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日本明治维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0b9cb70a10661ed9ad51f3ea.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日本明治维新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明治维新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__①__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3)锁国政策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__②__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称为“___③___”。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的侵略、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历史:8.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3、经济上缓慢发展,但是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 具体表现
①农业耕地增多,生产技术进步,农作物产 量进一步提高
②以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有了显著发展 ③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出现了三井等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4、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具体表现 ①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 ②工商业者也不满幕府严格的限制和掠夺。 ③在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 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做教师、医生 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 想。 ④1837年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 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1.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沦为欧美列强的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列强纷纷将侵略矛头指向 日本,俄国、英国等国都曾试图打开日本的国 门。
2、概况:
①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 强行驶入日本东京湾的浦贺港,代表美国政府 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②在美国的压力下,1854年3月,幕府接受 《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开放下田、箱馆两港 口,允许美国在两地设领事,今后日本给予外 国任何权益时,应无条件给予美国。 ③英俄荷法等国也将类似的条约强加给日本。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200多年的 大门被欧美列强的炮舰所打开。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封建等级制度
士: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世世代代为领主 耕种,把收获的大部分交给领主, 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 工商业者: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 “贱民”:处在社会最底层,只能从事一些 当时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资料PPT课件

4
什么叫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 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 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 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 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历史上称为“明治维 新”。
从性质来看,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力、 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结成联盟、以 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运动。
6
3、社会变化:
(1)经济:经济缓慢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手工业、商业——手工工场)
日本纺织工厂图
认识: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 新的生产方式 出现,从根本 上动摇了幕府 统治基础。
2020/9/15
7
(2)政治: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幕府统治出现 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动摇。
①农民起义不断 ②工商业者不满 ③一些中下级武士反抗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纪中 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幕府的统治。同时,西方殖民 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 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第 八 单 元
2020/9/15
日本
1
总体结构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3课 明治维新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2020/9/15
2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020/9/15
3
2020/9/15
高中历史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天 皇 (傀 儡)
幕
府
将军
阶
级
社
大名
会
士
的
构
武士
成
农工商
京都(今) 名义首脑、无实权 江户(今东京) 掌握实权 藩主 全国各地200多
将军、大名的家兵 幕府的统治基础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统治前, 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 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 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 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 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 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江户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从
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锁 德川幕府 幕府统治政策
国 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
走
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向 开 放
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日本幕府统治
性质: 封建军事性 特点:双重政府、封建等级 基础: 武士阶层
德川幕府(1603——1867)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 “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 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 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 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 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
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 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 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 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 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 下跌。
第十部分日本明治维新

第五,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此外:
武装斗争; 利用国家政权和平改革; 求知识于世界和欧化而不同化; 民族活力因素
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历史主动性”; “忠诚集团心”; 虚心善学的精神强; “忍耐性”和“勤勉性”强; 坚强的领导等。 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配套;
1860年代日本反幕府地图
3.王政复古与戊辰战争
伏见、鸟羽
三、明治维新
(一) 明治政府的建立
岩仓使团
1871.12-1873 岩仓具视(全权特使),木户孝允、大久保
利通、伊藤博文、山口尚芳(全权副使) 使命:修约谈判;全面考察岩仓使
