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已到临界点
人体血压极限 -回复

人体血压极限-回复人体血压极限的主题是一个有关人体生理健康的重要话题。
血压是指心脏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的力量,恒定的血压水平对于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然而,如果血压超出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逐步回答有关人体血压极限的问题。
第一部分:理解血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血压。
血压通常由两个值表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力量,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力量。
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进行测量,收缩压在120-140 mmHg之间,舒张压在80-90 mmHg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血压范围。
第二部分:高血压的危害在理解血压范围之后,接下来我们将讨论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
高血压是指持续的收缩压超过140 mmHg和舒张压超过90 mmHg。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中风、心脏衰竭等。
此外,高血压还会对肾脏、视力和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低血压的危害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低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 mmHg和舒张压低于60 mmHg的情况。
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昏厥、嗜睡、乏力等症状。
严重的低血压状况可能导致休克,严重缺血性损害器官。
第四部分:人体血压的个体差异在讨论血压极限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人体血压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同,这也影响了他们的血压水平。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体重、饮食、运动以及心理因素等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因此,个体差异将决定每个人的血压极限。
第五部分:血压极限的讨论那么,血压的极限是什么呢?事实上,我们无法确定一个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血压极限。
然而,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收缩压超过180 mmHg和舒张压超过120 mmHg被认为是高血压危险的临界点。
相反,收缩压低于90 mmHg和舒张压低于60 mmHg被认为是低血压的临界点。
结论:保持正常的血压范围至关重要,以避免与健康相关的风险。
健康管理师高血压诊断标准

健康管理师高血压诊断标准
健康管理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何进行高血压的诊断是健康管理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第一步:了解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在无药物干预的情况下,患者静息状态下至少连续两次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者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其高血压的临界点可能更低。
第二步:了解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高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不同范围,可将高血压分为三类: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
99mmHg。
中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为100~109mmHg。
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第三步:了解高血压的分类方法
高血压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仅按静息状态进行判断,另一种是同时考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和非静态状态下的血压,综合评估患者的高血压情况。
后者更能全面反映患者的血压水平,能更准确地为患者做出诊断。
第四步:做好高血压的辅助检查
高血压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核磁共振、心电图、尿液分析等。
这些检查的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总之,健康管理师需要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步骤,并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这样
做不仅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还能减少因过度或轻率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的症状

引言概述: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长时间超过正常范围,导致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紊乱的危险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危象的症状,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识别高血压危象的迹象。
正文内容:1.血压突然升高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症状面部充血,眼球充血2.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伴有头晕、眩晕视力模糊或突然丧失一侧视野言语困难、面部抽搐或肌肉无力3.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冲动性咳嗽、咳血胸闷、气急、突发哮喘4.肾脏症状突然出现腰部疼痛尿量明显减少或呈现血尿水肿加重,尤其是脸部、手指和腿部水肿5.心血管系统症状胸痛,尤其是剧烈疼痛伴有胸闷感突发心梗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痛、恶心、呕吐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总结:高血压危象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涉及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肾脏以及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
切记,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方式。
定期测量血压、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危象的风险。
引言: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迅速升高至危险水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它通常是高血压患者长期未能有效控制血压所引起的,且发生突然。
高血压危象的症状明显,包括头痛、胸痛、视觉障碍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血压危象的症状,以便读者能够及时辨识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概述: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所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危险又紧急。
它的发生往往与高血压的恶化以及相关的疾病、药物等因素有关。
了解高血压危象的症状,对于预防和及时处理该病情至关重要。
