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
初中美术教学的素描基础(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美术教学的素描基础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的素描基础素描作为美术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掌握素描基础,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素描基础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素描基本概念:介绍素描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线条训练:教授各种线条的画法,如直线、曲线、弧线等,以及线条的力度、方向和节奏。
3.阴影与透视:讲解阴影的基本画法,如光影原理、明暗对比等,以及透视的基本知识,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
4.构图与比例:教授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层次等,以及比例的掌握,如人物比例、物体比例等。
5.素描素材:介绍常见的素描素材,如铅笔、炭笔、橡皮等,以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素描技巧。
2.练习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成果和心得,促进互动交流。
4.作品欣赏:定期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素描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和参与程度。
2.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素描作品,从技巧、构图、创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4.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精神。
素描基础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素描调子技巧和画法

素描调子技巧和画法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基础技法,它以线条和阴影的形式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下面将介绍一些素描的调子技巧和画法。
一、调子技巧:1.线条调子:线条在素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表达物体的轮廓、纹理和质感。
在绘制线条时,可以根据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来选择不同粗细、长度和方向的线条,以表达出不同的调子。
比如,对于边缘较为明确的物体,可以使用粗短的线条来描绘,从而强调物体的轮廓;对于柔和的物体,可以使用柔和的曲线来表达。
2.明暗调子:明暗关系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调子之一、通过对光线的掌握,可以使画面产生明暗的对比,进而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在绘制明暗时,可以根据光源的位置和角度,选择不同的阴影和高光,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同时,要注意透过物体的光影效果,来表现出物体的透明度和质感。
3.纹理调子:纹理是物体外观的一种重要特征,通过对纹理的细致描绘,可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在绘制纹理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的组合来表现不同的纹理效果。
比如,对于粗糙的物体,可以使用粗短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其粗糙的表面;对于光滑的物体,可以使用细长的线条和柔和的阴影来描绘其光滑的表面。
二、画法:1.捕捉大致形态:在开始素描时,首先要捕捉物体的大致形态。
可以先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勾勒物体的外轮廓,如圆、方、三角等,然后再逐渐细化形状,使其更符合实际。
2.构建基础结构:在确定了物体的形态后,就可以开始构建物体的基础结构。
通过绘制各种辅助线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比例和姿态,以便更准确地描绘其形态。
辅助线可以是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等,可以大致勾勒出物体的骨架。
3.细节处理:在确定了基础结构后,接着可以开始着手处理物体的细节。
可以先从整体的阴影和高光入手,再逐渐加入细节的纹理和形态描绘。
在处理细节时,要仔细观察物体的形态和各部分的关系,以保证绘制的准确度和真实感。
4.逐渐增加调子:在绘制素描时,可以逐渐增加不同调子的层次和密度。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素描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素描素描是工艺美术专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法之一、通过素描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物体的形态、结构和比例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创作能力。
本教学指导方案旨在为工艺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提供指导。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体形态和结构的敏感度,锻炼其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对光影和质感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绘画基本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素描基础技法的讲解和演示:包括线条的运用、透视法、明暗关系等。
2.静物素描的学习:通过观察和绘画静物,加深学生对物体形态和结构的理解。
3.人物素描的学习:通过人体解剖学知识和动态人体素描,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
4.质感和光影的表现:通过绘画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掌握不同质感的表现方法。
