe 3++3H 2O 3+3H +,加入盐酸,c (H +)

增大,可抑制Fe 3+

的水解。

【课堂活动区】

一、1.酸 Fe 3++3H 2O 3+3H + 少量H 2SO 4 Cu 2+水解 Al 2O 3 Fe 3

++

3H 2O=====△

Fe(OH)3(胶体)+3H + MgO 、镁粉、Mg(OH)2或MgCO 3 相互促进水解 Al 3++

3HCO -3===Al(OH)3↓+3CO 2↑ Al 3++3H 2O Al(OH)3(胶体)+3H +

2.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产物的判断: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 4(aq)――→蒸干

CuSO 4(s)。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 3(aq)――→蒸干

Al(OH)3――→灼烧

Al 2O 3。

(2)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Na 2CO 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Ca(HCO 3)2、NaHCO 3、KMnO 4、NH 4Cl 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 3)2―→CaCO 3(CaO);NaHCO 3―→Na 2CO 3;KMnO 4―→K 2MnO 4+MnO 2;NH 4Cl ―→NH 3↑+HCl ↑。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 2氧化。 例如,Na 2SO 3(aq)――→蒸干

Na 2SO 4(s);FeSO 4(aq)――→蒸干

Fe 2(SO 4)3(s)。

二、1.c (H +)=c (OH -)=1.0×10-7mol·L -1

。由于中性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故c (H +)=c (OH -)=1.0×10-7mol·L -1与纯水是一样的。

2.溶质为酸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H +有两个来源:酸电离与水电离;OH -

只有一个来

源:水电离。且水电离出的H +与OH -

浓度相等。

如计算pH =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的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 (OH -)=10-

12

mol·L -1,也就是水电离出的c (OH -)=10-12mol·L -1,水电离出的c (H +)=水电离出的c (OH -)=10-12mol·L -1。

3.溶质为碱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OH -有两个来源:碱电离与水电离;H +

只有一个来

源:水电离。且水电离出的H +与OH -浓度相等,先求出c (H +),就得出由水电离出的c (OH -

)。

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此时溶液中的H +和OH -

均由水电离产生。如pH =2

的NH 4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0-2mol·L -1,c (OH -)=10-12mol·L -1是因为OH -

部分

与NH +4结合了;同理,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10-2mol·L -

1。

典例导悟

1.(1)Cl 2 Cl 2+2Fe 2+===2Fe 3++2Cl -

(2)调节溶液酸碱性,使pH 为4~5,且不引进新杂质 CuO 或Cu(OH)2 (3)通入HCl 气体(或加入盐酸),并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

解析 由于Fe 3+在pH =4~5时即可沉淀完全,所以题中利用这种性质把Fe 2+

转化为Fe 3

+,再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由于Cu 2+

在pH =4~5时,不水解,此时所得溶液为CuCl 2溶液,加热蒸干时会促进CuCl 2的水解,因此要在HCl 气流中进行。

2.(1)10-

8 (2)a +b =14,a >b 变式演练 1.D

2.(1)H 2SO 4溶液中H +来源于H 2SO 4的电离和水的电离,由pH =3知c (H +)液=10-

3mol·L -1,c (OH -)液=c (OH -)水=10-11mol·L -1,所以c (H +)水=c (OH -)水=10-11mol·L -1。

pH =3的NH 4Cl 溶液中,H +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故c (H +)水=c (H +)液=10-3mol·L -

1。

(2)pH =11的NaOH 溶液中c (H +)液=c (H +)水=10-11mol·L -

1。

pH =11的Na 2CO 3溶液中,c (H +)液=10-11mol·L -1,c (OH -)液=c (OH -)水=10-3mol·L -

1而c (H +)水=c (OH -)水=10-3 mol·L -1。[注意,水电离出的H +一部分被CO 2-3和HCO -3结合,剩余

的自由c (H +)液是10-11mol·L -

1。]

二者相差10-1110-3=10-

8倍,故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酸碱抑制了水的电离。

(3)由c (H +)水=10-5mol·L -

1知水的电离被促进,故该溶液(一般情况)是强酸弱碱盐溶液或强碱弱酸盐溶液。

当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如NH 4Cl)时,c (H +)液=c (H +)水=10-5mol·L -

