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

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

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胡春燕摘要:[目的]总结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无菌技术管理不完善、手术切口皮肤保护不到位、术中低体温、病人、环境、器械物品、手术人员等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监控,才能达到有效降低腹部手术感染的发生。

[结论]加强手术室中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腹部手术感染。

关键词:手术室;腹部手术;手术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5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51-02 腹部手术感染是外科领域中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甚至会影响手术的失败。

手术室是引起外科腹部手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提高控制感染的意识、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的管理,是手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腹部手术病人的安全、降低切口感染率,对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感染的危险因素1.1 病人因素 肥胖病人的脂肪血流量和血容量都较低,供血少的组织容易发生感染,另外,脂肪组织影响手术操作和暴露,延长手术时间。

脂肪层的无效腔难以完全消灭,易发生脂肪液化、坏死、积液,从而使细菌定植继发感染。

目前手术多采用高频电刀操作,高温使组织碳化和气化,进一步加重了脂肪液化。

1.2 环境因素 手术室空气消毒不彻底,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可直接进入切口或落到器械、敷料上而污染切口[1]。

接台手术手术室内环境打扫、消毒不彻底。

1.3 器械、物品因素 一次性物品包装漏气、破损、过期,未能及时发现进行相应的处理。

非一次性物品消毒不彻底,切口周围无菌敷料被浸湿、污染的器械、物品继续使用,特别是胃肠道手术,接触过肠内容物的器械、物品等未能及时更换,甚至沿用至手术结束,手术人员在污染的环境中操作。

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综述

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综述

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综述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明显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了病人的预后,还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从手术室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1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1.1患者方面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患有基础疾病的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可造成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过度肥胖的患者因体壁脂肪组织过多,使手术切口过大,均易造成切口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耐药菌株在患者体内定植就越多,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危险性。

1.2手术方面1.2.1备皮方式及时间按照传统的术前准备,是在手术前一天剃毛,因为剃刀容易划伤皮肤,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增加了较深皮肤层细菌的定植,且在备皮后不做常规清洗,术后易发生感染。

1.2.2手术室环境因素的影响空气污染是术中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来源,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1]。

另外有有报道若手术室温度<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低温,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温的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20%左右[2]。

1.2.3手术时间过长有研究表明手术时间每增加1h,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45倍[3]。

手术切口的细菌30%是由于手术室中的细菌直接落入引起的,时间越长落入切口的几率和数量就越多,术后感染率也就越高。

1.2.4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灭菌不达标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不规范,未按要求使用压力蒸汽灭菌,仍采用化学浸泡方法,浸泡的时间、浓度不够,使手术器械未达到灭菌的目的;使用虽经灭菌处理但已超过有效期的器械和物品,或使用虽未超过有效期但已被污染的器械,如无菌包布潮湿的器械包,均可将细菌带入手术部位而造成术后切口感染。

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 转 第 10页 ) 下 8
1 8 中 国 现代 医生 C N 7 HIAMOD R oC OR E ND T

临床探 讨 ・
21 00年 1 2月第 4 8卷第 3 6期
增加 , 体液和蛋白质渗漏 , 表现为血压 升高 、 白尿 、 蛋 水肿 和血液
浓缩 等 。全 身各 器 官 组 织 因 缺血 和 缺 氧 而受 到损 害 , 重 时 肝及 严 胎 盘 等发 生 病 理 组 织 学 变 化 可 导致 肝 细 胞 坏 死 、子 宫蜕 膜 坏死 出血 , 而 导 致 胎 盘 早 剥 、 血 功 能 障 碍 和 产 后 出血 等 的发 生 。 继 凝
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体系 , 加强健康宣教 , 指导孕妇合理 饮食与休息, 适时地补钙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对于
妊 娠 期 高 血 压 患 者 , 住 院 治疗 也可 在 家 治 疗 ; 痫 前 期 患 者 应 可 子
[ 3 晓娟 .妊娠 合并妊娠 期高血 压疾病 晚期妊娠 2 8 临床分析 f. ]任 5例 J 】
和低 出生 体 重儿 以及 胎 儿 畸形 的发 生 。另外 , 度 妊 娠 期 高 血压 重 疾病 患者 肝 脏 小 动 脉 痉挛 , 使 肝 细 胞坏 l及 被 膜 下 出 血 , 现 可 步 匕 表
为 H L P 合 征 EL 综 。
【 考 文献 ] 参
[]X n k E Pp r J Fed N,ta.P re l s : n u t n o - 1 e a M, ie M, il e 1 ee c mp i i id c o fl a as i a
无 切 口感 染 的剖 宫产 产 妇作 为 对 照组 , 产 妇手 术 室环 境 、 两组 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措施

