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评价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

组 ,差 异 显 著 ,且尸<0. 0 5,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搜集我院在2 O l 1 年3 月至2 O 1 2 年3 月期
料信息, 其 中男性 患 者 有 5 3 例, 女 性 患 者 有
1 ]刘 敏 . 厄 贝 沙 坦 和 依 那 普 利 治 疗 原 间治 疗 的 9 8 例 原 发性 高 血 压 患 者 的 相 关 资 贝 沙 坦 药 物 后 的 病 情 好 转 率 明显 高 于 对 照 [ 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对比[ J ] . 临 床 研
等 重 要 器官 病 变 , 严 重 威 胁 着患 者 的 生 命 统 计 和 分 析, 计数 采用 X 检验, 计 量 资 料 采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 可 抑 制 血 管 紧 张 素 踺康 , 因 此 如 何 有 效 预 防 及 治 疗 此 病 并 减 用t 检验 , 如果两组结果具 有明显差 异, 因
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因此 值得广泛应 用于原发性高血 压的治疗中。 关键 词 : 依 那瞢利 厄 贝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 R 5 4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7 4 - 0 9 8 X ( 2 0 1 4 ) 0 4 ( c ) - 0 2 0 4 — 0 1
我院在2 O l 1 年3 月至 2 0 1 2 年3 月期 间治 疗 的 别 选 用 依 那 普 利 及 厄 贝 沙 坦 治 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段 时 间 后, 比 较 两组 患 者 的 治 疗 效 果 。 具 体 如下。
8 例 原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平 均 分 为对 者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9 8 例原发性高血 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 分 治 疗 的 9 该 药 物 不 仅 可 有 效 降 低 照组与实验组 。 对 照 组 患 者 采 用 依 那 普 利 此 类 患 者 的血 压 , 还 可提 高 患 者 的 病 情 好 药物 进 行 治 疗, 实验 组 患 者 则选 用 厄 贝沙坦 转率 , 且该药物起效快 、 安全 、 作 用 持久 并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疗效评价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疗效评价发表时间:2016-03-04T15:38:09.08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谭月桂高英李昕沛孙钟慧段海洁王铀[导读] 西安市第五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中老年人极易发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谭月桂高英李昕沛孙钟慧段海洁王铀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西安710082【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不同干预作用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试验组予以厄贝沙坦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均予以依那普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等指标均优于经依那普利干预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都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一定程度上逆转左心室肥厚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临床效果好,但相对而言厄贝沙坦临床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关键词】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EvaluationofirbesartanandBeaKnappLeighontheeffectofprimaryhypertensionTANyuegui,GAOYing,LIxinpei,SUNzhonghuiDUANhaijie,WANGYou(Xi’anNO??5Hospital,Xi’an710082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differentinterventionofirbesartanandBeaKnappLeigh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comparedwiththeealuGationofitscurativeeffect?? MethodsThe92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46casesineachgroup,thetestgroupreceivedirbesartantherapeuticinterventionandcontrolgroupsweretobeenalapril,twogroupswerecomparedtreatmenteffect?? ResultsTreatGmentandotherexperimentalgrouppatientswerebetterthanenalaprilinterventionby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rbesartanandenalaprilcaneffectivelyreducetheprimaryhypertension,degreeofreverse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andimproveleftventriculardiastolicfu 【Keywords】Irbesartan;Enalapril;Essentialhypertension;Clinicalcurativeeffect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37-02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中老年人极易发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高致死率、致残率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加之其呈逐年增高趋势的发病率,近几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3].厄贝沙坦作为具潜力的一类降压药,是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具有降压效果迅速、平稳、显著等良好的药动学效应,并且能够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多发生靶器官损伤的老年患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和用药的不同分为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旨在比较分析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2例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住院或者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其中试验组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男23例,女23例;对照组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男23例,女23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试验要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46例患者治疗前2周停用抗高血压药,服用1周安慰剂.依那普利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口服治疗,10mg/次,每天2次;厄贝沙坦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口服治疗,150mg/次,每天1次;疗程均为6周.一周后,若未达到血压目标,则依那普利加量至15mg,2次/d,厄贝沙坦加量至300mg,1次/d,6周一疗程.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1??3观察项目及方法显效: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两项标准[1-3].②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要求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分别在服药前一个月及服药满疗程后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与分析.1??4统计学方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之间比较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之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相比较,试验组在改善心脏功能和血压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两种,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高钠或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及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等.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组织中的肾素原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能自成系统,且其在血压的调节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降压药物是厄贝沙坦及依那普利[4-5].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而临床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血压以及改善其预后,因此治疗过程中常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且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AngⅡ受体拮抗剂为新一类的抗高血压药物,这一类药物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型受体而抑制肾素原血管紧张素的整个系统,从而抑制血压的升高.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AT1亚型,进而防止血管收缩、抑制醛固酮释放,以降低血压,该药是新型的降压药;厄贝沙坦属于新型血管紧张素和受体拮抗剂,其降压特点是高效、高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以对抗外周血管和醛固酮的释放,降压效果确切;此药还可以阻滞血管紧张素且结合血管紧张素受体,不良反应率较低,可以间接有效地延缓心肌重构的进展.依那普利属于带有羧基的第二代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药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有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前列腺素得以释放并增强血管扩张能力、改善肾血流动力学,能使肾素活性上升,醛固酮的分泌减少,血管阻力降低,同时干扰缓激肽的降解,,进而起到降压作用,被认为是控制高血压血压水平的一线药物,但该药物可引起干咳,阻碍激肤酶降解等不良反应. 评价抗高血压药的疗效,除降血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寿命.