1。 所以pH =5。

当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如CH 3COONa)时,c (H +)水=c (OH -)水=10-5mol·L -

1。

c(H+)液=10-9mol·L-1。所以pH=9。

(4)由c(H+)水=10-12mol·L-1,知该溶液是酸或碱溶液(一般情况),当是酸溶液时c(H+)水=c(OH-)水=10-12mol·L-1,c(H+)液=10-2mol·L-1,所以pH=2;

当是碱溶液时c(H+)水=c(H+)液=10-12mol·L-1,所以pH=12。

【课后练习区】

高考集训

1.(1)×

解析显酸性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还可能是酸式盐溶液,如NaHSO4、NaH2PO4溶液显酸性。

(2)√

解析0.1 mol·L-1HA溶液的pH=3,说明HA为弱酸,则NaA溶液中存在A-的水解平衡。

(3)×

解析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当溶液恰好无色时,溶液pH刚刚小于8.2,即可显示无色。

(4)√

解析酸性CH3COOH>H2CO3>HCO-3,CO2-3的水解程度比CH3COO-的大。

2.B[明矾溶液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酸性增强,酚酞试液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CH3COONa溶液水解显碱性,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酚酞试液显色加深,B符合题意;NH4Cl 水解显酸性,NaCl不水解,对颜色无影响,因此C、D不符合题意。]

3.A 4.D

5.D[因HA为弱酸,则NaA溶液水解显碱性,即c(H+)c(A-)>c(OH -)>c(H+),故B项错误;Na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A-)+c(OH-),故C 项错误,D项正确。]

6.D7.B

8.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通入的CO2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温度升高,CO2-3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3)增大,c(CO2-3)减小,C 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增大,D错误。]

考点集训

1.B[水解原理:水解物质和水分子分别离解的两部分两两重新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结合方式是正价部分与负价部分相互结合。PCl3的水解产物应是HCl和H3PO3。] 2.B[A中实质是HCO-32-3+H+,是电离方程式;B中表示HS-结合水电离的H+形成H2S的过程,是HS-的水解;C中CO2-3应分步水解;D中NH+4结合D2O电离产生的OD-应生成NH3·HDO。]

3.(1)S2-、SO2-3、AlO-2、HCO-3

(2)NH+4、Al3+、Fe3+

(3)Na+、SO2-4、Cl-

(4)HCO-3

4.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通入的CO2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温度升高,CO2-3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3)增大,c(CO2-3)减小,C 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增大,D错误。]

5.C

6.(1)CH3COO-+H2O 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2)BD(3)右左右右解析(1)CH3COONa中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显红色。

(2)生石灰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根据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判断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酸促进CH3COO-的水解,碱抑制CH3COO-的水解;CO2-3水解显碱性,与CH3COO-的水解相互抑制;Fe2+水解显酸性,与CH3COO-的水解相互促进。

7.D[若将溶液蒸干灼烧,AlCl3(溶液)―→Al(OH)3―→Al2O3;Na2SO3―→Na2SO4;

KMnO4―→K2MnO4+MnO2。]

8.B[NH3·H2O的电离及NH4Cl的水解都是微弱的且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因此c(NH+4):③>①,A项正确;NH3·H2O和盐酸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但氨水抑制水的电离程度不及盐酸,所以水电离出的c(H+):③>①>②,B项错误;NH4Cl溶液中的质子守恒:c(H+)=c(OH-)+c(NH3·H2O),C项正确;①③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c(NH+4)>c(Cl-)>c(OH-)>c(H+),D项正确。]

9.(1)B (2)由题意可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加入Mg(OH)2悬浊液中,若Mg(OH)2沉淀溶解,则说明乙同学的解释正确,若Mg(OH)2沉淀不溶,则说明甲同学的解释正确

(3)乙Mg(OH)2+2NH+4===Mg2++2NH3·H2O

33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3.3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导学案) 连山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 2.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3.正确的书写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探讨不同盐类的酸碱性。 2.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效的分类和提炼。 3.类比分析,将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 3.运用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分析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推理方法在分析事物本质问题上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难点】 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 【旧知回顾】 溶液呈酸性,则c(H+)____ c(OH-),pH____7;呈中性,则c(H+)____ c(OH-),pH____7;呈碱性,则c(H+)____ c(OH-),pH____7。常见的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2 0的电离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 3 COOH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 3·H 2 0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 1.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第十章 学案47 盐类的水解(2)

学案47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知识点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问题思考 1.怎样证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水解引起的? 3.特点 4.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问题思考 2.同浓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相比,谁的pH较大?为什么?

