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与针刀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

合集下载

颈源性头痛的射频和松解的有效性观察

颈源性头痛的射频和松解的有效性观察
有 严重 的颈部 间接创 伤史 。排除标 准 : 患者没 有颈部 症状 , 不具 备上 述头 痛 的特 点 。
3 方法 .
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 0 和对照组 ( = 0 。治疗组病人取俯卧位 , n 5) n 5) 颈部常规消毒并铺
无菌孑 巾, L 根据棘突找到第二颈椎横突 , 先将阴极板贴在病人臀部 , 再在第二颈椎横突刺入射频针 , 当感到有 骨性组织阻碍后 , 回吸 , 在没有血液及脑脊液 回流 的情况下 , 注射 02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 2
尽管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 一般认为与颈椎 的增生性改变有关 , 尤其是钩椎关节病变造成上中
段神经根刺激引起颅神经疼痛发作 , 也有学者认 为与枕大、 枕小神经有关 , 并且 由 c ~节段的病变所引起。 : , 目 , 前 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多采用手法推拿 、 牵引、 水针 、 穴位埋线、 小针刀 、 封闭、 药物等治疗方法。我 们科 自从 20 00年 5月到 20 05年 5 月应用颈 2 横突射频热凝和寰枕膜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 疗效显著 , 现报 道如 下 :
稀释) l l m 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 0 对于治疗组的病人应用智能型射频热凝机治疗 , 局部的射频热凝温度控制在 8 ±  ̄ 热凝时间为 9 。在进行热凝的过程中如病人出现明显的疼痛时应立即终止操作。然后再进行寰 5 5C, 0s 枕膜松解术。该方法操作的过程是: 首先找到寰枕膜起点肌肉痉挛最严重的部位, 0 2 用 . %的利多卡因局部
维普资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 i s ora o anMe in 0 7 1 . 1 hn eJu l f i dc e20 .3 ( e n P i
颈 源性 头痛 的射 频和 松 解 的有效 性 观 察

射频热凝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热凝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

电极板靠近操作部位,避免电流通过心脏 装心脏起博器患者慎用 进入椎管前要慎重 进入椎管后要缓慢 神经测定值灵活运用 复制出症状为治疗的金标准 患者出现发热为正常,出现发烫应停止 穿刺针勿刺入到软骨板
一.腰突症射频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 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慢性腰突症 2. 椎间盘源性腰痛 3. 椎间盘膨出及中央型突出 4. 巨大型和脱垂型可叠加臭氧或胶原酶 5. 对于游离型和钙化型也可选择治疗
(二)禁 忌 症 1.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不 全者 2.合并有严重骨性椎管狭窄者
射频热凝术治疗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西洁牌
XJ-03 射频神经疼痛治疗仪
射频设备的构成
基本结构: 主机、穿刺针、负极板
主机 穿刺针
负极板
射频热凝技术的工作原理

射频治疗仪可持续发出高频率射频电流。 射频电流在中性电极和工作电极之间产生 一个高频率交替变化的电场,使工作电极 端周围的水分子产生高频振荡而摩擦生热, 从而使该部分组织温度升高,使细胞在不 同温度值下产生热凝调节,从而使靶组织 发生物理变化,失去其生物活性,达到治 疗的目的。
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 优172例,良72例,可16例,差4例, 优良率92%
(二)影 像 改 变

CT证实突出椎间盘术后即刻回缩(杨利学 做40个椎间盘统计 最大前后径减少0.5cm 平均0.24cm 横径减少0.5cm 平均0.16cm) 术后6、9、12个月后影像改变更加明显


1934年美国医生麦克斯特尔(Mxtter)和 巴尔瑞(Barl)
发现椎突症实际上就是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压 迫神经根引起的症状, 因此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就成 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的焦点。

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分析颈椎病联合治疗的疗效作用。

方法对2010年~2012年收治的122例颈椎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4例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为治疗组, 单纯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组治疗5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1疗程后1年的疗效评定。

