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最终版
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段工程概述我项目部于2011年4月17日进行了水稳试验段工程的施工。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选择在K43+340~K43+540右幅,长度200米,在认真深入学习了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要求及施工相关技术规范的同时,我部又组织了所有参于施工人员进行了工前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现场演练,并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二、试验段施工参加人员1、为了确保试验段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且各环节质量都在受控状态,项目部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划分与职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更是不断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整个施工过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亲自组织实施,项目总工(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场由拌和场厂长负责,前场由施工队长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前、后场试验检测,测量组负责施工前放样、施工中标高控制、松铺系数测定以及成型路段的测量检测,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有人员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各司其职,坚守岗位。
2、本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我部配备各类管理人员13名、设备操作人员8名、其他辅助人20名。
项目部人员配备及分工一览表现场详细人员分工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了确保本试验段施工取得圆满的成功,项目部组织所有用于试验段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均于2011年3月15日前进场,进场前设备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保养,设备性能良好。
试铺段施工前一天,项目部对全套机械设备进行了试启动,并进行了短时间的模拟运作,进一步确认了机械设备的完好。
四、试验段施工目的通过试验段工程施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查找施工中的问题,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以指导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具体内容包括: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1.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沙、水泥、水的重量,测量拌和设备计量的准确性。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

***高速公路主线路面工程第**合同段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施工总结报告`******公司****公路工程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4月18日目录一、概述: (1)二、试验施工流程及质量检测控制 (2)1、材料来源 (2)2、材料配比 (2)3、现场使用机械设备 (2)4、现场人员情况 (3)5、施工准备情况 (4)6、混合料拌和: (4)7、拌和楼集料数量的控制 (5)8、混合料运输: (5)9、摊铺整平: (5)10、碾压 (7)11、安全保证措施 (8)12、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8)三、试验段自检总结说明 (10)1、摊铺机摊铺施工: (10)2、施工中注意问题 (10)四、试验总体结论 (11)1、通过以上试验段铺筑结论如下: (11)2、结论评价: (15)***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一、概述:我部于2011年3月20日开始至3月21日组织施工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2+850~K3+左幅,长度为:558.39m,级配合成配合比为:石屑30%,碎石29%,碎石41%,最佳含水量为:%,最大干密度为:2.18g/cm3。
,该级配合成满足***施工指导意见书的级配要求,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根据4月14日由施工、代建、监理、交通局、省质监局各方人员召开的工程会议指示精神,要求我部对级配碎石合成级配在江苏交科院指导进行优化,使之既满足部分规范要求,同时也符合***的级配要求。
第二台摊铺机也已进场,准备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第二段的准备,我部在2011年4月16日进行对K6+~K6+600左幅的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施工期间得到江苏省交通科学院研究院、业主、代建、监理等单位在现场的全程技术监督指导。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测试、分析和总结,得出了用于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和系数、施工方法及工艺、集料数量的控制、混合料摊铺方法和机具、拌和机械设备、混合料的含水量增加及控制方法、整平整形的合适机具、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和遍数、人员及试验检测仪器配备数量等施工控制数据。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报告一、引言二、试验方案1.试验段设计本试验段选取了一条长150米、宽5米的道路段作为试验区域。
设计了两个试验组,分别是纯碎石试验组和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
每个试验组设置5个测点,共计10个测点。
2.试验材料碎石采用了规格为5-10mm的骨料,水泥采用了普通硅酸盐水泥。
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密度计、强度测试仪、渗透系数仪等。
3.试验步骤(1)纯碎石试验组:将选定的碎石铺设在试验段的底部,保持一定的均匀厚度,并进行压实。
