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3年阅读名著教案

初中3年阅读名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 把握小说主题,提高文学素养。
3. 学会欣赏名著,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1. 把握小说人物心理变化。
2. 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曾经读过名著,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印象?2. 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二、情节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提炼关键事件。
2. 学生分享自己梳理的情节,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人物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如勤劳、善良、坚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物分析,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主题探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深入挖掘作品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主题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欣赏与借鉴(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文学素养,如写作技巧、人物塑造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与借鉴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欣赏名著。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阅读名著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3. 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
4. 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并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
你知道吗?师生交流读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二、合作交流(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施耐庵《水浒传》鲁迅《朝花夕拾》老舍《骆驼祥子》吴承恩《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童年》罗曼罗兰《名人传》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
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2、阅读要讲究方法(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
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
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2、《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1926年间。
回忆性散文集。
共10篇。
3、这十篇分别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藤野先生》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
初中升高中名著阅读教案

初中升高中名著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作者埃德加·斯诺及其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
2. 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作品中的先进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作品中的先进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 作品先进思想的挖掘和阐述。
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做好教学准备。
2. 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准备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先进思想的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及其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指导(10分钟)1.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2. 提醒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等。
2.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英勇、智慧、坚定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挖掘先进思想(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的先进思想,如共产主义信仰、为人民服务等。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学习作品中的先进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深入理解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总结《红星照耀中国》的作品特点、人物形象和先进思想。
2.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学习作品中的先进思想的心得体会。
初中如何读课外名著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如何读课外名著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课外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外名著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阅读课外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3. 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名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外名著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外名著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外名著的阅读经历,激发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
