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汇总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一部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天体,其形状呈现出略微扁平的椭圆形。
通过对地球的测量和观测,科学家确定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而两极距离约为6357千米。
这种略微扁平的形状导致地球在赤道附近的半径比在两极附近的半径要长一些。
地球的大小在太阳系中并不算太大,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世界。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公里。
通过地图等工具,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大小与广阔。
第二部分: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三种基本运动:自转、公转和章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周,造成昼夜的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完成一次公转约耗时365.24天,形成了年份和季节的变化。
地球章动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和进动运动,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07000公里。
这样的运动速度和规律为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提供了稳定而有序的环境,维持了生物圈的平衡。
第三部分:地球的结构与地球板块运动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等部分。
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则是我们生活的表层。
地球板块运动是地壳板块在地幔上移动的过程,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球板块运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洋壳扩张。
构造运动是指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形成的各种地形地貌现象,如山脉、海沟等;洋壳扩张是指洋中脊向两侧扩张,促使板块运动的发生。
地球板块运动不仅影响着地球上的自然环境,还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部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投影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技术,用于获取、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
GIS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农业、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上的三维曲面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展示地球的各种信息。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一课时)以深圳为例班级:小组:姓名:【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习目标】1.结合区域资料,理解城镇化的含义和标志。
2.通过案例和资料,综合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的特点和差异。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思考城市中新市民的来源、城市的发展与变化,感受青龙县城城镇化的过程。
【认知内化】材料1:1979年3月5日设市以前,深圳叫做宝安县,总人口约30万,是一个以基塘农业为特色的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穷困。
材料2:2022年,深圳市常住人口达1768.1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87.68亿元,已成为中国超大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来自于深圳市统计局网站)材料3:深圳街区发展变化图1.什么是城镇化?2.城镇化的标志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材料1:深圳市地区生产业结构的变化(右图)材料2:2022年12月,深汕特别合作区在赤石镇新里村实现了水稻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的全过程机械化,这大大提高了当地粮食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品质,节约了农业种植成本,科学推进农药、肥力减量化亦取得成效,深汕农业现代化探索示范迈出极具意义的一步。
根据上述材料探讨:1.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活动探究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以中国为例)材料1:深圳的城镇化过程是中国城镇化过程的一个缩影,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右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率数据。
3.结合材料并利用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材料2: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高中地理 必修二 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前探究】要求:请认真阅读教材P2—7页,回答以下问题,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答案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1.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读图1.2,回答以下问题。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2)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情况大致是怎样的?(3)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口数量变化与农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4)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又有明显加快,这是为什么?4.读图1.4,回答以下问题。
(1)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哪个大洲?(2)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大洲?(3)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是怎样的?(4)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5.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6.人口增长模式和哪些因素有关?7.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8.试着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情况。
9.以欧美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处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处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世界处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我国处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课堂探究】探究点一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长多少人口?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2.对比十年前后的新增人口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明白了什么道理?探究点二1 2 31.读上图,如何确定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什么下降开始的?3.在3段后期,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现略有上升的趋势?【课后探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前探究】要求:请认真阅读教材P8—11页,回答以下问题,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答案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汇总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辨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习过程】〖预习探究〗:参考课本58页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那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讨论探究〗:参考课本58页,讨论五类工业企业的布局:制糖厂、啤酒厂、铝厂、普通服装厂、飞机制造厂问题:(1)这类工业应该布局在材料二图中何处?(标在图上)(2)影响这类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那些?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附:参考材料:材料一:1.制糖厂:原料为糖料作物(甘蔗或甜菜)。
