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幻灯片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4.中医护理学在基层护理中拥有明显优势:预防为 主的理念,广泛的群众基础,低成本的医药费用等。
2019/11/22
8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1.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 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 和人才培养大纲等。
2019/11/22
38
中药熏蒸法
2019/11/22
39
中药熏蒸法
1. 中药熏蒸法的功效:发汗作用,排毒作 用,活血作用, 神经调节作用,药物作用。
2. 中药熏蒸法的适应症:高脂血症,慢性 支气管炎, 便秘,紧张性头痛,中风后遗症, 小儿腹泻,下肢静脉曲张,膝关节骨性关节 炎等症。
2019/11/22
(3)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治 疗者,可轻刺激,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 暂不宜针刺。待耳廓皮肤病变治愈后,可用耳穴治疗.
2019/11/22
28
艾灸疗法
2019/11/22
29
艾灸疗法
1. 艾灸的功效: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
2019/11/22
37
平衡火罐法
(3)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拔罐时棉球蘸酒 精不可过多,亦不能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 皮肤。使用多 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刺络拔罐时, 出血量不宜过多,一般5~7毫升。
(4)拔罐后局部呈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1~2天即自行消 退。若烫伤或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防止擦破,任其自行 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药水,敷上消 毒纱布,以防感染。
2019/11/22
8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1.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 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 和人才培养大纲等。
2019/11/22
38
中药熏蒸法
2019/11/22
39
中药熏蒸法
1. 中药熏蒸法的功效:发汗作用,排毒作 用,活血作用, 神经调节作用,药物作用。
2. 中药熏蒸法的适应症:高脂血症,慢性 支气管炎, 便秘,紧张性头痛,中风后遗症, 小儿腹泻,下肢静脉曲张,膝关节骨性关节 炎等症。
2019/11/22
(3)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治 疗者,可轻刺激,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 暂不宜针刺。待耳廓皮肤病变治愈后,可用耳穴治疗.
2019/11/22
28
艾灸疗法
2019/11/22
29
艾灸疗法
1. 艾灸的功效: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
2019/11/22
37
平衡火罐法
(3)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拔罐时棉球蘸酒 精不可过多,亦不能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 皮肤。使用多 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刺络拔罐时, 出血量不宜过多,一般5~7毫升。
(4)拔罐后局部呈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1~2天即自行消 退。若烫伤或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防止擦破,任其自行 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药水,敷上消 毒纱布,以防感染。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相信中医护理效果
护士自身体会中医护理效果 医护合作—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想到中医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医护理技术在 临床中的应用.
古代中医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观察患者的方法和生活起居、 饮食、情志、服药等护理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记载了井水消毒和空气消毒的方药,
首创了葱管导尿方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
药术等护理操作均很详细记载。
古代中医护理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绝妙例子。范进由于多年未能进举,被 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 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精神病。范进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 恐吓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 恢复了正常心神功能。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 30min , 7d ~ 10d 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腹痛
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天枢、中脘。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生命力针刺
保持正心智能量场:医 生、病人 病人腹式呼吸+冥想
环境改变、腰背部疼痛——失眼
中医护理:睡前给予头部按摩
不习惯床上小便——尿潴留
中医护理:腹部按摩、艾箱艾灸
长期卧床—— 便秘
中医护理:食疗、排便训练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考核目的:评估学员掌握中医护理技术的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考核标准:根据学员在考核中的表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分和评级
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性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 平
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增强护士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发 展
注意事项:避免在患者疲劳、饥饿或情绪不稳定时进行针灸;注意针具的消毒和清洁;避免在孕妇腹部和腰骶部 进行针灸
异常情况处理:如出现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推拿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保持环境清洁,检查推拿工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手法进行推拿,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推拿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刮痧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拔罐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准备工具:拔罐器、酒精、棉球等 b. 选择罐口: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罐口 c. 涂抹酒精:在罐口涂 抹适量酒精 d. 拔罐:将罐口紧贴皮肤,轻轻按压拔起 e. 留罐时间:根据个人情况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性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 平
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增强护士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发 展
注意事项:避免在患者疲劳、饥饿或情绪不稳定时进行针灸;注意针具的消毒和清洁;避免在孕妇腹部和腰骶部 进行针灸
异常情况处理:如出现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推拿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保持环境清洁,检查推拿工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手法进行推拿,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推拿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刮痧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拔罐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准备工具:拔罐器、酒精、棉球等 b. 选择罐口: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罐口 c. 涂抹酒精:在罐口涂 抹适量酒精 d. 拔罐:将罐口紧贴皮肤,轻轻按压拔起 e. 留罐时间:根据个人情况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护理课件

课件内容与结构
课件内容
包括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等。
课件结构
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介绍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知 识和原理,实践部分则通过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 员掌握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02
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理论与原则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技术如耳穴压豆、穴位 按摩等,可帮助患者降低血压、 减轻症状。
100%
糖尿病护理
通过中医食疗、运动调养等方法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 症。
80%
慢性胃炎护理
运用中药贴敷、艾灸等中医护理 手段,促进胃黏膜修复,缓解胃 部不适。
外科疾病护理案例
骨折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如中药熏洗、拔 罐等,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 疼痛和肿胀。
中医护理重视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性,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护理实践中,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 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辨证论治
中医护理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 参,了解患者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和措施。
政策支持与行业标准制定
强化政策引导
推广示范应用
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相关政策, 鼓励医疗机构积极采用中医护理技术 ,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率。
通过建设中医护理技术示范基地、开 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等,促进技术 的普及和应用。
建立行业标准
制定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 价标准等,确保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和 安全性。
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及人才培养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将中医护理技术纳入医学教育课 程体系,加强相关教材和师资队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86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ppt课件

标准化建设
推进中医护理的标准化建设,制定 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中医 护理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实际案例分享
05
案例一: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护理