综上所述,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较采用依那普利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改善心脏功能和血压水平,并且能更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应给予小剂量单药物为主,若治疗效果不佳,可辅以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参考文献[1] 郭红艳,李耕慧,李学锋等??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靶器官保护[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4):243-245?? [2] 陈高明,吴强??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8):21-23?? [3] 李桂梅,李红梅??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99??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5?? 5] 纪鹏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22-123。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本次研究纳入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用依那普利,观察组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依那普利;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治疗资料详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以及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指年龄≥18岁的成人安静状态下产生高血压,其动脉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临床上多见患者合并脂肪、糖代谢紊乱的不良情况,并存在心、脑、肾等重大器官功能性/器质性改变,为全身性疾病之一[1]。
临床上可用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诸多,但其均有不同适应性、有效性,故本次纳入了我院近1年半内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研究,旨在对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了我院近1年半内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占比为16:14;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60.78±10.12)岁。
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女占比为18:12;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为(57.34±10.09)岁;患者基本资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选药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生产企业:Merck Sharp & Dohme Limite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64;规格:5mg*10片)用法用量为:口服、1次5mg、1天2次、用药8周。
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临床疗效对比

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临床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探究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选择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的2级和2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44例,分成两组,每组22例,其中用厄贝沙坦的为A组,用依那普利的为B组。
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位86.4%,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2.7%。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的P<0.05,差异有意义。
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方面,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都有效,但厄贝沙坦的治疗效果好于依那普利(P<0.05),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应广泛运用厄贝沙坦。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依那普利厄贝沙坦【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127-02近年来,我国居民老龄化步伐逐渐加快,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老年人疾病类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类疾病。
在老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五十,对高血压的控制欠佳者可引起充血性心衰、肾衰、冠心病、主动脉病等合并症,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应用降压作用明显、长效、温和及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的 2 级和2级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60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11.8岁,病程 0.5~20年,平均病程为14.2+--7.48年;2级原发性高血压23例,3级原发性高血压21例。
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2例患者,其中用厄贝沙坦的为A组,用依那普利的为B组。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4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可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复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其好发人群是中老年人。
该病可导致心脏、脑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此病并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该文为研究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药物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将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治疗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选用依那普利及厄贝沙坦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治疗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其中男性患者有53例,女性患者有45例,年龄介于32~69岁之间,中位数年龄是52岁。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一系列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疾病程度、年龄及性别上比较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治疗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依照自身血压情况于每日清晨口服75~300 m g依那普利,持续一个月。
实验组患者则选用厄贝沙坦药物治疗,每次5~20 m g,每日服用一次或者两次,持续一个月。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降压药物,且每日上午监测并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经不同方法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处理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采用X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如果两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共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共62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
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0/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9/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血压降低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依那普利,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对比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该病病因较为复杂且进展缓慢,好发于中老年人,可严重降低患者健康水平,也是目前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1】。
目前,作为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已被临床证实【2】。
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现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
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5岁,平均(48.7±5.4)岁,平均收缩压(164.1±13.5)mmHg,平均舒张压(108.4±7.8)mmHg;观察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0-62岁,平均(47.3±4.1)岁,平均收缩压(163.9±12.1)mmHg,平均舒张压(101.2±6.3)mmHg。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

患病率 呈逐年上升趋 势,严重威胁人们 的健 康 。评价抗高血压 药的疗 效 ,除降血压 外 ,更为 重要 的是能 否提 高患者 的生命 质量 ,降 低卒 中、冠状 动脉粥样硬 化性 心脏病 以及心 力衰竭的发生率 ,延长患者的 寿命 … 。本文我 们分 别从 降压 效果 、心 率变化和不 良反应等方 面来评
价厄 贝沙坦 与依那普 利两 种药物的不同。
采 用S P l S S 0软件 处理 系统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 用x 检验 ,组间 比较采用t , <0 5 检验 P .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2结 果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吉林市职业病医 院4例轻 ,中度原 发性高血压患者 ,均符合WH 3 O
卢敬 芝 【 要】 目的 观 察厄 贝沙坦 与依 那 普利 治疗 原 发性 高血 压 的 ・ 摘 临床效 果。方 法 筛选 4 例符 合 条件 的原 发性 高血 压 患者 ,随机 原则 分为 治疗 3 组 (2 )和对 照 组 (1 )治疗 组服 用厄 贝沙坦 , 2例 2例 , 对照 组服 用依那 普利 , 治疗 6 周后 观 察 降压 效 果。结果 治疗 组的 降压 效 果优 于对照 组 , 且 不 良反应 发生率 低 于对照 组 。结论 厄 贝沙坦 的降压 效 果比较 好 ,且 不 良反应 少。 【 键词 】厄 贝沙坦 ;依 那 普利 ;原 发性 高血 压 关
