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试题汇集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试题汇集1.(2002年春季北京、安徽、内蒙古卷第7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
B.明清两代出现了《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一批优秀剧作,它们题材各异,风格有别,在中国戏剧史上放射着熠熠光彩。
C.《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法国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2.(2001年夏季全国卷第7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样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3.(2001年天津卷第7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庄子》等。
B.元杂剧是一种歌舞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
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C.话剧《日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是曹禺继《雷雨》之后的又一部优秀作品。
D.《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巴尔扎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项链》的作者莫泊桑,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1、旧2、金3、《礼记》4、泰5、君为轻6、书7、五服8、乐府9、关羽10、孝文11、王右军12、清明节13、唐14、郦道元15、朱雀16、利玛窦17、非18、乾隆19、190520、恒21、泼水节22.宣23、郭沫若24、优生25、澳门特别行政二、26B27B28C29A30C31A32B33D34D35A36C37C38A39A40D41A42A43B44C45D46A47A48C49D50B三、名词解释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格律诗——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也成为今体诗、近体诗。
其名称是相对于没有固定格律的古诗而言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格律,所以叫格律诗,格律诗自唐代成熟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篇的句数与字数固定,其次是押韵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再次是其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格律诗所谓的格律也就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最后是也有一些修辞要求,如对仗与用典等。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书名为宋神宗所赐,意在为历代统治者提供统治的借鉴。
此书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办些,全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记载翔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其文字简洁传神,叙事生动,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4、晋商——凡旧时山西省(古代晋国)籍的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
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晋国就已出现了商贾,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及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美国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D.融解窥视遏止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迟暮。
(1)词的上片写景极具特色,请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加以赏析。
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

声明:本资料由考试吧()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服务:面向校园,提供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英语四六级,研究生考试等校园相关考试信息。
特色:提供历年试题,模拟试题,模拟盘,教程,专业课试题下载等。
资料丰富,更新快!考试交流论坛:/考试吧()-第一个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的综合考试网站!服务:面向较高学历人群,提供计算机类,外语类,学历类,资格类,四大类考试的全套考试信息服务.特色: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让您最便捷的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对您最有价值考试信息!坚持每日更新!!!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时间:150分钟)中国文学(6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2、汉末聚集在“三曹”父子身边的一批文人史称( )3、代表着南朝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抒情长诗( )4、文学史上山水诗取代玄言诗的重大变化发生在(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盛唐诗人( )的名句6、宋元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地区,被称为( )7、元散曲作家贯云石和徐再思的作品被人合辑为(《》)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9、明代与“公安派”同时起来反对拟古主义的另一文学流派是( )10、清代影响最大的两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分别是《聊斋志异》和(《》)11、“五四”新文化运动量初的阵地是创刊于1915年9月的( )12、鲁讯先生的第三部小说集是具有杂文化小说特色的( )13、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美称的是( )14、20年代小说创作的三大潮流是:问题小说、( )小说和乡土小说15、茅盾先生曾称赞叶圣陶的长篇小说( )是“扛鼎之作”。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鹜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出自先秦散文著作( )2、《楚辞》中为祭祀神灵而作的一组乐舞歌词谓之( )3、文学史上广受赞誉的《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 )4、以《三都赋》赢得“洛阳纸贵”声誉者是晋代文学家( )5、唐代诗坛上被推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6、宋代文人中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见解的是( )7、元代优秀爱情题材剧《梧桐雨》的作者是( )8、元末明初流行的南戏《拜月亭记》作者相传为( )9、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上倡导( )10、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堪称“诗界革命”先驱是是近代诗人( )11、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诗的《呐喊》,那么他写于1921-22年间的( )就是诗的《彷徨》12、通过病态与感伤人格描写揭示“时代病”的小说可以( )的《沉沦》为代表13、茅盾是沈德鸿(字雁冰)先生发表第一篇小说(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4、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享誉文坛,有“吹芦笛的诗人”之称者是( )15、林道静、卢嘉川是小说( )中的主要人物。
02年文综

2002年现代文学
一、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20分
二、论述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时代特征。
20分
三、试论老舍小说的“京味”。
20分
四、论《雷雨》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艺术贡献。
20分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任选两题20分
1.复述《在酒楼上》或《孤独者》的故事情节.