总结词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缓解疼痛、 舒筋活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调 整针刺的深度和频率,确保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通过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传统 疗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护理技能,为 病人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
中医护理的原则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原则包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三因制宜等。
详细描述
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增强病人的正气,提高抵抗力,同时祛除病邪,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标本兼治是指既治疗 疾病的表面症状,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三因制宜是指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病情差异和地域环境差异,制定适 宜的护理方案。
案例二:推拿护理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推拿护理对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详细描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推拿护理通过手法按摩、穴位按压等方式,可以 缓解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避免 过度用力或使用不当的手法。
案例三:中药调理在肿瘤康复期的应用
总结词
中药调理有助于肿瘤康复
中医护理的方法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理、起居调理、针 灸推拿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情志护理是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饮食调理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 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起居调理是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针灸推拿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以达到调 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效果。
推进中医护理的标准化建设,制定 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中医 护理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实际案例分享
05
案例一: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护理
总结词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缓解疼痛、 舒筋活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调 整针刺的深度和频率,确保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通过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传统 疗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护理技能,为 病人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
中医护理的原则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原则包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三因制宜等。
详细描述
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增强病人的正气,提高抵抗力,同时祛除病邪,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标本兼治是指既治疗 疾病的表面症状,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三因制宜是指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病情差异和地域环境差异,制定适 宜的护理方案。
案例二:推拿护理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推拿护理对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详细描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推拿护理通过手法按摩、穴位按压等方式,可以 缓解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避免 过度用力或使用不当的手法。
案例三:中药调理在肿瘤康复期的应用
总结词
中药调理有助于肿瘤康复
中医护理的方法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理、起居调理、针 灸推拿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情志护理是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饮食调理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 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起居调理是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针灸推拿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以达到调 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PPT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有效性 ,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
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 护理,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以非 侵入性、自然疗法为主,具有安全、 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中医护理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国的 医疗实践,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
国时期。
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 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简单护理方法 到现代的多样化、综合性的护理技 术体系。
中医护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 录
•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 中医护理技术分类 •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以 达到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等目的 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推拿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推拿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 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推拿可以针对各种肌肉疲劳、疼痛等问题进行 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
中药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 体,治疗疾病。中药可以针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中药护理技术包括中药煎煮、中药灌肠、中药熏蒸等多种方式。
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有效性 ,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
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 护理,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以非 侵入性、自然疗法为主,具有安全、 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中医护理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国的 医疗实践,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
国时期。
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 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简单护理方法 到现代的多样化、综合性的护理技 术体系。
中医护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 录
•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 中医护理技术分类 •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以 达到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等目的 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推拿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推拿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 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推拿可以针对各种肌肉疲劳、疼痛等问题进行 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
中药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 体,治疗疾病。中药可以针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中药护理技术包括中药煎煮、中药灌肠、中药熏蒸等多种方式。
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PPT课件

技 术
(4)使用时药艾条不能使力推
在
临
床
的
应
用
.
.
13
中 医
(一)雷火灸
护 理
烫伤的处理:
技 治疗中,如有皮肤烫伤,可用酒精消毒降
术 温,或用烫伤膏涂抹烫伤处
在
临
床
的
应
用
.
.
14
中 医
(二)热敏灸
护
理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
技 选就热敏态穴位
术 在 临 床 的
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 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 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 疗法
技 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术 2.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 在 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临 床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 乳房处禁用。
的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应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用
6.大出血、过饱、大汗、大渴、过饥、酒醉和过劳 等禁用。
1中医护理技术2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在临床疾病症状中应用3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开展4中医护理管理全国只有18家中医院成功申报成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基地1广东省中医院2上海龙华医院3山东省中医院4江苏省中医院5福建省人民医院6青岛市中医院7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刮痧法热敏灸中药火疗中药灌肠耳穴埋豆八段锦一雷火灸雷火灸疗法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
在 临
7、灸毕: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8、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
床
的
应
用
.
.