(2)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将水泥与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铺设在试验段的底部,同样进行压实。
(3)进行密度测试:对两个试验组的每个测点进行密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进行强度测试:对两个试验组的每个测点进行强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进行渗透系数测试:对两个试验组的每个测点进行渗透系数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三、试验结果1.密度测试结果纯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密度为1.8 g/cm³,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密度为2.1 g/cm³。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密度明显高于纯碎石试验组。
2.强度测试结果纯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强度为20MPa,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强度为30MPa。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强度明显高于纯碎石试验组。
3.渗透系数测试结果纯碎石试验组的平均渗透系数为0.001 cm/s,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平均渗透系数为0.0005 cm/s。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渗透系数明显低于纯碎石试验组。
四、讨论和结论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相比纯碎石底基层,在密度、强度和渗透系数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均密度高于纯碎石底基层,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均强度高于纯碎石底基层,能够更好地抵抗外力和变形。
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低于纯碎石底基层,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4%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首件总结报告审批审核编制总承包部二〇二一年九月一、首件工程概况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先进行试验段施工。
根据施工情况试验段选在松毛山桩号K0+640-K1+040段,底基层为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20cm,计算宽度11-14 米。
1、试铺时间:2021年9月9日9:00-15:452、天气情况:多云,气温20~25℃,具备施工条件。
3、试铺段桩号:施工桩号为松毛山桩号K0+640-K1+040段,底基层为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20cm,计算宽度11-14 米。
4、摊铺起止桩号为松毛山桩号K0+640-K1+040段左幅,长度400m,开始摊铺时9:00,摊铺机以1.7m/min的速度均匀、连续不断摊铺;第一段碾压长度为50m,初压开始时间为9:50,初压结束时间为10:00,初压速度控制在1.6km/h;复压开始时间为10:10,复压结束时间为10:25,复压速度控制在2.2km/h;终压开始时间为10:35,终压结束时间为10:40,终压速度控制在2.2km/h。
二、试验段的目的(1)用于施工的原材料、集料级配和混合料配合比。
(2)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及性能(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以及安全、环保等要求);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率及碾压时含水率允许偏差等。
(3)摊铺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①原材料用量的控制;②拌和方法和拌和时间;③混合料含水率的调整与控制;④控制水泥剂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⑤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⑦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调整。
(4)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机械组合、进场设备数量和施工工期安排,进一步调整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调配机械设备,布设施工工点。
(5)优化后的施工工艺。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最终版)

1.4立模流程:
合格
不合格
2、拌合和运输
混合料的拌和采用我部经标定、调试稳定的1#水稳拌和站(WTC600型拌和站),为全电脑计量控制,配有5个料仓,拌和能力为每小时550t。拌合质量由试验室和拌合机操作人员共同控制。拌合站按照中心试验室批复配合比控制冷料斗的给料速度。拌合楼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自由跌落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次装料,减少混合料在装车过程中的离析。
4、人员分工和机械设备准备
1、人员组织
为使试验段顺利开展,项目部根据前、后场需要对每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并责任到人,具体分工如下(同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
总体安排
总体安排
胡义平
13225596666
技术总负责
严焰兵
15755926789
前后场总协调
杨 臻
18655986880
水稳集料及水泥采购
