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共24页文档
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

随着TCL跨国并购步伐的加快,公司运营出现 了问题。进入2019年,TCL集团宣布其2019 年的净利润减少了一半,并告之2019年的情况
达成资产收购协议,以
820万欧元收购该破产企
业。收购涉及到的资产包
括:施耐德的全部生产设
备、研发设施、销售渠道
、存货及多个品牌。其中
them包egl括lery施耐德与杜阿勒两个
(二)收购法国汤姆逊公 司
2019年11月4日, 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 司举行彩电业务合并重组 意向签约换文仪式,并联 合对外宣布:双方携手成 立一家名为“TCL-汤姆逊 电子”的合资公司(简称 TTE),共同开发、生产 及销售彩电及其相关产品 和服务。
2
并购模式的选择,即采取哪种并购方式去完 成并购。
3 并购后的整合,只有并购而没有整合,就会
只大而不强。
4
现在跨国并购多采用离岸操作模式,而以前 非离岸模式下带来的税收成本是相当巨大的
。
5 上市公司收购,受到证监会的严格监管。
LOGO
Thnk You!
c
并购结果
• 短暂的甜蜜之后,这起合并于2000年开始 转为酸涩。由于市场管理一度失控,严重 影响了负责克莱斯勒、道奇等车辆的设计 、制造和营销的克莱斯勒集团的利润。克 莱斯勒公司2019年公布了47亿美元的营运 亏损,2019年取得了不尽如人意的6.39亿 美元利润。在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克莱 斯勒集团亏损了7.56亿美元。而原本的扭 亏计划要求克莱斯勒集团在去年以前扭亏 为盈,并在2019年取得20亿美元的利润。 在合并了五年之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 司仍然没有达到投资者们的期望。 Slogan here
能源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案例解析PPT(25张)

2、商业阻碍——必和必拓的威胁 在力拓面临资金链危机的时候,不
只中铝,必和必拓也觊觎力拓很久了。
而力拓由于对外国资本的排斥,更倾 向于必和必拓的收购。
3、铁矿石博弈阻碍
力拓担心在经济危机时期,中国4万亿经济 刺激计划出台的同时,恢复了经济但也可能对 铁矿石价格造成影响。故而要求力拓将有关的 股东特别大会决议案,由普通决议案(超过 50%投票赞成通过),改为特别决议案(超过 75%投票赞成通过),从而加大了谈判阻碍。
实际上,这一轮金融危机,当然留给了中 国企业很多所谓“抄底”的机会,但是, 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对比中铝和 五矿的并购,就可以得出很多实用的经验 和教训。否则,即便有很好的机会摆在面 前,中国企业依然不能把机遇变现,而只 能一再重蹈覆辙 。
Thank you !
•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3、 建立并细化跨国并购的长期策略。
中铝收购力拓为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的 一宗海外并购案,国开行、进出口行、 农行、以及中行等四家国有银行为其进 行了210亿美元的贷款。我国公司目前对 海外资源的并购无论从思想、经验、技 术、硬件支持都未做好充足的准备。
4、 选择以隐蔽方式并购,防范政治风险。
国内可以采取由民营企业和中型国企出手并购, 以淡化招人疑忌的“国家色彩”或者由中国投 资公司、资源公司以及银行,把资金投放到境 外的私募股权基金,再通过这些私募基金收购 其他国家的资源型企业股权,借此间接控制海 外资源性企业。
中铝收购失败自身的原因
目标暴露的太早是其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 战略判断失误是中铝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 公共关系管理能力欠缺是投资失败的直接
TCL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

