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发布时间:2021-06-30T06:52:43.9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李艳荣[导读]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过程护理及手术配合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接受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收集于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阶段(对照组),另外40例收集于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阶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院 154600【摘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过程护理及手术配合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接受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收集于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阶段(对照组),另外40例收集于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阶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住院治疗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TED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同时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临床护理路径;手术配合[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and cooperation measures in the opera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removal under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40 cas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control group),and the other 40 cas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tag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pain scor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od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ted is helpful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Key words]transforaminal endoscopy;nucleus pulposus removal;clinical nursing pathway;operation cooperation经椎间孔镜技术(PTED)属于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对于治疗手术适应症如椎间盘突出等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创口及创伤小,术中出血较少、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尽快恢复等,属于先进安全的术式【1】。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075000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认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1]。
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
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切口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经皮椎间孔镜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院于2016年10月至12月,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例,男4例,女3例。
年龄42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
7位患者均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颈髓受压。
7例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1.2手术方法待患者全身麻醉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再次核查患者信息无误,将患者摆置为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常规消毒、铺巾、贴膜;C臂透视下定位,自颈后正中线相应椎间隙水平患侧旁开1 cm做长约8 mm切口,切开皮肤;置入Joimax工作管道及椎间孔内窥镜,常温3L袋等渗液通过工作管道持续灌注,内窥镜下直视下找到病变椎间盘间隙;先用射频电极给视野中软组织止血,工作管道进入椎板间隙后方,用磨钻磨除部分上下椎板及少许关节突以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建立骨窗隧道,再用蓝钳咬除部分黄韧带,进入椎管;用蓝钳清除硬膜外脂肪组并用射频电极止血暴露颈椎硬膜囊和神经根,见椎间盘在神经根腋下部位突出明显,卡压神经根,交替使用抓钳,蓝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使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完全清除,再次探查,见神经根松解良好。
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亚光

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亚光摘要:目的研究对临床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将我院手术室于15年3月至次年3月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准备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41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结果41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1)分钟,手术进展较为顺利,患者无主诉机体明显不适症状,出血量平均为(22.1±3.8)ml,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新型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讲解手术知识,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大部分患者手术进展均较为顺利。