文 章编 号 :17 — 14 (0 2 0 02 — 2 6 1 8 9 院常见的感染 之一 ,可 占到外科 医院 感 染的 1%~4 3 1%。术后 患者 切 口发生感染 发生 是十分危险 的,甚 至会
威 胁到患者 的生命健康 ,并且会给患者及 其家属带来 严重的身体 与经
对于高龄 手术患者 应当更加密切监 测是否有 发生感染 的趋 势 ,老
年人抵 抗力较弱 ,更容易发生感 染 ,一经 发现伤 口有感染 倾 向应立 即 向医师 报告 ,及时采取抗感染药物 。 对于有基 础疾病 的患者首先要控 制好基础疾 病 ,待患者 血压 、血 糖 、心率等基本 指标稳定后再进 行手术 。尤其是糖尿病 患者的伤 口不 易愈合 ,更应加倍注意护理 。
患有 其他 基础 疾 病 ( 高血压 、糖 尿 病等 ) 如 、未结 合应 用抗 生 素 治疗 。而且 我 们 发现 ,夏 季手 术 的患者 感 染率 明显 高 于其他 季 节 。在 完善 护 理措 施 后 ,治疗 组 的感 染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患者 的恢 复所 需时 间也 有 所降低 。结 论 外 科手 术后 患 者感 染率 较 高 ,应从 以下 几点 来预
21 0 2年 7月第 1 0卷 第 2 0期

临床护理 ・ 6 2 5
手术部位感染 的危 险因素分析 与预 防护理措施
刘春 芙 刘 玉娇
( 珲春矿业 ( 团)有 限责任 公司总医院 ,吉林 珲春 13 0 ) 集 3 3 0
【 要 】 目的 探 讨 分析 引起手 术部 位 感染 的危 险 因素 以及 预 防护理 措施 。方 法 随机 抽取 3 前入 我 院进行 外科 手术 的 6 摘 年 2例 患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该组 为对 照组 ,分析 对照 组 患者 的感 染率 , 以及 发 生感 染患者 的共 同性 。之 后对 近期 入我 院进 行外 科手 术 的 6 2例患 者进行 护理 , 该 组 为治疗 组 ,对 比两 组患者 的 感染率 与恢 复情况 。结果 经 分析 ,引起手 术后 感 染的 几大 因素 为 :手 术 时间 长、体 质量指 数 ( I )高 、 BM

对普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普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摘要 】 目的 : 探讨普 外科 患者腹 部切 1 染 的护理对策 。 2 感 方法 : 回顾 性分析本 院普外 科行 剖腹手 术 的患者资料 , 椿 讨腹 部切 1感染 的护理对策。 2 结果 :4 例 患者 中共有 1 例患者 出现 切 口感染 , 染率为4 8 。 28 2 感 .4 结论 : 对于 患者存在 高龄、 合并糖尿病、 营养不 良或肥胖 以及不 可避 免的术后激素应用, 应针对具体 的危 险因素做 好积极 的预 防工作 , 而对于已经存在 腹部切 I感染 的患者 , : / 应该积极 科学 的处 理切 口, 好 患者 心理 护理 , 而促进 患者 早 日康 复 。 做 从 【 关键 词 】 腹 部手 术 ; 口感 染 ; 切 护理 对 策
者 的饮食结构及营养状态 , 根据 患者 的病情及 时调整饮食结 构, 改善营养不 良的状态 , 如给予高蛋 白、 富含维生素、 高能量 、 低脂 、 营养 丰富、 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 提高患者 的机体免疫力 , 必 要 时 可给 予 人血 白蛋 白 、 脉 用 丙种 球 蛋 白或 具有 提 高 机体 静 免疫功 能的胸腺肽等[。 j 对于无营养不 良的患者 , 1 在全麻清醒 后 3 无 胃肠 道 不 良反 应 的情 况 下 , 以少 量 进 食 , ~2 无 4d 可 待l d 不适反应后可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及数量 , 逐渐过渡到普通饮 食 【 同时做 好 合理 有 效 的监 测 、 6 l 。 调控 工 作 , 于糖 尿病 患 者 , 对 应 定期监测血糖 , 将血糖平稳 的控制于正 常范 围以内。 对于其他 慢性疾病 , 前应给予相应治疗 , 病情得到控制。 术 使
细菌侵入机体 , 致切 口周 围组 织污染 , 坏死。 34 手 术类 型和 持 续 时 问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妇产科腹部手术是指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手术的一种常见治疗方式,但是在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非常重要。