TCL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从1997年李东生执政之后,TCL在前后5年的时间里迅速从单一的电话机产品扩张到六、七个领域,形成了大约42种产品。
2003年TCL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2亿元。
该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彩电46%,手机33%。
可见做成了气候的只有彩电和手机。
问题:如果你是李东生,你将如何制定TCL的下一步战略目标?按西方管理学理论——要去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海外2002年,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公司;2003年上半年,收购美国渠道商GO-VEDIO公司;2003年末,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并于2004年7月合资成立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2004年4月,公司又宣布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组建手机合资公司(T&A):TCL通讯投入5500万欧元,拥有55%股权;而阿尔卡特则付出现金及全部手机业务作价共4500万欧元,占45%的股权。
数次大规模跨国并购使TCL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生产企业和全球第七大手机制造商。
李东生如此决策的依据是什么?这个决策对还是不对?李东生的依据有二:依据一:美国企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海外——成功;日本企业在6,70年代纷纷走向海外——成功,韩国企业在8,90年代纷纷走向海外——成功,依据二:李东生以及他的管理团队作过精密的计算“管理团队包括欧洲、美国、中国的经理综合承诺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要比实际的结果高很多,如果这个指标去年达到了,整合就算成功了。
”据说他手下经理们反复精算的结果是12个月扭亏,而李东生为了保险起见,还增加了6个月作为缓冲。
李东生曾表示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原因:“这个项目比较简单,对方没有工厂,只有两个研发中心,雇员也较少,整合的工作量没那么大——但最吸引我们的在于它的技术。
”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最大问题之一是缺乏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积累,关键是要让阿尔卡特的专利在TCL的系统里体现出价值。
并购成功案例

并购成功案例
并购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谷歌收购YouTube:谷歌于2006年以亿美元收购YouTube,这是当时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YouTube成为谷歌旗下子公司,并继
续保持独立运营。
谷歌通过YouTube扩大了自己的广告业务,同时YouTube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
2. 埃克森美孚收购XTO Energy:埃克森美孚于2009年以350亿美元收购XTO Energy,这是当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通过收购XTO Energy,埃克森美孚扩大了自己的天然气业务,并成为全球领先的天
然气生产商之一。
3. 百威英博收购SABMiller:百威英博于2016年以710亿美元收购SABMiller,这是全球啤酒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SABMiller是全球第
二大啤酒制造商,收购完成后,百威英博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
这些案例表明,成功的并购需要仔细的计划和执行,包括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确定合适的交易结构、管理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以及确保符合监管要求等。
经典跨国并购案例

经典并购案例一、1997年美国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涉及金额140亿美元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
按照1996年12月13日的收盘价,每一股麦道公司的股票折合成0.65股波音公司的股票,波音公司完成这项收购共需出资133亿美元。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品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20万人。
1997年,新波音公司的总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起合并事件,使世界航空制造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为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家之间进行超级竞争。
特别是对于空中客车来说,新的波音公司将对其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
由于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事件对欧洲飞机制造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政府和企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97年1月,欧洲委员会开始对波音兼并麦道案进行调查;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发表不同意这起兼并的照会;7月16日,来自欧盟15个国家的专家强烈要求欧洲委员会对这项兼并予以否决。
美国和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纷纷卷入这场兼并和反兼并的冲突之中。
一时间,美国与欧洲出口企业之间酝酿着引发贸易大战的危机。
最后,为了完成兼并,波音公司在7月22日不得不对欧盟做出让步,其代价是:1.波音公司同意放弃三家美国航空公司今后20年内只购买波音飞机的合同;2.接受麦道军用项目开发出的技术许可证和专利可以出售给竞争者(空中客车)的原则;3.同意麦道公司的民用部分成为波音公司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分别公布财务报表。
经15个欧盟国家外长磋商之后,7月24日,欧洲正式同意波音兼并麦道;7月25日,代表麦道75.8%的股份,持有2.1亿股的股东投票通过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一、英国航空公司收购伦敦城市机场伦敦城市机场是伦敦市区内最靠近金融中心的机场,有利于商务旅客的出行需求。
而英国航空公司是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拥有的航线网络覆盖全球各大洲。
这次收购案例是英国航空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在伦敦市区内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战略举措。
通过收购伦敦城市机场,英国航空公司将能够进一步加强自己在伦敦市区的市场地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这次收购还有助于英国航空公司与其一些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化竞争,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给商务旅客。
二、沃尔玛收购中国宜家家居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而宜家家居是瑞典最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之一。
这次跨国并购案例是沃尔玛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通过收购宜家家居,沃尔玛将能够借助宜家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同时,这次收购还将为沃尔玛带来更多的产品种类和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购物体验。
三、阿里巴巴收购新加坡电商Lazada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Lazada是新加坡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
这次收购案例是阿里巴巴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通过收购Lazada,阿里巴巴将能够借助Lazada在东南亚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自己在该区域的业务。
同时,这次收购还将为阿里巴巴带来更多的用户和销售机会,为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更方便的购物选择。
四、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之一,而Motorola Mobility是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
这次收购案例是谷歌为了拓展自己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的业务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将能够借助Motorola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专利资源,进一步拓展自己在该领域的业务。
跨国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

