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讲述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基本情况,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以及对武夷山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武夷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谈论对武夷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和句型。
(4)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武夷山的美丽。
3. 实践情景引入(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描述武夷山的美丽。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听,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小组合作,编写一篇关于武夷山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武夷山》2. 内容:(1)武夷山的地理位置(2)武夷山的自然风光(3)武夷山的人文历史(4)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
(2)围绕“美丽的武夷山”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课文生词、短语和句型答案见课后练习。
(2)作文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批改。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武夷山》。
本课详细介绍了我国福建省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传说,包括武夷山的地理位置、主要景区、名胜古迹、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所涉及的武夷山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常识和人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传说的介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作者对武夷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武夷山的美丽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武夷山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武夷山的基本情况。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武夷山的地理位置、景区特点等。
(2)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如何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如:“九曲溪曲折蜿蜒,如丝带般缠绕在山间。
”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武夷山的某一景点。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自然景观:九曲溪、天游峰、大红袍等人文景观:武夷山道教、佛教文化、茶文化等2. 课文精彩描写:“九曲溪曲折蜿蜒,如丝带般缠绕在山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绘武夷山某一景点的自然风光。
(2)介绍武夷山的一种人文景观。
2. 答案:(1)示例:天游峰,矗立在九曲溪畔,山势险峻,云雾缭绕。
站在山顶,俯瞰山脚下的九曲溪,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小学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美丽的武夷山》,使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武夷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武夷山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课件素材。
2. 教材:《美丽的武夷山》课文。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武夷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武夷山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了解武夷山的基本情况。
3. 课堂讲解:结合课件,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描绘的武夷山美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汇报交流:邀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武夷山的认识和感受。
6. 小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武夷山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武夷山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武夷山的游记,要求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设计

《美丽的武夷山》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1. 导入:展示武夷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丽武夷山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等。
讲解武夷山的地貌特征,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3. 课堂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分析武夷山的地貌特征。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武夷山相关信息。
第2课时:武夷山的气候特点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武夷山的气候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分析武夷山气候特点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武夷山的气候特点。
小组讨论:探讨武夷山气候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影响。
第3课时:武夷山的植物资源1. 导入:展示武夷山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武夷山植物资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武夷山的植物种类,如珍稀植物、特有植物等。
讲解武夷山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3. 课堂活动:学生观察植物图片,了解武夷山的植物种类。
小组讨论:分析武夷山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第4课时:武夷山的人文历史1. 导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武夷山的历史背景,如古代文化、名人事迹等。
介绍武夷山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石刻等。
3. 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武夷山的人文历史。
小组讨论:探讨武夷山人文历史对当地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影响。
第5课时:武夷山的旅游资源1. 导入:展示武夷山的旅游景点图片,引发学生对武夷山旅游资源的兴趣。
小学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小学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七课《美丽的武夷山》。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福建省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介绍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
详细内容包括:武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茶文化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主题《美丽的武夷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武夷山在哪里?它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有哪些民间传说?3. 合作探究(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武夷山》2. 主要内容:地理位置:福建省自然景观:九曲溪、天游峰、一线天名胜古迹:大红袍、汉祀坛、朱子阁茶文化:武夷岩茶民间传说:大红袍传说3.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武夷山的美景。