结果①采用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为治疗组,优良率96.4%;②单纯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组,优良率85.2%;两组间采用方差分析四格表法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优良率最高。

结论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安全又有可靠效果的治疗方法。

标签:颈椎病;小针刀;射频;疗效颈椎病目前已成为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人们伏案工作的机会增加,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在各型颈椎病中,以颈椎病最多见,约占60%以上。

主要表现为颈肩臂疼痛、麻木、颈部功能障碍。

临床采用药物、针灸、手法按摩及牵引理疗等方法,症状改善多缓慢。

甚至连我们医生也不能幸免。

10年前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 3.85%~17.6%[1],而这10年该病明显增加,从我院门诊患者中颈椎病的大量增加就可见一斑。

这10年也发展成熟了许许多多针对颈椎病治疗的方法。

其中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颈椎病,比单纯应用一种方法治疗效果更佳,尤其针对比较复杂、难治的混合型颈椎病总有良效。

现将这2年内治疗的122例颈椎病病例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两组:A组64例,采用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B组58例,单纯采用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组。

当然这两组均不同程度的使用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所有122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65例,年龄25~45岁43例;45~65岁79例。

病程数小时~30多年。

122例患者中几乎均以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或麻木、头晕、头痛等为主诉。

有颈肩部疼痛者97例,一侧上肢疼痛或麻木78例,头晕者60例,头痛者58例,伴恶心、干呕者10例,伴心慌、胸闷着48例,伴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情绪烦躁者61例,伴下肢麻木、发凉者4例,伴视力下降者3例。

射频等离子针刀的应用

射频等离子针刀的应用

射频等离子针刀的应用射频等离子技术原理来源于美国军方的高能军用等离子技术,原来主要用于有关核能与宇宙带电粒子研究,后经医学和电子工程师联合研制,现在应用于医学临床。

医学界专家认为,数字化射频等离子技术,代表了当今医学的最高水平。

针刀疗法蓬勃发展有卓越的疗效,解决了大量问题,影响了大批人。

射频等离子针刀可以处理各种疼痛和一些疑难杂症,是针刀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结晶。

等离子体技术用直接的“汽化”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射频的“热能”工作方式,40℃~70℃的组织汽化替代了传统“切割”、“止血”等过程中上百度高温对组织的灼伤破坏作用,大大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创伤。

等离子体技术在临床治疗中产生的微创效应正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

作用原理1.机械效应:射频等离子在介质中前进时所产生的效应。

它可引起机体若干反应。

使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细胞的功能变化,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伸,松软。

用于治疗软组织的粘连和慢性疼痛。

2.弥散作用:射频等离子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射频等离子波作用后,细胞膜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

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加速代谢。

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促进微循环,增强炎症消除。

3.温热效应及理化效应:对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进行肌骨组织重建、骨再生诱导、结构重塑,治疗肌腱末端病。

使靶组织中的细胞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造成病变组织液化消融。

治疗原理0--10W,离子震荡,血液循环加快,激发循环血液和神经系统神经活性,促进病态尽快转换为常态。

常用6--8W。

10--20W,离子震荡,微击碎炎性病灶,止痛,防止粘连,促使微血管神经肌肉组织再生,加快微循环,激发循环血液和神经系统活性,微凝集。

常用15W。

20--30W,离子震荡,早期清除陈旧性病灶、加快循环、快速止痛,防止粘连,后期促使微血管神经肌肉组织再生,治疗顽固性疼痛,具有热凝作用。

常用25W。

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文章编号]1006-2440(2018)02-0166-0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手术方法以微创射频治疗为主,但长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1]。

有文献报道,在射频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2],但相关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选取2014月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50例采用射频联合小针刀微创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6.5±7.5岁,病程0.6~12年,平均3.8±1.2年。

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70岁,平均46.2±7.3岁,病程0.6~ 12年,平均3.9±1.3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临床骨科学》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3];(2)经X线片、CT和(或)MRI确诊;(3)患者疼痛症状显著;(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腰部其他疾病者;(2)无法配合治疗者;(3)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