一、头痛1.剧烈的前额头痛或枕部痛是高血压危象的常见症状之一。
2.头痛通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眩晕、恶心等。
3.高血压危象导致的头痛通常不易缓解,也不受平时用药的管控。
二、胸痛1.高血压危象引起的胸痛通常是持续而剧烈的。
2.胸痛可以向颈部、肩背以及上腹部放射。
3.胸痛还可能伴随着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三、视觉障碍1.高血压危象可引起暂时性视觉模糊或视物双影。
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精度与准确性要求

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精度与准确性要求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血压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医疗设备之一。
它以其便捷、准确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然而,作为一种医疗设备,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是必须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从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子血压计的相关要求。
测量精度要求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精度是指其测量结果与真实血压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测量精度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电子血压计是否能够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
以下是电子血压计测量精度的要求:1. 误差限制电子血压计在测量时,与传统的袖带式血压计相比,通常存在一定的误差。
根据国际标准ISO81060-2的要求,电子血压计的误差限制应满足以下条件:•在正常测量范围内,血压测量的误差应控制在±5 mmHg以内。
•在高压临界点(通常为150 mmHg)以及低压临界点(通常为90 mmHg)上,误差应控制在±10 mmHg以内。
以上误差要求的限制可以确保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准确性。
2. 校准要求为确保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精度,校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国际标准ISO81060-2的要求,电子血压计的校准应满足以下条件:•精确的校准设备:电子血压计的校准应使用精确、可靠的校准设备进行。
•定期校准:电子血压计的校准应定期进行,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记录校准结果:校准后的电子血压计应记录校准结果,并提供可查的校准记录。
以上校准要求的限制可以确保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精度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准确性要求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是指其测量结果与标准血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准确性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电子血压计是否能够提供可靠的参考值。
以下是电子血压计准确性的要求:1. 标准化测量为了确保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测量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包括:•测量前的准备:测试者应保持静息状态,并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干扰。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无创血管功能检测的意义探讨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无创血管功能检测的意义探讨刘丽丽; 桂金杰; 李慧敏【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21【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 无创血管功能检测; 高血压【作者】刘丽丽; 桂金杰; 李慧敏【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正常高值血压是指血压接近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临界点,此类人群虽不是高血压,但属于高血压的易发人群。
研究显示[1],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血压者的2.2倍,而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则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此外,正常高值血压的总体发病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的发病率,而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若发展为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引发心、脑、肾等血管的病变及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
然而动脉血管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定期进行动脉血管功能的检测可及时发现血管的病变情况,并采取预防性处理措施,从而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应用无创血管功能检测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体检的人群中分别选取血压正常者(A组)和正常高值血压者(B组)各100例,另选取同期来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组)100例。
A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3~80岁,平均(58.5±6.5)岁;B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34~80岁,平均(58.0±6.0)岁;C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35~82岁,平均(58.6±6.5)岁,高血压病程1~20年,平均(8.5±2.0)年。
3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近3个月内未接受PCI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②未服用口服降压药者;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及继发性高血压者;②有肝肾疾病、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者;③近1个月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和感染者;④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障碍者。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知易行难”释义:“知道应该做什么”很容易,但“实际上怎么做”却不一定会是对的。
因为行,并不是由知驱动的,“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是两码事,而后者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
经常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或者说“道理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说这句话的人潜台词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1、道理并没有真正懂:好多只是在骗自己。
2、道理我都懂→我虽然知道这样做,是对我有好处的,我完全理解你所说的“做这件事的好处,或者不做的坏处”。
