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45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82编者:马淮滨2008/03/26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蓝蝶的光辉》,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蓝蝶翅膀的反光机理。

二、仔细阅读《蓝蝶的光辉》第2、3小节,思考并简要说明蓝蝶翅膀与人造的多层介质反射镜有何异同。

三、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依据蓝蝶翅膀的发光原理可能的开发应用前景?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四、发挥想象,简述一种在生活实际中模仿蓝蝶的发光机理的应用设想。

五、给下面短文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北京语言大学研制出《面向语言教学研究的汉语语料检索系统CCRL》。

该系统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现代汉语通用分词系统技术支持下,实现了索引与用户词库自动关联,使CCRL检索软件同词库完全相互独立;研究了将词形、词属性、词出现位置、词出现上下文的出处以压缩方式进行编码的方法、高效的文本字符串(词串)按上下文的算法和检索表达式的编码及分析算法,使得系统生成索引和进行检索的效率很高;该系统已建立了8亿多字料的索引,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该系统日前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

答:六、根据下列文字材料,为复方川贝片写一则说明书。

复方川贝是安民制药厂最新推出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银质奖。

本药给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药由川贝母、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药配制而成,能止渴化痰,并且能起到润肺、平喘作用。

除了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外,其他人可放心使用。

使用时要口服,一天要服三次,每次2㎎。

本药保质保量,一瓶24片,每片1㎎。

复方川贝使用说明书【功能与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法与用量】: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下面是权威资料统计,预计世界人口数量的一组数字,请根据表格内容,写一个描写地球状态的比喻句。

答: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82(参考答案)一、蓝蝶的翅膀上覆盖着许多由单个表皮细胞构成的几丁质鳞片,鳞片表面刻有许多平行的脊状突起物,而脊状物又包含着许多平行排列的羽状物,羽状物的主干两边生出有分支,分支的长度沿主干从根到梢逐渐变短。

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39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森林与河流》,完成下列各题(司恬编题)1、本文在结构上是如何安排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所描写的额尔齐斯河及其流域的特色。

3、在在第4小节描写所见景色时,作者融入了很多音乐的专业名词,请选取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在第7小节中有不少抒写主观感受的语句。

去掉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二、阅读秦观《踏莎行》(马淮滨编题)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说说这首词中上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月夜之景,与下片“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黄昏之景是否矛盾,为什么。

【资料连接】1、庞培简介:本名王方,1962年12月出生在江苏省,1985年发表小说处女作。

1987年发表诗歌。

1997年出版第一本书:诗文集《低语》。

其他出版物:《乡村肖像》(1998);《五种回忆》(1999);《忧郁之书》(2000);《瞎子阿炳》(2002);《旅馆》(2003);《帕米尔花》(2004)。

获得1995年首届“刘丽安”诗歌奖,1997年“柔刚”诗歌奖。

1999年,庞培在新疆生活了半年,回来后便开始创作散文集《帕米尔花》。

“回来之后,感觉这部作品非写不可。

”在庞培看来,新疆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甚至超过西藏。

原因很简单,新疆拥有人间的现实美,而不是像西藏给人以神圣的、虚无缥缈的感觉。

文学需要闹中取静,散文创作必须在事先确定好一个审美尺度。

庞培在创作《帕米尔花》时这样做了,他喜欢“人间”,他的文学创作也扎根“人间”,这和他“感谢生活”的论调如出一辙。

生活是青年作家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们遵循艺术创作的轨迹前行,所以他们获得了成功2、庞培谈诗人一个平民在遇见一位诗人(当然,经介绍)时常常会充满敌意,同时,感到某种心理上的压抑。

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42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葡萄月令》,完成下列各题(司恬修订)【预习要求】1、给加点字注音:出窖.()茵陈蒿.()摽.()泱泱.()沁.()人心肺刨.()坑嘬.()奶铰.()堆垛.()2、简介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县人。

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

1930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

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

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

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

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

他与人合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文本研习】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通读全文,看文章围绕葡萄一共写了哪些方面?重点是哪些?为什么这样安排?2、简要分析下列写景状物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1)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的新条。

(2)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3、开头写一月和二月的葡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4、作者详细介绍了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情况,初次读来感觉象流水账。