一、危险因素调查分析1.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个人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首要因素,而一些患者由于自身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注意洗手、长时间不洗澡等,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2. 免疫功能低下: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细菌更容易侵入身体,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3. 手术过程不规范: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到位、手术器械不干净、手术切口处理不当等,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4. 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术后伤口的护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并进一步发展。

5. 术后患者自身因素:如术后感染其他部位、出现发热等,都会增加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通过上述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免疫功能、手术过程和术后伤口护理等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们将结合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二、预防对策1.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患者在手术前应加强自身卫生习惯的培养,如注意勤洗手、经常更换内衣内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2. 加强免疫功能: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营养、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3. 规范手术操作: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器械处理等工作,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避免在手术时引入细菌。

4.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在术后要及时观察患者伤口的情况,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有效避免细菌感染。

5. 术后定期复查:术后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处理术后出现的异常情况,保持身体的健康。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体会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体会
切 口感染; 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 织抗 张力的程度 , 降低腹压 , 避免危 险因素 , 术后抗感染治疗 , 可有效预 防切 口裂开。 关键词 : 腹部手 术 切 口感染 切 口裂 开 防治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6 9. R 1+ 3
1资 料 与 方 法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2)5 0 0 — 2 17 — 3 12 1 0— 10 0
1o 0
北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卷第 5期
对 C P的治疗 , A 笔者 的观点认为必须覆盖肺 炎链球菌 、 流 了与青霉素的亲和力而产生耐药 。中低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 感 嗜血杆菌和不典型病原体 ,能 同时对这两类 病原体起作用 般对头孢噻肟 和头孢 曲松敏感 ,因此如果肺炎链 球菌耐青 的是 大环 内酯类 、 氟喹诺 酮类和 四环素类 的多西环素 , 还有酮 霉素 ,采用酶抑制剂如 阿莫西林 和克拉维酸 的效果就微乎其 内酯类药 物特利霉素 ,大环 内酯类 中以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 微了。临床上 可通 过提 高青霉素 的给药剂量而获得较好 的治 较好 。B内酰胺类 因为不能覆盖不典型病原体 , 单用的效果不 疗反应 。同类药物普鲁卡因青霉素 G、 苄星青霉素 G和青霉素 v其临床应用与青霉素类似。 好, 和对不典型病原体有效的药物联 用的话效果 比较理想。 在用药时一定要首先考虑到耐药性的问题 , 在本单位所在 对于阿奇霉素 ,在用单药治疗没有心肺疾病和合并症的 地区 , 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并不严重 , 对红霉素倒是耐药率高。 住院患者时治愈率非常高, 目前也有许多国产针剂在使用 , 而 本单位( 大屯煤 电公司) 周围的社会主体并不是非常富裕 , 笔者 传统 的红霉素因为副反应大 , 口服 吸收差 , 临床使用 中不尽 在 对此药不能报销。另外要注意 , 如果确 认为在治疗时采用青霉素或一代的头孢霉素比较合适 。青霉素 如人意。但在许多地方 , 有很多衍生物 , 有耐青霉素酶的 、 抗耐 甲氧西林金葡菌的等等 , 实是 因为核糖体突变的肺炎链球菌耐药 ,就不 能选用阿奇霉 副作用少 , 效果也不错 , 临床 中使用 的却 比较少 , 但在 这也许 与 素。 氧氟沙星和环丙沙 星对肺炎链球菌的作用不佳 , 不能单用。 社 区获得性肺炎 , 其第一位 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 , 而影 目前我 国整体 的医疗环境有很大的关 系吧 。但要注意 , 青霉素 类传统分青霉素 G、 酸的、 耐 耐青霉素酶 的、 广谱对革兰 阴性杆 响肺炎死亡 的病原体也主要是肺炎链球菌和嗜肺军 团菌 。因 菌有活性的、 对假单胞菌有活性 的等几大类。耐青霉素酶的青 此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肺炎链球菌 。但对不典型病原体 如支 衣原体和军团菌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 不典型病原体在 霉 素主要有两个 , 即苯唑西林和 甲氧西林 , 但金 葡菌如对 甲氧 原体 、 社区获得 性病原体 的地位仅次 于肺炎链球菌 ,而且两者有合 西林耐药 , 一般需用糖肽类抗生素 , 青霉素却无能为力。 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 的原因 , 不是因为产生 了 母 内酰 并感 染的可能 。因此社 区获得性肺炎 的经验治疗同时必须覆 并 一 胺酶 , 而是因为细胞壁上的青霉 素结合蛋 白( B ) P P 改变 , 降低 盖非典型病原体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风险:妇产科是一个易于传播感染的环境,因为许多疾病与生殖器官有关。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隔离衣,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药物错误:妇产科患者常常需要用药,医护人员在给药时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和药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剂量和途径,防止药物错误的发生。