可我就是做不到→潜台词是“因为我懒惰,因为我不想离开舒适圈”!但是即使这件事的利弊真如你所说一样,这也不足以推动我,让我放弃原有的状态而照你说的去做。
因为我根本不想改变。
3、本质上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当下,做出了选择,选择“不去做”!为什么不去做,是因为后果和结局可逆,有婉转的余地,如果产生一定的后果或者结果不可逆,肯定会产生去做的动力!一、其实道理你真的懂吗?1、世上,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因不知。
——王阳明2、懂而不做,只因不懂。
所以别说懂,你只是听过这种道理。
3、你听的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你还没有经历、还没把它变成自己的道理,所以你才做不到。
4、道理只有你真正懂了,应用了,它才是有意义的。
你看过那么多心灵鸡汤成功学,却每天都在无所事事,有什么用呢?安慰自己吗?道理是人家的,行动才是自己的。
所以那些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人,不是他们做不到,是他们还没懂。
5、所谓的"懂":可以有很多层次。
一个道理,100个人都说懂,但懂1分的,执行力绝对比不上懂100分的。
6、大部分人的问题都在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于是,纠结于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
因此,区分开“知道”和“懂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诚实与谦卑。
如果“不能行”,就说明我们没有真正“知”(懂得)。
二、举例说明我就有过许多这样的经历,比如读了篇不错的文章,或者听了个励志的演讲,心潮澎湃,觉得自己领悟了某种真理,后悔自己怎么才领悟。
医学统计学网络作业(1)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医学统计学网络作业(1)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科)、护理学(专升本)单选题1.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D总体均数不等于02. 若以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30 mmHg为高血压阳性临界点,调查3000人中有300名血压超过临界值,这份资料属于:( )A 定量资料B 分类资料C 等级资料D 离散型变量3. 调查某地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0名居民,得到了2000份对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数据,请问此资料是:( )A 分类资料B等级资料 C 定量资料D分析后才知4.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的第三步应该是()A 设计B 收集C 分析D整理5. 概率P的取值范围是()A P≤1B 0≤P≤1C P>0D P>0且P≤16. 随机调查社区2000人,得到平均体重为60公斤,则该资料属于()A 计量资料B 总体资料C 计数资料D 等级资料7. 若资料为正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集中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8. 抗体滴度资料通常使用哪个集中趋势指标( )A 全距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算术均数9. 抽样调查了10名居民体重资料,请问平均体重该用哪个指标计算( )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算术均数D 都可以10. 中位数特别适用于()A 正态分布资料B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C 抗体滴度资料D 严重偏态分布资料11. 关于频数分布表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组必须包含最小值B 一般最后一组同时标出上下限C 组距应该要等距分组D 组段数不宜过多或过少12. 描述两端没有界限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好用哪个指标 ( )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全距13. 若资料为正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 ( )A 全距B 算术均数C 标准差D 中位数14. 若资料末端没有截尾值,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 )A 全距B 算术均数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15. 一组资料的标准差等于5,变异系数等于10%,样本均数等于 ( )A 5B 50C 20D 10016. 比较两组正态分布数据离散度大小的指标,如果单位不同该用 ( )A 四分位间距B 变异系数C 标准差D 标准误17. σ表示 ( )A 总体方差B 样本方差C 总体标准差D 总体标准误18. 四分位间距的使用条件与哪个指标是一致的 ( )A 中位数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变异系数19. 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大于S X 96.1-的变量有: ( )A 95%B 2.5%C 47.5%D 97.5%20. 一组数据呈偏态分布,其双侧95%的参考值范围为: ( )A P 0-P 25B P 2..5-P 97.5C P 0-P 95D P 5-P 10021. 对于临床上计算尿铅的95%正常值可用哪个百分位数表示 ( )A P 0 — P 95B P 2.5 — P 97.5C P 5 — P 95D P 5 — P 10022. 偏态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估计方法是 ( )A 正态分布法B 百分位法C A 和B 都是D A 和B 都不是23. 标准差表示: ( )A 正态分布B 个体变异C 抽样误差D 标准误24.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参数和形态参数分别是 ( )A 0和1B 3和5C 1和 SD 无法确定25. X σ的含义是 ( )A 标准误的理论值B 样本标准误C 标准误的估计值D 以上都不对26. t 分布是 ( )A 近似正态分布B 离散性分布C 动态分布D 标准正态分布27. 一组100个样本的资料均数等于5,变异系数等于20%,则标准误等于 ( )A 5B 1C 0.1D 0.0128.标准误反映 ( )A 个体差异B 个体变异C 均数变异D 标准差29 .标准误不可用于 ( )A 估计参数B 计算μ可信区间C 假设检验D 估计医学参考值30. t 分布中,当自由度为无穷大,t 分布逼近 ( )A 近似正态分布B 偏态分布C 标准正态分布D F 分布31. 大样本正态分布数据总体均数99%可信区间为 ( ) A x S X 96.1± B S X 96.1±D S X 58.2±32. 在假设检验中符号H1表示: ( )A 有效假设B 备择假设C 无效假设D 虚假假设33. H 0 :μ=μ0,H 1:μ≠μ0属于 ( )A 双侧检验B 单侧检验C 两者均可D 视情况而定34. 检验水准的符号是 ( )A βB ωC θD α35.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 )A s x μ-C x s x μ-D x x σμ-36.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 )A σμ-x B σμ-xD x s x μ-37.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 ( )A 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大小B 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标准误也增大C 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标准差与标准误都减小D 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38.从同一正态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 ( ) Ax s x 96.1± B x s 96.1±μ D x σμ96.1±39.参数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 )A αB 1-αC βD 1-β40.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 )A 变异系数B 标准差C 标准误D 极差41.