但仔细阅读,却能给读者以文学艺术的审美享受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这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二、请结合《如梦令》,完成下列题目(魏清编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小令设置“卷帘人”这一形象有什么效果?2.古人评“绿肥红瘦”一语“甚新”、“无限凄婉”,请谈谈你的理解。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5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5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25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女歌手》,完成下列各题:(张艳花编题)【预习要求】1、给加点词语注音:窣.窣蛰.居依傍.山坳.蹭.饭乜.视擤.鼻涕肩胛.骨脊.背蹒跚..搔.弄鹬.蚌相争冗.长冲蚀.谛.听黑黝.【文本研习】1、一般写人的散文总是在开头对人物作一个总括介绍,但本文却不同,试简要分析本文开头的特点。

2、“航行中”这一部分写景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两例鉴赏。

3、读“航行归来”这一部分,父亲真想说:“你是我的小心肝,你是我的小宝贝!没有你,我会怎么样呢?……”可是他为什么不会把这两句话说出来呢?4、文章多次写到航标灯与景物,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资料连接】维克托·彼得罗维奇·阿斯塔菲耶夫(1924—),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奥夫相卡村一个农民家庭。

母亲早逝。

先由祖母抚养,后来进了孤儿院。

参加过卫国战争。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

中篇《山口》、《老橡树》(1959)为作家带来声誉。

《流星》(1960)写卫国战争期间一对男女青年在军医院相识并且相爱,然而出于对生活的责任感未成眷属的故事。

《偷窃》(1966)以孤儿院里两次互为因果的偷窃为线索,描写一群性格迥异的孤儿和在他们身上萌生的“俄罗斯的怜悯心”。

《牧童和牧女》(1971)被作者称为“现代牧歌”,主人公负伤后,在对恋人的苦苦思念中死去,表现超平战争的残(1957—1977)酷之上的人性的力量。

由23个短篇和一部中篇组成的系列小说《最后的致敬》贯串着作家对生活中稳定的道德价值的关注。

作品在展示主人公维佳成长的同时,刻画了一系列普通的俄罗斯人形象,其中祖母象征着“人的不朽,人民的生命力和人民永恒的记忆”。

作家的几次故乡之行产生了《鱼王》(1972—1975,获1978年苏联国家奖)。

《悲伤的侦探》(1986)揭示苏联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

此外著有《士兵和母亲》、《老马》、《枞树枝》、《一片落叶》等短篇。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9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9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29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北京的春节》,完成下列各题(周娴编题)1、根据文章,填写下列表格,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

2、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找一找春节还有哪些高潮?答:(3)“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中的“残灯末庙”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3、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4、本文的写作特色中有一条是详略得当,请找一找本文哪些地方详写?答:【相关链接】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俗白简练、幽默诙谐、散发着浓郁北京的语言风格,是老舍作品(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从北京为背景,例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等。

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儿。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儿,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

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

描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滋补自己的作品,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话词语,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

”“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

”作者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7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27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27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看社戏》,完成下列各题(刘学飞修订)1、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并分别用最精炼的字概括每部分的侧重点。

2、(1)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是怎么说她自己对豫剧(土梆子戏)的情感变化的?(2)哪些词句能表现村人对豫剧的喜爱?试作简要分析。

3、作者在写后台的演员时,为什么详细描写那对母子的故事?这在写人叙事的技巧上能给你什么启示?4、文章最后一段说:“眼下,已是寒凝雪飘的深冬了,我的心仍是满满的,怅怅的,都是戏。

”结合全文,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二、读《踏莎行》完成(1)和(2)题。

(宋戟编题)候馆残梅,溪桥柳细。

曹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上片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根据下片的内容可以推知,是从谁的角度来表达离愁的?后两句一向被奉为名句,试分析它在抒情上的特点。

(3分)【资料连接】奇人王英琦(节选)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有一篇文章叫《看社戏》。

这是本人的老乡——安徽著名作家王英琦的代表作品。

这篇散文记叙作者居住在河南小刘村时,看社戏的情况和感受。

那是典型的“草台野戏”,只能称作“末流杂艺”,那“一吼三叫,嘴里像含了包炸药,一出腔便可震得风雨星辰变色,三山五岳乱抖嗦”且土极俗极的梆子戏——豫剧,却能吸引如此多的当地群众——最痴情的戏迷们如醉如痴地观看,“观者如墙”“商贾云集,百戏连台”,堪称一奇。

每年的此时正是当地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是什么名角演出会有如此的魅力?其实就是当地的农民。

