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合集下载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

第6讲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人类政治发展的趋势1.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1)英国: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4)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趋势(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民族主义不断发展的趋势工业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工业革命(1)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到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2)成就: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影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促使列强进行殖民扩张。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兴起: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

(2)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化学和钢铁工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尤其在电力方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影响: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 工业革命 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
(由空想到科学)
工人运动
(由理论到实践) 巴黎公社 (由理论到现实) 十月革命
*经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英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工业革命 资本、市场 亚 西 基本 19C中 非 欧 后期 形成 拉 国 雏形 家 拓展 被卷入 国 世界市场 家 殖 和 民 19C末 最终 地 扩 20C初 形成 区 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以现代化为主题 1、首先思想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2、然后在政治领域: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 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最后在经济领域:两次工业革命,最终 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 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而中国近代 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 先经济近代化、然后政治近代化、最后思想 近代化。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法国大革命前 后英雄主义 对“理性王国” 失望 工业革命后,社 会矛盾激化 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
现实主义 (19C中)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 (20C) 电影诞生
莫奈:《》 凡高:《》 塞尚: 两次世界大战、经 反传统、反理性、 文学: 济危机、工业化、 重视“自我感受” 绘画: 科技、社会问题 “自我表现” 音乐: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划分类型
一、以文明发展为主题 二、以现代化为主题 三、以全球化为主题 四、以生产力标准分期
一、以文明发展为主题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14——18世纪
工业文明确立和扩展:工业革命推动
(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
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通史整合•精要必备 考向揭密•素养突破 精准练题•高分突破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向一 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解析:B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 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 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A错: 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C错:材料中的经济条件、 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D错:后期学者 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观点更可 信。 答案:B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一、政治——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发展 (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 席,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 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 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60年,成立不久的共和党开始执 政。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通史整合•精要必备 考向揭密•素养突破 精准练题•高分突破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向一 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3)促使向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 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 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 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 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巴黎公社虽然失败 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通史整合•精要必备 考向揭密•素养突破 精准练题•高分突破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历史课件 第9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向纵深发展(共43张PPT)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历史课件 第9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向纵深发展(共43张PPT)

把握主干知识线索——知识时序重组
一、政治上————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趋势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条件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 露。
②思想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的古典哲学。
③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 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 的发展。
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 经验和教训。
认知深化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统一性、多样性
把握主干知识线索——知识时序重组
一、政治上————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
(1)英国: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 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
①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维护了国家统 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 铺平了道路。 ②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把握主干知识线索——知识时序重组
一、政治上————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通过三次 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2)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 其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 4.特点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5.影响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第三讲 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扩展和纵深发展(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三讲   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扩展和纵深发展(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中出现新兴行业: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表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新兴行业: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①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 ①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②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在一些国家两 汽车工业、电讯业等。 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②生产关系: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③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出现了许 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成果: 多新兴工业部门。 ③世界格局: ●特点: ④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 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9 ●影响: 势日益加强,出现了垄断。 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 终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13届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
第三讲 工业文明时代的兴起和纵深发展 (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一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后期) 第二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近年高考考察内容
2012全国,37(非选择) 2012四川,37(非选择) 第一 2012天津,8;安徽,20;江苏,14;山东,16 次工 2012广东,38(2)(非选择) 业革 2011海南,12; 重庆, 21 命 2011全国课标,41(非选择) 2011上海,39(非选择);江苏,23(1) 2010江苏,16; 天津,5; 全国,19; 2010北京,39(1)(非选择) 第二 次工 业革 命 2012天津,14(非选择); 福建,21 2012全国,40(非选择) 2011山东,15;上海,33;海南,13 2010海南,12;上海,35(非选择)

