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享

5.有感染的危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定时更换床单被服,保持清洁 。嘱病人戴口罩,减少探视人员。
接触病人前后认真洗手,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 及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6.焦虑
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流行病学
好发于中老年,以50~60 岁之间为多,男女之比约 3:2。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 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特点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 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 、贫血、肾脏损害。由于 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 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 菌性感染。
病例回顾 相关概念 临床表现 治疗与护理
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和破坏
性质的改变
04
(三 )血液生化检查 1 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中的80%出 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形成 的尖峰和M蛋白带 2 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可确定骨髓瘤的 类型
病例回顾 相关检查 临床表现 治疗与护理
(四 )X射线
骨骼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溶
骨性穿凿样骨质缺损区或
02
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
3 血清β2微球蛋白增高,
增高程度与体内肿瘤细胞
数量相关,血清乳酸脱氢
03
酶升高,反应肿瘤负荷,
两指标可提示预后和预测
效果
4血钙测定骨质广泛破坏,
可出现高钙血症
5 尿和肾功能检查90%以
上患有蛋白尿,血尿素氮
,肌酐,尿酸
对症治疗 镇痛
控制感染
高钙血症和高尿酸 血症应增加补液量 多饮水使每天尿量 >2000ml,促进钙 与尿酸的排泄
骨髓穿刺提示骨髓瘤 细胞明显增多,活检病
骨髓瘤是很严重的病吗?会有怎样的症状

骨髓瘤是很严重的病吗?会有怎样的症状骨髓瘤是常见的疾病,会导致人们系统出现多种并发症,骨髓瘤的出现危害性很大,所以患者有必要接受一定的治疗,在得了骨髓瘤后,贫血是出现的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为骨髓瘤的发病时轻时重,而且病情也是忽高忽低,非常不稳定的,关于骨髓瘤一定要做好血液方面的控制。
★症状体征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患者的首发症状并不引人直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若不警惕本病并作进一步检查,则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1.骨痛 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早期常是轻度的、暂时的,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严重。
疼痛剧烈或突然加剧,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据北京协和医院125例MM首发症状分析,80例(64.0%)以骨痛为主诉,骨痛部位以腰骶部最常见(28.0%),其次为胸肋骨(27.0%),四肢长骨较少(9.0%),少数患者有肩关节或四肢关节痛。
绝大多数(90%~93%)患者在全病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但确有少数患者始终无骨痛。
除骨痛、病理骨折外,还可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形成肿块。
在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他部位。
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并有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2.贫血及出血倾向 贫血是本病另一常见临床表现。
据北京协和医院125例分析,绝大多数(90%)患者都在病程中出现程度不一的贫血,其中部分(10.4%)患者是以贫血症状为主诉而就诊。
贫血程度不一,一般病程早期较轻、晚期较重,血红蛋白可降到<50g/L。
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骨髓中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排挤了造血组织,影响了造血功能。
此外,肾功不全、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造成或加重贫血。
出血倾向在本病也不少见。
北京协和医院125例中8例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医,而在病程中出现出血倾向者可达10%~25%。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 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侵犯骨骼、肾脏、血液等多个系统,引起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约为70 岁,男性多于女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例如,家族中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此外,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例如,长期接触苯、甲醛等化学物质,或长期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可能对骨髓中的浆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发病风险。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人类疱疹病毒8(HHV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从而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2.发病机制浆细胞异常增殖: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浆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其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在体内积累,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
骨髓微环境改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微环境也会发生改变。
骨髓中的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等会促进浆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生长。
这种骨髓微环境的改变会进一步加重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
免疫功能紊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也会出现紊乱。
一方面,异常的浆细胞会分泌一些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免疫系统也会对异常的浆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往往是无效的,不能清除异常的浆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的疾病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的疾病有哪些?
*导读:多发性骨髓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患者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病情的恶化,患者在接受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患者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病情的恶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多发性骨髓瘤都会并发那些疾病呢?相信这是很多人在一直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下。
1.骨折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
2.高钙血症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在欧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60,临床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渴性多尿、昏迷。
3.肾脏损害是MM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
4.高黏滞综合征在MM患者中发生率为10,常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等。
5.血液系统并发症贫血、出血、血栓。
6.感染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感染、发热。
如皮肤感染、肺
部感染等。
7.淀粉样变性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腹泻、外周神经病、肝脾肿大等。
8.神经系统损害 MM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28.6~40,包括脊髓压迫、神经根脊髓压迫等。
提醒患者在治疗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要畏惧。
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重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及时应对。
当然如果发现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血液滤过的治疗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血液滤过的治疗观察目的通过系统观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和(或)联合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反应,进行多发性骨髓瘤肾病(MMN)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及免疫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结合相应的实验室临床指标监测,寻求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治疗方法。
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B组)20例与连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后进行联合化疗组(A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A组在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肾功能恢复率、血肌酐(SCr)、轻链蛋白、血钙和血尿酸均显著地优于B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清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和联合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有优势,2个疗程可明显观察到临床症状缓解,临床活动指标可有效改善。
标签: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系恶性增殖性浆细胞疾病,其中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或)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
由于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可引起骨质溶骨破坏,表现为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以及感染、贫血、蛋白尿等各种临床症状[1]。
肿瘤细胞异常产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损害肾脏,导致肾脏受累,称骨髓瘤肾病MMN(multiplemyeloma nephropathy,MMN),又被称为管型肾病(cast nephropathy,CN),其并发的肾功能衰竭也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对MM的病程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治疗MMN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新乡地区2007年2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40例MM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M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左心衰的护理