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靶点射频热凝治疗。

X 线机C臂下定位受损椎间隙,穿刺针经靶点穿刺至病变位置,拔除针芯,连接北琪R-200B射频电级,测定阻抗为132Ω,根据患者耐受及适应情况,将脉冲电流调整到1.5mV进行电刺激,必要时可插入二针实现多靶点消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微创治疗。

患者保持俯卧位,适当垫高腹部,根据病灶位置选择关节突关节、横突及椎间孔外口、软组织压痛点作为治疗点(可取多个治疗点,不宜超过8个)。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症。结论 射 频靶 点热凝 术前 后 的护理得 当是 患者顺 利康 复 的重要保 证 。
【 关键词 】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 射频靶点热凝术 ; 手术前后护理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是 常 见病 , 发 病 。治 疗 关 键 在 于 消 除 突 出 多 髓 核 , 除神 经 根 压 迫 。射 频 靶 点 热 凝 术 主 要 是 应 用 射 频 治 疗 仪 解 的椎 间盘 治 疗 电极 , 突 出 部 分 的 病 变 髓 核 部 位 直 接 射 频 热 凝 , 在 使 突 出部 分 的髓 核 变 性 、 固 、 缩 、 小 体 积 , 而 使 突 出 的髓 凝 收 减 从 核解 除 对 神 经 根 的 压 迫 , 得 了令 人 满 意 的 治 疗 效 果 。现 将 护 理 取 体会 报 道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20 09年 8月 ~20 0 9年 1 笔 者 所 在 科 室 共 收 治 腰 椎 间 盘 0月 突 出症 患 者 3 1例 , 1 男 8例 , 1 女 3例 , 龄 2 年 2—5 5岁 , 前 C 术 T 示: 腰椎 问盘 突 出症 , 中 L ~突 出 2 其 0例 , —S 突 出 1 。 采 k , l例 用射频靶点热凝术 , 毕辅 以小针 刀软组织 松解术 , 后 予抗感 术 术 染、 消肿 对 症 治 疗 , 合理 疗 , 强 护 理 , 得 很 大 的成 效 。 配 加 取
|I? j j I| II
| .8 r | | 一 |
C | | E A E R IEA FE D LS C H S —IMI E H I N O NI D|Gl CR A N R I i .
射 频 靶 点 热 凝 术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护 理 体 会 , 腰 口7 厶J

射频热凝技术的应用

射频热凝技术的应用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切吸术)
(PLD)
基本原理
机械性减压: a).开窗椎间盘内压 24 2.6KPa (Kambin); b).注射1.0ml水椎间盘内压312KPa(Choy) 摘除髓核+开窗
简 述 射频热凝靶点术目前是一项国际先进的微创 技术和世界前沿的疼痛治疗方法,具有适应 症广、微创、定性、定量、疗效确切 、并发 症少、痛苦小、治疗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就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言:射频热凝靶 点是直接把突出致病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 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很少伤及正常 的髓核组织,同时修补了纤维环的破裂,灭 活盘内新生的神经末梢,
急性、感染性发烧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
疾病。有关它的发病率尚没有精确的统 计。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统计500例 腰腿通病人,腰椎间盘突出症18.0%。 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腿痛重于核
鞘膜间隙入路 鞘膜间隙,硬膜后间 隙
椎间盘镜 经皮切吸 PLDD
鞘膜间隙入路 鞘膜间隙入路 鞘膜间隙入路
重度椎间盘突出症,轻度脱垂.根管.椎管狭窄症 包容性轻中度间盘突出症 包容性,高张力性轻中度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溶核术
全纤维环成型术 射频消融髓核成型 术 IDET
鞘膜间隙入路
治疗椎间盘的设备和方法所不具备的。
它把医生、病人最关心的安全和疗效问
题提到了极点,同时改变了治疗椎间盘 的历史,把以加快退变为主要目的的治 疗方法,改变为以修复为主要目的的治疗 方法。把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髓 型颈椎病的治疗推向了医学界 (颠峰)新 的历史阶段。
与其他疗法的对比--一般性能对比