运输车均为40吨以上,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基层试验段开工前,检查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尽快将拌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试验段运输车辆数量为13辆,每辆车配有篷布,在装好料后,用篷布将箱体覆盖严密,避免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水分散失过快,运至摊铺机前方可打开。同时,保证后挡板严密,不得沿途漏洒混合料。如运输车中途出现故障,在混合料初凝之前排除故障,如车内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或预计混合料到碾压完成最终的延迟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予以废弃。并将废弃的混合料运输至拌合站集中堆放,集中处理。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并拉手刹,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施工主要人员............................................. 1..二、主要机械设备............................................. 1..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2..四、现场两种压实方式结果对比................................. 2..五、混合料松铺系数的确定..................................... 3..六、养生..................................................... 4..七、试验段检测结果........................................... 4..八、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 5 ..九、针对试验段发现的问题改进方法............................. 6..2019年9月4日在FK136+700-FK137+000 处进行了基层试验段的施工,共300m,现将试验段的试铺情况总结如下:、施工主要人员、主要机械设备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在施工前,测量人员进行放样布桩,所有控制桩均采用全站仪布设,直线段每20m 布设一点,曲线段每10米布设一点,两边采用钢丝绳控制高程。
2. 施工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摊铺机性能及压实机械组合,为保证基层压实度及基层顶面的平整度,采用沃尔沃8820 摊铺机按走线法进行摊铺,自卸车供料。
四、现场两种压实方式结果对比由上表可知:第二种碾压方法为最优工艺,第六遍压实度已经达到了要求,最后第六遍胶轮净面成型,通过验证两种方法都能满足要求;第二种碾压后表面光滑且裂纹较少,平整度较好;因此,在以后的施工中采用第二种碾压方法。
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路面底基层概述路面底基层:设计宽度11.3m,厚度20cm。
配合比:水泥:19-31.5㎜碎石:9.5-19㎜碎石:4.75-9.5㎜碎石:中砂=5:20:20:5:55,最大干密度2.278kg/cm3,最佳含水率5.9%。
1、试验路段的选定试验路段选在K21+300~K21+500处,长度为200m。
2、施工方案的确定路面底基层20cm采用机械一次摊铺成型,摊铺机1台(中大DT1600)作业,一次摊铺宽度11.3m;碾压采用2台20T单驱振动式压路机、一台20T双驱振动式压路机、1台30T胶轮压路机。
拌合设备采用600型稳定土拌合机。
3、施工日期该试验段于2015年4月30日正式开始施工,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测量和试验等相关人员参加了这次试验段施工,监理到现场监督并进行现场抽检压实度工作和水泥剂量的滴定,从上午5时30分开始,中午9时结束,历时3小时30分,顺利完成试验段铺筑工作。
4、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确定如下数据(1)确定人机组合碾压速度、遍数。
(2)底基层混合料施工松铺系数。
(3)控制好混合料施工含水率。
二、路面底基层施工(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面底基层施工前我们认真的作好了如下几项工作:1、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配置(1)施工人员配置如下①施工管理人员拌合站:主管副经理1人,拌合站站长1人,拌合站操作手1人,试验检测工程师2人,试验员2人,合计7人。
施工现场:主管副经理1人,工长1人,测量员2人,试验员1人,摊铺机操作手2人,压路机操作手4人,合计11人。
②劳动力配置拌合站:料斗看料仓2人,看传送带2人,看水泵控制水量1人,指挥车2人,设备检修1人,电工1人,合计9人。
施工现场:传感器2人,看搅笼2人,看履带2人,指挥车1人,铺土工布4人,倒土工布4人,扫道4人,合计19人。
(2)施工机械配置如下拌合站:600型稳定土拌合站1座,装载机4台。
施工现场:稳定土摊铺机1台(中大DT1600),20T单驱振动式压路机两台、20T双驱振动式压路机一台、30T胶轮压路机1台、10T洒水车3台。
底基层下基层连铺试验段总结

8、检测 压路机碾压结束后,质检人员及时进行宽度、标高、横坡度和平整度 的检测,试验人员及时做压实度检测,并将有关数据及时整理。
现 场 压 实 度 检 测
现 场 标 高 测 量
现 场 钻 芯 检 测
现场平整度检测
洒水养护区
薄膜养护区
土工布养护区
四、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 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总工程 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并实行安 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 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 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3、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 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 行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4、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5、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 不得上机操作。 6、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电器开关设在防雨防晒的电器箱柜 内,距离地面不小于1.5m。