5.素描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创作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老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素描基础技法。
2.观摩与学习相结合:通过展示优秀的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审美能力。
3.实践与反馈相结合:每个知识点讲解后,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技法与创作相结合: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同时,进行自主创作。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素描的理解和认知。
2.素描基础技法的讲解和演示:介绍素描的基本工具和基础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透视法和明暗关系等。
3.练习与实践: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如画基本几何图形、描绘简单物体等,逐步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
4.静物素描的学习:学生观察和绘画静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5.人物素描的学习:介绍人体解剖学知识和人物素描的基本技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造型能力。
6.质感和光影的表现:学生通过绘画不同材质的物体,掌握不同质感的表现方法,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质量。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素描训练技巧

综合园地 / —I
; 谈{ ; 刀 【 l 】 美木教学【 l 】 的素l  ̄ i l l l 练技
文 /汤建飞
首先突出学生的个人直觉 ; 其次 , 积极 引导学 生从 作品的构 图、 色彩 、 形象 、 质感表现 四个方 面分析 ; 第三 , 正确归 纳作 品主题 ; 第四, 呼应开头的训练 , 也就是重新 回到 了整体 , 鼓 励 学 生 在充 分 理 解 的 基础 上, 对 作 品的 一个 情 感 的评 价 。总 之 ,学生在造型中整体关 系的协调 和整体关 系所展示的艺 术生命 力是无限 的。 三、 巧 用 中 间 点法 , 切 实提 高 课 堂教 学效 率 在学生 的素描 写生过程 当中 , 实施 “ 先 找 出中间点” 的 方法 来确 定学生 的习作 的具体 比例关 系往 往是 行之有 效 的。 譬 如 , 我在带领学生进行头像素描时 , 当 学 生 在 画 好 了 基本的轮廓之后 , 就要求他们先确定好眼睛 的合理位置 , 并 且 确 定 其 他 的 相 应 位 置 和 比 例关 系 ,这 种 现 象 完 全 符 合 人 的形象思维 的特征 。我 国古代 的画作历史走廊里 , 有诸多绘 画定点定 形的理论知识 , 其 中所 谓 的 “ 三庭五 眼” 就 是 指 描 绘人物头像时对水平方向和垂 直方向进行规律性的分析总 结 而 形 成 的 经典 理 论 。 “ 两 条基 本 线 ” 是 指 把 在 写 生 性 素 描 当 中所 要 处 理 的 各 类线 条归纳为 “ 接近垂直 ” 、 “ 接近水平 ” 两种类 型 , 而“ 水 平 线” 和“ 垂直线” 是 衡量 作 品是 否 完 美 的试 金 石 。一 般 而 言 , 在画人物像素描时垂直线 、水平线 比较法一般用来确定结 构上下和左右的位置 。当然 , 也可以用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 的座 标 点 找 出来 。 在学生的素描训练采用“ i块面 ” 方 法 就 是 多 以渠 道 组 合 的单 位 几 何 形 比较 法 , 如 果 学 生 把 梯 形 画成 长方 形 , 那 说 明其画的作品是错误 的。实践证 明: 只有提高素描写生准确 的程 度 , 并巧妙结合 “ 一点” 、 “ 两线 ” 、 “ i而 ” 的方 法灵 活 运 用, 才 能有 效 地 提 高造 型控 制 能 力 。 四、 优化素描引导 , 培 养 学 生 的表 现 能 力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素描训练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的表 现能力 , 而学生进行 素描训练 , 既是描摹 现象 , 又是艺 术地再现 ; 所画作 品既是物象 的一部 分 , 又是构成画 面的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因此 , 我们 一 定 要 注 重 培养 学生 的 表 现 能 力 , 即: 要求学生在美 术表现时不仅要讲究线 条和色彩 的搭配 , 而且要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 ,力争创作 出的作 品形神兼 备, 恰似拟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 , 像歌剧那样讲究韵 味。由 于学生各 自的美术基础差异是千差万别的 , 因此 , 他们创作 出的作 品就各有特色 , 我们必须坚持 因材施教原则 , 正确地 引导 各 个 层 次 的学 生 不 断 提 高相 应 的表 现 能 力 。 初 中美术 课程改革的前景是光明 的, 但 道路是 曲折 的, 我 们 只 有 初 中在 美 术 素 描 教 学 与 时 俱 进 ,从 学 生 的实 际 出 发, 才能 不断提高他们 的认 知水平 、 专业水平 与艺术修 养 。 目前 , 初中美术新课标 提出了“ 美术学 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 纯 的技能技巧 的训 练 , 而 应视为一种 文化学 习” , 但没有 否 定技能技巧学 习的重要性 ,我们应努力提 高学生 素描造 型 能力 , 为培养更多 的美术专业人才不懈努力。 ( 作 者 单位 : 江 苏 省启 东 市 东元初 中 )
浅谈素描基础教学中的表现方法

许春亮, 李文涛
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漯河 42 0 ) 60 2
【 要】 摘 素描 教学并不是让 学生心平 气和地去描 画对象, 而是要充分调动和强调学生的主观表现方法。 具体从 三个方面着眼 : 一) ( 充分把握 被描 绘对象的 固有本质和特 点 ; 二) 据对象确定表现 目的。 ( 根 进行多角度的侧重 训练;三 ) 用不同的表现手 法来捕捉最满 意的画面艺术效 果。 ( 运 【 关键词】 美术教学 ; 素质基础 ; 表现手法 【 中图分类号】 6 2 G 4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6 2— 1 1 2 0 )2 14一 17 9 6 (0 6 0 —02 叭
在石 膏像写生中 ,我们要在把握石膏像基本特征 的情 况下 , 首先对人物 当时 的背景 、 社会地位 、 事的职业进行 从 考察 了解 , 以有助于艺术效果的表现 。 如: 米开朗基罗的 “ 大卫” 描写 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英雄 , 的象征 , 高亢 的头颅 、 雄伟健美的体格 , 左手握着肩上的投 石器 , 神态坚定豪放正视前方 , 于迎 战姿态 , 处 眉宇问充满 着必胜 的信心 ,健壮发达 的肌 肉是作者 心 目中理想化人物