知识点二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形式 盐+水 盐中的离子+水 2.书写规律 (1)多元弱酸的正盐(如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要)。 (2)多元弱碱的正盐(如AlC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水解反应(如Na2S与AlCl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警示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不标“↑”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问题思考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H3O+ B.CO2+H2O-3+H+ C.CO2-3+H2O-3+OH- D.HS-+H2O2-+H3O+ 知识点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________,溶液的碱性或酸性________。 问题思考 4.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的水解平衡将产生什么影响? 5.(1)为什么热的纯碱液去油渍效果会更好? (2)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盐酸,为什么?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 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 OONa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 OO—+Na+ + H 2 OH++OH— CH 3 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被蜂蛰伤莫大 意——大妈差点送了 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 住市区的李大妈与邻居 一起到附近山上采槐花 时,不慎被蜜蜂蜇伤, 当时她并未在意,以为 没什么大碍。 回家后,李大妈感到被 蜇处疼痛加剧、呼吸困 难、意识模糊,家人急 忙拨打急救电话,医生 对症处理,经过治疗, 李大妈才脱离危险。 【问】为什么Na2CO3溶 液、NaHCO3溶液、肥皂 水可以消除疼痛? 探究2:盐溶液是否一定 呈中性? 【演示探究】实验内 容:室温下,用PH试纸 测以下5种盐溶液的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 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 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 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 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 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 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 就先以CH 3 OONa溶液(显 碱性)为例来分析。在 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 质CH 3OONa和H 2 O,所以 存在两个电离: NH 4Cl=NH 4 ++Cl-,H 2 O H+ +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思考回答: Na2CO3溶液、NaHCO3溶 液、肥皂水可能显碱性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 析得出结论: 盐溶液不一定都是 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 呈碱性 思考,回答:只能来自 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 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 出的H+或OH-反应。 思考,回答:H+与CH 3 OO- 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CH 3 COOH,才能不断地反 应,所以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 习兴趣,轻松进入学习 状态。 , 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过渡自然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 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 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 识。经过层层分析,最 后找到本质原因——盐 类水解。