(二)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 (3)土地改革
三大国策
(4)殖民兴业
(5)文明开化
富国强兵
(三)性质
(四)意义:
对外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成为亚洲的民族独立国家;对内使日本从一 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先进的资本 主义国家。它也带来了消极作用,这就是日 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
四、自由民权运动
二、明治维新的性质
第一种观点: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种观点:明治维新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带有近 代民族民主运动鲜明特点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第三种观点:明治维新在不同的阶段,性质也各不相同。尊 王攘夷到王政复古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阶段;戊辰战争是从 改良到革命的标志和飞跃,废藩置县标志着革命的基本完成。 岩仓使节团出国考察是资产阶级改革的开始,制定宪法是改 革的总结。
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设计

4.让学生从日本的历史变迁中,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日本历史的学习往往充满兴趣,特别是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程,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学生对明治维新等历史事件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锁国政策的深入了解、日本开国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及其影响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空白。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历史观。
2.通过学习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包容、学习先进、勇于改革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
2.分析明治维新:详细讲解明治维新的原因、过程及成果,突出其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如: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发展近代产业等。
3.目标:使学生掌握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变迁,理解明治维新的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日本锁国政策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目标: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变迁;
(2)锁国政策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选修一ppt课件:8.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史料二 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 羁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
——吉田松阴《草莽崛起论》 (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影响?(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点拨】画线中信息体现了作者的态度,以此为突破 口分析回答。 提示:问题:列强侵略唤醒了日本的民族意识。影响: 推动了反对幕府统治、要求社会变革的斗争的高涨。
二、黑船事件 1.原因: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相继沦为西方列 强的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的目标。
2. 概况:1853年,美国一支舰队到达日本,要求与 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1854年,美日签订 《 日美亲善条约》→英国、俄国、荷兰和法国等国 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3. 后果: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危机之中,国门被迫 打开。
——《大国崛起》
(2)史料二中的“悲剧”和“屈服”是指什么?日本人 为什么纪念这位美国将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点拨】画线中信息体现了“悲剧”和“屈服”,以 此为突破口分析回答。
提示:“悲剧”和“屈服”:指遭受侵略,被迫打开 国门,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之后又与英、俄、荷、 法等国签订了类似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原因:这位美国将军在客观上把近代工业文明带到日 本,促使日本跟上近代化步伐。
【史论阐释】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 . 政治上:幕府封建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 幕府统治,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发展。
2 . 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 代日本落后的局面。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 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 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状元有话说】 (1)德川幕府的统治是幕府集权与各藩分权的统一,幕 府虽然统治藩国,但各藩大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容 易形成割据势力,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和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发展。
明治维新教学提纲

《明治维新》网络授课课堂笔记整理:潜山中学杨张根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背景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幕藩体制2、等级制度3、闭关锁国4、资本主义萌芽二、民族危机的出现---黑船事件为什么日本在19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我们能又一次受到哪些启示?国际: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掠夺原料。
国内:幕府的腐朽统治下的日本矛盾尖锐、闭关锁国、发展缓慢。
启示: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发展生产力。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1、原因:西方经济侵略的冲击2、表现:(1)工人失业,物价暴涨,人民起义(2)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3)统治阶级内部进一步分化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背景一、“尊王攘夷”1.原因:外部:黑船事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的加深内部: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
2.基础: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商人等,称为尊攘派。
3.武装:奇兵队(高杉晋作、1863年、长州藩)4.活动:(1)刺杀与西方勾结的幕府当权者1860年3月24日,来自水户和萨摩藩的18名武士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刺杀了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在幕府掌权后,对外与美国签订卖国条约,对内打击改革派)(2)袭击在日的西方商人、外交官和船只5.局限:寄希望于幕府改革,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6.失败: 京都政变、1863年8月1863年8月,幕府发动兵变,把尊攘派驱逐出京都,许多尊攘派被捕或被杀。
思考:“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1)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幕府的镇压(2)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提出倒幕要求二、倒幕运动1.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2、兴起(1)领导者: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维新后三杰)(2)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①倒幕派掌握西南藩镇政权:主持改革,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组建新式军队②西南强藩联合,成为倒幕根据地3、经过(1)武装倒幕农民和市民暴动,极大地支持推动了倒幕运动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船事件的实质: 浦贺港 1853 日本人把美国军舰称之为“黑船”, 反映了日本的落后,因此它是实力的挑战, 是东西方发展差距的结果。
海军准将佩里
惊 破 太 平 梦
几 只 蒸 汽 船
佩里登陆图(1853年)
二、黑船事件
1、为什么日本成为美国等列强侵略的目标?