关键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疾病之一,少数也可见于青壮年,其主要病变为机体椎体间正常负荷遭到破坏,使得髓核突出而压迫脊椎管内神经根,出现相应机体症状,如腰腿痛等[1]。
而临床治疗此种疾病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包括传统术式及现代创新微创手术,前者是通过手术直接摘除突出部分,但术中会损伤椎板,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2]。
而后者术式则是一种微创技术的应用,术者在内镜指引下取出突出部位,手术对机体造成伤口小,且手术较安全,但是这种手术需要对仪器足够了解、术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3]。
本文研究对临床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手术室于15年3月至次年3月收治的准备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41例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男34例,女7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所有患者术前均被确诊且全部具备手术指针[4]。
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术中配合1绝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流程不甚了解,因此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工作,向其简单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告诉患者不要紧张,介绍微创手术优势。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二)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探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方法分别从病人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1]。
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
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切口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经皮椎间孔镜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我院于2016年10月至12月,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例,男4例,女3例。
年龄42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
7位患者均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颈髓受压。
7例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1.2手术方法待患者全身麻醉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再次核查病人信息无误,将患者摆置为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常规消毒,铺巾,贴膜;C臂透视下定位,自颈后正中线相应椎间隙水平患侧旁开1cm做长约8mm切口,切开皮肤;置入Joimax工作管道及椎间孔内窥镜,常温3L袋等渗液通过工作管道持续灌注,内窥镜下直视下找到病变椎间盘间隙;先用射频电极给视野中软组织止血,工作管道进入椎板间隙后方,用磨钻磨除部分上下椎板及少许关节突以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建立骨窗隧道,再用蓝钳咬除部分黄韧带,进入椎管;用蓝钳清除硬膜外脂肪组并用射频电极止血暴露颈椎硬膜囊和神经根,见椎间盘在神经根腋下部位突出明显,卡压神经根,交替使用抓钳,蓝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使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完全清除,再次探查,见神经根松解良好。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护理配合及体会芦雨亭;周子娟;杨娟娟;王月青【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98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物品准备、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仪器和器械的清洁、保养与灭菌及护理体会.结果:98例患者手术时间47~124min,术中出血20~3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神经根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充分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安全合适的术中位体,准确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使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6【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配合【作者】芦雨亭;周子娟;杨娟娟;王月青【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手术室安徽合肥 230036;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手术室安徽合肥 230036;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手术室安徽合肥 230036;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手术室安徽合肥 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对于椎间孔型、外侧型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者,以及椎间盘突出到椎管内的患者有显著效果,与其他脊柱髓核摘除术相比,椎间孔镜作为一种新技术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等优点[1]。