《盐类的水解》学案.doc

《盐类的水解》学案 考纲要求: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一、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实质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醋酸钠在溶液中的变化 二、盐类水解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程度一般,不能进行到底。 (2)________________ 水解可水的电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可看作的逆向反应,所以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三、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⑴多元弱酸的正盐(如Naz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要). (2)多元弱碱的正盐(如Al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盐类水解的规律: 1、(1)无弱不水解:强酸强碱正盐:不水解,溶液显_____ 性。如NaCl、K2SO4等。(2)有弱才水解:①强碱弱酸盐: 如CH3COONa水解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____ 性Na2CO3水解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____ 性 ②强酸弱碱盐: 如FeCh水解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 ___ 性。 NH4C1水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 ____ 性。(3)越弱越水解 比较均为0.lmol/L 的NaCl、C6H5ONa> CH3COONa> Na2CO3> NaHCO a溶液的pH 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类的水解(学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考纲要求】 1.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 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基础梳理】 一、盐类水解及规律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结合生 成 的反应。 2. 实质: 弱酸阴离子(结合 ) 生成弱电解质 破坏 弱碱阳离子(结合 ) 水的电离程度 C(H +)≠ C(OH -) 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3. 盐类水解规律 规律: 有 才水解,越 越水解;谁 显谁性,同强显 性。 [巩固练习]1.同浓度NaX 、NaY 、NaZ 三种钠盐溶液的pH 分别为8、9、10,则HX 、HY 、HZ 三种一元酸的相对强弱的顺序应为: 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 2CO 3、NaHCO 3、Na 2SO 4、NH 4Cl 、(NH 4)2SO 4、CH 3COOH 、 HCl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 二、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规则: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程度不大,书写时用“ ”。盐类水解所得产物的浓度很小,所以不用“ ”或“ ”表示水解产物。 a . 多元弱酸盐水解: b . 多元弱碱盐水解: 1.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H4Cl AlCl3 NaHCO3Na2CO3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思考:外界条件对反应Fe3++3H 2O Fe(OH)3+3H+的影响如下: 条件移动方向n(H+) pH Fe3+水解程度 升高温度 通H2O 加HCl 1.内因:酸或碱越弱,对应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盐类水解是反应,升高温度,平衡移动,水解程度。 (2)浓度: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移动,水解程度。 (3)发生化学反应: ①强碱弱酸盐水解,加酸其水解,加碱其水解。 ②强酸弱碱盐水解,加碱其水解,加酸其水解。 [巩固练习]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aOH固体、Na2CO3固体、NH4Cl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触摸高考】 1.判断正误 (1)升高NH4Cl溶液的温度,溶液的pH增大 (2)pH均为4的盐酸和NH4Cl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均变6 (3)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说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4)pH=5的CH3COOH和AlCl3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5)0.1mol/L 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CO32-的水解程度变大,溶液的pH不断增大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二(1)班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本节课将用到 黑板,粉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Na+ + H2O H++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在酸溶液中, [H+]>[OH-],使溶液呈酸性;在碱溶液中,[H+]<[OH-],使溶液呈碱性;那么在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盐的水溶液中,是否一定是[H+]=[OH-],使溶液呈中性呢? 【评价】同学们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检验思考回答: 部分学生:是中性 部分学生:不一定是中性, 也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 趣,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学案.doc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一、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思考与交流](1) CH 3C00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写出电离方程式。 (2)溶液中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为什么CH3C00Na溶液显 碱性? ⑶写出CH3C00Na溶液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思考与交流]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I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的规律是:。 【反馈练习】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的是() A、HCI B、Al 2(S04)3 C、Na2S D、NH3.H20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反馈练习】 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H 3C00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 (2)NH4NO3 (3)Na2SO4 (4)FeC^ (5)NaHC0 3 五、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归纳总结]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盐类本身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水解程 度_____________ ,溶液的碱性或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温度:盐的水解是_________ 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 . (3)浓度:盐的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溶液的酸碱性: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如Na2CO3溶液中加碱可以_________________ 水解。加酸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b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写出Fe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完成下表 [思考与交流]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说明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学方法选择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学案

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学案 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 一、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实验引导】 1、通过实验得各种盐的水溶液pH值及酸碱性 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自主探知】 (1)分析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2)分析一下NH4Cl为什么显酸性? (3)为什么NaCl溶液是中性的? 二、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无弱呈中性。 注意:这只一般规律,也有例外的,如:。 【小结】:填写酸性、碱性、或中性: 强酸强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强酸弱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弱酸强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三、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1).定义: 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 OH-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水解的特点: ①.可逆:

②.吸热:△H>0 ③.一般很微弱,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符号,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 ④.水解平衡(动态)——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3).水解的条件:。 (4).水解的实质:。 四、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因素): 盐的本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外因因素(次要因素) : ①.温度:因水解是_____热过程,所以温度越,水解程度越大。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水解程度越大。 ③.外加酸碱性:。 五、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②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符号,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 ③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第一步为主,水解方程式一般只写第一步。 【探究练习】: (1)强碱弱酸盐: 发生水解的离子为,溶液显性。 如CH3COONa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Na2CO3水解离子方程式:。 (2)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的离子为,溶液显性。 如FeC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NH4Cl 水解化学方程式为:。 (3)弱酸弱碱盐:都弱都水解。水解程度增大,溶液可能显性,这取决于水解生成的弱酸、弱碱相对电离程度的大小,一般不做要求。 (4)强酸强碱正盐:不水解,溶液显性。如NaCl、Na2SO4等。 六、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NaCl溶液: NaHSO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H2PO4溶液: NH4Cl溶液: Na2HPO4溶液: CH3COONH4溶液: NaHCO3溶液: 2.判断盐溶液蒸干的问题 盐溶液蒸干判定蒸干后剩余什么物质,应该考虑如下三个方面因数: ①.该盐是否能水解? ②.该盐是否受热易分解? ③.该盐是否具有还原性? 能水解的盐: ——加热将促进盐的水解,如果盐的水解产物中,酸是易挥发性酸(HCl、HNO3、H2CO3等且碱是弱碱(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及NH3.H2O),加热蒸干得不到原来的盐! 例如: MgCl2(aq): ; AlCl3(aq): ; Fe(NO3)3(aq): 。 该盐能受热易分解: Ca(HCO3)2:;NaHCO3:; KMnO4:;NH4Cl:。

