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
神经环路的名词解释

神经环路的名词解释神经环路(neuronal circuit)是指一组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用于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环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感知。
本文将对神经环路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带领读者一窥这些神秘而复杂的神经连接网络。
突触(Synapse)作为神经环路的基本单位,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
通过突触,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相互传递信息。
突触可以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
化学突触指的是通过神经递质等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的突触。
当一个神经脉冲到达化学突触时,它会引发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促使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这些神经递质会结合到接受信号的神经元的受体上,从而激发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电突触则是借助神经元之间的电流直接传递信号的突触。
在电突触中,两个神经元之间存在细小的间隙,称为电突触间隙。
当一个神经脉冲到达电突触时,它会引发电离子流入或流出,这种电流会沿着神经元的轴突传播,从而激发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环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神经环路中突触连接强度的可变性。
这种可塑性是神经系统适应环境变化和学习记忆过程的基础。
在突触可塑性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被增强或减弱,从而影响到神经信号的传递。
突触可塑性主要分为长期增强(LTP)和长期抑制(LTD)。
LTP指的是在神经环路中,某个特定的突触连接会因为刺激的重复而加强,进而激发下一个神经元更强的反应。
LTD则相反,指的是重复刺激导致突触连接减弱的现象,从而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这种突触可塑性使得神经网络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进行学习和记忆。
神经回路(Neural Circuit)神经回路是指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的特定神经网络。
不同的神经回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控制着不同的功能和行为。
例如,感觉神经回路负责接收和处理感觉信息,而运动神经回路则控制着肌肉的运动。
迈士通在草场荨麻防除试验中的效果分析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荨麻属荨麻科(Urticaceae)蝎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50~150厘米,生于海拔800-2800米丘陵性草原或坡地、山前林地、牧民居住处等。
具有独特的刺毛,其毒性为根、叶有毒,一旦触及人或牲畜的皮肤,就会出现红斑,痛痒难忍,有的种类甚至会引起儿童或幼畜死亡,集中分布的地带,吸取土壤养分,生命旺盛,生长迅速,抑制其他优质牧草生长,影响家畜采食。
为了深入探究迈士通在草场荨麻防除试验中的效果,本文通过选取试验地址,合理展开实验来掌握迈士通在草场荨麻防除试验的效果。
1、试验地点:乌苏市巴音沟牧场(小跑马场、乌拉斯台)、天山牧场艾其沟等点。
2、试验毒害草:荨麻3、草地类型:温性草原4、主要植被:针芧、羊茅、苔草等,海拔1945m-2020m;5、试验面积:6亩(迈士通)、2亩(对照)6、试验处理步骤:分四个处理,每处理2亩。
(1)处理Ⅰ:东北侧,40kg水+70ml迈士通。
(2)处理Ⅱ:西北侧,20kg水+70ml迈士通。
(3)处理Ⅲ:西南侧,15kg水+70ml迈士通。
(4)处理Ⅳ:东南侧,清水对照。
试验设6个处理:270g/L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氯氨吡啶酸钾盐EW270,540,810mL/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21%氯氨吡啶酸AS90,120mL/hm2、空白对照。
每处理4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小区呈长方形(15m×2m),小区间设置1.5m隔离区,试验地面积共计1257.75m2。
2014年5月17日于害草大蓟5~8叶期,采用美国陶氏益农专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7、防治效果药效调查:通过在喷药之后的7d、30d、60d进行分期检查,全面统计中毒的草株数,以及发生萎缩和根部腐烂的草株的数量,还有正常生长的草株的数量。
在整个数样的植株内,再将植株的样品内的牧草全部收割下来进行称重,并将其中出现萎焉的毒草拣出来进行称重。
杂草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杂草:在人工生境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杂草的三性:适应性(前提和先决条件)、持续性(核心地位)、危害性(必然结果)杂草的重要性(必考!!!)1、杂草的有益性:1)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保持水土;固定CO2、释放氧气、利用和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富集、清除金属离子2)可利用价值:药用,作物育种材料,食用价值,畜牧业利用价值3)科学价值:物种起源和进化、揭示物种本质的好材料,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生理代谢的抑制剂(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材料)2、杂草的危害性:1)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如:毒和毒麦、狼毒导致草场退化2)防除成本巨额3)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4)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宿主5)入侵人文景观,破坏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6)威胁人畜安全7)诱发过敏症第二章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期适应,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强调:人工干扰环境1.杂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①个体大小的变化大②根茎叶形态结构多变化③组织结构随生态环境变化2.杂草生活史的多样性生活史:物种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全部过程。