•
•
• •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
吉利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了战略转型:不打价格战,而是将核心竞争力从成 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 渴望技术。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 谁收购了沃尔沃谁就会得到一大笔技术财富,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 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 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中国汽车在世界的知名度,改变中国车在世界范围 內的低劣形象。
过程-民众对收购案的回应
反对理由主要有: 1、有可能损害公平竞争和消费者 利益 2、将危及产业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3、担心民族品牌的旁落。
过程-商务部反垄断审查的主要内容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 制力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汇源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
公司简介-沃尔沃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1924年 由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和古斯塔夫·拉尔松创建,该品牌 汽车是目前世界上安全的汽车。成立于1927年的沃尔沃公 司生产的每款沃尔沃轿车,处处体现出北欧人那高贵的品 质,给人以朴实无华和富有棱角的印象,尽管“沃尔沃” 充满了高科技,但仍不失北欧人的冷峻。“沃尔沃”那典 雅端庄的传统风格与现代流线型造型揉合在一起,创造出 一种独特的时髦。 沃尔沃汽车公司位于瑞典的哥德堡,是北欧最大的汽车 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 之一。沃尔沃汽车公司下属商用车部、载重车部、大客车 部、零部件部、汽车销售部和小客车子公司等。沃尔沃公 司的产品包罗万象,但主要产品仍然是汽车。
公司简介-福特
[小学教育]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共24页
![[小学教育]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共2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20283f65fbfc77da369b11b.png)
• 2000 年2 月美国在线 公司(meric O n lineInc. ) 和时代华纳 公司(T ime W rner Inc. ) 完成的并购, 由 于采用购买核算法, 美 国在线公司要在25 年 内为商誉和其他无形 资产支付1900 亿美元 的费用。采用购买核 算法还会导致较高的 资产价值,较高的折旧 或摊销费用, 导致戴姆 Slogan here
并购结果
• 短暂的甜蜜之后,这起合并于2000年开始 转为酸涩。由于市场管理一度失控,严重 影响了负责克莱斯勒、道奇等车辆的设计 、制造和营销的克莱斯勒集团的利润。克 莱斯勒公司2019年公布了47亿美元的营运 亏损,2019年取得了不尽如人意的6.39亿 美元利润。在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克莱 斯勒集团亏损了7.56亿美元。而原本的扭 亏计划要求克莱斯勒集团在去年以前扭亏 为盈,并在2019年取得20亿美元的利润。 在合并了五年之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 司仍然没有达到投资者们的期望。 Slogan here
LOGO
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
戴姆勒-奔驰收购克莱斯勒 TCL收购汤姆逊
c
企业管理案例分 析
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并购
目录
• 案例背景 • 并购起因 • 并购过程 • 并购具体问题分析 • 并购结果 • 并购失败原因
Slogan here
Slogan here
并购背景
• 戴姆勒-奔驰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 2019 年年销售收入为1240 亿马克,其业务 范围包括汽车(客车和商务用车)、航空、服 务和管理,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欧洲、北美 、南美以及日本, 并致力于东欧和东南亚市 场的开拓,公司总部位于斯图加特。
Slogan here
心理上主要受财务因素的支配控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