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及其杂剧作
元代杂剧关汉卿公案剧

四、关汉卿公案剧《蝴蝶梦》(旦 本)
剧情梗概 皇亲葛彪撞死王老汉,金和、铁和、石和兄弟三人为父报
仇,金和失手打死醉酒的葛彪。几乎同时,包拯做了个奇 怪的梦,梦见两只蝴蝶坠入蛛网,被大蝴蝶救走,又见一 只小蝴蝶也坠入蛛网,大蝴蝶却见而不救。后来判案时, 王婆婆主动要求释放王老汉前妻所生的金和、铁和,而将 亲生幼子石和抵罪。包拯从梦境中受到启发,用掉包计杀 了盗马贼,开脱了石和兄弟三人,全家母子团圆并晋官封 赏。 题目 葛皇亲挟势行凶横 赵顽驴偷马残生送 正名 王婆婆贤德抚前儿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2、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民众充满同情,全力描绘他 们身上的真善美,他们和社会恶势力所进行的绝不妥协的 抗争,坚忍不拔的气概、前仆后继的决绝精神,得到赞扬 和肯定,作品昭示真理和光明必然属于民众。
(二)艺术价值 1、元代公案剧塑造了一批依仗权势、目无法纪、胡作非
其二,吏治的腐败,权势的淫威,民族的压迫,使百姓的 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障,生活和遭遇凄惨。如关汉卿的 《窦娥冤》、《蝴蝶梦》,无名氏的《陈州粜米》即是由 权豪势要横行施暴、滥杀无辜和贪官庸吏徇私枉法、草菅 人命所酿成的冤假错案。
2、元朝开国之初,有远见的统治者对于反腐倡廉、抑恶 锄奸的肯定,使反映与揭露社会问题的戏剧创作具有比较 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由于朝代的转型、新 旧王朝交替而形成的专制统治的薄弱和顾此失彼。
一、元代公案剧涌现的原因
(一)公案剧的含义 以审理案件、揭露贪官污吏、反映百姓冤情为内容,通常
以清官断案,辨冤雪枉、惩恶扬善作结,集中体现被压迫 民众渴求清明政治的强烈愿望。 (三)公案剧涌现的原因 1、社会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讼案和社会矛盾是公案剧 产生的生活基础和题材源泉。 其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青楼妓院的大量出现, 带来通奸、乱伦、谋财、凶杀等现象,唯利是图、拜金主 义盛行,世风浇薄,恶性案件频发:如李潜夫《灰阑记》 即表现由现实生活中的淫恶狠毒之徒(马员外妻与赵令史) 逞凶作恶而造成的命案。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运,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关汉卿,号已斋叟,代表作《窦娥冤》。
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代表作《墙头马上》。
马致远,字干里,号东篱,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简介: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大都(今北京市)人。
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原文全文

窦娥冤原文全文窦娥冤原文全文《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窦娥冤原文全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老身蔡婆婆是也。
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
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
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
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
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
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里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
幼习儒业,饱有文章。
争夺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不幸挥家亡化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小字端云。
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
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
他数次问小生索取。
教我把甚么还他?谁想禁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特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做叹科,云)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
就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
说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
婆婆在家么?(卜儿上,云)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
(做相见科,窦天章云)小生今日一任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
小生日下就要上朝进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觑则个!(卜儿云)这等,你是我亲家了。
关汉卿杂剧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3) 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而本色自然是其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剧作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比如同是淋漓的诉说,衔冤而死的窦娥唱出的曲词责天骂地,充满激愤,而被情人抛弃的燕燕的唱词则在痛苦的表白中,流露出一份自怨自艾。在比如同是对情人责怪的辩白,《拜月亭》中王瑞兰的口气堂堂正正,理直气壮,透出自信和高贵;而《调风月》中的燕燕则小心翼翼,显出身份的尴尬和卑微。
关汉卿杂剧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关汉卿创作的剧本现存十八种,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公案剧,如《窦娥冤》、《蝴蝶梦》等;
(2) 爱情风月剧,如《诈妮子》、《救风尘》、《拜月亭》等;
(3) 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苦存孝》等。
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表现为:
(1) 善于塑造人物,尤其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如《窦娥冤》竭力刻画窦பைடு நூலகம்的孝顺、善良与刚强,而她的孝顺、刚强、善良都是在与恶棍张驴儿和官府淫威的对抗中,在生与死的尖锐冲突中刻画出来的。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一、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
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汉卿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由于金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即使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戏剧的熏染,渐而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因此在金王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作家了。
元灭金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关汉卿来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在这里专事戏剧活动。
由于他写了一个名叫《伊尹扶汤》的剧本,经过认真排演后,拿到宫廷献演,得到了皇帝和官员们的称赞,关汉卿由此声名大振。
关汉卿共创作的元杂剧的数量是