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 ( )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42.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犯Ⅱ类错误最小 ( )A α=0.05B α=0.01C α=0.10D α=0.2043.当样本含量n 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功效最低 ( )A α=0.01B α=0.10C α=0.05D α=0.2044.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 )A 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 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 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0HD 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45.配对资料比较两样本均数的差异用 ( )A 配对卡方检验B 成组t 检验C 配对 t 检验D 校正卡方检验46. I 类错误指的是 ( )A 错误的H0被接受的可能性B 真实的的H0被拒绝的可能性C 错误的H0被拒绝的可能性D 真实的的H0被接受的可能性47. 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律,问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 ( )A 配对t 检验B 两独立样本t 检验C 可信区间D 单个样本t 检验4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 ) A 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 两总体标准差是否不同C 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 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49. 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 )A n1+ n2B n1+ n2 –1C n1+ n2 +1D n1+ n2 -250. 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0=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30人该指标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0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若用t 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 ( )A 5B 28C 29D 451.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t 界值表的自由度为 ( )A n-1B (r-1)(c-1)C n1+n2-2D 152.两样本均数的t 检验对资料的要求是 ( ) A 正态性、独立性、方差齐性 B 资料具有代表性C 为定量资料D 以上均对53.两组独立样本t 检验要求: ( )A 两组数据样本一致B 两组数据都是计数数据C 两组数据总体方差相等D 没有特殊要求54.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有 ( )A 总SS =组间SS +配伍SS +误差SSB 总SS =组间SS +配伍SSC 总SS =组间SS +误差SSD 总SS =组间SS +组内SS55.欲比较12名氟作业工人工前、工中,工后4小时的尿氟浓度,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组间与配伍组间自由度分别为: ( )A 3,10B 2,10C 2,9D 3,956.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比较 ( )A 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性B 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性C 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性D 总体变异系数之间的差异性57.多个总体均数比较的F检验, P≤0.05时可推论为 ( )A 总体均数之间两两间有差异性B 各样本均数之间有差异性C 至少两个总体均数之间的有差异D 总体方差之间有差异性58.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方法常用()A q检验B t检验C u 检验D F检验59.方差分析又叫()A q检验B t检验C u 检验D F检验60.方差分析结果,F<F0.05(n1,n2),则统计结论为:()A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B 各样本均数间差别都有显著性差异C 各总体均数相等D 各样本均数各不相等。
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对于评估健康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血压。
一、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成人血压水平通常通过两个数值来表示,即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最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最小压力。
血压水平的单位通常为毫米汞柱(mmHg)。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标准,成人血压水平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 mmHg,舒张压小于80 mmHg。
正常血压表明心血管系统正常运作,血液流动顺畅,是理想的血压水平。
2.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29 mmHg之间,舒张压小于80 mmHg。
正常高值血压表明血压处于正常和高血压之间的临界状态,需密切关注和预防。
3. 高血压阶段1: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舒张压在80-89 mmHg之间。
高血压阶段1表明血压升高,但尚未达到高血压的临界点。
4. 高血压阶段2:收缩压大于等于140 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 mmHg。
高血压阶段2表明血压明显升高,需要积极干预和治疗。
5. 高血压危急值:收缩压大于等于180 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120 mmHg。
高血压危急值表示血压升高到了危险的程度,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二、成人血压水平的分类根据以上定义,成人血压可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理想血压:收缩压小于120 mmHg,舒张压小于80 mmHg。
理想血压是最理想的血压水平,表示心血管系统非常健康。
2.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29 mmHg之间,舒张压小于80 mmHg。
正常高值血压表示血压处于正常和高血压之间的临界状态,需要注意控制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
3. 高血压:包括高血压阶段1和高血压阶段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周有天晚去卫生间头一阵弦晕,总感到头脑经常性的晕,怀疑自己的血压出了问题,今天上午到医院那测量,为90-130kpa,为高血压临界点,过去我的血压一直很正常,我对自己的血压很自信,总认为不要紧,现在不能不重视了,因为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发病的时间增加,什么疾病都有可能发生。
回顾我这一阶段的生活,我的血压升高有可能与我的休息时间少有很大关系,喝酒也多,而且菜普通偏咸,为此,今后必须多睡眠、少吃咸、多运动、少喝酒(微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好情绪,放松精神。
原来定的学画学书法可能还要进行适当调整,因为这件样很耗时的活有时必须二者择其一,其实这也不影响另一门的发展,因为书画同源,搞了一样,另一样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如果搞得太累,影响休息就不行了,我有天竟然夜里二点多才睡,这不是玩命么?难怪血压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