①一年生杂草(春季型和夏季型)②二年生杂草③多年生杂草(简单和匍匐)多年生杂草:不但能结子传代,而且能通过地下变态器官生存繁衍3.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①光合营养②寄生性(全寄生和半寄生)寄生性杂草:种子发芽后,经历一段时期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寄主的存在和寄主提供足够有效的养分才能完成生活史全过程的杂草。
(全寄生:菟丝子、列当;半寄生:桑寄生、槲寄生)4.杂草的适应性①抗逆性强②可塑性大③生长势强(C4植物比例高)④杂合性⑤拟态性5.杂草的繁衍滋生的复杂性和强势性①惊人的结实性②种子寿命长③种子的成熟度和萌发时期参差不齐(呈梯递性、序列性)④繁殖方式多样(有性和无性)⑤子实具有广泛传播的附属结构Ⅱ.杂草个体及种群生态学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学科【非重点】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之和ⅰ.种子休眠休眠: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发或生长状态。
《利用放牧管理控制针茅颖果芒刺对家畜危害的研究》范文

《利用放牧管理控制针茅颖果芒刺对家畜危害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家畜放牧一直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放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植物对家畜造成的危害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针茅颖果芒刺等尖锐植物的果实是导致家畜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类植物果实的芒刺会损伤家畜的口腔、食道等部位,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如何通过放牧管理来控制这些芒刺对家畜的危害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有效的放牧管理方法,以减少针茅颖果芒刺对家畜的危害。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家畜放牧的普及,针茅颖果等尖锐植物果实的芒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这些芒刺不仅对家畜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放牧管理控制针茅颖果芒刺对家畜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放牧管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有效的控制措施。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实验设计与准备:选择不同地区的针茅颖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相同地区、不同管理措施下的家畜作为实验对象。
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地调查与观测:在实验期间,对实验区域的针茅颖果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观测,记录芒刺的数量、大小、分布等数据。
同时,对实验家畜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包括受伤情况、采食行为等。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比较不同管理措施下家畜的受伤情况和采食行为差异,探讨不同管理措施对控制针茅颖果芒刺危害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放牧管理措施的对比分析,发现以下几种管理措施对控制针茅颖果芒刺对家畜的危害具有较好的效果:(1)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地点:选择针茅颖果生长较为稀疏的区域和时间进行放牧,减少家畜与芒刺的接触机会。
(2)加强家畜饲养管理:定期为家畜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因采食不良导致的口腔和食道损伤。
学海无涯小组优秀文档

兰因净择)此化出之 可 污 理间见水想的,的的成1选1大植高净本出种部物等化净、黑高分净植物化耐藻等热化物种污冲和水带能有来、力许。水击假生亚大多的负马植热小,高荷齿物带关常等等苋从地系见植因为净区到的物素较化均净有在化凤时优有能分效眼,净许力布率莲需化多、,的、选物,抗并高水择 种常逆形低花出 。见性成。生患、理 因的、害香想 此有管。蒲的 可凤理等净 见眼难,化 ,莲易但物 植、、考虑种 物水综到来 净花合具。 化生利有华 能、用较南 力香价高环 大蒲值的净科 小等和化所 关,美率进 系但化、行 到考景低了净虑观成化到2等本年、效具5的项耐率有实方冲的较击验面高高负,综低的荷对合。净等华评因化南价素率地,时、,区筛低需选
2.3今后的发展方向 ⑴可继续采用水生植物多种组合建配置或多级水生植物串联塘,形成一定的净化层次,
这样有利于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季节性交替互补。
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
同时,密度过大也会滋生蚊虫细菌。
富营养化严重的植水物体净中,化藻污类水疯的长过,程水质中恶生化化。作用也起到很大作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光合作用产生的O2和 用水葫芦、大水气花中生的等O7种2直草本接植输物送净到化植酸株性造各纸处废,水并结向果水表明中,扩废散水,的一pH方值面最根低不系能通低过于释5.放O2,氧化分解根系周围的沉降 目前水生高物等;植另物一净方化污面水使还水存体在底着部一些和问基题质。土壤形成许多厌氧和好氧小区,为微生物活动创造条件,进而形成“根 净化时间的际长区短”及。季这节变样化,对植植物物代净谢化效产率物的和影残响体也及不容溶忽解视的。有机碳给湿地中的菌落提供食物源;同时,大量微生物在 水生高等植基物质治表理面污形水是成一灰种色新生兴物的膜生物,工增程加技了术微,生有以物下的4数个优量点和:分①解成代本谢低,的对面环积境,扰使动植小;物根部的污染物(富集或沉降 同时,植物下在来温的度)变被化不微大生的物气分候解下利正常用发或挥经其生功物能代,但谢严降寒解天过气程就而会使去一除些。植富物营冻养坏,化生水理体代中谢,受也阻,可不依能靠很水好生地植净化物污根水茎。上 由于繁殖迅的速微,生又物几使乎没反有硝竞化争菌对、手氨和天化敌菌(等虽加然速有N多H种3野-生N、向家N养O动2-物以N和其茎NO叶3为-食N,的但转取化食过量较程小,,便与于其水庞生大的植生物长的量吸相收比毫无 影响),在与我利国用南,方减江河少湖底泊泥中向发水展体迅速中,的成营为养我盐国释淡水放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项目化学习植物窃听器总结作文