3. 产科手术风险:妇产科手术属于高风险的操作,可能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和损伤等。

护士在手术前需要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产妇失血: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护士需要及时识别和干预,保证产妇的安全,并与医生紧密合作,进行及时的输血和手术治疗等。

为了预防和降低以上安全隐患的发生,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做好手卫生: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执行任何操作前后要洗手或使用免水洗手液,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佩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佩戴适当的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做好药物管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品,确保正确使用药物的剂量和途径,避免药物错误的发生。

4. 熟悉手术环境和操作规程:在手术前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设备,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高度警惕产妇失血的情况:监测产妇的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出血量和体位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的紧急情况。

6. 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紧密合作,及时共享信息和交流,保证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是存在的,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些隐患的发生,保障妇产科患者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张秀杰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09期
【摘要】目的:研究在妇产科实施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原因,并找出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

结果:手术室与病房的环境与空气污染;患者自身的肥胖、免疫力与术前发生感染、手术的时间过长、切口缝合技术不足及高频电刀使用及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都会独立地引起切口感染。

结论:对于妇产科所有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切口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痛苦,防治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原因;护理措施
腹部手术后发生感染是常见于妇产科临床的一种并发症,相关报道指出,在妇产科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超过45%是切口感染,这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非常巨大,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如果对于切口感染没有实施有效的预防或者治疗对策,那么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宫腔感染、败血症以及功能障碍等相关继发疾病分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旨在研究在妇产科实施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原因,找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2.3±3.5)岁,患者所实施的手术包括有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与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以及宫外孕的病灶清除手术等。

1.2 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程记录以及各项检查的结果等相关资料对患者是否为切口感染进行综合性判断,对患者为切口感染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根据所找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

2 结果
通过研究与分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有33例为患者自身的原因、26例为手术原因、25例为用药原因引起切口感染。

3 讨论
3.1 危险原因
3.1.1 患者自身的原因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住院的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存在都与发生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年龄比较大、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低并且伴有感染及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免疫能力比较差,较为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所以对年龄比较大的患者来说,要重视对其实施抗炎治疗,把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提高,并在手术中严格采取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有研究证明,体重超过90kg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远远高于体重不超过90kg的患者。

由于肥胖患者的脂肪层比较厚,容易影响到手术部位暴露与手术的操作,使得手术的时间延长,而手术的时间延长对患者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饮食,防止肥胖[1]。

此外,住院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就越高,所以控制患者住院时间也非常重要,
3.1.2 手术原因手术本身所具有的侵入性会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也是导致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手术的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就越大,手术人员操作技术的不熟练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与增加术中出血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对于一些急诊手术,由于手术之前准备的不充分,无法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地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手术与处理措施,则会造成切口感染发生概率的进一步加大,并且手术人员与物品的流动如果不控制,其所引起的纤维、粉尘、微粒等都会对手术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切口感染[2]。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术野及医疗器械受空气污染的概率增高,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亦增加;同时手术时间长可造成创面扩大、出血及局部血肿形成,浸血敷料盐水反复使用,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手术切口污染的机会。

因此,提高手术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应注意保护组织,彻底止血,缝合时不留无效腔,对合面平整整齐、无缝隙,尽量减轻手术的创伤程度。

3.1.3 用药原因调查显示,在手术前后与围手术期间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明显比使用抗菌药物的要大,抗菌药物时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措施。

3.2 护理对策
防治感染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

因此,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必须有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对策。

手术前要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评估,特别是老年患者,要提高手术的警惕性,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实施相关治疗,加强防御能力,做好皮肤护理;手术中要对手术所需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与杀菌,手术必须由有经验
的、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密切的配合实施,高效实施,以免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后要规范合理的使用抗菌药,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鼓励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定期检查有无感染情况,一旦发现,要立刻寻求医生处理[3]。

基础疾病或感染亦使机体防御、免疫机能下降,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机体康复过程延迟,导致切口感染率增加。

因此术前应控制基础疾病或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全身情况。

因此,术前、术后应针对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病菌选择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由此可知,对于妇产科所有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切口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痛苦,防治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学书.基层医院手术室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5(9):14-16.
[2]石一复.重视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3(6):52-54.
[3]阮晓翠.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6(7):3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