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性食品44页PPT
功能性食品课件重点

• DNA甲基化理论:DNA甲基化与衰老相关 密切,它是一种基因调控机制,能影响蛋 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稳定DNA结构, 影响基因的表达。有实验证明,动物衰老 时,DNA甲基化水平发生改变,老年小鼠 5mdc总水平下降,基因组DNA-5mdc随着 增龄而下降,其丢失率与动物的最大寿命 成反比[10]。DNA甲基化与组织类型有关, 并不是所有的甲基化基因都与衰老有关。 发现23种甲基化基因中有5种与衰老有关。 DNA甲基化由DNA转移酶所催化,老年鼠 脑中DNA甲基转移酶较青年鼠下降20%[11]。
功能性低聚糖的常见加工方法
1. 加工方法 (1)从天然原料中提取 (2)化学合成法 (3)酶学方法 ①转移糖苷合成法 ②可逆水解合成法 ③酶水解法
W3和w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和 功能性差异
• 我们每天进食的食物中都无法避免地同时包含ω3及ω6 脂肪酸。一种有利健康,一种可能会促成疾病。正常ω3 /ω6的比例关系对人体意义重大。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 大学兰德教授发现,当ω3下降时,即大量ω6脂肪酸堆 积于細胞中,前列腺素等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体液因子大量 释放,会引发动脉硬化,心脏病、癌症等,当ω-3/ω -6正常或上升时,即有充足的ω3脂肪酸时,花生四烯 酸系统的病理性活跃被抑制,心脏病等疾病就得到一定程 度的预防,从而维持了健康。打一个比方,ω3和ω6脂 肪酸仿佛每天都在进行一场赌博,而赌注便是我们的健康。 一般而言只要将ω6系脂肪酸和ω3系脂肪酸的攝入比例 限制在4∶1就足以让人体代谢得到良好保障。美国这一比 例仅为20∶1――15∶1,而日本达到1∶1,所以日本也 是世界上人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已到85一90岁。而各种 慢性疾病患病率极低的爱斯基摩人。他们的饮食中有充足 的ω3脂肪酸,约占百分之78。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9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一、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 1、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OD是一种金属酶 SOD主要存在于肝脏等多种动物组织以及菠菜、
银杏、番茄等植物中。 SOD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 (1)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2)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
4、根据科技水平 第一代:大多数根据古典的医学资料或传统的食
用经验研制和生产。 第二代:在保健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经过了以现代
科学为基础的动物实验和人体验证,证明该产 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而且长期食用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代:不仅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产品具 有某些生理调节功能和安全性,而且发现了这 种食品中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
烯、皂苷和柠檬苦素等。 (1)d-苧烯 生物学作用:
1)抑制胆固醇合成 2)抑制肿瘤
25
(2)皂苷 生物学功能: 1)降脂减肥作用 2)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 3)抗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 4)预防肿瘤作用
17
2、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1)结构与性质 EPA和DHA都属于ω-3型多不饱和脂
肪酸 存在于海洋鱼类、虾类、藻类及微生
物中,在回游性大的鱼类及海兽中含量 较多。
18
(2)生物学功能 1)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2)抗凝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抗炎作用 4)健脑作用 5)保护视力
排毒和解毒的作用。
13
二、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 1、低聚糖 2、活性多糖 (1)植物多糖 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调节免疫功能 2)抑制肿瘤 3)延缓衰老作用 4)抗疲劳作用 5)降血糖
抗疲劳功能性食品

抗疲劳功能性食品摘要:疲劳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热点问题之一,是当以肌肉活动为主的体力活动和以精神和思维活动为主的脑力活动经过一段时间或到达一定程度时,出现活动能力下降的现象,表现为疲倦或肌肉酸痛或全身无力。
该文介绍了疲劳的分类及产生机制,列举了局部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并归纳了抗疲劳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和检验方法。
关键词:抗疲劳;功能因子;评价指标;检验方法一、疲劳的定义及分类定义: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技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
总体表现为运动能力的快速降低,包括力量和做功无法到达目的水平。
疲劳的本质是一种生理性的改变,经过适当的休息便可以恢复或减轻[1]。
疲劳的分类包括:1、根据疲劳产生的原因分为:体力疲劳、精神疲劳、病理疲劳;2、根据疲劳发生的长短分为:急性疲劳、慢性疲劳;3、根据疲劳的性质可分:生理疲劳、心理疲劳;4、根据疲劳的临床表现分:轻度疲劳、过度紧、过度疲劳;5、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结点疲劳、外周疲劳。
还有一种疲劳不能通过休息得到缓解,并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且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
称为(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慢性疲劳[2]。
疲劳是防止肌体发生威胁生命的过度机能衰竭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响, 它的产生提醒工作者应降低工作强度或终止运动以免肌体损伤[3]。
二、疲劳的危害及产生机理2.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4]2.1.1 能源耗竭学说磷酸原储藏减少与疲劳在剧烈运动的30秒,肌肉量消耗ATP和CP供能,肌肉中储量明显下降,维持运动时,那么ATP和CP保持在低水平下,短时问精疲力竭的运动后,ATP和CP都不会耗尽;糖储藏减少和疲劳当到达或超过50%~60%最大吸氧80%~90%最大吸氧量强度运动时,首先是慢肌中糖原下降,继而快肌中糖原也下降。
脂肪的作用和疲劳运动时脂肪组织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性食品