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导学案 【课标解读】 【温故知新】 1、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如何判断酸碱盐?盐一定呈中性吗? ◆寻找盐类水解的规律 【课堂实验】 用pH试纸测定H2O、NaCl、CH3COONa、NH4Cl、NaHCO3 、Na2CO3的pH并比较【分析结果】 NaCl 中性C(H+)C(OH-) CH3COONa C(H+)C(OH-) NH4Cl C(H+)C(OH-) 我们发现溶液中除了盐本身电离出来的离子,还有水电离出的H+或OH-,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电离,我们知道纯水电离出的C(H+)=C(OH-),而我们通过实验知道有些盐溶液,性显酸性或碱,讲到这里,大家想到了什么? ◆探索盐类水解的实质 下面我们以NH4Cl为例来分析一下: NH4Cl====NH4+ + C l- + OH-+ H+ H2O NH3·H2O 强酸弱碱盐NH4Cl溶液中,NH4Cl全部电离成和,H2O微弱电离出 和,其中NH4+和OH-又可以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溶液中的随之增大,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H+) C(OH-),溶液显性。上述作用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根据以上的水解分析思路写出CH3COONa的水解过程: 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在化学里,把我们刚才分析的过程,即盐与水的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同学们能否归纳出盐类的水解的本质? 总结: 我们发现:不同的盐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有差别,也就是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一样,这与物质本身有关,具体地说,是与反应中形成的弱酸或弱碱电离程度有关,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反之,电离程度越小,水解程度。像NaCl, NaCl这种盐,他们对应的酸和碱都是强电解,所以不水解。 归纳: 强碱弱酸盐(如Na2CO3)显 强酸弱碱盐(如NH4Cl)显 强酸强碱盐(如NaCl)显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盐类的水解,归纳了几句口诀: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小结: 练习:判断下面几种盐水解后的酸碱性。 Na2S CuSO4 KF NaClO AlCl3 在得出盐类的水解的本质的基础上,我们来注意一下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 1、用可逆号连接; 2、产物不用标气体和沉淀符号; 3、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是一步完成。 课堂小结: 作业: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2S CuSO4 KF NaClO AlCl3

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学案教案.doc

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学习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弱酸盐水解规律 学习难点 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过程】: 一、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实验引导】 【自主探知】 COON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1)分析CH 3 (2)分析一下NH Cl为什么显酸性? 4 (3)为什么NaCl溶液是中性的? 二、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无弱呈中性。

注意:这只一般规律,也有例外的,如:。【小结】:填写酸性、碱性、或中性: 强酸强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强酸弱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弱酸强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三、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1).定义: 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水解的特点: ①.可逆: ②.吸热:△H>0 ③.一般很微弱,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 符号,生成物(如H 2CO 3 、NH 3 ?H 2 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 ④.水解平衡(动态) (3).水解的条件: (4).水解的实质: 四、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因素): 盐的本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外因因素(次要因素) : ①.温度:因水解是_____热过程,所以温度越,水解程度越大。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水解程度越大,但是。

高考化学 盐类的水解考点复习学案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考点复习学案 盐类的水解考点聚焦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规律,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 4、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5、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梳理 一、盐类的水解⑴概念: 。⑵实质: 。⑶盐类水解的规律。如果要判断盐类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或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①在通常情况下,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并且反应前后均有弱电解质存在,因而盐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②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③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④多元弱酸根离子,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很多。⑷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决定因素是盐的结构和性质。①温度:盐类水解是吸热,升温,水解程度增大。②浓度:水解过程是一个微粒总量(不考虑水分子)增加的过程,

