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作演示、联系上下文及阅读注释等方法,理解“虎势儿、公鸡鹐架、精神抖擞、破绽、郎中、诸亲六眷、越发”等词的意思。
2.在动作演示、比较及反复朗读等方法的帮助下,感悟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3.在讨论与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小说写作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在动作演示、比较及反复朗读等方法的帮助下,感悟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文章,体会人物描写方法之动作描写的运用与作用。
教学过程:一、认识主人公1.复习导入直接揭示课题,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随机板书。
2.讲解小说的特点:以曲折涤荡的情节,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是其重要特点。
3.由小标题及其出处,揭示主人公,稍作介绍并板书。
请生书空。
二、直面小嘎子1.初读,读通。
2.指读,正音。
3.请生说说这个片断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塑造小嘎子?4.师:摔跤自然少不了你推我挡的动作!但摔跤更少不了策略!可是文章中却没有写清楚小嘎子是怎么想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划一划小嘎子的动作,并写一写当时他可能是怎么想的。
写完后,四人组讨论讨论。
5.交流。
重点理解:虎势儿中的勇猛、公鸡鹐架的谨慎、精神抖擞的自信、巧招冷绊子中的机智请生说清小嘎子的心理想法,反复读文中句子,读出韵味。
6.动作描写能把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再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想你们一定看到了他俩摔跤时的样子。
请两生上台演示,生配读。
7.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嘎子?只可惜,他碰到了胖墩儿这个摔跤——惯手。
五年级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五年级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1一、说教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今天我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运用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断。
四、说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开课之初,我就直奔课题,并让学生从课题中了解今天要学的课文主要是讲什么的,同时,告诉孩子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二)、复习词语,理解词意学生已经五年级了,所以我在这里没有把字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只是让他们一读带过,说几个理解了的词语的意思就可以。
(三)、概读课文,初识形象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为两步:1、这篇__中的三个片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2、生自由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描写的语句描写方法(效果)(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我设计这两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四)、品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环节是我这节课的重点部分,也是一个铺垫的环节。
学生在读、画、品的过程中把小嘎子机灵、顽皮的性格特点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中。
同时了解了动作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年级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2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
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展开学习的,一篇篇__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非常独特,它是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作者资料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胖墩和小嘎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小嘎子顽皮、机敏、富有心计。
生:小胖墩很沉稳,也是个摔跤能手。
师:嗯,他们两个各有特点。
你还有其他收获吗?课文着重抓住了什么进行描写?生:……生:小胖墩和小嘎子比赛摔跤时的动作、神态。
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师:是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这篇课文选自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只有区区三百多字,却被人们视为细节描写的经典,这是一段怎样神奇的文字啊?(板书课题,读课题,正音“监”,理解“监生”)。
师:片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严监生呢?(强调临死前,师在临死前下打上点。
)师:设想一下一个人在临死前会想些什么?生:……师:这些都是一般人临死前的想法,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你的收获。
师:严监生临死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师板:两茎灯草)师:在古代灯草是用来照明的,它非常地便宜,相当于一盒火柴里一根火柴的价钱,高明的作家善于抓住特殊情景下的最不起眼的事物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原来“两茎灯草”就是严监生临死前的心事,他的表现是怎样的不一般呢,请大家仔细地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生读书画记)师:严监生临死前有哪些不一般的表现?生:……(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人物描写一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人物描写一组》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组人物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性格特点的分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分析人物描写方面还需进一步指导和启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关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性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形象。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物描写一组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9篇人物描写一组 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拓展与延伸】围绕单元专题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
【重、难点突破】感受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这册学的有关写人的文章,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才把人物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个性分明的人物,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神奇的笔法来描写的吧。
二、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1、你们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吗?里面的嘎子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啊!现在我们就一起重温他摔跤时的“嘎”劲吧。
2、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描写嘎子的内容,说说嘎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重点抓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体会。
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
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这次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
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人物描写一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人物描写一组》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人物描写一组》这一单元,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作者笔下人物的生动形象。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涉及的人物的形象描写,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阅读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自己进行人物描写创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喜爱或痛恨,增加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投入。
二、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人物描写一组》这组课文中,包括了几个不同人物的描写篇章,其中每个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表现方式,通过这些描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描写技巧,同时也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人物形象。
2. 难点分析•对于一些抽象的性格描写,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和想象,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一些字词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1. 教学重难点突破•重点突破:通过精讲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篇章,引导学生理解并模仿作者的描写技巧,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难点突破:通过对一些抽象性格的描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理解和想象,挖掘作者的深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和解说,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分组讨论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师生互动,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知讲解详细讲解《人物描写一组》这组课文中的人物描写部分,解析文字描写和人物性格的联系。
3. 组内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理解。
4. 个人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个人创作,完成对某一人物形象的描写。