2.分析曹七巧形象。
3.简述新月诗派及其艺术成就。
2002年当代文学(满分100分)
一,简论十七年文学批判运动,并分析左翼文学界内部分歧的实质。
(20分)二,请结合赵树理的评价史,谈谈你对这位作家文学创作的认识。
(20分)
三,结合作家作品,论”反思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及文学史价值(20分)
四,论艾青文革后的诗歌创作。
(20分)
五,选做题(选做两题,每题十分)
1,试谈”重放的鲜花“的两种创作倾向。
2,老舍话剧《茶馆》的艺术成就。
3,在残雪、刘索拉、苏童三位先锋小说家中任选一位,分析其一篇代表作品。
4,选择你熟悉的一位80年代著名散文作家,分析其一篇代表作品。
历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及答案

20041、《诗经》和《楚辞》合称________。
2、《史记》的________和列传以记人为主。
3.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了()4、________是晚唐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词人5、李清照的作品当时被收入()6、关汉卿、白扑、马致远、郑光祖合称________。
7、元代有两大戏曲圈,北方以大都为中心,南方以________为中心。
8、《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合称________。
9、谌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代表作是________。
10、“陈奂生系列”的作家是________。
11、近代用文言翻译外文小说的是________。
12、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
13、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
14、曾文清是曹禹话剧________的主人公。
15、有时代鼓手之称的是________。
二、选择(每空1分,共15分)1、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诗人是________。
2、20年代的创造社的艺术倾向是________。
3、现代最早的新诗集是________。
4、《棠棣之花》、《虎符》是________的作品。
5、赵树理的最大贡献是塑造了一大批()6、鲁迅小说通过对下层百姓病态灵魂的描写,尖锐指出了________这一主题。
7、老舍在20、30年代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________。
8、《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________。
9、先秦最早的载言记事散文是________。
10、《过秦论》的作者是________。
11、左思的________导致洛阳纸贵。
12、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诗文大家是________。
13、“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________的诗句。
14、元杂剧的结构是________。
15、章回小说是由________发展而来。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诗经2、三言二拍3、五四新文学运动4、孤岛文学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论述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02年大综合试题

2002年大综合试题一、文学:每题1分,共50分。
01.《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作者()。
02.《在桥梁工地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曾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在五十年代受到批判,后来在1979年结集为()。
03.第一批公布的八个革命样板戏中,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五部京剧。
04.《受戒》作者()。
05.巴金在七八十年代的散文作品集()。
06.(选择题)以下哪部作品是文革手抄本:07.(选择题)“当代文学”概念提出于什么时候:08.(选择题)以下哪部作品反映了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主题:09.(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知青作家:10.《棋王》作者()。
11.《相信未来》作者()。
12.(选择题)以下哪一部是王安忆90年代的长篇小说:13.(选择题)下列哪部剧作是高行健的?14.胡适1918年在()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15.(选择题)下列哪部重要论作的作者是周作人?16.祥子是小说家()笔下的人物形象。
17.沈从文《长河》的女主人公()18.“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出自卞之琳的()。
19.曾文清是曹禺的话剧()中的人物。
20.冯至40年代的历史题材诗化小说名作是()。
21.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在()年22.李季的()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23.鲁迅的《不周山》后来改名为《补天》,收入小说集()中。
24.(选择题)以下哪一部是鲁迅的散文诗集?25.(选择题)以下哪一部是周作人的论著?26.《战国策》由西汉的()编辑而成。
27.《庄子》分为内、外、()等三篇。
28.《九歌》共有()篇。
29.《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载于()。
30.称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是出自()。
31.唐宋八大家在唐代的有()、()。
32.四大南戏是指《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
33.“铁崖体”指的是元代诗人()。
34.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
2002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语言基础知识题详解

2002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语言基础知识题详解2002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共有六小题,总分为18分,组成了试卷的第一大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就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考查,同去年相比,少了句子连贯、文学常识以及诗歌鉴赏题。
现就这部分试题试详解如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B.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C.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答案] D[分析]第一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形似字的读音辨析,考查形式由过去的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项改为选择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总体而言进一步降低了该考点的难度。