2、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 3、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之为仇敌。相反,日本人有感于佩里促使日
本开放改革,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视之为日
本的恩人。由此可反映出日本人的务实性格。
经济上: 重农抑商政策
天皇
名义首脑、无实权
京都 最高首领,掌握实权
将军
江户(今东京) 藩主听命于将军
有世袭统治权
大名
武士
将军、大名的家臣
幕府的统治基础
将军掌握实权,政府 设在江户(东京)
将军:
政治上掌握实权,
● ●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
实质:封建割据政权
天皇为名义上国家元 首,朝廷设京都
日本的等级身份制: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士 统治阶级
和进行贸易。1854 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
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
使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2)对此应辩证分析。帝国主义的侵略带 来的应主要是灾难和破坏,促进社会进步只 是客观结果。因此,忘记民族耻辱是不对的。
尽管当年佩里仗着船坚炮利迫使日本签订了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视
商 品缺乏兴趣; 害怕外国商人与沿 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请回答: (2)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影响: ①促使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②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等级秩序的变化 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图二
日本纺织工场图
学习探究
阅读P107[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 说明了什么? 封建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倚赖商人。说明商人的地 2 、决定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 位开始提高,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 这种关系的原因? 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 3、当时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 4、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武士生活日益贫困,由幕府的统治基础逐渐成 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 为反抗幕府统治的力量。 结论?
A
C
6.率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B
D.俄国
材料题
新浪网2009年1月登载的一则消息说,在今天日
本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在当年由佩里率 领的黑船登陆的地点,竖立了一座佩里登陆纪念 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美 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在佩里公园 里,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人称 “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历史概念:
问题探究 阅读第一子目的一到四自然段,回答德川 幕府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分别采取什么 统治政策?这些政策带来什么影响?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历史概念:
2、统治政策:
政治上: 幕藩体制、等级制度
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
外交上: 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 落后于世界
二战后:议会内阁制国家
明仁天皇
安倍晋三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1课
历史条件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明治维新 走向世界的日本
第2 课
内容 地位及影响
第3 课 第4 课
第 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德川幕府的统治 —开国前的日本 2、黑船事件 ——开国过程 3、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开国后的日本
B
2.幕府的统治基础是 A.将军 B.大名
C.武士
C D.农民 D
3.德川幕府统治下,处于日本社会最底层的 是 A.武士 B.农民 C.工商业者 D.贱民
4.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外来侵略 B.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 C.巩固自然经济 D.遏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日本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的标志是 A.农民起义不断 B.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统治 C.大盐平八郎起义 D.武装倒幕运动爆发
大名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武士
富农、工场主、 经济实力增强 商人 政治权利较少 农民、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 国 内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德川幕府的统治
黑船事件
(内忧)
(外患)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三个进一步)
幕府统治进一步动摇
课堂检测
1.17世纪以来,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历史概念:
1、“幕府”: 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 制中央政权,又把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 2、日本历史上经历过的幕府时代: (1)镰仓幕府:源赖朝(1192~1333年) (2)室町幕府:足利义满(1338~1573年) (3)江户幕府:德川家康(1603~1867年) 3、德川幕府建立的过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 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 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 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 十多年的统治。
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幕府统治出 现危机。
整合:
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
(1)政治上: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激化了社 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
(2)外交上:闭关锁国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 (3)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外患:民族危机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 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黑船事件。
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当年美国人佩里是 如何登陆日本的?
(2)你如何理解日本人
将“入侵者”当作“英 雄”看待的做法?
(1) 19 世纪中期,日本成为西方列强殖民 侵略的目标。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
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佩里登陆图(1的目标?
外因: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外殖民扩张 内因:闭关锁国政策,社会发展落后
2、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3、列强侵略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1)英、俄、法、荷兰和日签订类似条约 (2)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日设置租借、协定关税权 危害最大 (3)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危机,被迫开国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1 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简介
东亚岛国 大和民族 日本文化
九 州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赏樱会
大和民族
日本的由来
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19世纪中期:面临沦为殖民地
19世纪末:侵略扩张
明治 维新
1、危机加剧 1)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2)内忧——幕府封建统治危机加剧
2、客观进步性:
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后来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农
工 商
贱民
被统治阶级
2、闭关锁国政策
(1)目的: (2)内容: (3)评价: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 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何异同?
原因 — 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同: 目的 — 防止外部势力的侵入,维护统治 影响 — 妨碍了自身发展,导致落后挨打 异:日 — 害怕地方藩国在外贸中发展壮大威胁其统治 中 — 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