小针刀——精选推荐

小针刀——精选推荐

⼩针⼑⼩针⼑⼀、[概说]⼩针⼑是由⾦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似⼑的⼀种针灸⽤具。

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术⼑⽽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有进⼀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所重视。

据上海-西郊-⾻科专家介绍⼩针⼑疗法是⼀种介于⼿术⽅法和⾮⼿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

是在切开性⼿术⽅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法形成的。

⼩针⼑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深部到病变处进⾏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的刺激,以达到⽌痛祛病的⽬的。

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关节病变。

⼩针⼑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治疗时切⼝⼩,不⽤缝合,对⼈体组织的损伤也⼩,且不易引起感染,⽆不良反应,病⼈也⽆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基本内容]1、针具⼩针⼑多为⾃⾏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般为10-15厘⽶左右,直径为0.4-1.2毫⽶不等。

分⼿持柄、针⾝、针⼑三部分。

针⼑宽度⼀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锋利。

也有的是⽤外科⼩号⼑⽚改制,有的是⽤⽛科探针改制⽽成。

⼩针⼑在应⽤前必须⾼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法(1)、体位的选择以医⽣操作时⽅便、患者被治疗时⾃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

如在颈部治疗,多采⽤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菌消毒,即先⽤酒精消毒,再⽤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戴⽆菌⼿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

对于⾝体⼤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菌洞⼱,以防⽌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常⽤的注射药物有: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2-3个治疗点。

(3)、常⽤的剥离⽅式有: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向做铲剥--即针⼑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针刀松解与针刀松解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特发性 膝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膝关节疼痛病人120例。男49例, 女71例,年龄在32-76岁,平均54岁。左膝54例,右膝66例。本研究 特发性膝痛选取膝骨性关节炎76例,髌下脂肪垫炎18例,髌骨软骨软 化症16例,鹅掌滑囊炎10例。每种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均等两份,两 份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单纯使用一次性4号针刀(苏州医疗 用品厂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生产许可2001-0020号)松解治疗。另 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一次性4号针刀联合射频仪治疗(北琪医疗科技 有限公司,型号R-2000B)。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一周采用疼痛视 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膝痛情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评分和 疗效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膝痛均有明显缓解。自发痛与 压痛VAS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按疗效标准评价,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 观察组。
与压痛评分比较,组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膝疼痛均有明显缓解 (表1、表2)。但对照组缓解更明显、持久。自发痛 与压痛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表3)。参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相关项下进行诊断与总体疗效评价。
关键词 特发性膝痛 针刀疗法 射频热凝术


Clinic Research of Treating Idiopathic Knee Pain with Acupotomy Lysis and Acupotomy Lysis with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Wang Wenqiang,Yu Wen,Wang Wenjun,Wang Fengli,Wang Xiuyi. Da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Daqing 16345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 effects of treating idiopathic knee pain only with acupotomy lysis and acupotomy lysis with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Method: there were 49 cases male and 71 cases female among 120 cases who were 32-76 years old, average 514years old .Left knee were 54 cases and right knee were 66 cases. The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were 76 cases,Inflammation of the infrapatellar fat pad were 18 cases, chondromalacia of patella were 16 cases, Schefflera synovitis were 10 cases. Each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s tab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only with the disposable No. four needle knife,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the disposable No. four needle knife and radio frequency instrument.One week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scored to knee pain situation of two groups with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and compared scores and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had founded the knee pain of two groups all had obvious remission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of the spontaneous pain and tenderness all lowered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standard of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ult: Prior treatment the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spontaneous pain and tenderness on the affected knees of two groups, h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knee pain of two groups, all had obviously relieved(table1,table2).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lieved more and more durable, the scores of the spontaneous pain and tenderness all obviously lowered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able 3) Key word idiopathic knee pain; needle knife therapy;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