项目化学习植物窃听器总结作文哎呀呀,这次关于植物窃听器的项目化学习可太有意思啦!嘿嘿。
一开始呀,我们都觉得好神奇呀,植物怎么能当窃听器呢?嘿呀,这可太让人好奇啦!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探索呀,做实验呀,哈哈,真的超级有趣呢。
我们发现植物原来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我们小组的小伙伴们都特别认真,一起努力想办法去了解植物窃听器的原理。
哎呀,有时候遇到难题了,我们就一起讨论,嘿呀,大家的脑
袋瓜都转得可快啦!
通过这次项目化学习,我学到了好多知识呀,感觉自己变得更聪明啦,嘿嘿嘿。
而且我还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呢。
最后完成的时候,我们都特别有成就感,哈哈,感觉自己就像小科学家一样呢!哎呀,这次的经历我可永远都不会忘记呀!嘿嘿。
草地杂草实习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实习报告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专业:草业科学年级:2010级学生学号:2010310903学生姓名:赵武冠指导教师:文亦芾实习地点: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日期:2013年6月20日实习报告(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武冠 2010310903)前言草坪杂草一般是指草坪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草坪中的杂草种类,除极少数来源于草坪种子携带,大多是农田中杂草种类的缩影。
杂草是草坪生产栽培的大敌,面积占草坪种植的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的可达10%至40%,甚至更高。
草坪在一年中的养护费用及工作精力,大部分被防除杂草所占用。
一、实习意义和目的草地杂草是指在草地中的“同的植物”以外所出现的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所有植物。
杂草与草地植物争光、争水和争肥,还成为植物病虫害的转寄或越冬寄主,有些植物的花粉还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杂草对草坪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轻者可以导致草坪品质、景观效果和草坪功能的退化,重者可以彻底破坏整个草坪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掌握和识别草坪常见杂草的形态特征,对于深入研究各种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更好地开展草坪杂草防除等十分重要。
1、通过野外实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2、认识草地常见杂草,为今后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3、观察杂草形态学特性,了解其生长习性,利于开展杂草防除工作。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为期一天,6月20日上午七点半,由草业科学系段新慧老师带队,同学们带上采集工具,在老校区综合楼前乘坐校车前往昆明东郊小哨乡云南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实习,九点到达目的地,在研究院袁老师和孙老师的介绍中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实习,沿途认知草地主要杂草并采集标本,于中午12点在研究院食堂解决午餐,下午三点返校,整理所采集的杂草,制作标本并鉴定。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采集标本:(1)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
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90983

保持测试(retention tests): 技能练习结束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技能进行测试。
随机练习 组合练习
反 应 时 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0组练习
保持测试
迁移测试(transfer tests):
采用与练习不同的操作技能或者操作环境来测试个 体的技能学习效果。
视野定位 觉察
低照明效应 一般解决的问题
中央 有意识
损害 这是什么?(What)
中央和外周 无意识 无
它在哪里?(Where)
外周视觉与中央视觉
误差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反馈
运动程序 脊髓 肌肉 动作 环境
参照
外周视觉
比较器
中央视觉
肌肉感觉
运动感觉
环境感觉
视觉优势(Visual Dominance) 视觉捕获(Visual Capture) 光流(视觉流,optical flow)
预测与选材
第8章 运动技能学习概述
一、学习和绩效 学习(learning):由练习或经历而引
起的,相对持久的技能绩效的变化。 绩效(performance):在特定的时间
和情境下某项技能的执行水平。
绩效
学习
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 暂时的 可能不是练习的结果 容易受绩效变量的影响
反应时和动作复杂程度 传入神经阻滞实验 手臂的机械制动实验
输入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运动程序 脊髓 肌肉 动作 环境
三、运动程序的修改
动作时间的变化 动作幅度的变化
第6章 复杂技能
一、速度—准确性技能
Fitts定律 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 accurac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路学习总结学习环路控制快一年了,学过的知识需要时常归纳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发个贴,就是希望能够记录自己在环路控制学习道路的成长。