二、阅读方法指导(10分钟)1. 教师介绍阅读课外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如:a. 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难度适中,兴趣盎然。
b. 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持之以恒。
c. 边读边思考,做好笔记,加深印象。
d.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启发。
2.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阅读实践(10分钟)1. 教师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一本名著进行阅读。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课外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鼓励学生坚持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提高阅读效果。
初中详细名著阅读教案

初中详细名著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4.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特点。
2.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现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北京方言和口语化语言的理解。
2. 深入剖析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预习《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作品的基本认识和感受。
二、作品情节梳理(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作品的主要情节,总结故事大纲。
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有趣或感人的片段,并进行讨论。
三、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如诚实、勤劳、善良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其他主要人物的认识,如虎妞、刘四、小福子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关系和冲突中深入剖析人物性格。
四、作品主题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出发,思考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剥削、道德沦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次阅读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和品德素养。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部类似题材的名著进行阅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骆驼祥子》的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初中读名著课教案

初中读名著课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骆驼祥子》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使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内容:1. 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心理。
2.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介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时间背景和地域特色。
二、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1. 介绍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包括他的性格、命运和生活状况。
2. 分析祥子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如虎妞、刘四、小福子等。
3. 引导学生探讨祥子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三、故事情节梳理(15分钟)1.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如祥子的买车、失车、再买车等。
2. 分析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变化。
3. 引导学生理解情节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关系。
四、主题思想探讨(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如贫困、压迫、道德沦丧等。
2. 分析小说对人性的探讨,如祥子的善良、坚定、绝望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
五、艺术特色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语言风格,如北京话、俚语、成语等。
2. 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如倒叙、插叙、描写等。
3. 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审美价值,如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情况。
初中二年级名著导读教案

初中二年级名著导读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骆驼祥子》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解。
2. 使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了解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培养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骆驼祥子》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2. 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认识其社会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骆驼祥子》,了解其情节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祥子。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
二、情节梳理(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介绍故事情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祥子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
三、人物分析(10分钟)1. 学生讨论祥子的性格特点,如勤劳、善良、坚忍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如封建社会的压迫、人际关系的冷漠等。