①、使ATP酶活性下降,不利于ATP的恢复。 ②、使糖酵解反应的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活力下降。当PH
量,肌肉细胞中ATP保持较高水平。
当人由静息状态转为轻度活动或运动时,代谢率随之增加, 及细胞中ATP等消耗增多,脂肪酸的氧化及肌糖原分解供能速度 加快,由于肌肉开始运动时,心输出量及毛细血管血流量来不 及迅速增加,使得肌细胞中有氧氧化受到暂时影响而无氧酵解 被启动。因此有安静状态转入轻度运动开始几分钟,肌细胞内 糖无氧酵解产物-乳酸浓度稍有上升。随着心脏、毛细血管血流 量的调整,肌细胞又获得充足的氧气,糖和脂肪酸的有氧代谢 仍然占主导地位
ATP 6-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激酶 ADP 1,6-二磷酸果糖
醛缩酶
3-磷酸甘油醛
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
NAD+
+ + 2NADH+H NADH+H
磷酸二羟丙酮 乳酸
乙醇
1,3-二磷酸甘油酸 2ADP 2ATP 3-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2-磷酸甘油酸
无 氧 2ADP 2ATP 丙酮酸 CO2
无 氧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观点: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 白质、核酸及脂类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功能和
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依据:研究发现:
A 自由基产生过多,可造成肌纤维膜、内质网完
整性丧失,妨碍正常的细胞代谢与机能。
B 造成胞浆中钙离子的堆积
C 一些重要的酶因自由基的作用而失活。。。
三、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两个
缓解体力疲劳功能食品

疲劳的定义及分类
• 体力疲劳:体力疲劳又叫躯体性疲劳,是由于当人持续
长时间、大强度的体力活动运动时,体内产生了大量的代谢 物,如乳酸、二氧化碳、血清尿素氮等,这类物质在体内积 聚,刺激人体组织细胞和神经系统,就会使人产生疲劳感。
• 脑力疲劳:脑力疲劳是人们长时间用脑后,引起大脑血液
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具体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 花、反应迟钝、四肢乏力或嗜睡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失眠、 多梦、恶心、呕吐、性格改变等诸多问题。
(七)乌骨鸡
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它的血清总蛋白及 丙种蛋白均高于普通肉鸡,乌骨鸡全粉水解 后含有18种氨基酸比普通肉鸡的含量高, 乌骨鸡中还含有维生素B1、B2、B6、B12、 C、E和烟酸等多种维生素。而且维生素E、 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含量也均高于普通肉 鸡,它还含有钙、磷、铁、钠、氯、钾、镁、 锌等。试验表明,乌骨鸡能增加体力,提高 抗疲劳能力。
7、对血液影响: 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 数量增加; 促进骨髓DNA\RNA\蛋白质\脂 质的合成。 8、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9、抗肿瘤作用 10、调节免疫功能 : 增强体力吞噬细胞的活性; 刺激机体对抗原产生相应的抗 体; 促进T细胞和B细胞转化增殖。
(二)西洋参
西洋参俗称“芦头”,与人身同属人参属。原产北美, 1784年开始进入中国。1975年在我国北方大面积试种,获 得成功,现已发展到17个省,年产干品约120t。 1、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17种人参皂苷类,其中人参二醇单 体皂苷(Rb1、C54H92O2)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高于亚洲 人参,但不含人参皂苷Rf和Rg2。另含有人参酸、齐墩果酸、 多种无机盐(锌、硒、锰、钼、锶、铜、铁、钾、镁等)、 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C)。 2、生理功能:具有抗疲劳功能,对老年人脏器功能衰弱、免 疫功能地下、适应环境耐力减退,有一定保障作用。课增 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特异防御能力
2.3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性食品