A选项“盐碱”与“减员增效”中加点字均读“jian”;B选项中“弹药”与“肆无忌惮”中的加点字均读“dan”;C选项“赤膊上阵”与“博大精深”中加点的字均读“bo”;D选项则四个加点字的读音均不同,“滇”读作“dian”(犹同“颠”);“嗔”读作“chen”(犹同“琛”);“缜”读作“zhen”(犹同“枕”);“填”读“tian”(犹同“甜”);“慎”读作“shen”(犹同“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答案] B[分析] 第2题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考查形式由去年选出“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改为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难度上亦降低了不少,大部分考生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答案是B,该选项中“随声附合”一词中的“合”字,应为“随声附和”。
应该说这两个字平时极易混淆,出题有一定的典型性,类似的还有如:貌合(和)神离;和(合)盘托出;曲高和(合)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50分钟)中国文学(6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 )中的名句3、谢灵运是南朝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 )派的关键人物。
4、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 )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出自词人( )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6、“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具体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及( )。
7、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合称( )8、清中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著名散文流派称作( )9、清代传奇的杰作当推洪升的《长生殿》和( )的《桃花扇》。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和() 11、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鲁讯小说集是( )和( )。
12、“五四”时期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13、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 )。
14、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创造“市民世界”的作家是( )15、“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 )的代表作品。
2、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燕歌行》系( )所作3、我国第一部专评五言诗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4、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作( )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 )一诗中的名句。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 )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7、唐代散文作家中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 )8、《西厢记》中的( )是该剧中对封建礼教最具冲击力的女性形象9、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10、《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
11、《雷雨》剧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物是( )12、( )是以描写湘西地区“宁静”生活和“民情淳朴”见长的作家。
13、夏衍的戏剧代表作是( )。
14、《创业史》的作者是( )15、孙少平、田晓霞是路遥长篇小说 ( )中人物形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江西诗派2、古文运动3、问题小说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分)2、简述《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9分)中国文化(4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1、封建时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以( )最为隆重2、甲骨文以后的文字是金文,又叫( )3、历史上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乐曲属于( )4、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是( )5、京剧的形成,始于清乾隆年间的( )6、素有“东南名园之冠”称誉的私宅园林是( )7、楹联又叫对联,起源很早,普及和兴盛则是在( )8、“流觞曲水”是古人在( )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9、中国佛教中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派是( )10、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的黄山属于( )11、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介绍中国的著作是(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 )三个组成部分。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选择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大汶口文化D、河姆渡文化2、从历史记载中可知,我国纸写本书籍最早出现在( )3、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不包括( )A、岳麓书院B、丽泽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洞书院4、我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属于( )A、寺庙园林B、私宅园林C、公共园林D、皇家园林5、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是( )A、浙江宁波的天一阁B、江苏常熟的汲古阁C、山东聊城的海源阁D、江苏常熟的绛云楼6、“变文”是唐代的说唱艺术,宋元时发展成著名的( )A、鼓子词B、元杂剧C、诸宫调D、傀儡戏7、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除春节、中秋节外还有( )A、元宵节B、清明节C、重阳节D、端午节8、历史上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伤寒病杂论》D、《诸病源侯论》9、我国三大古代建筑群不包括( )A、北京故宫B、山西晋祠C、曲阜孔庙D、嵩山中岳庙10、中国人民币上共有5种文字,汉字以外的其他4种分别为( )等少数民族文字A、蒙、满、回、藏B、蒙、藏、维、彝C、蒙、藏、维、回D、蒙、维、藏、壮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1、海上“丝绸之路”2、“颜肥柳瘦”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简要评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儒、道互补现象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时间:150分钟)中国文学(6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2、汉末聚集在“三曹”父子身边的一批文人史称( )3、代表着南朝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抒情长诗( )4、文学史上山水诗取代玄言诗的重大变化发生在(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盛唐诗人( )的名句6、宋元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地区,被称为( )7、元散曲作家贯云石和徐再思的作品被人合辑为(《 》)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9、明代与“公安派”同时起来反对拟古主义的另一文学流派是( )10、清代影响最大的两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分别是《聊斋志异》和(《 》)11、“五四”新文化运动量初的阵地是创刊于1915年9月的( )12、鲁讯先生的第三部小说集是具有杂文化小说特色的( )13、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美称的是( )14、20年代小说创作的三大潮流是:问题小说、( )小说和乡土小说15、茅盾先生曾称赞叶圣陶的长篇小说( )是“扛鼎之作”。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鹜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出自先秦散文著作( )2、《楚辞》中为祭祀神灵而作的一组乐舞歌词谓之( )3、文学史上广受赞誉的《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 )4、以《三都赋》赢得“洛阳纸贵”声誉者是晋代文学家( )5、唐代诗坛上被推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6、宋代文人中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见解的是( )7、元代优秀爱情题材剧《梧桐雨》的作者是( )8、元末明初流行的南戏《拜月亭记》作者相传为( )9、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上倡导( )10、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堪称“诗界革命”先驱是是近代诗人( )11、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诗的《呐喊》,那么他写于1921-22年间的( )就是诗的《彷徨》12、通过病态与感伤人格描写揭示“时代病”的小说可以( )的《沉沦》为代表13、茅盾是沈德鸿(字雁冰)先生发表第一篇小说(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4、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享誉文坛,有“吹芦笛的诗人”之称者是( )15、林道静、卢嘉川是小说( )中的主要人物。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元曲2、拟话本3、“山药蛋”派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答案不少于300字,共18分)1、简要评述中唐“新乐府运动”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2、简要分析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悲剧意义中国文化(40分)一、填空1、距今7000年左右长江流域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是( )文化。
2、编钟为( )时期的乐器3、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 )4、“六礼”这一婚俗起始于( )代5、战国时期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位于现在的( )省。
6、中国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司马这个姓是以( )为姓的。
7、中国在汉代正式形成了封建教育体系,明确规定郡国设学,乡设( )8、公元754年,冒死东渡日本成了日本律宗始祖的是中国名僧( )9、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 )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盆地”。
10、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国“四大茶系”,指的是鲁菜、川菜、粤菜和( )11、中国的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公共园林和( )四大类12、从总体上说,中国人突出的是对天地、君师与( )的崇拜。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选择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1、宋代在原有十二部经书的基础上加入了( ),成了后人所说的“十三经“。
A、《孟子》B、《孝经》C、《论语》D、《尚书》2、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 )来使用的A、调料B、饮料C、药物D、食物3、据最新发现,中国在()时代就有了“十二生肖“的说法4、“东南名园之冠“指的是()A、扬州的“个园”B、上海的“豫园”C、苏州的“拙政园”D、无锡的“寄畅园”5、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人口数量相关很大,人口最多的超过1500万,人口最少的在()以下。
A、一万B、五万C、十万D、二十万6、经史子集是中国图书的一种分类方法,它起始于(),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种方法编选的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7、流芳百世的《兰亭序》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A、王献之B、柳公权C、颜真卿D、王羲之8、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精确程度领先于欧洲()年。
A、100年B、500年C、800年D、1000年9、由张栻、朱熹、吕祖谦和()主持的四个书院是南宋时期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
A、张载B、王阳明C、陆九渊D、程颐10、利马窦来华传教大致是在()A、明中期B、明晚期C、明清之间D、清初期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1、二十四节气2、纪传体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简析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