手术禁忌症包括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严重骨性狭窄、合并节段不稳并伴有明显的多节段退变的患者。
我院自2014年4月-2016年5月对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LD术,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8例,其中男43例,女55例,患者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7.6±9.01)岁;病变部位:L4/5椎间盘突出62例,L5/S1椎间盘突出36例,经CT扫描或MRI检查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不伴椎体不稳及腰椎管狭窄;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4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进展顺利,手术时间30~90分钟,术中出血5~15ml,无因手术体位或其他护理问题引起的并发症。
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影响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疗效满意的优点,良好的手术配合与手术护理密不可分。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222-02近年来,后路椎间盘镜(以下简称为椎间盘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以广泛的应用,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
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利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8~70岁,平均50.2岁。
病程10d~41个月,平均12.1月。
其中32例有下肢放射性痛及不同程度的腰痛,单侧疼痛30例,双侧疼痛4例,1例为单纯腰痛,间歇性跛行11例,其中膝反射减弱4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2例,支腿抬高试验阳性30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一般采取局部麻醉,俯卧于脊柱托架上,该手术需要在CB机辅助下完成。
手术主要分一下几个步骤完成。
(1)CB机定位目标间隙,选择穿刺点。
用1%利多卡因于标记处进行局部麻醉;(2)用尖刀片切开切口,用扩张导杆穿刺至黄韧带,顺导杆置入工作套管至黄韧带处。
(3)调节灌注速度至影像清晰,清理工作套管内的残留组织显露黄韧带。
出血可以使用双极射频止血。
用专用黄韧带咬切钳咬除黄韧带进入椎管内。
硬膜囊、神经根为硬膜外脂肪覆盖可以用髓核钳清除。
(4)将工作套管旋转进入椎管内,将硬膜囊挡在工作套管外只显露神经根。
分离神经根和髓核,双极电凝仪止血,修复破损纤维环。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60234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病因主要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产生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微创手术,即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而且不改变脊柱结构的优点,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本科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20例,施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0-65岁,根据CT 或磁共振显示髓核突出节段L 4-L 5有13例,L 5-S 1有7例,所有患者均无腰椎滑脱或椎管狭窄。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平均时间(79.20±7.86 )min,术后摄片示效果好,术后恢复佳,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术后48小时后,可配带腰围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5天。
2 护理配合要点2.1 术前准备(1)病人评估:术前一天访视,了解病人情况,进行知识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对手术过程、麻醉及有关注意事项予以详细介绍,增强病人信心,指导体位训练,减少术中不适感,延长俯卧位时间,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
(2)器械及药物准备:骨科基础器械包,椎间孔镜内镜系统及低温消融射频机,椎间孔镜配套器械,C 型臂X 线机及无菌保护套,11号刀片,无菌粘贴巾(带收集袋),快薇乔线,小敷贴,手术衣及中单,3L 等渗冲洗液,0.9%生理盐水20mL,2%利多卡因10mL。
术前检查显像系统设备是否完好。
2.2 手术配合要点(1)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仔细核对病人信息,做好安慰沟通工作,嘱患者侧卧位,在腰部放一个枕头,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1]。
椎间孔镜手术配合流程

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1. 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病人2. 建立静脉通路3. 再次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4. 与洗手护士清点物品并记录5. 平车上麻醉,麻醉成功后与医生一同稳妥安放手术体位,选择俯卧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协助脑科医生用头架将患者头部固定,两耳孔塞棉花,将患者双手约束于身体两侧,肩背部使用宽胶布将颈部皮肤略绷紧,小腿上抬30-40 度,骨隆突处用水凝胶衬垫。
6. 将输液、尿管、动脉监测、肌电监测等管路妥善固定7. 将射频电极板妥善放置8. 保护患者的皮肤不与金属物品接触,注意患者体温,覆盖不过少也不过多。
9. 协助消毒铺单,将脑科贴膜尾部用卵圆钳夹住并放于小桶内6、按步骤连接好光缆、射频线、冲洗管、摄像头等,注意无菌原则,将3000ml 生理盐水放置好,并询问医生后每袋加入庆大霉素1支7、询问医生后调节好射频、冲洗泵的参数。
9、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皮肤肢体受压、仪器设备运作情况10、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11、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手术间。