因而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加大,而水解产生的H+(或OH-)的浓度减小。③加入酸、碱等物质: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碱,肯定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抑制盐的水解;水解显碱性的同理。总之水解平衡遵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二、水解的表示①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②多元弱碱阳离子可书写一步总反应方程式;③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故方程式用“”符号,且产生的物质的浓度太小,一般不用“↑”、“↓”表示;④双水解比单水解程度大,有些可以进行到底。 三、盐类水解的类型①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弱碱阳离子水解②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弱酸根离子水解③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很大,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与酸碱性的相对强弱Ⅰ、酸强于碱显酸性,如(NH4)2SO3Ⅱ、碱强于酸显碱性,如NH4CNⅢ、酸碱强弱相当的呈中性,如CH3COONH4④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⑤弱酸的酸式盐水解,酸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Ⅰ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以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如NaHSO 3、NaH2PO4Ⅱ如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以水解为主,溶液呈碱性,如NaHCO 3、Na2HPO 4、NaHS⑥完全双水解的盐,如Al3+与HCO3-、CO32-、S2-、AlO2-等发生双水解进行到底。

盐类的水解学案一

盐类的水解学案(一) [ [ 知识点一:盐类水解概念: 1.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 OH-结合 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也是水溶液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 化学平衡过程。 知识点二:盐类水解的实质 1.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或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使溶液显示不同程度酸性、碱性或中性。 2.NH4Cl溶于重水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可表示为 知识点三: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写法规律: 1.首先它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其次是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但双水解例外。 2.多元弱酸阴离子的水解是进行的。一般第步水解的程度很小,往往可以忽略。 3.多元弱碱阳离子也是水解的,但这类阳离子的水解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以表示。 4.写出下列盐的水解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CH3COONa NH4Cl: AlCl3: Na2CO3: AlCl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 知识点四: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主要因素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 (或阳离子 对应的碱越 ),水解程度越。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 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 .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 液中的 ,使平衡向方向移动而水解,若加酸则水解。

4.针对下列平衡体系回答问题 Fe3+ + 3H 2O Fe(OH)3 + 3H+ 条件移动方向H+数PH Fe3+水解率现象 升温 通HCl 加H2O 加Fe粉 加 NaHCO3 加 FeCl3 [ 题目编写人齐军 [例1]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C6H5-ONa,按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解析:此题是分析四种钠盐的酸碱性,对于NaHSO4是酸式强酸强碱盐,虽不水解,但在水中电离后,使溶液显酸性。NaHSO 4Na++H++SO42-故NaHSO4相当于一价一元强酸。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 水解,溶液显中性。对于CH3COONa与,,它们均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由 于CH3COOH的酸性强于的酸性,故溶液的碱性强于CH3COONa溶液的碱性。所以,四种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①>③>②,答案应选A。 [例2]能够说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 A、氨水具有挥发性 B、1mol/L氨水溶液的pH=10 C、1mol/L NH4Cl溶液的pH=5 D、氨水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 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正面看,二是从它的盐溶液分析它的根的水解情况。正面看,B项,pH=10,说明[OH-]=10-4mol/L,而氨水的浓度为1mol/L,说明大部分未