5. 总结复习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组人物描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课文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描写方法,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人物描写这一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人物描写一组》的课文文本。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实例。
3.学习材料:学生写作练习纸和作文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课文中的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描写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组生动的人物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人物描写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写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会欣赏和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学生准备课文阅读,预习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组,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设计的几篇课文。
本课有3篇课文,分别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这三篇课文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三个不同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人、有青年人、有孩子,人物形象鲜活、有趣,学生兴趣浓厚。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
课文是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
每个人物的特点都很鲜明,但是写法迥异,侧重点不同。
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侧重人物动作描写,第二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侧重人物动作、神态的刻画,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侧重人物语言、外貌的刻画。
因此,这几篇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的极好范本。
二、教学目标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以三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来捕捉人物特点的方法,从而为总结阅读方法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透过人物外在感受人物内心。
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完成预习交流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流传着许多经典名著,名著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老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了几个有名的人物,但是他们要求你们根据文字描述猜出他们的名字,才会与你们见面。
2、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呢?3、根据人物的外貌、语言等特点就能猜出人物的名字,一是因为你们读书认真,二是因为作家用一支支生花妙笔把这些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活形象。
通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对于文章大意和生字词已经有了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第22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人物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分析人物的方法,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效。
(二)初读课文,感知“凤辣子”形象我们将重点从外貌和语言来分析《“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用习得的学习方法,自学另外两课。
A、外貌部分1、我们先来看她的外貌,课件出示。
指生读。
2、《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的最为浓墨重彩,我们一起来看(师生合作读):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cuán)珠髻(jì),绾(wǎn)着∕朝(cháo)阳五凤∕挂珠钗(chāi);项下戴着∕赤金盘螭(chī)∕璎(yīng)珞(luò)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 ∕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zhòu)裙。
3连研究《红楼梦》的人都不知道她究竟带了多少件首饰,从她的穿着打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结:好一个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凤辣子。
B、语言部分老师摘录了她的话语,根据你们的预习单,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生读。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正是呢,我一见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1、这些言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一处句子或者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选择学生的回答板书。
3、想不想一睹凤辣子的风采?看视频中的凤辣子。
4、看完电影,我发现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相信你对凤辣子的了解又更深入了一些。
请你们化身凤辣子,再来读读她的话吧!5,怪不得她的仆人兴儿评价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老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过渡:咱们通过分析凤辣子的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圆滑美丽的凤辣子。
我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运用语言和外貌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咱们来认识另外两个人物,指生读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小嘎子、严监生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方法从语言、动作等方面分析小嘎子和严监生。
根据预习单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相关的词句。
根据预习交流单,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所写的语句和体会。
B、严监生1、学生汇报自己对严监生印象。
预设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指生读。
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严监生呢?奄奄一息、危在旦夕、生命垂危、病入膏肓预设2:诸亲六眷的话。
师生合作读,师读诸亲六眷的话,生读严监生的动作并并让学生做出相应动作。
大侄子: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采访:你为什么摇头呢?二侄子: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采访:听到银子,你想说什么?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采访:严监生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可以用那个词语形容?赵氏慌忙揩(kāi)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采访:此时,你想对赵氏说什么?2、如果你就在严监生的床前,你想对他说什么?随机板书。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个守财奴严监生,作者通过仅仅通过严监生的动作,就让严监生这个为了两茎灯草“总不得断气”,又为了两茎灯草“登时没了气”的吝啬鬼活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同样是动作描写,小嘎子的动作可就丰富多彩多了。
C、小嘎子1、学生汇报自己的印象。
2、老师去掉了形象的描述,只剩下动作描写的文章能否还能拍一个小电影呢?指生演绎小嘎子和小胖墩的摔跤过程。
评价。
3、分析三个比喻句:公鸡鹐架似的、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说说作家这样写的好处。
小结:作家的深厚功力让我们佩服,仅有动词依然可以拍电影,加上形容词的描写让小嘎子在我们的脑海中更加鲜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我们要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在和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去发现,去感悟。
老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要为孩子搭建平台,在充分地交流、讨论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四)总结提升,明确方法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句子,看到了三个特点鲜明的人物。
由此可见,今后在阅读写人的文章时,我们就要把目光聚焦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上,还要抓住这些语句里的关键词语品析,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捕捉到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教孩子读懂文章,更是要交给孩子阅读文章的方法,让他们会读书,爱读书。
(五)学以致用,拓展阅读1、同学们,课文只不过是我们学习的一个例子,我们只是通过课本上的例子,学习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和自己的习作能力。
请你根据你的收获,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修改预习交流单中自己的作文小片段,让同学们猜猜你写的是谁?2、指生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人猜。
【设计意图】方法的获得除了教师指导以外,还需要学生自己有所感悟,具体的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品评语言文字,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受。
(六)走进经典,推荐名著同学们,阅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今天通过学习,我们领略了作家笔下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学到了阅读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其实,我们对人物的这些印象是从节选的片段中感知到的,和原著相比,这些感受是不全面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儒林外史》《红楼梦》《百万英镑》这些经典的著作吧,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欣赏到更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此外老师,还给你们推荐了几篇写人的小短篇,你们可以课下读一读,感受人物描写的神奇之处。
六、板书设计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机灵、好胜──动作严监生:吝啬、爱财──动作、神态王熙凤:炫耀──外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