产品为白、红砂糖或粗糖。
生产1吨糖需要10吨甘蔗。
甘蔗的糖分随生长期而逐渐提高,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
因此,甘蔗不能储存,因尽快送糖厂加工,收获后不超过两天即加工为宜。
2.啤酒厂:产品主要为玻璃瓶装啤酒。
玻璃是易碎品,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成本非常高。
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做容器。
3.铝厂:铝的电解炼制是一项耗费能量很大的工业。
生产1吨铝耗用电能19000度。
因为水电廉价,无污染,所以炼铝工业多用水电作为能源(或动力)。
4.普通服装厂:原料为布(纺织业的产品),这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很大,对技术的要求不高。
5.飞机制造厂: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很高。
材料二:工业类型主导 因素主要部门 区位选择原则 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加工业应接近 产地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成本较高市场导向型家具制造业、 厂 应接近 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成本较高动力导向型工业应接近 或 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导向型服装工业、 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 的地方需要投入大量 技术导向型飞机、 、 等工业应接近地区要求高 〖反馈练习〗:下面4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度表示影响程度大小,A :西安市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及许多科研院所。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课标要求】1、了解“人口爆炸”的由来、形成及其特点。
2、理解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明确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了解自然资源形成演变的特点,明确环境的限制。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学习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基础知识】一、“人口爆炸”1、,是社会学家用来描绘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的现象。
2、世界人口的“”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增长。
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但很快就会。
显然,人口如此爆炸式地增长决不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二、环境的限制性1、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
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使用于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2、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有的甚至趋于。
3、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以及对淡水资源的利用,加之,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4、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了大面积的森林,进而导致加剧,下降,加快,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和的大小。
2、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并获得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
【问题探究】1、⑴环境容纳人口的数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限制?⑵你认为首要的限制因素是哪一个?2、读教材P15“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思考:(1)根据此表,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人口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决定性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当人口基数一定时,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
2.世界人口增长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3.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1)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负增长,有些国家已经接近零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
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
1) 高-高-低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高-低-高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 低-低-低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模式时间: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奴、封和资)、工业社会。
三、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判读:右图中:1.扩张型和收缩型金字塔对应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2.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尽管人口数量庞大,但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
3.人口问题主要涉及老龄化和高-低-高型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最慢的大洲是。
5.人口结构的概念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和家庭人数等因素。
6.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
7.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而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8.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9.中国的人口容量约为亿,而人口合理容量约为亿,这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得出的。
10.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等。
11.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即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不能超过其最佳人口规模,而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自然等条件和科技水平下,人口容量也会不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

1.课题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学习任务:
(1)结合实际说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并归纳环境问题的主要分类
(2)运用资料说出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
(3)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 学习准备:
观看视频课之前,请将课本上本节内容阅读一遍。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4.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但是,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___________等问题。
主要类型
具体表现
典型Hale Waihona Puke 例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含由环境污染演化来的问题)
生态破坏
自然资源枯竭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______、______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但是,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主要环境问题类型
产生的原因
典型例子
4. 学习方式:
观看视频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课堂上的思考,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5. 学习环节:
观看视频,根据老师提问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完成课堂练习题→反思小结→完成课后作业
(人教版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案

(人教版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案单元一:人口与城市1. 研究目标:- 能够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掌握基本概念和术语;- 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影响和挑战;- 掌握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分析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研究重点:- 城市化的定义和过程;-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3. 研究内容:- 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化与农村人口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和挑战;-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
4. 研究建议:-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基本概念和术语;- 注意城市化的过程、影响和挑战,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 总结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形成自己的观点。
5. 研究评价:- 完成课后题,检验对研究目标的掌握程度;-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完成一篇研究笔记,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单元二: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研究目标:- 理解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分析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了解和评价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2. 研究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和成就。
3. 研究内容:-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和成就。
4. 研究建议:- 研究课本内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注意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思考解决办法;- 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关注新闻和研究报告,了解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形势。
5. 研究评价:- 完成课后练,检验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分析一种环境问题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编写一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努力和成就的报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辨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习过程】〖预习探究〗:参考课本58页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那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讨论探究〗:参考课本58页,讨论五类工业企业的布局:制糖厂、啤酒厂、铝厂、普通服装厂、飞机制造厂问题:(1)这类工业应该布局在材料二图中何处?(标在图上)(2)影响这类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那些?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附:参考材料:材料一:1.制糖厂:原料为糖料作物(甘蔗或甜菜)。
产品为白、红砂糖或粗糖。
生产1吨糖需要10吨甘蔗。
甘蔗的糖分随生长期而逐渐提高,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
因此,甘蔗不能储存,因尽快送糖厂加工,收获后不超过两天即加工为宜。
2.啤酒厂:产品主要为玻璃瓶装啤酒。
玻璃是易碎品,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成本非常高。
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做容器。
3.铝厂:铝的电解炼制是一项耗费能量很大的工业。
生产1吨铝耗用电能19000度。
因为水电廉价,无污染,所以炼铝工业多用水电作为能源(或动力)。
4.普通服装厂:原料为布(纺织业的产品),这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很大,对技术的要求不高。
5.飞机制造厂: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很高。
材料二:工业类型主导 因素主要部门 区位选择原则 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加工业应接近 产地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成本较高市场导向型家具制造业、 厂 应接近 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成本较高动力导向型工业应接近 或 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导向型服装工业、 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 的地方需要投入大量 技术导向型飞机、 、 等工业应接近地区要求高 〖反馈练习〗:下面4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度表示影响程度大小,A :西安市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及许多科研院所。
B :河南为农业和人口大省,郑州市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于此,107、310国道从此穿过、新郑国际机场离此距离较近)C :贵阳能源资源充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0.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7.3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
大型的有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水电站等。
D :广西甘蔗总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3,已成为全国甘蔗种植中心。
从1992年至今,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位。