(3)了解武夷山的民间传说,选择一个传说进行讲述。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示例:武夷山位于福建省,那里有清澈的九曲溪、险峻的天游峰、神奇的一线天,还有著名的武夷岩茶。
二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描绘我国福建省武夷山美丽风光的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奇特山峰、清澈溪流和丰富生物。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武夷山、奇特、清澈、溪流、生物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武夷山的美丽景色。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武夷山的图片和视频。
使用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武夷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武夷山,并引入课文。
5.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特别是生字词的发音。
5.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
教师通过语境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字词。
5.4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课文描述了武夷山的哪些美景?你们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5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美丽的武夷山》。
课文详细描绘了我国福建省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武夷山的赞美之情;学习生字、新词,掌握句子朗读和书写技巧;了解武夷山的相关地理、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武夷山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武夷山的赞美之情。
难点:正确书写生字,理解句子含义,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武夷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武夷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述了武夷山的哪些美景?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讲解句子含义。
(2)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新词,巩固记忆。
(2)教师挑选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共同提高。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说武夷山是“美丽的”?(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拓展延伸:介绍武夷山的其他景点和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武夷山九曲溪天游峰大红袍一线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新词,写一段关于武夷山的描述。
答案示例:武夷山位于福建省,那里有美丽的九曲溪、壮观的天游峰、神奇的大红袍和险峻的一线天。
小学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5篇

小学二年级《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5篇篇一:《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课标教材解读:这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说明性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异水。
从第一自然段写武夷山的位置、地貌、山水互绕等特点,到第二自然段写武夷山的山的奇、险,再到第三自然段写武夷山的水之清和静,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游览武夷山时入诗入画的感觉。
全文洋溢着美感,处处可见作者对武夷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特点。
3、能通过想象,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意境,进行适当的句子训练。
4、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体会武夷山的山水之美,能够读出美来。
2、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想象进行句子训练。
3、能够在词语中认识、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文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武夷山风景图片,学生静静地欣赏。
同学们这就是美丽的武夷山,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好地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夷山。
二、初读感知,检查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解决它。
2、出示词语,指名读,纠正字音。
小组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西北部风景爬山缓缓徐徐古朴造型奇特山势险峻入诗入画3、我们马上就要爬山了,“爬”字怎么写呢?请生说记字方法,师示范写,生练写2个。
三、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1、同桌共读一本书,再次轻声读一遍课文,相互学习。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武夷山的什么。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说说写武夷山的山是在哪一自然段吗?(第2自然段)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文字,指名读。
3、谁来说说武夷山的山怎样?(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板书:奇、险请大家找一找写武夷山“奇”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汇报读: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谁能给大家画一画这些造型奇特的山峰。
(请生上黑板来画图)哇,真是特别奇异的山峰啊。
你觉得这三十六峰还可能像什么,你能也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来说句子吗?自由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稿]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特点.
2、品读好词好句,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感受阅读的乐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
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
教学难点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激趣导入
今天大风车剧组到我们学校来
挑选小导游。
你们想参加吗,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欲
看谁能把武夷山介绍给大家。
望。
谁就有希望当选小导游。
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武夷山,看风景图片感受武夷山的美
今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一
下,现在老师带大家去武夷山
游览游览,感受感受大自然的
美。
(播放课件)
多美的武夷山啊~请小朋友翻
开书本我们一起从课文里的字读课文边读边画
语行间去体会武夷山的美。
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一边读,
一边把读懂的画一画,在不懂汇报读懂了什么,
的地方打个问号,边读边思考。
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不懂的问题呢, 相机板书。
下面围绕这几个问题四人小组
合作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读课文找特点谈体会
画出描写武夷山山水特点的好
词好句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
开始吧
山有什么特点,导读:武夷山山险,奇
山势险峻。
最险的是…一直通
向……大王峰又高又陡,真是有感情读山势险峻
