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石壕吏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25课《石壕吏》ppt课件

拓展延伸: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 全都是官吏一步一步紧逼出来的。你怎 样看待这个说法?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 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 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 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 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 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 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 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 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 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想一想
1、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 特点? 2、差吏抓丁为什么在夜间进行? 3、老翁为什么要“逾墙”? 4、“泣幽咽”的人是谁? 5、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 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 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 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 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 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 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 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 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 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 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石 壕 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第24课《石壕吏》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题《唐诗三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
新课导入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古诗, 分别是《望岳》和《春望》。因为他 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 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百姓的疾苦,因为被后人誉 为“诗史”。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 进他的叙事诗代表作《石壕吏》,一 起去品味它,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 在战争中的命运。
课题《唐诗三首》
朗读诗歌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石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壕
•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吏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 /吏夜归。
杜
急应/ 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
学习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 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 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 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 义诗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人蜀,友人严武推存他做剑南 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作品有“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 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他又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又表明他为战争 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 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 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 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 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 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 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 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 人民的诗人。
《石壕吏》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杜甫字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为又因曾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著有诗史诗圣少陵野老杜工部杜工部集写作背景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石壕吏
八年级下册 语文
杜甫,字子美 , 唐 代现实主义诗
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作总 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
解解词词翻翻译译
逾:越过
走:逃跑
老头(吓得)越过墙 逃跑了,老妇(慌忙) 出门察看。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号称为“ ”。 因曾在诗长史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
”,世称“
”。
后人少也又陵称因野之曾老为挂“着检校工部杜员少外陵郎”的,官著衔有,
《
》
杜工部
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领的邺 郡,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并 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 地。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 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解解词词翻翻译译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一个儿子(托人)捎 信回来,(另外)两 个儿子最近作战阵亡。
石壕吏
八年级下册 语文
杜甫,字子美 , 唐 代现实主义诗
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作总 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
解解词词翻翻译译
逾:越过
走:逃跑
老头(吓得)越过墙 逃跑了,老妇(慌忙) 出门察看。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号称为“ ”。 因曾在诗长史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
”,世称“
”。
后人少也又陵称因野之曾老为挂“着检校工部杜员少外陵郎”的,官著衔有,
《
》
杜工部
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领的邺 郡,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并 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 地。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 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解解词词翻翻译译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一个儿子(托人)捎 信回来,(另外)两 个儿子最近作战阵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石壕吏》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听读诗歌
再读诗歌 要求:
1、请你根据刚才的范读录音,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可以男女对读,也可以小组合读,可以读全 部课文,也可以选择一部分读。读准字音,把握节 奏和重音,读出感情。 2、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诗意。
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夜”点名特定的时间)
下列字词的意思你懂了吗?
1、用原文中的一句诗来概括这 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2、请以“从“▁▁▁”(字、词、
诗句)中,我读出了(官吏、老 妇、作者)的▁▁▁▁。” 的方式 走进文本,品读诗文。
提示:紧扣文本,试着从以下方面 入手。 ①品:品析具体字词、诗句,说出 其表达效果; ②读,美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 ③悟,展开联想和想象,说出独特 感悟和见解。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郭沫若
小结
观官吏之举 ——毒 听老妇之诉 ——苦 察作者之情 ——忧
背读诗歌
结束语: 《三吏》、《三别》这组诗篇 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 会现实,大家课后可以在再读 读其他的几首,注意体会这一 组诗的丰富内涵。
作业;
拓展美读 《垂老别》
(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
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 其诗被喻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尤其在 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当时恰逢他从洛阳 回华州,一路上他看到官差疯狂抓人当兵,人民苦不 堪言,诗人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 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 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用诗歌的形 式向后人展示了那段充满战火和硝烟,浸满眼泪和辛 酸的历史。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 而流传最广。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石壕吏》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老妇家中的境况是如此的凄 苦,她的苦诉是否打动了差役? 老妇最终被抓走了吗?从哪里能 看出来?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民生疾苦的再现 默默无语的控诉 内心矛盾的反映
水到渠成,独绝千古,虽 一字而集叙事、抒情、议 论于一体,众妙毕现,情 境全出。
傍晚投宿石壕 村,有差役在晚上 来抓人。老头越过 墙逃跑,老妇出门 去察看。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y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
出门看。
tí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s戍hù。一男附书至,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 yù力虽 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c炊hu。ī
跟从
应征
夜久语还声能绝够,早如饭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消失 低声、断续的哭声
听读课文 请画出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请按照时间顺序复述全诗
暮
开端
夜
发展
夜久 高潮
天明 结局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听妇前致辞 妇从吏夜归 独与老翁别
这个故事以时间为序,结 构非常清晰。请找出原文中提 纲挈领、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
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死者长已矣。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 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 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 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 出入无完裙。
营去,赶快应征到河阳去服役, 老妪力虽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21张PPT)

百姓苦
老妪:孙子是这个家里的延续,而要抚育孙子长大成人,只能依靠老翁和儿 媳。为了保全老翁和儿媳,所以我只能冒死应河阳役。
石壕吏:《新唐书-兵志》规定:“凡民二十为兵, 六十而免。” 老翁是 刚抱上孙子,可推测老翁的年龄最多也就是五十左右,有依法服兵役的义 务。可是他却在官府征召他时,以“逾墙走”的方式逃避兵役,留老妪来 唱苦情戏。他苦,我们也苦,需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现在朝廷抽丁是 为了补充兵力,平息安史之乱。人人都逃避兵役,朝廷如何平息战乱,百 姓何时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我们这些小官吏也急啊,为了完成任务, 有时我们只能残暴无情。
差役对着老妇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参加邺城之战了。不久,其中一个 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 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我 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 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 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品读古诗 深入语境,体会“苦”情
1.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金钥匙。诗眼一般是诗歌中表情达意的关键 词语或句子。你能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吗?