维普资讯
第 2期
2 0 年 5月 06
濮 阳职业技术学 院学 报
J u a fP y n ct n la dT c nc lC l g o r l u a gVo ai a n eh ia ol e n o o e
Vo . 9 No 2 11 . Ma . 0 6 y2 0
一
要 的。
突 破 的艺 术 感 染 力 。
人的意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的,带有 天真 童性的绘画 例如 “ 伏尔泰”坐像 写生 , 首先我们确定是要刻 画这个 是儿时原始主观意识能 动的反映 , 对于初 学绘 画者 , 利用线 年逾八 十 、 已风烛残年的哲学 家的晚年形象 , 他双手神经质 年迈体弱的身躯微微前倾 , 智慧而狡狯 的 目光 条或其它手段对对象摹写 的过程是朴 素的最一般 的主观能 地按着 椅把 , 似乎 要穿透面前的一切 。画前我们 除了需要全面观察 了解 动性 的一个重要体 现 , 是初级的主观作用过程。 主观意识能动性是贯穿整个绘 画生命 的一 条线 ,但 它 形 体结构 、比例动势和在特定 的光线下 对象所形成 的艺术 如 伏心泰颈部前倾 、 肩部 高抬 、 头颅大 、 颜面较 具有 可塑性 ,所 以在 正确 的理论 导向下挖 掘和培养学生正 形象 之外 ( : 确 的主观能动性最 为重要 ,要达到这 一点 必须从以下几方 狭小 、 五官集 中 、 颌前 伸 , 下 衣纹线 条流 畅) 还要根据各人 , 面着 眼 。 的感 受 , 多角度 、 同侧重点地确定各人所表现的东西。 : 不 如 充分 把握 客观对象 的固有本质和特点 正 面我们可 以表现伏尔泰具有一种 威严 的力量和不向邪恶 要表现这个精神风貌 , 必须采取正面 我们知道 , 同的对象都有其 固有 的属性 , 如 , 不 例 长期 势力低 头的伟大形象 , 光线集 中到脸上 , 可集 中表现面部表情 的细 从事农业劳作的农 民, 我们要不但把握其朴素的衣着 , 红褐 仰视 角度去画。
素描基础:培养学生素描技法和观察能力的美术教案

素描基础:培养学生素描技法和观察能力的美术教案一、引言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素描作为艺术基础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授学生素描技法和观察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水平。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素描技法,包括线条的勾画、阴影的表现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线条的表现- 引导学生学习用不同粗细、强弱、轻重以及线条的长度来表达物体的形状、质感和空间感。
- 通过教授素描中的基本线条类型(实线、虚线、粗细线等),让学生了解到线条表达的多样性。
2.阴影的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光影分布,教授常见的阴影类型(明暗对比、透视阴影等)。
- 教授阴影的绘制技巧,帮助学生掌握通过用深浅不同的线条来表达物体的阴影效果。
3.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用专注的眼光观察物体,学会捕捉细节和整体形象。
- 培养学生对于色彩、质感、空间感等方面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物体特征的敏感度。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 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勾勒物体的形态和轮廓。
-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或黑板进行实时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线条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2.练习与实践-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素描技法。
- 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题目,帮助他们发展观察力和表现力。
3.个性化指导-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 在学生素描作品的批改过程中,注重表扬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五、教学流程1.导入- 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素描作品或引发学生对素描的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教学- 教授线条的基本类型、线条的表现方法以及阴影的表现技巧。
- 结合实际物体或图片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3.练习与实践- 分发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技法。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一、学好美术素描的重要性美术素描是一门基础的绘画艺术,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初中阶段,学好美术素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美术素描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素描基本技巧:学习如何使用铅笔、橡皮、画纸等工具,掌握线条、形状、阴影等基本绘画元素。
2.观察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物体,学习如何将其形态、结构、质感等特征表现出来。
3.构图和比例:学习如何合理安排画面,使作品具有和谐的比例和美感。
4.调子和明暗:学习如何运用调子和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5.人物和风景:学习如何绘制人物和风景,掌握人物的比例和动态,以及风景的透视和氛围。
三、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实践:素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2.细心观察: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应该仔细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质感等特征,力求将其真实地表现出来。