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A.甜菜制糖服装制造啤酒微电子B.甘蔗制糖炼铝微电子飞机制造C.服装制造面粉加工家具制造微电子D.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微电子啤酒〖案例探究〗:阅读P59---P60的案例1和阅读材料,对比分析鞍钢和宝钢,回单下列问题:对比项目鞍钢宝钢时间铁矿石来源能源来源消费市场工业类型(主导因素)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是否一成不变?②.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素质、市场、科技、交通等区位因素作用发生怎样的变化?工业区位选择中作用增强的因素:工业区位选择中作用增强的因素:③.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举例:举例:举例:【知识体系构建】【学习自评】1.读水果罐头厂、电子装配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布局较为合理的是( )A.①炼铝厂②水果罐头厂③电子装配厂④玻璃制造厂B.①玻璃制造厂②炼铝厂③水果罐头厂④电子装配厂C.①水果罐头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玻璃制造厂D.①电子装配厂②玻璃制造厂③炼铝厂④水果罐头厂2.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交通、市场B.原料、动力C.水源、土地D.劳力、政府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区位的主导因素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的作用下降的作用上升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社会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学习过程】分类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典型案例环境因素污染空气污染空气的工业选择在主导风向的(最小风频的)或与垂直的郊外。
水泥厂厂等污染水源污染水源的工业选择在污水排放远离及河流的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综合以上两条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选择在远离和〖拓展延伸〗:判定下列风频图(风频玫瑰图)的主导风向补充:1、风向玫瑰图:根据当地的风向频率大小绘制的一种形象图。
玫瑰图上离中心点(交点)越远,表明出现风的频率越大。
2、主导风向: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
例如:右图东边折的最远所以从东边来的风最多,此地主导风向为东风A B C D E 〖反馈练习〗:讨论下面四种企业的选址问题,并陈述理由工业区位选择(举例)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如包头、攀枝花等) 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 政府补助,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 海外华人、华侨乐意到家乡办厂自来水厂( )钢铁厂( )造纸厂( )啤酒厂( )服装厂( ) E【知识体系构建】【学习自评】1.根据图判断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且布局合理,则工厂可能是污水处理厂B.若箭头所示为当地最小风频且布局合理,则工厂可能是酿造厂C.若箭头所示为当地最大风频且布局合理,则工厂可能是炼油厂D.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且布局合理,则工厂不可能是自来水厂2.近年来,一些“侨乡”地区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和华侨的投资,从工业区角度看,主要是( )A.自然条件B.原材料充足C.乡土情感D.科技力量雄厚 选做题:全国每10个饺子里有4个是河南“思念牌”的,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是河南“三全牌”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全”和“思念”为代表的郑州速冻食品企业迅速崛起,分析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环境因素 污染水源的工业布局在: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布局在: 社会因素 因素 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污染空气的工业布局在: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1. 通过郑州的工业区资料,分析工业集聚的原因与优势;2. 通过郑州的工业区资料,说出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3.结合福特汽车案例,分析工业分散的原因与优势以及工业的地域联系;【学习过程】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案例探究〗:参考课本62页、63页和导学案参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烟厂的这些工厂(烤烟厂、发酵厂、切丝厂、卷烟厂、包装厂)之间是否有联系?这些工厂之间有什么联系?烟厂各工厂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集聚?2.和煤炭相关的产业有煤化工、火电厂(坑口煤电厂)与煤炭生产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工厂常常会如何分布?工业集聚有什么好处?3.台湾统一,香港加加,白象方便面、好想你枣业、爱厨、轮胎生产、小二黑、思念、奥星、后羿制药等企业之间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吗?这些企业为什么会集聚在这个工业园区?4.烟厂工业区和工业园区这些地域(许多工业集聚)也叫什么? 烟厂工业区和中原食品产业园区的形成条件有何不同?附:参考材料:1、郑州卷烟厂:位于陇海、京广铁路交汇处的河南省省会郑州。
郑州卷烟厂主要产品有:“黄金叶”、“散花”、“彩蝶”三大系列产品。
香烟的制作工序有:①将田间采收的鲜烟叶放置烤烟厂的烤房中烘烤调制,烤好的烟叶经发酵厂内进行发酵。
②发酵好的烟叶在切丝厂制成合格烟丝。
③切好的烟丝再经卷烟厂制成滤嘴烟支或无滤嘴烟支。
④卷烟运送包装厂将所有卷烟进行包装。
2、郑煤集团:紧临郑州 , 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煤炭主要用于发电、煤化工和民用①煤化工: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换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
②火电厂:一般指火力发电厂、热电厂等。
它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动能以生产电能的工厂3、郑州中原食品产业园区郑州薛店镇食品工业园被省中小企业局授予“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称号,成为河南省首批29家重点产业集群之一。
通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筑巢引凤,聚集发展,白象、爱厨、胖哥、统一等89家知名食品企业纷纷落户该区,成为全省最大的食品工业基地,并呈现出产业蓬勃发展态势。
〖拓展延伸〗:参考课本63页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说过“糖果城”和“糕点城”?钢铁工业在工业联系、规模、和生产工序上有何特点?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案例探究〗:参考课本64页和图4.8,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福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谁更适合用集装箱运输?2、如果福特汽车想向中国市场销售汽车,方案一:在美国组装成整车然后再运向中国;方案二:先把零部件运往中国再组装成整车,哪种方案成本相对较低?为什么?3、福特汽车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建立分厂其原因是什么?4、哪些工业适合工业分散?5、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是怎样进行联系的?【知识体系构建】【学习自评】读图,完成1~4题。
1.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A.工序上的工业联系B.地域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2.下列城市哪些是由图a所示关系形成的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A.上海、大庆B.北京、鞍山C.鞍山、攀枝花D.上海、北京3.图b表示()A.工业的集聚B.工业的分散C.工业的信息联系D.工业的地域联系4.主要体现图b现象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B.石油化工C.电子元器件D.食品加工厂5.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产业。
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集聚D.工业分散寻找最优区位1. 上的工业联系2. 上的工业联系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1. 的工业地域2 的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分散原因→工业的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现代化的现代化的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传统工业区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1、说出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区域、形成条件、代表工业及目前存在问题;2、分析并归纳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经济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3、比较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