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史料分析 1843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主编托马 斯·奥克利对当时各阶层死亡的平均年龄有过统计:
城镇
士绅/专业人 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成特 农 原问这点村因题些地::英工特】区国业)点表和居 革的格阶民命层死造主中差亡成要的异的社数平 会(原或据均分因答有年化工。何龄加人存剧特技在,也点工地带阶?区结来层差合生明异产显所(和低或学生于答知活其工识环他业,境两区分的个明析恶阶显形化层低,于)。
第6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主题二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主干提炼
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C60年代---19C中期
19C70年代-----20C初
前提 条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资金、科技、原料、劳动力、市场
主要特点 科学与技术未结合
(二)政治上,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1.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加快: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已 经建立民主制度的英国、美国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国、德 国等国则确立了民主制度。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面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欧美社会主义 运动兴起,一 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 为人类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思想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三大进 步思潮
【高考视角】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新兴技术的机遇
人工智能
0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清洁能源
02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逐渐普及,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物联网
03
物联网技术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手段,
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为了适应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了人才 培养和引进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04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 升,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变国际分工格局
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推 动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
技术创新
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技 术创新不断涌现,推动了 生产方式的升级。
工业革命的进程
纺织业的变革
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起点,机器的发 明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
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纺织业的变革,机器制造业逐渐 兴起,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
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崛起
煤炭和钢铁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材料, 其大规模生产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
工业化进程中,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 展。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各行
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产业升级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传统产业逐渐转型升级,新兴产业 不断发展壮大。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兴起,为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

高考历史复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

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过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②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影响(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①对内: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②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
辨析 B 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错误
选项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错误
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 D 手工业不存在,错误
答案 A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从社会生活变迁的角度考查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典例4】 (2014·福建文综,16)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3.技术进步: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应用,改变着社会结构 和世界形势,也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 巨大变化。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四、文化上: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1.近代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对启蒙思想家设想 的“ 理性王国 ”深感失望。 ②代表:法国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 》、英国雪莱的《解 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A.君主专制 C.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D.无产阶级专政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把握题眼
1877年、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
辨析 选项
A
不符合史实,错误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1791年宪法确立的 B

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线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人
索 经济 类历史分别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文化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2.近代美术作品 (1)新古典主义美术 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选择严峻的重 大题材。 ②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 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初叶以后,特别强调 色彩 的作用。 ②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 自由引导人民 》。
课前线索必读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从社会史观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 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 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 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 (5)从生态史观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 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联邦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
之列。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共和政体 最终
在法国确立。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 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 巴黎公社 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 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 C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利用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特点 【典例2】 (2014·广东文综,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
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 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选项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不是加速
D 农村城镇化进程,错误
答案 C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深化】 运用新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 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 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 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 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 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3)现实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代表:法国 米勒 的《播种者》《拾穗者》和俄国列宾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 ①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重视 光色 的作用。 ②代表: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 葵》。
第6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至 时间断限 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
特 政治 续在欧洲大陆扩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
(2)历史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 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 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这一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 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 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工业革命
解题关键
时间: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情景
据题干中“纺车”与“手织机”多半闲置及19世 A 纪初的时间,可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
欧美列为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三、科技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物理学
(1)成就: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 相对论 ,揭示了时间和空 间的本质属性;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假说。 (2)意义:相对论和 量子论 的创立,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 基础,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2.进化论 (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 物种起源 》,提出生物是不 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 择”。 (2)意义: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考向二 近代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视角1 从新史观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典例3】 (2014·课标全国Ⅱ,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
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
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
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1871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题关键
1895年;欧美国家的政体,德国
据1871年帝国宪法的规定可知,德国议院的权 A 力较小,错误
辨析 选项
强调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不符合德国 B 政体的特点,错误
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 C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二、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
(1)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 珍妮纺 纱机 ”,工业革命由此拉开序幕。到1840年前后,英国 工业革命完成。 (2)标志: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 机,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迅速 发展,人类进入了“ 蒸汽时代”。 (3)影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 料,促使列强进行殖民扩张。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中 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通史专题] 考向一 法德两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视角1 利用文献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典例1】 (2013·广东文综,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
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 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 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的特点,错误
答案
D D
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符合 德国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正 确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深化】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点与作用 (1)基本特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由议 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 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 和行政监督权。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 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 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