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课感想

合集下载

马基实践课心得体会

马基实践课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在培养我们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高经济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马基实践课,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马基实践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马基实践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经济生活中,使我们在实践中掌握经济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些企业,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定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1. 企业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

企业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某家电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出了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 企业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通过参观企业研发中心,我们了解到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使我认识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3. 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忽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参观企业,我们了解到企业在环保、公益等方面的努力。

这使我认识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二、案例分析,提高理论素养马基实践课还通过案例分析,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们针对某一具体案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不仅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还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认识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兼具上述的各种特征。

例如马基课介绍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读来也能使人明智;马基课介绍有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些哲学上的内容让人读来远比培根所说的科学、伦理学更能使人深刻庄重。

像最常用的写作手法先抑后扬般,我最开始对这门课的认识也不是那么明彻,甚至可以说是疲厌。

因为觉得这种课比较死板和教条,没有实质性的深入,不能开发学生思维,较多是灌输型教育,而条条框框中的实质和真理,貌似也和老师的教学无关。

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中国教育的政策,公共课的教育,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放松。

而其主旨,一直都是告诉我们要爱国爱党。

当然,爱党爱国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作为大学生,真实地去学一门,没有政治色彩,没有偏见的科学成了我们的渴望。

不过上了老师的两节课发现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本关于马克思的畅销书,而且老师课上还时常给我们放些视频来看,又听了几节课之后发现,其实马基课是挺好的,这门课最深刻的力量是能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马基课让我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我觉得学习这门课能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定了为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信念,坚定了要入党的信念。

我也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社会。

在哲学方面我觉得,这门课是对高中内容的深化总结,在高中三年的政治学习中我已经初步接触到了这些内容。

比如高中的时候已经学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马克思课程感想(大全5篇)

马克思课程感想(大全5篇)

马克思课程感想(大全5篇)第一篇:马克思课程感想学习马克思主义课程感想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为认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所以觉得上这门课略显枯燥,提不起兴趣。

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已经伴随我们好多年了,但是却从未真正的去了解过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

现在我们是大学生了,有机会这样系统的学习,但是我们依然不愿去接受,或许已经有些本能的抵制它了。

上课的情况相信老师是十分清楚的,我不敢说自己是上课认真听讲,收获了许多。

但是尽管如此,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偶尔留神去听一下,还是会有一些启发。

作为工科生,我们学习了许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总觉得哲学好像是文科生的事,或者觉得学习哲学就是瞎想。

但是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会让我们对自然科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使其更加的严谨。

所以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我们感知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

所以历史上有许多的伟大的科学家也同时都是哲学家。

比如法国的笛卡尔,他既是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思想,又是数学中解析几何的创立人。

所以任何的课程都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思考很多。

而我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越来越感兴趣了,这应该是我上这门课最大的收获了。

第二篇:马克思课程感想马克思课程感想这堂课上老师讲了“小悦悦”事情,我不禁反思起来如果是我看到了摔倒的老人,濒临死亡陌生人,路上乞讨的儿童我会伸出援手吗,我会给拉起摔倒的老人,给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吗?我不敢肯定。

我相信我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可是我却不敢在轻易的相信陌生人,每一次坐火车母亲总是不放心的叮嘱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注意安全,小心自己的行李诸类的话……我总是提高警惕,警觉的看着陌生人,不停的检查自己的行李有没有丢失。

马基小总结

马基小总结

在学习马基这门课之前呢,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就是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是我们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除此之外,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觉得它很空洞,我也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在学习这门课之后,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理论不仅仅应该是理论,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这就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最深体会。

马克思听课心得

马克思听课心得

马克思听课心得第一篇:马克思听课心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听课心得以前还未接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时,我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的学科。

后来上了这门课,我的这种观点有了很大改变。

首先,老师的授课方式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老师一改以往某些课程中照着课本或PPT念的方式,而采取举例论证以及播放视频等新颖的方式来授课,使我们这些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医科生受益颇多。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并掌握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在我们重新认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为期半年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收获很多,很多细节令我难忘。

首先,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引经据典,用通俗的史实来说明复杂的哲学原理,效果非常好。

其次,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与我们学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我们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再者,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视频来作为一些道理的佐证,使我们更容易接受。

而且,幻灯片上一些图片的展示,对我们理解消化一些难懂的概念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如上种种,老师新颖的授课方式使这门原本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对辛普森杀妻案的举例。

举辛普森杀妻案的例子那次虽然前后只花费了半节课的时间,但说实话,它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节课。

老师首先大概描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

以前我对这件案子虽有耳闻,但却一点也不了解,直到那天,我才对这件引起全世界轰动的事件有了第一次全方位、比较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对事件的描述过后,老师又邀请同学对这件事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一直到下课,仍然意犹未尽。