四、主题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如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对社会的批判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如阶级差距、人性扭曲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鉴赏能力。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过程中,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
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提升学生对名著中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
4.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提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选取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名著,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
2.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名著版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建立兴趣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展示书籍封面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2.可以播放有关名著的动画片或者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预览名著1.教师可以提前讲解名著的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可以选择名著中的某个章节或者段落进行预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阅读名著1.教师可以将名著分成适当的章节,每次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2.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阅读、小组合作阅读或者家庭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与名著互动,提升阅读效果。
第四步:讨论和分享1.教师可以设立名著阅读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对名著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主题相关的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第五步:创作和表达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名著中的某个情节或者人物,进行写作或者绘画创作。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角色扮演或者创意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和传达名著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评价:1.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设置名著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测试。
2.可以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演,以及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拓展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朗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者全班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推荐好书。
3.可以邀请父母或者社区志愿者来讲解名著,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名著阅读能力,培养对名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总复习之名著导读一、《水浒传》故事梗概:在宋哲宗时,东京开封府有一浮浪破落子弟高俅,不务正业,被父亲告发成罪犯,遇赦回东京,因踢得一脚好气球,受端王赏识。
端王即位称徽宗,高俅被封为殿帅府太尉,此后依杖权势。
祸国殃民。
高俅上任即挟隙报复,逼得教头王进携母弃家、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
王进路过史家村感恩收九纹龙史进为徒,传授半年武艺,王进母子辞行。
少华山有三条好汉,因去华阴县借粮;与史家村冲突。
史进生擒陈达、朱武、杨春。
义气相投,史进义释陈达并与三人成为知友,一次不慎被告发,官府派兵围困史家村,史进杀人、烧庄,暂避少华山。
史进往关西寻师父王进,至渭州结识提辖鲁达,又遇师父李忠。
鲁达仗义教金老父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
鲁达亡命于代州雁门县,巧遇金老,暂住赵员外七宝村,为安身避难鲁达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
法名智深。
鲁智深不守清规,醉打山门,真长老命他往东京大相国寺去做职事憎。
智深路过桃花村,醉打小霸王,行至瓦官寺,又与史进除掉匪人生铁佛崔道成及飞天药叉邱小乙。
智深至大相国寺,清长老见其凶悍,便令其看守酸枣门外菜园。
在菜园,他力伏众泼皮,倒拔垂杨柳,艺惊豹子头,与林冲结为兄弟。
高衙内为夺林冲之妻,求其干爹高俅设计陷害。
林冲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其妻又被高衙内逼死。
林冲在充军途中,被两公差百般折磨,至野猪林又奉高俅之意要下毒手,幸鲁智深赶来救护。
林冲至沧州后,高俅又派人来追杀,林冲忍无可忍,火烧草料场杀死陆虞候,被逼上梁山。
梁山大头目王伦,心胸狭窄,见林冲远胜自己就故意刁难,令他在三日内杀人做“投名状”,遂截住丢官的杨志拼杀。
王伦别有心意,出面劝止,收下林冲,并劝杨志入伙。
杨志不愿入伙,至东京贫困卖刀,杀泼皮牛二,充军大名府。
梁中书见杨志武艺高强,提拔他为提辖,并护送给丈人蔡京的生辰纲。
山东郓城县有一好汉叫托塔天王晁盖,他与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等人,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
不料,消息走漏,白胜被捕,情况危急,幸赖有及时雨宋江冒死送信,朱全、雷横等捕头仗义放行才脱虎口。
晁盖等人至梁山入伙,又遭王伦刁难,林冲火并王伦,立晁盖为大头领,重整山寨。
晁盖等人感念宋江之恩,派刘唐持金下书,被宋江侍妾阎婆惜发现威逼一,宋江杀惜,至沧州柴进处避难,结识武松。
武松回清河县,路过景阳岗打虎,被阳谷县任步兵都头,并遇见兄长武大。
武大之妻潘金莲,被恶霸西门庆勾引成奸,毒杀武大。
武松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制配孟州。
武松在十字坡遇张青、孙二娘,至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复夺快活林,蒋门神与张都监等人勾结,计陷武松,刺配恩州,并欲中途下毒手。
武松在飞云浦断锁开枷,杀了公差,又至鸳鸯楼杀了蒋门神等仇人,武松持张青夫妻信,又化装成行者模样,往二龙山落草,路过蜈蚣岭杀歹人王道人,在白虎山再遇宋江。