(二)试铺目的 1、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① 集料数量的控制方法,摊铺方法及适用机具。 ② 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③ 整平、整形的合适机具及方法。 ④ 压实机械的选择、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⑤ 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2、确定水稳碎石的松铺系数 3、验证试验的准确性,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 4、确定每一个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确定合适的施工组织及质量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山至兴凯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A7标段(K29+000~K34+000)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总结黑龙江农垦路桥有限公司密山至兴凯湖高速公路工程A7标段项目部二○一五年五月密山至兴凯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合同号A7监理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编号A7A03ZD2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A—03致(驻地监理工程师)张远航先生:现报上A7标段路面底基层试验段(K29+000~K29+200)(左幅)工程的技术、工艺方案、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和图表承包人:年月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业主工程部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附注:特殊技术、工艺方案要经业主代表批准,一般的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总结为指导路面底基层大面积施工,保证水泥稳定底基层施工质量,并给底基层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数据和经验,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我部于2015年4月27日在K29+000~K29+200段左幅铺筑了长度为200m的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路段。
现将试验路段的施工情况作如下总结:一、资源配置情况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计划进场日期1 胶轮压路机 台 1 2015.42 振动压路机 台 2 2015.43 洒水车 台 3 2015.4 4挖掘机台22015.4岗 位 (或工种) 项 目 经 理 项 目 总 工 试 验 工程师 测 量 工程师 质 检 工程师基 层施 工负责人 工 程 技术 人 员人 数1 1 32 114姓 名李贺华 李栋梁刘长霞任国生 李立峰安建杨健吴国利 陈常友 李伟岗 位 (或工种) 摊铺 机手装 载 机 手压 路 机 手自卸汽车驾 驶 员洒水车 机 手工 人人 数3 2 2 15 5 155 装载机台 5 2015.46 基层稳定土拌和站台 1 2014.107 基层稳定土摊铺机台 1 2015.48 自卸汽车台15 2015.4质量检测仪器配备:水准仪1套、Ф200mm灌砂筒仪器2套,钢卷尺50m 1把,水平仪1套,3米直尺1套。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配置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试验设备1 压力机TYE-2000 台 12 电动击实仪CSK-Ⅵ台 13 电动脱模器DTM2 台 14 稳定土试模φ150×150mm 组 35 基层集料筛37.5—0.075MM 套 26 烘箱ZBSX--02 台 27 酸式滴定管根 48 滴定台个 19 大肚移液管根 510 锥形瓶个1011 烧杯个812 搪瓷盅个 613 玻璃棒根1014 量筒100、50、5ML 套 115 研钵个 516 洗耳球个 417 棕色广口瓶个1018 药匙个 5化学试剂19 EDTA二钠瓶 520 氯化铵500克瓶2021 氢氧化钠瓶 522 三乙醇胺瓶 323 硫酸钾瓶 223 钙试剂羟酸钠瓶 2二、原材料情况水泥稳定底基层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3号级配,水泥稳定级(中粗砂+碎石)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性结构,水泥采用42.5级。
基层压实度98%,底基层压实度97%。
无侧限抗压强度:基层不小于3.5MP,底基层不小于2.0MP。
各层混合料级配满足下表要求:2.材料来源水泥选定为鸡西厂生产的“赛龙”牌水泥,水泥标号为42.5。
中砂采购与知一砂场,碎石采购与岩鑫采石场施工用水为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饮用水。
三、试验段有关原始参数:1、配合比:试验段施工配合比为1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中粗砂=20:20:5:55,水泥剂量为5.0%;2、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K29+000~K29+200段松铺系数定为1.226,松铺厚度为24.5cm;3、配合比最大干密度:2.255g/cm3;4、最佳含水量:6.0%;四、试验过程及相关情况:3月28日,项目部进行详细施工段技术交底,并下发《技术交底资料》;4月27日上午,项目部组织对试验段施工准备情况详细检查;1、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控制:层位方空筛尺寸(mm)37.5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基层100 90-100 72-100 47-67 29-49 17-35 8-22 0-7 底基层100 93-100 75-90 50-70 29-50 15-35 6-20 0-5水稳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2、底基层施工工艺和方法 ⑴、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拌和采用WBC600拌和机集中厂拌,拌和时根据批复的混合料施工配合比通过调整拌和机料斗闸门开启刻度及电机转速进行控制。
拌和时设专人看管机械运转情况,并随机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水泥剂量,水泥剂量为5.0%,为确保拌出的混合料均匀,拌和时水泥剂量比设计用量增加0.5%。
考虑混合料运输中的水分损失,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0.5%~1%。
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
确定拌和方式为连续式拌和,最高拌和产量为600t/h ,试验段拌和产量为500t/h 。
试验段计划铺200m ,实际铺筑为200m 。
⑵、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及运输往返时间、装卸时间、摊铺能力确定运输车数量为15台(3km 运距)。
通过试验段施工验证,15台运料车满足施工要求。
大面积施工时,将根据运距增加运输车辆。
下承层清扫下承层已就续放 样 立 模摊铺机就位摊铺碾压拌和 混合料出厂检测混合料运输 现场混合料卸车 自检不合格养生混合料试拌废弃不合格施工前对运输司机进行了岗前培训,运输车在施工段行驶时将车速控制在30km/h以下,不急转弯、急刹车。
施工过程中,洒水车对用于通行的施工便道及道路、施工区域进行了洒水湿润。