3.不断调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绘画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线条和形状的练习:学生可以通过画线练习和形状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线条和形状的掌握能力。
2.观察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物体,学习如何将其形态、结构、质感等特征表现出来。
3.构图和比例的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构图和比例的知识,掌握如何合理安排画面,使作品具有和谐的比例和美感。
五、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学生应该熟悉中考美术素描的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要求和内容。
2.强化练习:学生在备考期间应该加大练习力度,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表现力。
3.模拟考试:学生可以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的环境和流程,增强自己的应试能力。
六、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寻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寻求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幼儿园素描技法基础训练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

幼儿园素描技法基础训练教案一、前言幼儿园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一环,对于素描技法的基础训练尤为重要。
素描作为绘画的基本功,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素描基础训练,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培养细心、耐心和自信心,为其将来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感知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 素描基础知识1.1 介绍素描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素描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1.2 讲解素描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铅笔、素描纸等。
1.3 演示素描基本技法,如线条、明暗等,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描绘方法。
2. 素描基础训练2.1 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实物观察和描绘,帮助幼儿理解素描的基2.2 进行简单的静物描绘训练,让幼儿通过观察实物,锻炼手眼协调和表现能力。
2.3 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出示简单的题材或场景,让他们尝试用素描的方式进行表现。
3. 素描作品展示和评价3.1 组织幼儿展示他们的素描作品,让他们在展示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2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肯定每个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老师的示范演绎,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素描技法的应用。
2. 情境教学法:利用各种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掌握素描的技巧。
3.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
2. 教师评价: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发现和肯定每个孩子的特六、教学手段1. 教学工具:铅笔、素描纸、简单的静物等。
2. 教学媒体: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视觉上更直观地了解素描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基础素描教学中的加减法强调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基础素描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结合近些年来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从三方面对如何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基础素描教学加减法巧用
加减法本是初等数学中的一级运算,加则多,减则少。
数学中的加减法,相信人人都谙熟于心,运用自如。
可在基础素描中的加减法,就不一定是人人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
因为素描的加减法常常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一加一小于一,或等于零,或等于负,最后的效果恰恰适得其反。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如何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结构素描要遵循先减后加的原则
现代绘画之父、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认为:世间万物其形态无论结构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椎体等,这种“几何化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客观物象的形体特征,认识和表现其形体结构及其规律。
掌握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结构方式和写生方法,是认识、概括客观物象形体、结构的一把“金钥匙”。
石膏头像写生属于基础造型训练的重要课程,也是较难掌握的课程,初学素描的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不能正确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碰到这类复杂形体经常是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往往看到一条线画一条线,通过线与线的拼凑勉强凑出一个形体,长此以往,就会走很多歪路。