论坛里关于环路控制的经典帖子,几乎讨论到了开环电源环路控制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大师前辈的身影,如greendot,doaer,networkpower,CMG...也会经常看一些“青年才俊”,如yanpm,not2much,basso...坦白讲,作为不知天高地厚的freshman,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总结出来一些有新意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总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个交代。
今天先挖个坑...以后慢慢填,由于坑比较大,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填满。
所谓总结,要有侧重点,我认为,过于理论化的推导,对工程设计实践并无太大的帮助,作为应用工程师,我们最关心的还是那些能够指导工程实践的”有用“的理论、方法...鉴于此,先拟定个目录,避免跑偏(即总结的内容必须与实际设计相关,并力求言简意赅、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另外,不涉及仿真:1.开关电源的系统框图、开环、闭环、稳定性、系统校正等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对开关电源进行功能划分,介绍开环、闭环、稳定性等,在此基础上介绍开关电源系统校正,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线性调整率、负载调整率、输出稳态误差等产生的原因。
Bode图是工程技术领域最常用的分析工具,如何应用到开关电源环路设计?1.1开关电源系统1.2开环、闭环系统1.3开关电源的动态、稳态1.4补偿校正2.常见的PFC、DC-DC功率级传函特性,以及对应的环路控制策略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介绍常见的PFC在DCM、CRM、CCM下的控制方式及传函特性,常见DC-DC分别在电压控制模式、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功率级的传函特性,来聊一聊对应的环路补偿策略。
3.基于431、光耦的I、II、III型补偿电路和基于基于运算放大器、光耦的I、II、III型补偿电路这部分内容主要总结常见的由431、光耦、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经典I、II、III型补偿电路,并给出传递函数。
4.环路控制设计实战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开关电源动态负载特性,穿越频率的选择,零极点的放置等。
通过前三个部分的总结,给出一个反激准谐振变换器的设计实例,利用Mathcad编写计算书。
5.光耦、输出LC滤波器对环路的影响实际设计中,光耦和输出LC对环路的影响常常被我们忽略,在诸多IC的应用笔记中也鲜有提及。
这部分内容试图分析光耦的寄生参数对环路带宽的限制,输出LC滤波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
附实际的例子:反激---技术笔记+Mathcad计算+Simplis仿真(控制IC选用的是3843)参考资料: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2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Christophe Basso 《designing Control Loop for Linear and Switch Power Supplies》4Erickson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onics》5张兴柱博士演讲文稿附学习网站:1. Basso的个人主页2.!Ray Ridley的个人主页3. Doaer大师的空间1.开关电源的系统框图、开环、闭环、稳定性、系统校正等1.1开关电源系统众所周知,开关电源是一个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而且是一个高度非线性时变系统。
一般而言,涉及到非线性的系统需要通过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去研究,不过,基于矩阵变换的现代控制理论虽然模型精确但建模极为复杂,我相信,没有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工程师是很难看懂那些艰深晦涩的公式的,反正我是看不懂。
而基于传递函数经典控制理论虽然模型不够精确,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的控制理论老师告诉我,在现代工业系统设计中,95%以上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用经典控制理论去分析设计完成的。
所以,以下对开关电源环路控制的分析总结,均不涉及现代控制论(对于矩阵分析,说实话我也是只停留在概念中,虽学过,但无法跟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基于传递函数的经典控制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经相当成熟,物理概念清晰,而且通俗易懂。
我认为,学习环路控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脑海中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
尤其是反馈控制系统。
补充一下传递函数的概念:控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特指线性系统),定义为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系统输入拉氏变换的之比。
开始正题...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的框图: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对被控对象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即输出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地修正被控量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以上出自《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
对于一个实际的系统而言,往往伴随着外界的扰动,则系统的输出将会受到扰动的影响:开关电源是一个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将上图对应到开关电源:在开关电源的环路分析中,通常我们把误差放大器部分叫做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把PWM发生器和功率拓扑(正激、反激、半桥、全桥.....)合并叫做功率级(Power Stage),于是有: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环路控制,主要是在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上下功夫。
实际电路,电流模式控制反激变换器为例:对于反激变换器,功率级主要包括控制IC、MOS、变压器、整流滤波。