疲劳根据其发生方式分为急性疲劳和慢 性疲劳 急性疲劳主要是频繁而剧烈的肌肉活动 所引起。(能力暂时下降可恢复) 慢性疲劳是由于长时间而反复活动所引 起,到第二天没恢复而蓄积为蓄积疲劳。
年轻时用健康换取 金钱 年老时用金钱换取 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 城市蔓延,使很多 人未老就步入用金 钱换取健康的“老 化过程”
四、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保健品介绍
(一)人参 人参分亚洲种和西洋种两类,前 者统称人参,后者称西洋参。亚洲 种原产中国东北部,朝鲜、韩国和 日本也有栽培。西洋参主产与北美 的东部。 1、主要成分:主要含有18种(共40余 种)人参皂苷:(Ginsenoside)是 一种固醇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人 参属药材中。人参皂苷被视为是人 参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为研究的 目标。
(四)牛磺酸
牛磺酸又称2-氨基乙磺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与乌贼、章鱼、贝类等风味物质的关系密切,能改善水产 加工品等的风味。无臭,味微酸,水溶液值4.1~5.6。熔 点大于300℃,因此在通常烹饪等加工中很稳定。经过 100℃加热88h,或经紫外灯照射7h;pH3.7和10时回流3h 不降解;在饮料、奶粉中120d常规贮藏无变化。易溶于水 (12℃,15.5%),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对酸、碱、 热均稳定。属于非必须氨基酸,但与对体内半胱氨酸的合 成有关,并能促进胆汁分泌和吸收。有利于对婴幼儿大脑 发育、神经传导、视觉机能的完善、钙的吸收及脂类物质 的消化吸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各种鱼类、贝类及哺 乳动物的肌肉及内脏中。尤其在动物的胆液、肝脏及乌贼、 章鱼、珠母贝、花蛤、扇贝等软体动物的肌肉萃取液中为 多。
二十八醇
3、制法 存在于小麦胚芽、米糖、甘蔗、苹果、葡 萄等果皮中,主要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 但在甘蔗中,却存在较多游离态的二十八 醇。由上述原料经溶剂萃取法、蒸馏法、 超临界萃取法等而得。 4、用途:供制造健康食品只用,在日本用于 糖果、运动员饮料等,但因不溶于水,故 用于食品时,应有良好的乳化作用。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件

功能食品的分类
总结词
功能食品可根据其功能成分和用途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功能成分和用途,功能食品可分为营养补充型、强 化型、机能型和保健型。其中,营养补充型功能食品旨 在补充人体所需的某种或多种营养素,如钙片、铁剂等 ;强化型功能食品在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 以提高食品的整体营养价值,如加碘盐;机能型功能食 品含有某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可调节人体某种生理 功能,如添加益生菌的酸奶;保健型功能食品则具有明 确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改善记忆等。
标识管理
建立功能食品的标识管理制度,确保 产品标识清晰、准确、易于理解,同 时对虚假标识和违规标识进行监管和 处理。
05
功能食品的应用与实例
功能食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增强免疫力
01
通过摄入含有特定营养成分的功能食品,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力
,预防疾病。
调节生理机能
02
功能食品可帮助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如改善睡眠、缓解疲劳等
功能食品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功能食品市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
发展趋势
未来,功能食品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和智能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定需 求。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功能食品的加工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 善。
功能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估
对功能食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包括原料安全性、生产工艺安全性、产品 安全性等,确保产品无毒无害。
风险评估
对功能食品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原料风险、生产工艺风险、产品风险等,以确 保产品安全可控。
功能食品的标签与标识管理
标签要求
制定功能食品的标签要求,包括产品 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 、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以及产品的 主要功能成分和功效说明。
缓解体力疲劳产品设计方案

缓解体力疲劳目录一、概念——产品研发思路 (2)1.立项项目名称 (2)2.产品预期达到的保健功能 (2)3.适用范围 (2)4.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2)、5.相似产品及产品竞争力分析 (3)6.本产品面对各国的法律门槛[1] (3)7.开发产品类型与产品选型依据 (4)二、设计——产品配方筛选与确定 (4)1.配方的筛选 (4)2.主要功效成分安全性 (4)3.功效作用机制 (5)4.配方用量 (5)。
5.小试研发 (6)6.分析方法 (6)三、实现——生产工艺及其关键点 (7)1.生产工艺 (7)2.关键点及生产制约因素 (7)3.中试情况 (8)四、运行——销售、定价 (8)1.定价策略 (8))2.销售方式 (8)3.健康声明 (8)五、改进 (9)1.市场销售调整 (9)2.产品质量改进 (9)参考文献 (9)`一、概念——产品研发思路1.立项项目名称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卫法监发[2001]109号)的要求将本产品的名称确定为XXX。
2.产品预期达到的保健功能缓解体力疲劳3.适用范围适宜人群:运动员、爱好运动和爱好健身的人群;耐力训练、爆发力人群;因短暂剧烈运动、旅游引起的疲劳等人群。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为不适宜人群,保健食品的成分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4.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功能宣称为缓解体力疲劳,并兼具有增强耐力,爆发力,恢复体力功能的保健食品潜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因为缓解体力疲劳的保健食品虽然品种繁多,但宣传的点都比较集中,存在着部分市场空挡,如果将其合理细分,就可以在保健市场中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据资料统计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我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
保健品生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5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365家,年销售收入总计为亿元,同比增长%;产品销售利润为亿元,利润总计为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