罗马尼亚著名画家巴鲁曾讲:“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为了让学生不机械地模仿形状和外貌,我在讲解的时候充分运用“几何体归纳法”,化繁为简,排除一切干扰对复杂的石膏头部形体进行最大限度的概括。
以伏尔泰像为例,先将伏尔泰各个部位简化成大的几何形体,(图一),接着把头部主要形象块面化,分成半球体的脑颅部、立方体的耳钉眼眶体、梯形体的鼻子,半圆柱状的上颌体、三角状的下颌体,(图二),在确定块面结构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不断地做加法,用长的、短的、垂直的、水平的、倾斜的辅助线准确地定出五官的结构和透视变化(图三)。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先减后加的方法去理解更加复杂的人物头像。
通过加减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绘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暗素描要遵循边加边减的原则
明暗素描的“加法”是通过明暗调子不断地充实、塑造形体,表现形体结构、空间透视、光影变化的一种过程,它能使画面的形象更具有体积的真实性,更具体地体现形体的起伏转折和变化。
而“减法”则是在整体观察、比较观察、本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和调整统一,达到进一步的升华。
那么,明暗调子的加减有没有诀窍?什么时候该做“加法”,什么时候该做“减法”?许多初学素描的学生在刚接触明暗调子的时候都有诸如此类的困惑。
西方曾经有一则寓言,其结论是“聪明人做加法,智者则做减法”。
如果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是不够智慧的。
能够在明暗素描中将加法减法并举,在绘画中遵循边加边减的原则,则是既聪明又睿智的人。
从技术层面来说,很多初学明暗素描的学生在绘画训练中往往错误多于正确,其中一个突出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就是画面“脏”、“花”、“灰”。
这是明暗素描中常见的“灰”的现象(图四),画面沉闷,不明亮,犹如罩上了一层薄灰,该暗的暗不下去,该亮的亮不起来。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首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作画时缺乏整体明暗层次的比较,中间色调层次重复,不懂或者说不擅长做“加减法”,最后导致明暗层次拉不开。
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认为绘画是用脑画而不是用手画的一门艺术,古人也认为用手画仅仅称为“能画”,而用脑画出来的画就称得上“妙画”了。
因此,遇到诸
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笔停下来,把画板放在远处重新审视画面,同时回顾课上所讲的五调子的知识点对明暗层次重新排列,开始做多动脑少动手的慢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加强的加强,该减弱的减弱。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加”与“减”其实就是“取”与“舍”的关系,没有取,画无形;没有舍,无主次。
如图五,增加暗部和亮部的对比关系,从而加强形体结构的转折关系;减少繁杂重复的中间层次,在反复的比较中重新调整黑白灰的大关系,塑造肯定、扎实的形体。
由此可见,绘画本身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懂得取舍,懂得收放自如,才能获得质的飞跃。
三、“减”比“加”更重要
画的多即是好吗?未必,很多时候看到学生一支笔画到底,一味地加深死抠,只会做“加法”,却很少做“减法”,自以为刻画得十分精细。
要知道面面俱到并不意味着入木三分。
“我们反对所谓的画的像画的真,反对所谓的细致、精细和繁冗。
绘画要懂得高度的概括和提炼。
”徐悲鸿如是说。
的确,有舍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并不意味着“弃”,恰恰相反,舍是为了更多的获得,是为了艺术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升华。
西方有位画家叫弗朗兹·克兰,他的画极其简练抽象,画面削尽冗繁,只取黑白两色,视觉冲击力很强。
他讲究以少胜多,画面深沉而有意蕴,让人感觉到更深度的美感,这似乎同中国传统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徐悲鸿墨寥寥数笔画《奔马》,享誉画坛,独领风骚;宋梁楷在《泼墨仙人图》中用大笔大笔粗阔而洗练的线条传神地刻画了一位袒胸露怀,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潘天寿画兰草,三笔就可以画出兰草的风姿绰约,清冲淡远,真可谓是将减法做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有的时候“减”比“加”重要,“舍”比“取”重要。
针对本段开头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如果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懂得“巧”用橡皮做减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许多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橡皮的作用就是用来擦除,他们不敢擦甚至不愿意擦,从一幅画开始到结束,橡皮成了摆设。
事实上,橡皮不仅仅是用来擦除某些错误的线条或者色块,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绘画的“第二支”笔,起到调整画面的明暗对比、加强画面的虚实效果的作用,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有序。
初学绘画的人往往不懂得处理画面虚实“秩序”,特别是遇到暗部的地方就有点无从下手,要么急于表现丰富的层次,将暗部刻画得过于琐碎;要么一味地加深层次,造成暗部一团“死气”。
要知道,“锋芒毕露”有时候恰恰会适得其反,暗部关系需要画得简练、微妙、含蓄。
这时候,用橡皮轻轻将一部分线条擦虚,加强明暗对比关系,拉开前后空间关系,适度修善调整,就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数学中的加减法简单,固定不变,而素描中的加减复杂而富于变化。
素描中的“加”并不是简单的线条排列和色块的堆砌,“减”也不是盲目的删减和擦除,素描中的加减更多地反映了画者的一种绘画方法,一种对艺术的态度。
不管加法也好,减法也罢,都要建立在立足整体、放眼全局的基础上。
适得其所的添加会使画面生机盎然,恰到好处的减去会使画面主次分明,反之就只会使画面凌乱无章、乏味单调。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基础素描中的“加减法”,不仅要善做加法,更要巧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