太险了~谁再来把描写武夷山
险的句子读读,出示图片
武夷山不但山势险峻,还造型
奇特。
谁来读读描写造型奇特读造型奇特的句子。
的句子,
三十六峰造型奇特,除了这四想象其他山峰的样子,种形状,还会像什么,展开你
们想象的翅膀说说吧~
生活中也有一些事物是奇形怪
状的,能再用上这个句式来说用“有的——有的”句式造句一句话吗,
水有什么特点, 清静
怎样读出水的清和静吗, 有感情读
指导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
云相映成画,呈现出大自然五
彩缤纷的色彩,让我们配上音
乐美美地再读二、三自然段。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给你什么
样的感觉,老师也迫不及待可以爬山,可以坐竹筏了,怎样去游览武夷山啊, 乘坐在古朴的竹筏上,欣赏着欣赏图片感受
如诗如画的武夷山,此时此刻,
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
感觉)
美丽的武夷
山险奇
水清静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转载)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品读好词好句,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感受阅读的乐趣。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感觉。
^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坐得可真精神~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大姐姐,她是谁呀,(周洲姐姐)向姐姐问声好~(生七嘴八舌)播放声音小朋友们想当小导游吗,(指黑板课题)美丽的武夷山是我国的名胜古迹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当小导游介绍武夷山的美景。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我们就来把课文读懂。
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带大家去武夷山游览游览,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美。
x
多美的武夷山啊~请小朋友翻开书本30页,我们一起从课文里的字语行间去体会武夷山的美,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开始吧~(师巡堂边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小朋友们可以一边默读,一边把读懂的画一画,在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边读边思考。
)Sq17&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
说)1、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
(你那么关注武夷山的地理位置,一定能当上一个出色的小导游。
)2、武夷山山水很美(板书山、水);3、去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竹筏。
4、为什么叫九曲溪。
(你读书真仔细)5、武夷山的山都被水围绕着。
(嗯,你还了解到武夷山的地貌,真不简单~)
不懂的问题呢, (入诗入画,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相机板书。
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下面围绕这几个问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出描写武夷山山水特点的好词好句。
3、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
开始吧~(生边读书边圈画,边交流) 请坐好~哪个四人小组先来汇报,(指1小组) 你们喜欢武夷山的山还是水,请你们先齐读一遍,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山有什么特点,(2人)山势险峻(板书:险)还有补充吗,造型奇特(板书:奇)你们小组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读懂了武夷山山的特点。
小朋友都画对了吗,师指黑板上的:山势险峻。
导读:武夷山山势险峻。
最险的是…一直通向……大王峰又高又陡,真是太险了~谁再来把描写武夷山险的句子读读,(一人)老师可以跟你一起读吗, 小朋友我们读得够险了吗,——谁比我们读得
更险, 请你,你想跟谁一起读,又险了一点点了。
老师再请四人小组读,你们来,——啊~好险啊~想读的站起来读。
瞧~我们通过联系下文读懂了山势险峻。
武夷山不但山势险峻,还造型奇特。
谁来读读描写造型奇特的句子,(一人)下面比一比,读一读,体会句子有什么不同,1、2组读第一句,3、4组读第二句。
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好,(第二句)为什么,1、我认为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它把山的各种形状都写具体了。
2、我也认为第二句写得好,我读第二句时,脑海里会出现玉柱、鲜花、竹笋、火把的样子。
既然是好句,我们就来把它读好,先前后位练一练——谁先来,(一人)你觉得自己读得满意吗,(不满意)你还得加油~满意(很自信)——谁敢挑战他,(一人)确实有实力~——老师想来一列小火车,火车火车谁来开,(开火车)认为这列火车开得好的掌声表扬~多有趣的山峰啊~全班一起读(齐读)?
三十六峰造型奇特,除了这四种形状,还会像什么,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说说吧~(6人)(有创意~真奇特~想象大胆~)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思维像一只小鸟一样活跃~——赶快拿出你们的彩笔把你想象中各种形状的山画出来吧~(巡堂:你们让老师大饱眼福了,老师从没
见过那么多奇特险峻的山呢)——画好了吗,用上“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这个句式同桌说说你画的山。
——谁愿意上来展示,(3人)小朋友画出了那么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山,所以说三十六峰…(生齐答“造型奇特”) 生活中也有一些事物是奇形怪状的,能再用上这个句式来说一句话吗,(3
人)1、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像飞机,有的像小船,有的像降落伞。
2、天上的白云真美啊,有的像狮,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绵羊。
3、爷爷包的饺子有的像小老鼠,有的像花边帽,有的像大肚子将军。
听你这么一说,老师的肚子都打鼓了。
刚才我们欣赏了武夷山的山势险峻、造型奇特。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哪个小组汇报水的那段,小组齐读——水有什么特点,清(板书:清)还有吗,静(板书:静)请坐~怎样读出水的清和静吗,请自由练练。
谁先读,小朋友感觉水够清了吗,(不够)谁来试试,(指名读)你想邀请别人一起读吗,怎样,(够清了)清得看见什么了,(鱼)请你们这个小组来读读好吗,你们又看到什么了,(溪底的沙石、虾、水草…)水真清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把~(齐读)——哦~水更清了。
谁来读静的句子,(1人)——再
静一点,不要把小鱼吓跑了。
谁来试试,(1人)——嗯,比刚才静了一点点了,还
能读得更静一些吗,一起读——师:真静啊~静得像…(生: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你们看到了什么,(白云、蓝天…)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男的读清的句子女的读静的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画,呈现出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再读二、三自然段。
C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得像一幅风景画;我做梦都想着
它。
我很想写诗赞美它;我很想去武夷山看看…)老师也迫不及待了,怎样去游览武夷山啊,(导读)这段里有一对近义词,赶快拿起笔圈一圈,看谁先找到,一起告诉老师~(缓缓、徐徐)可以换上什么词,(慢慢)!
乘坐在古朴的竹筏上,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武夷山,此时此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刷问号)这么美的风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不乱扔果皮、垃圾;不乱画;不乱摘花草树木;放火;严禁捉动物;看到有人破坏环境要阻止…)课件:小朋友们真懂事~姐姐…请小朋友赶快跟同桌练一练——谁想第一个上来当小导游,(2人)课件:现在我向大家宣布…
让我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祝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还有很多名胜古迹。
老师向你们推荐几个旅游网站,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上网收集资料或者到图书馆查阅。
.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好~下课。
山险奇山势险峻,
美丽的武夷入诗入画, 水清静造型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