功率级的功能是执行能量的传输(即执行机构和控制对象),在实际设计中,我们会根据拓扑结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传输功率大小、温升、尺寸等要求,来对功率级各部分元器件参数进行设计、选型,一般而言,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功率级的设计没有太大的灵活性,经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的功能是将采样后的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给定值)相比较,并对比较后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进而去控制功率级传输能量的大小,使输出电压服从给定值。
我们常说的环路补偿设计,指的就是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几个电阻电容参数的合理选取,在实际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低噪声、低动态过冲、快速动态响应等),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的设计灵活性非常高。
所以,以后的内容着重围绕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来展开,在此之前,需要阐述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1.2 开环、闭环系统概念很基础,网上一搜一大把,略。
值得一提的是,在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 这本书的Chapter 9,给出了一张看起来相当帅气的图:我觉得,如果能把这张图看懂,并能够写出函数传递关系,学习环路基本上就算是入门了。
而我希望能够从这张图里面挖掘一些“宝藏”,来解释一些我刚接触电源时的一些困惑:输出工频纹波是怎样产生的?为何输出电流增大会导致输出电压略微下降(即负载调整略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
对于解释电路行为,数学推导能提供最有力的解释,插一句,我觉得,学习环路控制,基本的数学分析能力(Analytical Analysis)很重要,过分地依赖软件仿真Simulation(如Saber,spice等),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对初学者。
回到主题,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提供的那张帅气的系统框图,我个人看起来不是特别习惯,改成如下形式:事实上,功率级的三个输入变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影响,只是为了简化分析我们才认为,三个输入变量各自独立互不影响。
于是,我们就可以采用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
由控制理论的叠加原理,我们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的表达式。
由方程3,我们可以得到,输出直流电压表达式:由方程4,下面的几种现象也就很好解释了:(同时也是开关电源的稳态指标)为何有线性调整率为何存在负载调整率为何输出有工频纹波万用表测量431的vref脚为低于2.5V可以看出,对于开关电源的稳态指标而言,开环直流增益T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理想情况下,开环增益越大越好,如果在开关电源的环路上存在积分环节,理论上直流增益为无穷大,但是受限于实际元器件的特性(如运放的实际开环增益),T是有上限的,在后续的运放、431构成的补偿电路部分,我们会谈到这一点。
1.3开关电源的动态、稳态性能一般而言,我们在最糟糕的条件下设计一个稳定的电源系统,则其他“不太糟糕”的稳定条件自动满足。
比如反激,最糟糕的工作状态是低压输入满载(当然由温度、气压、辐射等恶劣条件引起的器件参数漂移也应当考虑在内,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此时,由于输入扰动和负载扰动被自动忽略(这两项为零),则Figure 1.2可以简化为:Figure1.3给出的框图就是我们在经典控制论中经常提到的控制系统框图,称之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系统)。
我们知道,开关电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高阶系统,几乎在所有控制类的教科书上看到类似的话:在控制工程中,大多数高阶系统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二阶系统的特征来表征。
开关电源系统也不例外(这里是指PWM类变换器,谐振类变换器不在此列),在工程应用中也是采用了二阶近似的方法(相关方法介绍可参考胡寿松《自控》3.3节4.4节),这一点已被诸多文献证实。
在阶跃信号(对应参考基准Vref(s)的作用下:开关电源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稳态性能指标和动态性能指标两部分。
稳态性能指标:对于开关电源而言,稳态性能指标包括输出电压精度、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反映了一个电源系统的控制精度。
动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动态负载过冲量/下冲量及调节恢复时间、开机过冲、启动时间等。
一款动态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启动和动态负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应该和Figure1.4大致相同。
讨论动态性能,或稳态性能时,我们不要忘记一个前提,就是系统在稳定的情况下,讨论开关电源的这些指标才有意义。
那么,什么情况下,开关电源系统发生不稳定呢?就是方程6的分母1+T(s)=0的时候!|T(s)|=1, arg[T(s)]=-180°。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了:当|T(s)|=1时,开环传递函数的相移小于180度.Bode图在工程应用中,环路分析设计的工具是Bode图,即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渐近线。
它的绘制方法很简单,可以确切的提供稳定性和稳定裕度的信息,而且还能够大致衡量闭环稳态和动态性能。
正因为如此,Bode图是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此处留白,改天补上,介绍Bode图的物理意义,如何与开关电源的环路分析扯上关系)Bode图的绘制(此处留白,改天补上,介绍Mathcad绘制Bode图)在定性地分析开关电源系统的性能时,通常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Bode图分成高、中、低三个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