作者在秋风渐起里看到了这些演员的艰辛和困苦。

不管是“猫儿脸姑娘”的化妆用品的极端简陋,还是奶孩子的青衣少妇的生活的窘迫凄苦;不管是台上表现出的唱念做打的真功夫,还是后台卸去戏装后的真实生活面容,都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解析名篇佳作,掌握作品精髓——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

解析名篇佳作,掌握作品精髓——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相关教材不断发展与改进,越来越多的复习教案一次次地问世,其中不乏一些精华教材,深受广大学生与老师的欢迎。

而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便是其中独具特色、备受关注的一份佳作。

01. 教案特色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在设计思路方面做得非常优秀。

它将主题突出、思路清晰的“学习目标”作为各章节和小节的引领,为后续的知识点和解析提供了方向和支持。

同时,教案还精心制作了各种练习、案例和指导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指引和引导,从而事半功倍地锻炼语文素养、提高书写能力。

02. 教案篇章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的篇章设计也非常合理。

它以“古诗词”的学习为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中的意境”、“古诗中的声律”、“古诗中的情感”等多个章节。

每个章节都涵盖了学习所需的多项知识点,如古体诗、豪放派、边塞诗等,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形式。

此外,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还在文学史、语言文字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的补充和引导。

在新时期,语言文字是常常变化的,不同的时期还有不同的文学表达和方式,因此理解语言文字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

而教案的这一设计恰恰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探究语言发展和文学演变的规律,对于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历史意识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03. 教案价值总体来说,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是一份很有权威价值和启示性的优秀教材。

它不仅是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方面的综合教学资源,而且还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作出了深入的剖析和探究。

它的出现和实践,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诗词,而且也可以为其他多项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锻炼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例如,在教学理念方面,教案强调“思想感情是核心”,提倡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来增强自己的感性认知和情感共鸣,并且在精髓概括和练习方面也都作出了相应的引导和落实。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思想意识和审美能力,非常有益处。

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这份宝贵的语文学习资源,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认可,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高考成绩和语文水平,而且更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自我审美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46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046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46 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意大利蟋蟀》,完成下列各题(孙秋铃编题)1、意大利蟋蟀具有哪些形体和习性的特征?请分条概括。

2、意大利蟋蟀的“演技高超”,体现在发声上有些什么样的特点?3、本文重点写了什么?作者在倒数第三段中对“科学”的议论是为了表达什么?二、请结合《扬州慢》,完成下列题目(魏清编题)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古人说“‘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人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请分析这四字的表达效果。

2.本词中写景抒情较多地使用了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请分析词中使用了哪几组对比反衬。

3.词的上下片以景结情,结尾两处都从动静的角度写景抒情,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其效果。

(1)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昆虫记》不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

这就是法布尔精神。

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十九世纪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行其道的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045
班级学号姓名
一、阅读《更衣记》,完成下列各题(侍宝华编题)
1、文章共24节,可分为三个部分,试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2):由晒衣服而引起的对服装的回忆。

第二部分(3—13):清代服饰的特点和变化。

第三部分(4—14):民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3—6节中,介绍了清代服饰哪些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特点: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对于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律,仅有姑娘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社会现实:世界迂缓、安静、齐整,等级制度森严,思想禁锢,社会少有活力。

(2)课文第7节中说“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这反映了时人什么样的心态?
答:反映了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
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3)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阐述。

答:(1)服装变小、变紧,以女装而言,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时代特点:政治动乱,社会不靖,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

3、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

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

舶来晶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抄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
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2)、作者对于时装的日新月异有见解?、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

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人衣服的区域里去。

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

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4、在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时装始终与政治时事相连,请分析下面几句话所体现的女子的地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1)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
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2)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颇,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

(3)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

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服装的改变正是在男性作用下的时政变化的结果,反映的是男权社会中女性从衣饰到身体,从身体到生存和自由,整个肉体和精神始终处于男权目光的审视下,处于被鉴赏与被监管地位。

二、请结合《卜算子》,完成下列题目(魏清编题)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中梅花的境遇如何?(3分)
答:梅花寂寞的开放在荒凉的驿亭外断桥边。

加上黄昏的的风风雨雨,更使其环境冷落凄凉。

除此之外,还深受群芳的嫉妒。

2、作者笔下的梅花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以梅花的遭遇,自况自己政治上被排挤的处境;以梅花的清高坚贞,表达自己坚守正义,决不妥协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