11
中
(一)雷火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腹痛
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天枢、中脘。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5次~7次为一疗程。 吴茱萸炒盐热敷腹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咳嗽
中药离子导入
喘息
敷贴疗法:选穴天突、定喘、肺俞、脾俞、肾俞, 隔天一次。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小儿腹泻
丁香2g,吴茱萸30g,胡椒 30粒,共研细末。每次1g~3 g, 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每日1 次。
参苓白术散
组成:君药:人参、白术、茯苓 臣药:山药、莲子、扁豆、薏苡仁 佐药:砂仁、桔梗 使药:炙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临床应用:泄泻 厌食 水肿 咳嗽 禁忌证:无殊 注意事项:湿热内蕴、孕妇慎用、忌油腻荤腥 用法:6-9g 2-3次/天
香砂六君丸
组成:君药:党参 臣药:白术 佐药:茯苓、陈皮、木香、半夏、砂仁 使药:炙甘草
由此,针刺的原则是取穴少——一般是两个穴 位。
生命力针刺
全息缩影 对应原则(上下、左右) 中医辩证 大脑潜能刺激: 手(肘关节以下)在大脑皮层的投影占了25% 右脑主管正面情绪,开发右脑可以增加正能量 舌灸、耳针:舌、耳是离大脑最近的器官
生命力针刺
生命力针刺
上臂取穴法 小腿取穴法 对应法:上下对应、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癃闭
艾灸中极、关元、气海
眩晕
艾灸百会
呃逆
针灸内关、足三里
生命力针刺
身体有自我修复能力,这种潜能很大,这就是 生命力激发的基础。
针刺的目的——告诉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身 体的某个部位(器官)有病(损伤),激发生 命力潜能,进行自我修复。
针刺输入的信息必须是清晰而强烈!身体修复 系统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项目 起床后喝白开水200ml 中心花园有“八段锦”活动 特级初榨橄榄油5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早餐(番薯、沙律)
日光浴30分钟+扣胸骨200次、按压耳穴20次
奶,生命力针灸+腹式呼吸+冥想
白开水200ml +水果1个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环境改变、腰背部疼痛——失眼
中医护理:睡前给予头部按摩
不习惯床上小便——尿潴留
中医护理:腹部按摩、艾箱艾灸
长期卧床—— 便秘
中医护理:食疗、排便
简要病情:患者口干多饮1月余,发热伴咳嗽、呕吐1 天,2010年10月11日入院。入院后使用胰岛素控制 血糖,胰岛素每天总量41U+用三联降糖药(盐酸吡 格列酮口腔崩解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 片)血糖于9.6-21.4mmol/L之间,10月18日启用 中医护理干预,胰岛素用量41U,使用一联降糖药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血糖控制于3.614.8mmol/L,之间,于10月29日出院。
午餐(熟菜、粗粮)
白开水200ml
按压耳穴20次
果汁或果浆200ml 运动保养室有“八段锦”活动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晚餐(沙律)
白开水200ml+橄榄油5ml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扣胸骨200次+舌灸+腹式呼吸 +冥想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高热
中药灌肠:通过灌肠的方式,使药 物直接肠道吸收,使大便排出,使 得邪有出路。保留药液20min~ 30min。
银花15g 青蒿10g 柴胡10g 生石膏(先 下)15g 连翘15g 板蓝根15g 大青叶 10g 竹叶5g 水煎服20min,取汁入瓶备 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30min,7d~10d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 脘腹胀满、 大便溏泻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时间 6:30~7:00 Am 7:00-7:30 Am (早餐前) 7:30-8:00Am
8:00-8:30Am 9:00-10:00Am 10:00 Am 11:00 Am (中餐前) 11:30Am 2:00-2:30pm (午睡起) 3:00-4:00pm 5:00-5:30pm (晚餐前) 5:30pm-6pm 7:30-8:00pm 8:00-8:30pm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相信中医护理效果 护士自身体会中医护理效果 医护合作—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想到中医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
左右对应 左侧优先
生命力针刺
保持正心智能量场:医 生、病人
病人腹式呼吸+冥想
扶正剂
1. 健脾益气: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 2. 健脾和胃:香砂六君丸 3. 健脾养血:归脾丸 4. 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5. 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6. 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 7. 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四神丸 8. 益气养阴:消渴丸 9. 益气复脉:参麦注射液、生脉饮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 应用
古代中医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观察患者的方法和生活起居、 饮食、情志、服药等护理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记载了井水消毒和空气消毒的方药, 首创了葱管导尿方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 药术等护理操作均很详细记载。
古代中医护理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绝妙例子。范进由于多年未能进举,被 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 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精神病。范进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 恐吓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 恢复了正常心神功能。
补中益气丸
组成:君药:黄芪 臣药:党参、白术、升麻、柴胡 佐药:陈皮、当归 使药:炙甘草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之症:体倦乏力、 食少腹胀、 便溏久泻、脏器下垂
临床应用:泄泻 脱肛 阴挺 胃下垂 低血压 重症肌无力 禁忌证:阴虚内热者 注意事项:有表证时、高血压患者、忌生冷油腻 用法:3-9g 2-3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