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合集下载

金融学学科体系.

金融学学科体系.
• 相应的课程设置:《金融市场学》、《资 本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
金融学学科体系
• (2)从金融中介机构的角度分析
• 内容:对金融机构存在依据的理论论证, 并由此自然引伸出它们的职能和作用及其 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同时分别各个侧面 的研究有:各种金融机构的共同特征,金 融机构与风险转移,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系统风险和存款保险制度,国家监管与金 融机构运作和演进的相互作用,以及分业 与混业经营等。
金融学学科体系
• 诺贝尔奖中较为直接关系宏观金融的有: • 1974年,弗· 冯· 哈耶克和纲纳· 缪达尔以研 究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获奖; • 1976年,米尔顿· 弗里德曼以创立货币主义 理论获奖; • 1981年,詹姆斯· 托宾以凯恩斯系列理论及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获奖; • 1985年,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以储蓄的生命 周期假设获奖;
• 货币银行学与宏观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重叠部 金融学 宏观经济学 分
金融学学科体系
微观金融学 • 主要包括: • ——金融市场的知识、理论、模型 • 《证券投资学》、《现代金融学》、 《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等 • ——金融中介机构的知识、理论、模型 • 《微观银行学》、《金融中介学》、 《银行经营管理学》、《中央银行学》 等
金融学学科体系
• 西方金融学科基础课程的定位
• 三元论:金融学、投资学、公司理财; • 四元论:金融学、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经 济学; • 六元论: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 • 公司理财、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
三、金融学什么?
参考教材: (一)英文原版教材
1、《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第6版)》(英文影印 版 )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Fredetric S. Mishkin), 【美】米什金,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2 年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MBA 推荐用 书); 2、《货币银行学(第10版)》(英文影印版)(Principle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Lawrence S., Ritter, William L., Silber, Gregore F., Udell,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3 、《金融学》(英文影印版) (Finance), 【美】兹维 · 博迪 (Zvi Bodie), 罗伯特· C· 莫顿(Robert C Merton)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数学课程教学大纲金融数学课程教学大纲引言:金融数学作为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金融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简介金融数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金融数学,学生可以了解和应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问题。

课程内容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金融工程等。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金融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2. 提供金融数学的基础知识。

金融数学课程将介绍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金融工程和金融市场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金融数学课程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在金融领域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概率论概率论是金融数学的基础,本部分将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和分析金融市场中的随机事件和概率。

2. 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是金融数学中的重要工具,本部分将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方法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金融市场中的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3. 随机过程随机过程是金融数学中的核心概念,本部分将介绍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建立金融市场中的随机模型,以及如何利用随机过程进行金融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4. 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是金融数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本部分将介绍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金融工程工具设计金融产品和衍生品,以及如何进行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优化。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师将结合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数学的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金融数学问题。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大纲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大纲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总学时: 54 ,学分:32、实验学时:9,实验个数: 3 ,实验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实验4、先修课程:利息理论5、适用专业与培养层次:保险专业,本科层次6、教材及参考教材使用教材:,《金融数学》(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参考教材:张连增,《利息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二、课程性质、目的与培养要求(200~500字左右)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将保险理论与保险实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以致用。

由于许多课程只有通过实验、或通过上机操作才能真正弄清楚,所以说,实验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验课程通过计算机中的Excel或专门的精算软件,解决有关利息的度量、单一支付现值与终值、年金现值与终值的计算、投资决策(NPV、IIR的计算)、摊还表及偿债基金的设计与计算、债券价格的确定及风险的度量等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这些实验课的开设是为了使同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和科研提供可以借鉴的实际经验。

三、实验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实验一、利息与确定年金部分(综合性实验)1、实验目的:解决有关利息的度量、单一支付现值与终值、年金现值与终值的相关计算。

2、实验要求及学时:实验形式:个人时间分配:3学时3、实验环境及材料: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或专门的精算软件。