宋江离开白虎山往清风寨投奔小李广--花荣。
路过清风山救清风寨文官刘高夫人。
刘高夫妻恩将仇报,密告青州府,派黄信计擒宋江、花荣。
黄信押解宋江等路经清风山,被燕顺、王英等救出囚宠。
青州知府派霹雳火秦明围山。
秦明被擒与黄信先后弃官落草。
宋江率众人同奔粱山,在对影山收吕方、郭盛。
忽闻父恶耗,宋江独自返家乡。
宋江回家后,见父亲健在车,正欲出走.被官府围住,投案,刺配江州。
宋江一路结识了李俊、张横,至江州又与戴宗、李逵、张顺友。
一次,在浔阳楼醉后,宋江写咏怀诗,被黄文炳、蔡九知府陷入狱中。
梁山好汉与李逵李俊等人劫法场,救宋江,杀黄文炳。
众好汉同往梁山,宋江二次探家。
遇险情避难至古庙,梦见九天玄女授三卷术节。
幸有梁山好汉前来接应,宋江父子、兄弟才安全入山寨。
公孙胜念母回家探视,李逵见景生情亦回家探母。
李逵背母回山欲同享快乐。
至沂岭寻水,老母丧于虎口,李逵力杀四虎。
因其大意,被人识出,醉后为沂水县都头李云索拿,被朱富救护,同归梁山。
晁盖、宋江等想念公孙胜。
派戴宗去探望,路结杨志、杨雄、石秀等人。
杨雄妻潘巧云与裴如海通奸。
被石秀看破,杨雄、石秀杀了奸夫淫妇,与时迁同往梁山。
路过祝家庄。
时迁被擒,杨雄、石秀出险后遇故友杜兴。
托李家庄庄主扑天雕李应救时迁。
李应去祝家庄要人,失和动手受箭伤。
杨雄等投梁山求救,宋江率兵下山。
宋江一打祝家庄失利,被困盘陀路,幸亏石秀探庄识路标。
众英雄才脱险,宋江二打祝家庄又失利,王英、秦明等被擒,但林冲活捉了扈三娘。
这时。
孙立、孙新、顾大嫂等为救解珍、解宝在登州府劫牢反狱,投奔梁山。
孙立原系登州兵马提辖,又与祝家庄教师栾廷工是同门弟兄,遂率梁山好汉假冒官军入祝家庄帮忙。
孙立、石秀、秦明等里应外合。
宋江三打祝家庄获胜,祝家父子丧命,栾廷玉、扈成逃走。
郓城捕头雷横因与艺人白玉乔、白秀英父女争执受辱,枷打白秀英,解上济州。
朱全义放雷横,被刺配沧州。
沧州知府见朱全重义金友,让他每天看护小衙内,李逵奉命杀死小衙内,朱全无奈上梁山。
因为朱全深恨李逵,吴用让李逵暂住柴进处。
柴进叔父柴皇城上高唐州受辱,柴进携李逵同去探视,李逵打死殷天赐后回梁山;不久,柴进被知府高廉下狱。
宋江兵伐高唐州,为高廉妖法所败。
李逵至九宫县二仙山请公孙胜,破高廉妖法,救出柴进。
朝廷闻讯震惊,派呼延灼等率一万人马伐梁山。
呼延灼用“连环马军”,梁山屡败。
吴用派时迁、汤隆入东京盗唐猊甲,赚徐宁上梁山。
徐宁训练兵士钩镰枪法,大破连环马,呼延灼退至青州,投靠慕容知府。
呼延灼奉命围剿桃花山,于是引得二龙山、白虎山、桃花山鲁智深等人合兵攻打青州,并派孔亮往梁山求援。
宋江、吴用计擒呼延灼,又赚开城门破青州,救出孔宾、孔亮叔侄。
鲁智深念旧友,与武松往少华山寻史进,知史进陷入华州狱中。
鲁智深独探华州,被贺太守计擒。
宋江、吴用攻打华州,借钦差宿太蔚“金铃吊挂”将贺太守赚至西岳华山,破州城救出鲁智深、史进,不久又收降芒杨山樊瑞、李衮、项充。
琢州人段景住盗得照夜狮子马。
想献与梁山,为曾头市“曾家五虎”夺走。
并辱骂梁山。
晁盖带兵怒打曾头市。
被史文恭毒箭所伤。
临死前留言凡杀史文恭者,即为山寨之主。
梁山暂由宋江为大头领,主持事务。
宋江闻大名府卢俊义之贤,派吴用、李逵将其赚上梁山,又散布谣言说卢俊义已归山寨为二头领。
卢俊义回大名府。
因其妻贾氏与管家李固通奸,去官府告发,刺配沙门岛。
燕青途中救主人,杀公差。
因人单力薄又被公人追获。
押回大名府问斩。
石秀跳楼劫法场,梁山兵打大名府,朝廷派关胜等兵伐梁山,被吴用计擒收降。
吴用趁元宵节近。
派时迁等潜入城中放火,奇袭大名府。
救出卢俊义、石秀,杀了李固、贸氏。
朝廷又派单廷桂、魏定国攻打梁山。
关胜讨令迎敌,义收二将。
宋江、吴用率兵攻打曾头市,收降郁保四,使用反奸计,诱史文恭一来偷营劫寨,趁机大破曾头市,杀死曾家父子。
史文恭逃至林中,被卢俊义、燕青擒住。
宋江遵晁盖遗嘱欲立卢俊义为山寨之主,吴用、李逵不服,于是与卢俊义分兵取东平府、东昌府,谁先攻下即为山寨之主。
宋江兵至东平府,计擒双枪将董平。
夺下府城。
卢俊义兵临东昌府,遇没羽箭张清用飞石伤人,久攻不下。
宋江等驰援,计擒张清,破城。
宋江率兵回梁山。
请公孙胜主持罗天大醮。
天降火块入正南地下,深掘出一石碣,上写蝌蚪文,何道士识得译出,乃是梁山一百零八将座次表。
宋江为求朝廷招安,往东京观灯,并乞宋徽宗宠爱的妓女李师师帮助。
朝廷派童贯、高俅多次围剿梁山,皆惨败,只好派太尉宿元景把安梁山众好汉。
宋江等受招安入前后。
备受高俅、蔡京等人排挤。
适值辽兵犯界,于是派宋江、卢俊义为破辽正、副先锋,率梁山旧部征辽。
宋江等攻蓟州、度孟津关,夺独鹿山,战幽州;围燕京,迫使辽国纳表投降。
回师不久,又闻河北田虎作乱,宋江等又请命剿田虎。
宋江与卢俊义分兵连夺下被田虎占领的泽州、益州、壶关等地。
公孙胜破乔道清、马灵,张青收琼英,最后战胜擒田虎。
平定田虎后,毫州太守候蒙举荐,朝廷派宋江、卢俊义为平西都、副先锋,讨伐淮西王庆。
宋江等水攻坚城,兵定纪山,朱武大破“六花阵”,宋江排“九宫八卦”阵,大败金剑先生李助,王庆遁逃,渡江被擒。
回京后,宋江封“皇城使”,卢俊义封“团练使”,众兄弟封“正将军”、“偏将军”。
接着宋江等又奉诏讨方腊。
出征前,金大坚、乐和等四人被调走。
取润州,战宜州、毗陵,曹正等丧命,李俊觉醒萌退志,在太湖小结义。
兵至杭州,张顺、徐宁、张清、董平等先后死于非命。
待到平定方腊后,死伤极大,仅余宋江等三十六人。
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
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隐退,仅剩二十七人,入京时又辞去四人。
宋江、卢俊义等人员受朝封,仍遭逼迫,戴宗、阮小七、李应、柴进、杜兴、裴宣、杨林、蒋敬、朱武、樊瑞、穆春等,又相继辞官归隐。
不久,宋江、卢俊义等即被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坏了他声名,亦将其毒死。
吴用、花荣闻讯极悲,在寥儿洼哭祭宋江等人后,双双白缢而亡。
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仅因宋江一念之错,除李俊等十余人隐逃外,俱遭惨死。
二、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1、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2、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3、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4、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5、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6、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7、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三、《水浒传》训练题(一)、填空.1、《水浒传》的作者元末明初(朝代)施耐庵,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鲜明地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小说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地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得理想社会。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2、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其中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狭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3、《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
李鬼出自《水浒传》,在这里指代假货(假冒伪劣商品)。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汪伦、晁盖、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