大面积施工过程中,运距远时将增加洒水车数量,确保从拌和站到摊铺现场无扬尘。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安排了专人负责运输路段的协调与交通管制工作。
在关键路口设置引导车辆行驶的标示牌,确保了运输车能及时、迅速将混合料运抵摊铺现场。
施工前已对车辆进行了检查,排除了故障,防止装好料后汽车不能自卸,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费,运输混合料时为防止水分蒸发,车辆均覆盖苫布。
装车时,不停地移动位置(按前、后、中顺序装料)以使拌和楼拌卸中流出的混合料不离析。
现场料车卸料时苫布掀起也进行了严格控制,当前一辆料车卸料时才允许将苫布掀起,不提前掀起使水分损失。
为了能更好的监控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得时间,保证施工质量,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每台运料车发料时都将认真填写发料单,发料单内容包括车号、拌和机出料时间、混合料数量。
由专人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核对查收。
此方法做到了严格控制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今后的大面积施工过程中将继续采用此方法。
为了保证底基层平整度,摊铺机前面设置了2人,指挥料车卸料,在距摊铺机20-30cm时停下,由摊铺机推着运料车前进。
防止自卸汽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喂料斗时撞击摊铺机。
⑶、混合料的摊铺根据底基层设计宽度,采用一台中大DT1800型摊铺机摊铺,摊铺机拼装宽度为一台11.1m、一夯锤均为3HZ,摊铺速度控制为1.3m/min。
施工过程中,根据摊铺速度、厚度、宽度等因素调整摊铺机夯锤频率,试验段摊铺机设定夯锤频率为3HZ,满足碾压前的密实度达80%以上要求;并将螺旋送料器调整到了最佳状态,螺旋送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将螺旋器的2/3埋设,施工过程中螺旋送料器始终保持匀速送料。
试验段采用土模摊铺,摊铺前已将路基顶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表面整洁,并适当进行了洒水;底基层设计宽度为11.3m。
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由专人检测收料,并记录好到场时间。
在交通指挥人员指挥下,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依靠摊铺机推力前进。
对摊铺中的离析现象(尤其两侧边缘和中间)、采用了人工进行找补,对摊铺机两侧布料不到位的位置,进行人工找补,挂线找平。
开始摊铺3—6米长时,检测人员立即用铝合金根据外侧挂的钢线检测了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摊铺很正常。
整个施工过程中,摊铺机每前进10米,检测人员测一次摊铺机的标高、横坡,并做了详细的虚铺厚度记录,整个摊铺过程除摊铺机起步偏高,其他均很正常。
⑷、混合料的碾压为了更好的指导大面积施工,试验段施工拟分为两个施工区段采用两种碾压组合进行碾压,碾压工艺如下:K29+000~K29+100段碾压工艺为:初压: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控制在1.5km/h,1/2错轮;复压:22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18t 英格索兰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速度控制在2km/h,1/2错轮。
在复压完毕,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终压:胶轮压路机静压收光,直至表面无轮迹为止。
在压实机具不能达到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新购买的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K29+000~K29+200段碾压工艺为:初压: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控制在1.5km/h,1/3错轮;复压:22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18t 英格索兰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速度控制在2km/h,1/3错轮。
在复压完毕,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终压:胶轮压路机静压收光,直至表面无轮迹为止。
在压实机具不能达到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新购买的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为了保证沥青砼面层的平整度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平整度必须控制在12mm以内,在碾压过程中设了专人用3m直尺负责检查,处理不合格地方,如有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挖空再用合格的混合料摊铺压实,使其达到了设计要求。
⑸、施工接缝横向接缝(施工缝)处理。
在摊铺机当天施工完成后,在摊铺末端设置横向接缝。
其方法和步骤为:(1)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后用人工将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置方木(其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2)人工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后在方木的另侧用砾石回填约3m 长,回填后的砾石应高出方木几厘米;(3)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下次摊铺前,将砾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理干净;(4)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⑹、养生底基层试验段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养生,碾压完成自检合格后及时进行覆盖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并始终保持表面潮湿。
7天后采用洒水养生,每天洒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五、对试验段各项指标的检测施工结束后,项目部技术人员立即对试验段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如下:纵断高程:测24点,合格24个点,合格率100%。
宽度:测8点,合格8个点,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