关汉卿共创作的元杂剧的数量是67部。
《录鬼簿》著录关汉卿杂剧名目共62种(今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关剧存目共67种),今存18种,其中几种是否关作,人们尚有不同意见。
现将诸本简介如下:1、《感天动地窦娥冤》:四折一楔子。
此剧第四折写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
据《元史·百官志》与《南村辍耕录》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
知此剧当作于至元二十八年之后,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
此剧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代陈与郊编、万历十六年(1588)龙峰徐氏刊刻《古名家杂剧》本,明代孟称舜编《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和明代臧晋叔编《元曲选》本。
臧晋叔曾参照多种藏本进行加工校订,故关剧诸版本中以臧本为最佳(下同,不一一注明)。
2、《望江亭中秋切鲙》:共四折。
现存明息机子编万历二十六年(1598)《杂剧选》本、明王骥德编万历顾曲斋刊《古杂剧》本和《元曲选》本。
前两本剧名作《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3、《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共四折。
现存版本,有《古名家杂剧》本与《元曲选》本。
4、《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四折一楔子。
《录鬼簿》于关汉卿名下未著录此剧,故本剧是否关作,有人持怀疑态度。
但明代《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都题“关汉卿撰”;《今乐考证》、《曲海总目提要》诸书也题“关汉卿撰”。
从剧作艺术风格看来,也与关剧肖似。
且第三折张圭唱词中曾引用与关氏“莫逆交”的杨显之《酷寒亭》剧中的故事,故在未有新的否定材料发现之前,可暂定为关作。
现存主要有《古名家杂剧》本与《元曲选》本。
5、《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四折一楔子。
孟称舜、曹栋亭刊本《录鬼簿》未著录此居,故有人疑非关作。
但天一阁本《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古名家杂剧》及《元曲选》均题关汉卿撰,故可以肯定为关作。
现存有《古名家杂剧》及《元曲选》本。
6、《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四折一楔子。
现存有《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古杂剧》本、《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及《元曲选》本。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这四位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杂剧流派的创作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当代有哪些著名作家?以下是边肖主编的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内容。
欢迎你来看看。
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屈原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的《赵氏孤儿》。
元曲有四部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南方四大剧种分别是京、柳、白、沙:《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关汉卿非作)和《杀狗记》。
中国的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在宋金时期逐渐成熟,元代杂剧繁荣发展,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80多位杂剧作家的名字被记录下来。
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代表了元杂剧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创作成就,所以他们后来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月不详),元杂剧创始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经借出(一个名字是借出),已经借出。
汉族,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大都(今北京)人,周琦(今河北安国县)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杂剧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杂剧67种,现在的杂剧16种,其他五种是否是他的作品还没有定论。
最出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过很多历史剧,比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
今天,小玲有40多首散曲,10多套。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浑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的“我是一颗不会蒸、不会煮、不会打、不会炸、不会咝咝”的铜豌豆(《别老》)形象也广为人知,被誉为“屈家之贤”,在西方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后改称朴、汉族,西州(今山西河曲)人,迁居镇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年居金陵(今南京)。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另一位是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作家。
举例说明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分类。

举例说明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分类。
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英雄史诗题材: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窦娥冤》,讲述了唐朝正直女子窦娥被冤枉入狱并最终得以昭雪的故事。
2. 女性题材:关汉卿创作了一系列以女性为主角的杂剧,如《坐宫词》,讲述唐代寡妇刘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逃脱虐待夫家的故事。
3. 家族纷争题材:关汉卿的《连环套》将四大家族的爱恨情仇融入了剧情之中,讲述了家族之间的争斗、权力之争等复杂关系。
4. 宫廷题材:比如《鲁贞传》,以宋朝贵妃鲁莹莹的生平为背景,展现了宫廷斗争与宫廷伦理的矛盾。
5. 历史传记题材:《桃花扇》以明朝宦官刘瑾的陷害和崇祯帝自杀的故事为基础,再根据历史细节进行创作。
这些题材分类展示了关汉卿杂剧作品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既有英雄史诗的宏大叙事,又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剧情,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家庭、宫廷、历史等多个层面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7
18
《窦娥冤》剧照欣赏6
2021/3/7
19
《窦娥冤》剧照欣赏7
2021/3/7
20
《窦娥冤》剧照欣赏8
2021/3/7
21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通过行动刻画人物性格
❖ 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 根据人物的经历、身世和所处的具体环境来 突出人物的个性
❖ 结构紧凑集中,场次、情节和人物的安排富 有匠心
❖ 重视舞台演出效果,情节曲折,波澜迭起
❖ 语言“本色当行”
2021/3/7
22
制作者:李晓晖
❖
❖
谢谢观看
2021/3/7
23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在关汉卿的社会公案剧中,《窦娥冤》以 它对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人物精湛刻画, 以它强烈的反抗精神,动人的戏剧冲突, 以它的全部艺术力量,2021/3/7
11
《窦娥冤》剧照欣赏1
2021/3/7
12
窦娥形象
❖ 善良 顽强 (屈招、绕道)
❖ 性格发展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怎不将天 地
6
《单刀会》剧照欣赏2
2021/3/7
7
《单刀会》剧照欣赏3
2021/3/7
8
第三节 《救风尘》、《望江 亭》 等爱情风月剧
描写爱情婚姻和妇女的“旦本” 戏占有2/3。
《救风尘》关汉卿著名喜剧 《望江亭》又名《切鲙旦》,关
汉卿著名喜剧
2021/3/7
9
《望江亭》图
2021/3/7
10
第四节 《窦娥冤》和社会公案剧
3
第二节 关汉卿的历史剧
《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汉卿历史 剧的代表作
《单刀会》在构思上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 法塑造人物
前三折反复铺垫,第四折关羽正式赴会
[新水令]: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 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 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第三章关汉卿及其杂剧作品
元杂剧的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
2021/3/7
1
关 汉 卿 像
2021/3/7
2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 及创作思想
躬践排场,面敷粉墨” 偶倡优而不辞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杂剧存目多达六十余种 按所写题材分为
历史剧、爱情风月剧、社会公案剧三大类
2021/3/7
4
2021/3/7
[驻马听]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 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 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 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 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视频欣赏:昆曲 《单刀会·刀会》)
2021/3/7
5
《单刀会》剧照欣赏1
2021/3/7
也生埋怨。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却怎生糊涂了盗跖颜
渊。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
做天!
2021/3/7
13
《窦娥冤》剧照欣赏2
2021/3/7
14
《窦娥冤》剧照欣赏3
2021/3/7
15
《窦娥冤》剧照欣赏4
2021/3/7
16
《窦娥冤》剧照欣赏5
2021/3/7
17
《窦娥冤》剧照欣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