12、术后将患者送回,注意保护头部。
用物准备:1、包布:剖腹包,中单(多包),开刀巾,手术衣,无菌碗2、器械:椎间孔镜包,颈椎孔镜特器腰椎孔镜用物备:椎间盘包颈椎特器撑开器3、常规用物:温箱生理盐水C 臂机及保护套碘伏酒精手术粘贴巾一次性围裙脑科贴膜2 手约束带胶布脑科头钉脑科头架脚踏保护套c 臂机铅衣3 显示器射频主机磨钻系统俯卧垫一套肩下小枕输液贴膜2 优韧宁1 3000ml 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记号笔病理袋11 号刀片5ml 注射器棉球4、低温:颈椎镜2 射频定位针鞘密封圈泵压力膜颈椎特器5、灭菌锅:冲洗管6、薰箱:光源线射频线神经导航线洗手护士1、术前擦拭无影灯,手术间台面2、检查所需仪器性能3、检查无菌包及特器(椎间孔镜包,颈椎孔镜特器腰椎孔镜用物备:椎间盘包颈椎特器撑开器)4、特殊器械(c臂机铅衣3 显示器射频主机磨钻系统脑科头架脑科头钉)5、准备无菌器械台6、提前30 min 洗手,整理器械台,确保所有用物齐全并功能良好7、检查器械性能,如鞘密封圈泵压力膜是否完好射频连接线是否完好8、与巡回护士清点物品9、消毒铺巾,同腰部顺序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极、摄像系统。并将主机开关打开 ,调节好光源亮度 。 手术过 程 中言辞慎 重 ,语 气平和 ,尊重 患者 隐私 。手 选取2 0 1 2 年l 1 月 ̄2 0 1 4 年l O 月我院收治的8 8 o  ̄ ] t 行椎间孔 术完 毕对 患者 身上 的血迹进 行清洁 ,宜 用盐水或 酒精 ,动 镜 下髓核摘除术的腰间盘突出患者 。术前均经确诊为腰间盘突 作 轻 柔 , 并 为 患 者 做 好 保 暖 工 作 。 坚 持 科 学 严 谨 的 态 度 : 出。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 。其 提升 自己的法 制观念 和法律 意识 ,严格 按照程序 执行护 理 中男7 8 5 例,女9 5 例 ,年龄 1 6  ̄9 0 岁,平均年龄 ( 4 6 . 3 ±1 3 . 9 ) 任 务 , 并 将 患 者 的 利 益 放 在 首 位 , 这 样 才 能 获 得 患 者 的 理 岁 ,两组 患者 的一 般资 料方 面 ( 如性 别 、年 龄 、病 情严 重 程 度 解 ,大大降低 由于护理工作不足而 导致 的医疗纠纷 。 等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尸>0 . 0 5 )。 1 . 3 统 计 学 方法 1 . 2 护 理 方 案 采用S P S S 1 8 . 0 统计学 软件 对患者一般 资料进行 统计 分 1 . 2 . 1术 前 配 合 析 ,所 得 数 据 用 百 分 数 ( %)表 示 ,采 用 检 验 , 以P<0 . 0 5 i . 2 . 1 . 1术前准 备 :术前 由疼痛科 医护人员组成 专 门护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理 小组,组 内成员主要负责患者的饮食起居 、不 良反应、 日 常给 药 、康 复训 练 的制 定 、 预期 目标 、健 康 知识 讲 解 等【 4 j 。手 2 结 果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2 3 4 6
J o ur n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i c a l
2 0 1 5年 4月 C第 2卷第 1 2期
Ap r C 2 0 1 5V o 1 . 2No . 1 2
椎 间孔镜下髓 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孙庆梅
【 中图分类号 】 文章编号】t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1 2 . 2 3 4 6 . 0 1
腰 椎 间盘突 出是骨 科的 高发病 ,患者 多表现 为腰腿 疼 支、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 痛 、麻 木等神 经根性 症状 。主要病 因为腰椎 间_ 盘退行性病 1 . 2 . 2 术 中配合 : ( 1 )通 过 患 者 腕 带 、 病 历 、 手 术 安 变 ,导致 患者下 肢呈 现放 射性 疼痛及 神经 功能 障碍【 l 1 。手 全 核 查 表 、手 术 通 知 单 仔 细 核 对 患 者 基 本 信 息 ,如 姓 名 、 术方法 多样 ,近年来 ,随着 微创手 术在 国 内的兴 起 ,内窥 镜 直 视 下 的 手 术 己逐 渐 将 传 统 的开 放 式 手 术 取 代 , 椎 间 孔 镜 下髓 核摘除 术较传 统 的腰 椎切开髓 核摘 除术 ,出血量 更 少 ,损 伤更小 ,手术 时 间更 短 ,且 患者术 后恢 复较快 ,费 用低廉 】 。 已 经 成 为 治 疗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主 要 手 段 。手 术
性 别 、 年 龄 、 手 术 部 位 、手 术 名 称 、 住 院 号 等 。 ( 2 ) 同 手术 医生 、麻 醉医生对 患者 的基本 信息核对 无误后 ,麻 醉 医生进 行静脉 麻醉 。患者 为俯 卧位 方式 ,对重要部 位 ,如
面部 、腹部 、踝部 ,采取保 护措施 ,放置 奥克兰凝 胶保 护 垫,防止压伤 ,放 置 口咽通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 畅。 ( 3 ) 的顺利 进行除 了与 医生精湛 、准确 的手术 技能有关 ,还 与 护 士清 点 好手 术 器械 ,按 照使 用 先 后顺 序 ,依 次 整 齐排 熟练 的手 术护 理配合 密切 相连口 ] 。本次 研究 针对 我院收 治 列 ,待用 。用刀片在 患者疼痛侧皮肤 取约6 m m的小切 口, 的8 8 0 例行椎 间孔 镜下髓核摘除术 的椎间盘突 出患者 ,对 术 定 位 针 穿 刺 , 刺 入 病 变 椎 间 隙 ,注 意 动 作 要 轻 柔 缓 慢 。 透
( 新疆 自治区职业病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9 1 )
【 摘要 】目的 探 讨分析椎 间孔镜 下髓核摘 除术 的护理 配合具体 方 法及护理 效果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2 0 1 2 年1 1 月 ~2 0 1 4 年1 O 月我院收治的8 8 0 例 行 椎 间孔 镜 下髓 核 摘 除 术 的腰 问 盘 突 出惠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总 结 具 体护理 配合 手段 ,利 用调 查问卷形式 ,统计 患者对护理 方案的满意度 ,评价护理 效果。结果 8 8 0 例 患者 手 术 过 程 均 较 为顺 利 , 无神 经 根 损 伤 、硬 脊 膜 损 伤 ,均 未 出现 变 态反 应 、 切 口愈 合 不 良、感 染 等 现 象 发生 。平 均住院 时问 为7 天 8 8 0 例 患者 中,非常满意7 7 8 q 4 ,比较 满意1 0 2 例 ,不 满意0 例 ,满意度为 1 0 0 %。结论 我 院椎 间 孔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术 的 护理 配合 治疗 方 案 , 效 果显 著 ,值 得 广 泛 推 广 。 【 关键词 】护理 ;髓核摘除术 ;椎 间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