颈成 熟 的作用 。外源 性 的前列腺 素E也 有松 弛官颈 平滑肌 的作 用 , : 有利于 宫 颈扩 张。 同时前列 腺素E 也能诱 发子 宫收缩 ,以达到 引产 : 的 目的 。
3 . 贝生用于 引产 通过两组产 妇 比较 ,可以看 出给 药后宫颈B so 2普 i p h 评分均 明显提 高 ,但是 3 周 以上 产妇B s o 评 分 明显提高 ,而且 达 7 i p h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d,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20 mg,1次/d,两组均分别在治疗4周、8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8周后试验组不良反应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依那普利比较,厄贝沙坦降压治疗有更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微,患者更能耐受,能够坚持服药,是一种较理想的值得在基层医院首选的降压药物。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依那普利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控制可减少脑卒中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1],为开展好高血压早期预防和控制工作,本院3年来使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疗效对比,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级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5.1±15.8)岁,病程0.5~25年;2级高血压48例,3级高血压32例。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血压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和分级标准及排除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2]。
高血压定义为连续3次非同日偶测血压,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即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 Hg,舒张压90~99 mm 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 Hg,舒张压100~109 mm 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χ2
13.0142
12.0142
13.6014
13.6014
犘
0.0105<0.05
0.0187<0.05
0.0088<0.05
0.0088<0.05
122
2018年7月第13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经验交流
3 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一种高发性的心血管疾
病,这种病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患者主要 表现为持续性的动脉压升高,而且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等在动脉血压升高的过程当中也发挥出了关键 性的作用,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主张选择采 用联合用药进行干预,而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和 控制患者的血压就显得十分重要[3]。
现如今 社 会 压 力 在 不 断 增 大,人 们 习 惯 开 始 不 断 地 改 变,这也使得 很 多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的 病 症 出 现 逐 年 上 升 的 趋
1.2 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单纯选择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厄
势,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 响[1]。高血压这种病症属于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疾病,主要
经验交流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7月第13期
文章编号:WHR2018032052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联合 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评价Fra bibliotek黄艳芬
云南省富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 文山州 663400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单独使用厄贝沙坦与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 象均来自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本研究选择102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本研究所有 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采用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 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犘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收获良好的效 果,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病症的恢复,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异性,具有可比性。
犘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狀(%)]
项目
狀
观察组
51
显效 21(41.18)
有效 29(56.86)
无效 1(1.96)
总有效 50(98.04)
对照组
51
11(21.58)
20(39.22)
20(39.22)
31(60.78)
贝沙坦为患者每一次选择采用150mg,每天为患者进行一次 给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选择采用依那
是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发病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普利进行治疗,厄贝沙坦治疗和对照组相同,依那普利的治
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衰的危险,所以在临床怎样才能有效控制 患者的血压,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发生危险,在
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采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 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中能够看出观察组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患者的血压控制 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能够证实联合厄贝沙坦和依那普 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对此进 行分析,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种药物 在治疗患者的时候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在患者受体水平 上对患者的肾素血 管 紧 张 素 系 统 进 行 阻 断,这 样 就 能 够 将 患者的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阻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 为血管紧张素所产生的水钠潴留,这样患者的血管收缩以及 重构情况就会大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厄贝沙坦在对患者治 疗的时候具有持久的降压作用,而且能平稳有效地逆转患者 的左室肥厚,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 的副作用相对较少。
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
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IBM SPSS26.0,本研 究 所 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选择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数据之间选择
采用犘 <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
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并且做出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没有差 者的治疗 有 效 率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两 组 之 间 存 在 差 异 性,
疗主要是每次为患者选择采用10mg,每日对患者进行一次给 药,患者每天清晨服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
临床上是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一个关键所在。针 员每天都需要对血压进行三次测定,同时进行准确的记录。
对于此,本文研究主要分析单独使用厄贝沙坦与联合依那普 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效果,同时将主要的研究情况
低超过10mmHg,而且患者的血压状况恢复正常,表示患者 治疗显效;如果患者进行治疗以后,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幅度
不超过10mmHg,能够达到正常的范围,患者的舒张压可以 达到正常的范围,但是降低的幅度为10~20mmHg之间,表 示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患者无法达到 以上标准,就是患者治疗无效[2]。
1.3 效果判定 患者在经过治 疗 以 后,如 果 患 者 的 舒 张 压 有 所 下 降,降
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在2017年1月 至2018年1月,所有患者均为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 者,研究选择102例患者进行此次调查,对于所有患者进行随
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1例。对于本研 究的对照组,其中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3∶28,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的数据调入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检验,本
的年龄区间为41~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4±11.4) 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7,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6~ 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8±10.6)岁。本研究两组患者 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符合原