4、实验内容:1)几种累积函数的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2)单利与复利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3)累积函数与贴现函数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4)单贴现与单利的贴现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5)名义利率、名义贴现利率与等价的年实际利率及贴现率相互转换计算及其图表制作;6)未知利率的求解计算(迭代方法、线性规划的方法);7) 设计及运用基本年金计算器求解不同的年金变量;8)使用EXCEL求解利率(现值);9)使用EXCEL求解利率(终值)。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Financial Mathematics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T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金融风险评估、金融产品设计开发的方法,具备进行定量分析和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可在银行、证券、投资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数理金融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金融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2. 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具备处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了解金融数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 具有独立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

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三级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数学、证券投资学、计量经济学。

(一)通识课程(61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43学分)通识必修课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

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根据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金融数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滑铁卢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对金融数学专业在教师业务能力、课程设置体系、实验课程教学及学生专业实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数学;教学现状;对策1金融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金融业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内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逐渐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尤其是我国进入WTO后,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相当迅速,金融业在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金融风险问题就是我们金融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当今金融市场秩序不能再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来维持,它需要先进的金融学知识、数学知识和高端的计算机技术来支撑。

只能进行定性描述的传统金融人才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技术的金融工程技术已成为当代风险管理的主流,既懂金融又会利用数学、计算机等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在金融保险市场上开始变得供不应求。

正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复合型的金融人才,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在高等院校顺势而生。

金融数学又称数理金融学或者数学金融学,它是以数学和计算机为研究工具,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对金融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金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以此指导金融实践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随机环境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

欧美国家的金融业发展比较早,其高校开设金融数学专业的历史也相对较长,全世界金融数学本科教学享有盛名的高校也大多分布在这些地区。

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瓦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

这些高校开设的金融数学专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科学的培养体系。

表现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课程设置较为科学合理、实验教学环节较为扎实、与金融界合作互动较多等方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专业代码:070101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金融、经济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能够应用各种金融工具和分析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主要在金融行业从事实际应用、金融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知识掌握数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数学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前沿知识,以及有效的应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技术,具备较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定性及定量分析、解决现代金融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2.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并能在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掌握资料查询、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经过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熟练使用金融分析软件,处理金融数据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学科领域:金融学、数学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运筹学、数学模型、金融数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利息理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主要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数学软件学习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高等数学竞赛、职业规划大赛、证券交易模拟比赛等。

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

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

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摘要:针对国内金融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从金融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建立、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等几方面阐述了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强调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在解决实际金融问题中的重要性。

并将金融数学的教学改革总结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指导、以教材创新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

以适应国内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对金融数学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金融数学;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学习金融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工具去解决金融业界提出的有关风险管理、风险度量、衍生产品定价以及投资效益优化等各种问题。

这里应用是目的,建模是关键,随机分析与偏微分方程是基础,计算数学是工具。

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学习金融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金融业界对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人才的需要,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值计算的能力。

数学建模就是“建桥”,把金融实际与数学科学联系起来,把金融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为人们应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前提。

因此我们认为建模是解决金融问题的关键和起始点。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应该在加强学生对现代数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提高数学基本功的同时,必须要逐步加深学生对现代金融市场基本概念的理解,以提高对金融实际的“感觉”和直观能力。

数值计算能力就是利用计算机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由于大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实际问题的数值模拟成为可能。

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随机算法与确定性算法在金融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学生是否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已愈来愈成为实际部门招聘人才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

我们感到“金融数学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应该围绕这两个能力的培养来进行。

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从原理一方法一应用(毕业论文)”的金融数学课程体系。

认识我们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

认识我们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

认识我们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0级B班何碧华(队长)刘德聪张东浩曹姬焱张柔华叶菁黄楚秦彭思超徐志恒这次活动我们小组主要通过网上资料收集、采访(学院领导、老师、高年级同学、优秀校友)、调查、讨论等途径了解我们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的相关介绍、职业方向、职业素质要求、数学专业课的重要性及如何学好数学专业课等,并且根据相关数据了解我们专业的就业形势,客观深入地认识我们的专业,使我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的介绍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又称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