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所有课程中我收获最大的一次。

首先,最让我震撼的是这宗谋杀案的结果——辛普森被无罪释放。

开始时,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事件如何会发生在法制相对比较健全的美国社会,这么做无异于放虎归山。

随后,在老师的评说中,我慢慢了解到美国法制中“疑罪从无”的奇特现象。

自此,我开始以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这件谋杀案甚至整个美国社会。

【马基功课】读《马克思传》的一些感悟

【马基功课】读《马克思传》的一些感悟

读《马克思传》的一些感悟09中文2班刘婷0906010060我高中是学政治的,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都不算陌生,可是正是因为以前学习时觉得这些过于枯燥,所以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当老师要求我们在这个学期内完成一份读书报告或者调查报告后,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马克思传》,看完觉得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而是遍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

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中学毕业时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大学期间,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1843年 6月19日,马克思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

6月,前往克罗纳茨赫度蜜月,期间写成《克罗纳茨赫的笔记》。

10月移居巴黎,与卢格合办《德法年鉴》。

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为《德法年鉴》撰写《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7年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

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

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

1848年5月31日由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创刊。

1849年5月1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

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用红色油墨印刷了最后一号。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

马基社会实践总结

马基社会实践总结

马基社会实践调查总结(第六组)大学生上网调查报告网络是信息的海洋。

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

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

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网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种种网络现象折射出的又是怎样的深层心态?带着这些疑问,我与合作伙伴近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上网及其心态的调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约占21%,是上网用户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

这本应是一件好事,也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需要。

然而分析一下大约90%的大学生是泡在聊天室或游戏网站上。

因此,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有待于提高,这是摆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此,我们试图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此问题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并努力从问卷所反映的现象中去找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作一浅显的探讨。

本次调查问卷样本总量为本次调查问卷样本总量为100份,实获有效样本73份,有效问卷率为73%。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1.性别结构:大一占17.8%,大二占69.9%,大三占11%,大四占1.3%2.性别结构:男生占27.4%,女生占72.6%3.电脑拥有情况:有电脑的占59%,无电脑的占41%4.所学专业主要分布:思政,物理,中文,英语,新闻5.网龄结构:一年以下占12.3%,一到三年占31.5%,三到五年占24.7%,五到八年占31.5%,八年以上0%附表一《大学生上网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注:阴影内的数字为所选人数)同学你好!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上网的调查问卷,因实践需要,真诚地希望得到你的合作,谢谢!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是否拥有个人电脑 A.是B. 否2.您的年级是:①一年级②二年级③三年级④四年级3.您的专业是:4.您的网龄:A.1年以下 9B.1——3年 23C.3——5年 18D.5——8年 23E.8年以上5.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可多选)ABDEFA.学习资料获取B.资讯C.邮件D. QQ或MSN等即时通讯E.游戏F.影音G.网上购物H.其他______6.和一年前相比你现在去新闻网站看新闻的时间是否减少?A.是 16B.否 27C.没有太大变化 307.你每次上网是都使用QQ?A.是 43B.否 4C.不一定每次,但经常用 268.上QQ主要干什么? ACEA.聊天B.到自己的群里看帖并回复C.了解同学情况并回复D .到集市购物或出售物品 E.当作自己博客,发表日志、贴图等F .挂着升级 G.其他_______9.觉得上网对您学习的影响是怎样的?A.往往有冲突 7B.有时会影响学习 30C.有影响,但影响很小 14D.相得益彰 2210.经常上网会不会影响您的正常生活习惯?A.会 30B.不会 20C.有点但不大 2311.在一星期内,你上网的时间一般在()范围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合集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合集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合集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上了大学之后,才渐渐接触了马克思原理,马克思主义一类的课程。

虽然高中时期上的政治课多少有一些涉及,但毕竟不完善,不系统。

所以总体来说,知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都是从上大学开始的。

上一个学期学习的内容还没有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这一学期的内容则是大部分深刻有力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

常言道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论知识,每个人因为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心里状态和人生观等不同而对同一种客观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

通过前半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前半本书的学习,我从对马克思主义一点都不了解到终于有了初步认识。

所以在老师要我们写一写学习了前半本书后的感想,我马上想起了一个题目: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谈一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感想。

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书中如是说。

而在其他人眼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感想
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适合于任何时代要求的,拥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课上我们聆听老师的讲解,课下我们分组学习,每组一个题目,组员们能够各发感想,各取所长,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绘声绘色的演讲中,既能活跃上课气氛,又能更加深刻的掌握相关知识。

我们组讨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我们知道了国际垄断资本只不过是一定局部内控制了资本的国际范围内扩张....如果人的私欲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依旧是主导因素就不可能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除非人类社会有充足的时间发展的生产力极端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社会物质依赖型降到最低,资本竞争流通失去意义,人的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也就是到达真的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算是一种解决。

我觉得这样的课很有意义,不过如果能再调动一下课堂气氛,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聆听就再好不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