苦 妇啼一何 !
2.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老妪一家有哪些“苦”?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惊怕之苦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妪:孙子是这个家里的延续,而要抚育孙子长大成人,只能依靠老翁和儿 媳。为了保全老翁和儿媳,所以我只能冒死应河阳役。
石壕吏:《新唐书-兵志》规定:“凡民二十为兵, 六十而免。” 老翁是 刚抱上孙子,可推测老翁的年龄最多也就是五十左右,有依法服兵役的义 务。可是他却在官府征召他时,以“逾墙走”的方式逃避兵役,留老妪来 唱苦情戏。他苦,我们也苦,需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现在朝廷抽丁是 为了补充兵力,平息安史之乱。人人都逃避兵役,朝廷如何平息战乱,百 姓何时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我们这些小官吏也急啊,为了完成任务, 有时我们只能残暴无情。
差役对着老妇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参加邺城之战了。不久,其中一个 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 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我 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 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 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品读古诗 深入语境,体会“苦”情
1.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金钥匙。诗眼一般是诗歌中表情达意的关键 词语或句子。你能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吗?
苦 妇啼一何 !
2.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老妪一家有哪些“苦”?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惊怕之苦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八级语文上册 第25课《石壕吏》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从授课对象看,我教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 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是文言文知识不够丰富,因此, 在学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 学习法和情景感知法两种学法,让学生从“学会” 到“会学”的转变。
四、说学法
(一)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去把握 知识,比如我让学生借助注解、查工具书了解作者及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以及读懂课文大意。
(二)情感感知法。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引导 学生在听录音时,注意配景乐曲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的 吻合,再如根据课文教材特点及训练重点,通过多媒 体、戏剧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时紧紧抓住本文 的感情基调:颂、痛。“颂”就是歌颂石壕老妇于承 担苦难的精神;“痛”,就是对广大劳动人民所深受 战争之苦而无比悲痛。让学生充分感悟作者的写作意 图。
五、说教程
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更是为了体现 语实践这一新课标的精神,本人采用了“三步教学 法”,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戏剧表演, 语文实践”——“背书接龙,事半功培”。我是这样 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爱国诗人。本文展现 了他怎样的爱国感情?在听录音时,注意配景乐曲与 诗歌的感情基调的吻合。 说题目的。让学生整体上体会诗歌的颂与痛的感 情交织的情感基调,以便与诗人的思想产生共鸣。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142021/5/142021/5/14May-2114-May-21
•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42021/5/142021/5/14Friday, May 14, 2021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4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四、说学法
(一)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去把握 知识,比如我让学生借助注解、查工具书了解作者及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以及读懂课文大意。
(二)情感感知法。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引导 学生在听录音时,注意配景乐曲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的 吻合,再如根据课文教材特点及训练重点,通过多媒 体、戏剧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时紧紧抓住本文 的感情基调:颂、痛。“颂”就是歌颂石壕老妇于承 担苦难的精神;“痛”,就是对广大劳动人民所深受 战争之苦而无比悲痛。让学生充分感悟作者的写作意 图。
五、说教程
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更是为了体现 语实践这一新课标的精神,本人采用了“三步教学 法”,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戏剧表演, 语文实践”——“背书接龙,事半功培”。我是这样 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爱国诗人。本文展现 了他怎样的爱国感情?在听录音时,注意配景乐曲与 诗歌的感情基调的吻合。 说题目的。让学生整体上体会诗歌的颂与痛的感 情交织的情感基调,以便与诗人的思想产生共鸣。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142021/5/142021/5/14May-2114-May-21
•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42021/5/142021/5/14Friday, May 14, 2021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4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课件10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上午9时22分22.4.1209:22April 12, 2022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9时22分36秒09: 22:3612 April 2022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9时22分 36秒上午9时22分09:22:3622.4.12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 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 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 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 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 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 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上午9时22分36秒09:22:3622.4. 12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上午9时22分22.4.1209:22April 12,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9时22分36秒09:22:3612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上午9时22分22.4.1209:22April 12, 2022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9时22分36秒09: 22:3612 April 2022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9时22分 36秒上午9时22分09:22:3622.4.12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 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 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 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 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 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 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上午9时22分36秒09:22:3622.4. 12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上午9时22分22.4.1209:22April 12,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9时22分36秒09:22:3612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