金融数学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此,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言学科之一。

我们的专业与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不同,我们的专业偏重数理金融,强调数学手段研究相关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既突出数学基础,也注重金融、证券、保险、经济等基本原理。

二、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财务会计学、金融学、微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三、我们的就业前景根据我们学院近两年的就业资料及其数据可知,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

主要有:银行、证券、保险业、基金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涉及金融的工作岗位,留在深圳工作的比例比较大,占90%左右。

(1)银行银行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较好的福利,受到很多金融学生的青睐,所以竞争性比较强,从我们院的06届就业数据可看出,毕业的师兄师姐在银行工作的占15%左右。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三类: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作者:王达布希拉图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03期
一、金融数学及其课程设置
现代金融经济国际化、微观数理化的趋势迫切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备较深厚的数学功底,以适应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具备半强有效性的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测度金融风险,改进预测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寻求资本市场价格运动规律等。

金融数学,亦称数理金融学,是以数学为工具解决金融问题的交叉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在对金融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金融经济系统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变化及其规律性 [1] 。

国际上从事金融数学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大学的数学院系和相关的研究所,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英国的利兹大学数学系等,设立硕士学位、学士学位以及培训证书。

在国内,1997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金融数学系。

由于国内外的社会制度、学科划分、金融运行体制以及教育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国内外在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教材的选编等方面各院校情况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的金融数学教育教学特色。

在学士学位层次,西方国家院校在金融数学方向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和统计类课程要比国内院校开设的门类多,覆盖面广,而数学课程相对于国内少而精,在课程教学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国内的金融数学教育教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与我国金融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上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例如,广州大学是国内创办金融数学本科层次教育较早的地方高校,现已初步形成了硕士、学士两个办学层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合理性,教材的选编,课程教学环节的有机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自己宽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特色。

从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视角分析可知,在金融数学教学中,金融类课程要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的方法来教学,本着经济—金融—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定性—定量—定性的三结合原则,围绕金融经济现象所呈现的各种本质特性,进行金融问题的数学建模、产品定价和风险度量。

这种定量定性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多专业性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而在学生方面,同样需要具备多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对其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达到累积综合效应递增。

在基础课程方面对数学专业和金融专业应同等重视,缺一不可。

金融与数学专业交叉程度高的课程(如保险精算、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时间序列、风险管理学、统计软件操作等)是金融数学的核心所在,应根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 [2]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应用性。

因此,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金融数学教育教学上的这些特殊性,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数据和调查数据,才能深刻认识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间的相依关系,避免只从金融学或数学片面看待和认识金融数学。

二、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
本科层次的金融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至少使学生懂得数理(微观)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初步的金融数据统计建模、产品定价求解和风险度量能力。

为此,广州大学依托数理统计、随机分析、模糊集方法等数学学科优势,整合力量,校企联合,做好金融学与数学的重点交叉课程建设,用概率统计硕士点的金融数学核心方向的研究带动该方向本科层次教育,形成了金融数学教育宽基础、重实用的特色。

然而,当前金融部门需要金融数学人才的岗位入职资格提高至硕士、博士层次,这迫使金融数学方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调整到既要为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又要注重向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在新生入学时要求学生做好个人规划,或立志考研深造,兼修金融学或会计学或保险第二专业,或在课程设置中按选修课形式加入相应专业模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金融学或会计学专业或保险专业学生基本相同。

同时,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做好向硕士研究生层次输送人才的工作,对于数理金融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鼓励其考取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郝华宁,孙晓群.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98-99.
[2]姜礼尚,徐承彪.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0):11-13.
[3]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 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4]孙群,张剑湖,李俊民.数学专业设置交叉学科课程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 9-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