盐类的水解学案2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掌握盐类水解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二、问题与例题 第一部分自学 一、知识回顾:复习盐溶液的酸碱性相关内容 二、教材梳理: (一)、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模式: 2、不同类型盐的水解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温度: 2、浓度 3、外加酸或碱 4、外加盐 三、学生发现问题及相互探讨 第二部分本讲学习 问题一、如何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___________号。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___________或_________,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个别水解程度较大的水解反应,有明显沉淀时用“↓” (3)多元弱酸的盐的阴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以第一步为主。如Na2CO3的水解过程: 第一步:CO32-+H2O HCO 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4)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复杂,可看作是一步水解反应。如: Fe3++3H2O Fe(OH)3+3H+ 【总结】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___ __性,PH____7。如CH3COONa等。原因是_______与 水电离出的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从而使溶液中c(H+) , c(OH-) ,从而使c(OH-) c(H+),溶液呈性。写出下列盐水 解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___ __性,PH__ __7。如NH4Cl等。原因是_______与水电离出的_ __结合生成_____ 。从而使溶液中c(H+) ,c(OH-) ,从而使c(OH-) c(H+),溶液呈 性。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FeC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__ ___性,PH___ _7。 (4)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5)弱酸酸式盐的水解。溶液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 ___ __水解程度,则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等。若电离程度___ ___水解程度,则溶液 呈碱性。如NaHCO3Na2HPO4等 (6).盐类水解反应生成酸和碱,所以盐类水解反应可看着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例题1】相同浓度的Na2CO3、NaHCO3、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练习】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 (2)NH4NO3 (3)Na2SO4 (4)FeCl3(5)NaHCO3 【总结】水解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盐类水解受哪些因素影响?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l3是否容易发生水解,水解生成什么?写出Fe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序号可能影响的因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 盐的浓度 2 溶液的酸碱性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①盐类本身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水解程度,溶液的 碱性或酸性 _______ ②温度:盐的水解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 ③浓度:盐的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_____________. ④溶液的酸碱性: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如Na2CO3溶液中加碱可以______________水 解。加酸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高三化学) 第一部学前案编写:丁玉生 一、高考试题——做 【2007山东】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3+可以大量共存 【2007山东】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溶液中pH最大的是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 C 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 【2007山东】29(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mol/L,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2011山东)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2008山东】13. D.一定温度下,l L 0.50 mol·L-1NH4Cl溶液与2 L0.25 mol·L°NN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2010山东】29.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011山东】29.(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012山东】29.(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13山东】29. (4)25℃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mol/L, 二、试题分析——研 1、试题的静态分析 2、试题的动态分析 3、我犯的主要错误 4、我犯错误的原因 5、我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中案 [考纲要求]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会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 2、通过复习,会用水解的知识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 [自主学习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3.特点

学案盐类的水解

学案:盐类的水解 一 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盐电离―→ ? ????? ??? ?弱酸的阴离子―→结合 弱碱的阳离子―→结合 ―→ 破坏了____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c (H + )≠c (OH - )―→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 3.特点 可逆水解反应是 反应 吸热水解反应是 反应的逆反应 微弱 4.规律 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 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 的pH 强酸强碱盐 NaCl 、KNO 3 强酸弱碱盐 NH 4Cl 、 Cu(NO 3)2 弱酸强碱盐 CH 3COONa 、 Na 2CO 3 思考题: 1.怎样证明Na 2CO 3溶液呈碱性是由CO 2- 3水解引起的? 2.同浓度的Na 2CO 3和CH 3COONa 溶液相比,谁的pH 较大?为什么?同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相比呢? 3.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NaCl 溶液、氯化铵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离子和分子种类最多的是 ( ) A .CaCl 2 B .CH 3COONa C .NH 3 D .K 2S 5.在0.1 mol·L -1 的NH 4Cl 溶液中,NH + 4、Cl - 、H + 、OH - 及NH 3·H 2O 的浓度大小顺序可表 示如下,请按要求填空: 二 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形式 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一般要用“______”号连接,产物不标“↑”或“↓”,其一般形式为:盐+水酸+碱,离子方程式表示为:盐中的弱离子+水 ____________。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盐类的水解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导致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原因,能熟练地写出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微粒浓度之间存在的几种等量关系的应用。 3.掌握对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4.了解其它水解反应类型。理解水解反应能否进行到底的条件。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盐类的水解: ⑴概念:。 (2)实质:。 ⑶条件:。 ⑷规律:①、②、 ③、④。 ⑸特征:。 ⑹水解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水解类型: ⑴强酸弱碱盐:。 ⑵强碱弱酸盐:。 ⑶弱酸弱碱盐:。 ⑷能进行到底的水解反应条件:。 举例:。 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⑴主要因素:。 ⑵温度:。 ⑶浓度:。

⑷外加酸碱:。 ⑸其它因素:。 4.离子浓度的比较:(分别以H2S、NaHS、Na2S为例) ⑴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H2S 、 NaHS 、Na2S 。 ⑵离子浓度的守恒关系:物料守恒、 、 ; 电荷守恒:、、 ; 质子守恒:、、 5.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 ⑴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 ⑵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 ⑶不能与HCO3-共存的离子有、 ⑷不能与Al3+共存的离子有、 ⑸不能与AlO2-共存的离子有、 ⑹不能与Fe3+共存的离子有、 ⑺不能与Fe2+共存的离子有、 ⑻不能与ClO-共存的离子有、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⑴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⑵判断不同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⑶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 ①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 ②不同溶液中相同离子浓度:。 ⑷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例题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