一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左心衰的护理发表时间:2018-03-01T14:52:08.7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作者:陈映娟罗敏贤[导读]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心衰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因其症状表现呈多样化,导致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血液科广州 510080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发病与B记忆细胞、幼浆细胞有直接关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相关报道显示,该疾患者者的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患者同样多于女性患者[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形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医疗压力空前之大。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机体因罹患各种心脏类疾病后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心室舒张功能产生障碍,使心排血量减少,从而导致静脉回心血量无法正常排出心脏,出现静脉血液系统淤积,动脉血液系统出现血液灌注减少等情况,同时因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使心脏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心脏症候群[2]。
心衰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心衰症状而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心衰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因其症状表现呈多样化,导致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
该病在国内的报道较少,但临床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疗效,改善预后。
本文总结我院1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左心衰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刘某,女性,66岁,因“胸闷半年,双下肢水肿,腹胀3月余”于2017年06月30日在我院门诊就诊。
主诉: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加重,夜间平卧更甚,伴有阵发性呼吸障碍。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
临床以“1.多发性骨髓瘤,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3.心功能3级”收治入院。
查体:T:36.9℃,P:124次/分,R:27次/分,BP:132/89mmHg,急性重病态,体形消瘦,轻度营养不良,端坐位,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无肿大,指(趾)端甲床苍白,五官端正,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周微绀,唇苍白,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胸椎后突,胸骨柄压痛(+),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或减弱,两肺叩呈清音,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大量中、小水泡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界无扩大,心率为124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有力,三尖瓣听诊区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会怎样?以及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溶骨性损害、尿蛋白、病理性骨折、免疫缺陷、血小板减少、腕管综合征、视力障碍、血沉增快、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一、症状:1.骨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占70%~80%,腰背部和肋骨痛为最多,可因活动而加剧,持续性局部痛或压痛提示可能有病理性骨折,溶骨损害多见于椎骨、颅骨、肋骨、锁骨、肩胛骨及骨盆,X线表现为多发性穿凿样损害,骨质稀疏与病理性骨折。
本病的骨质破坏很少伴有新骨形成,故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检出率低。
若有骨痛症状而X线无异常的患者,可进行CT或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溶骨损害可能致高钙血症。
骨髓瘤浸润骨质明显时可能局部隆起,形成肿块。
2.免疫缺陷:本病的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的病源菌包括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
免疫缺陷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如抗体生成减少,粒细胞溶酶体减低、粒细胞移动低于正常以及补体功能异常,此外一些患者的T细胞功能虽然正常,但CD4+细胞亚群降低,CD4/CD8比值减低。
感染可伴C反应蛋白升高(IL-6升高),引起肿瘤细胞增生,促使疾病进展,故感染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毒感染也有所增多,常见的有带状疱疹。
3.肾脏损害:90%的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特点为不伴高血压,几乎全为轻链,仅含少量白蛋白,用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本周蛋白尿的阳性率为80%,约有50%患者诊断时有血清肌酐含量升高,上海市综合分析130例多发性骨髓瘤,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者共86例,占66.2%,有32例系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1%~2%,可发生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促发因素有脱水、急性感染、静脉肾盂造影、高血钙以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系统疾病-2024鲜版

22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024/3/28
23
新型药物研发动态
蛋白酶体抑制剂
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功能, 干扰肿瘤细胞蛋白质降解, 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024/3/28
免疫调节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 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
单克隆抗体
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 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直 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免 疫应答来抑制肿瘤生长。
24
免疫治疗前景探讨
1 2 3
CAR-T细胞疗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使其表达能够识 别肿瘤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实现 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
PD-1/PD-L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恢复机体对肿 瘤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的目的。
双特异性抗体 能够同时识别两个不同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具 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2024/3/28
14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3/28
15
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手卫生、
穿戴防护用品、消毒设备等,以 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2024/3/28
加强患者教育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关于感染防控的 重要性,包括个人卫生习惯、饮食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可采用高强度化疗、新药治疗或 参加临床试验等方法。
2024/3/28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基因突变、耐药性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导读:1.骨折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
2.高钙血症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在欧美患者中的发……
1.骨折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
2.高钙血症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在欧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60,临床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渴性多尿、昏迷。
3.肾脏损害是MM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
4.高黏滞综合征在MM患者中发生率为10,常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等。
5.血液系统并发症贫血、出血、血栓。
6.感染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感染、发热。
如皮肤感染、肺部感染等。
7.淀粉样变性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腹泻、外周神经病、肝脾肿大等。
8.神经系统损害 MM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28.6~40,
包括脊髓压迫、神经根脊髓压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